4 什麼叫不相容?:方法上的矛盾:無法否證──《信仰不是事實》大要 2019D9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4.1.3 無法否證


raw-image

按:信仰無法否證,最少有兩種情形:一、沒有否證的方法。例如:薩根說車房裡有一隻無形、無體、噴火不熱的飛龍。科因小時候房間裡的絨毛玩偶也是。二、態度上無法否證。科因這一節講的是後一種。

信徒看待科學證據,並非一律反對。他們渴望找到與信仰相符的科學證據,卻對不相符的另眼看待,這種態度正是宗教信仰跟科學不同的關鍵。科學史上有無數案例,新證據提了出來,舊的理論就要更正,甚至否定。信仰卻不是這麼一回事。無數人,包括神學家,異口同聲的說:「不管有什麼理由、證據,我就是相信到底。」神學家撒克(Justin Thacker)說:

例如耶穌基督的復活。如果科學不知怎樣……告訴我這是百分之百不可能,決不會發生的,我不會相信科學,我仍然相信《聖經》教我的,因為拿掉了復活,就沒有基督的信仰,根本就沒有。

為信而信,這是赤裸裸的不理性。著名的神學家克雷格(William Lane Craig)也說過類似的話。而且克雷格相信,只要多花點時間、心思,終於會發現那些反證其實是支持信仰的云云。

按:反證變成有利證據,有時候很簡單。許多宗教預言過世界末日,大聲疾呼,要信徒預備,日子到了,風平浪靜。預言不應驗,本來是反證。轉念一想,原來是他們的懇切禱告感動了神,救了世界,大家越發感謝神的大能和慈愛了。

另一位神學家霍特(John Haught)提到耶穌復活的科學證據:

……那樣重大的事根本不能用毫無宗教意義的方法來驗證。

大家撫心自問,這不是遁詞嗎?說話的人誠實嗎?還是他連自己都騙了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局外人的沙龍
12會員
55內容數
讀書記精選國外探討宗教的優秀著作,尤其雅俗共賞而還沒有中譯的,加以評介。作者大都學有專精,包括哲學家、生物學家、社會學家、精神科醫生等等,各從自己的專業來看宗教信仰。讀者不論信不信,都能得到啟發。讀書記先分篇撮述大要,然後是讀後記,包括局外人的評論、補充、相關著作、電影、網站的介紹。
局外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6/28
科學與宗教不相容,基督徒該怎樣看待科學呢?本文以演化論、神迹等為例,討論基督徒的應對態度。文章似乎很長,但是後半是書籍、網站等的介紹,尤其適合基督徒的。
Thumbnail
2019/06/28
科學與宗教不相容,基督徒該怎樣看待科學呢?本文以演化論、神迹等為例,討論基督徒的應對態度。文章似乎很長,但是後半是書籍、網站等的介紹,尤其適合基督徒的。
Thumbnail
2019/06/28
基督徒對科學又愛又恨,往往雙重標準。經常謊稱明星科學家是信徒。為了詆毀跟信仰衝突的科學,玩弄「理論/事實」這些名詞,混淆邏輯可能性和經驗可能性。廣義的科學是惟一的求知方法,而科學只是理性的一種形式,理性是人類思考的惟一工具。理性思考以外的選擇,只有不理性的思考和不思考。
Thumbnail
2019/06/28
基督徒對科學又愛又恨,往往雙重標準。經常謊稱明星科學家是信徒。為了詆毀跟信仰衝突的科學,玩弄「理論/事實」這些名詞,混淆邏輯可能性和經驗可能性。廣義的科學是惟一的求知方法,而科學只是理性的一種形式,理性是人類思考的惟一工具。理性思考以外的選擇,只有不理性的思考和不思考。
Thumbnail
2019/06/28
所謂真正的耶穌、真正的教義都是自助餐式的。你把自己的理想投射到耶穌身上,選擇喜愛的經文,認為「重要」,選擇性地從經文詮釋出自己喜愛的價值觀。不是你注《聖經》,而是《聖經》注你。
Thumbnail
2019/06/28
所謂真正的耶穌、真正的教義都是自助餐式的。你把自己的理想投射到耶穌身上,選擇喜愛的經文,認為「重要」,選擇性地從經文詮釋出自己喜愛的價值觀。不是你注《聖經》,而是《聖經》注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觀自[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 現在問我信仰啥宗教,我會回答我是無神者。 若想要裝點逼格的話,我會說我信仰科學。
Thumbnail
--觀自[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 現在問我信仰啥宗教,我會回答我是無神者。 若想要裝點逼格的話,我會說我信仰科學。
Thumbnail
基督徒對科學又愛又恨,往往雙重標準。經常謊稱明星科學家是信徒。為了詆毀跟信仰衝突的科學,玩弄「理論/事實」這些名詞,混淆邏輯可能性和經驗可能性。廣義的科學是惟一的求知方法,而科學只是理性的一種形式,理性是人類思考的惟一工具。理性思考以外的選擇,只有不理性的思考和不思考。
Thumbnail
基督徒對科學又愛又恨,往往雙重標準。經常謊稱明星科學家是信徒。為了詆毀跟信仰衝突的科學,玩弄「理論/事實」這些名詞,混淆邏輯可能性和經驗可能性。廣義的科學是惟一的求知方法,而科學只是理性的一種形式,理性是人類思考的惟一工具。理性思考以外的選擇,只有不理性的思考和不思考。
Thumbnail
宗教所得的知識不但與科學矛盾,而且與別的宗教矛盾。可見其求知方法不能認識真理。有神論的神,像基督教那種,科學當然能證明祂不存在。因為《聖經》錯誤百出、現代沒有神迹、嚴謹的禱告實驗、世上的苦難等等,證明沒有基督教宣稱的那個全能、全善的神。該有證據而沒有,還堅持「沒有證據不等於不存在」是愚蠢的。
Thumbnail
宗教所得的知識不但與科學矛盾,而且與別的宗教矛盾。可見其求知方法不能認識真理。有神論的神,像基督教那種,科學當然能證明祂不存在。因為《聖經》錯誤百出、現代沒有神迹、嚴謹的禱告實驗、世上的苦難等等,證明沒有基督教宣稱的那個全能、全善的神。該有證據而沒有,還堅持「沒有證據不等於不存在」是愚蠢的。
Thumbnail
所謂「隱藏的上帝」(神絕少給現代人顯現,而且好像跟世事無涉)、永生、苦難等,神學家的解釋玄之又玄,其實是托詞。科學研究截然不同。某現象應該有某些證據,而結果沒有,一而再,再而二,都沒有。科學家就會說:根本沒有那個現象。
Thumbnail
所謂「隱藏的上帝」(神絕少給現代人顯現,而且好像跟世事無涉)、永生、苦難等,神學家的解釋玄之又玄,其實是托詞。科學研究截然不同。某現象應該有某些證據,而結果沒有,一而再,再而二,都沒有。科學家就會說:根本沒有那個現象。
Thumbnail
《聖經》的詮釋沒有一致的標準,不管原來是實寫還是虛寫,讀者可以看成實的,也可以看成虛的,都說得通。看成虛的話,喻意是什麼,也言人人殊。凡是被科學家、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等否定了的,通常就變成比喻;還未否定的,就當成事實。而且倒過來把科學的發現都說成上帝的旨意。
Thumbnail
《聖經》的詮釋沒有一致的標準,不管原來是實寫還是虛寫,讀者可以看成實的,也可以看成虛的,都說得通。看成虛的話,喻意是什麼,也言人人殊。凡是被科學家、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等否定了的,通常就變成比喻;還未否定的,就當成事實。而且倒過來把科學的發現都說成上帝的旨意。
Thumbnail
信徒看待科學證據,並非一律反對。他們渴望找到與信仰相符的科學證據,卻對不相符的另眼看待,說:「不管有什麼理由、證據,我就是相信到底。」這種態度正是宗教信仰跟科學不同的關鍵。
Thumbnail
信徒看待科學證據,並非一律反對。他們渴望找到與信仰相符的科學證據,卻對不相符的另眼看待,說:「不管有什麼理由、證據,我就是相信到底。」這種態度正是宗教信仰跟科學不同的關鍵。
Thumbnail
宗教訴諸信仰,把信仰粉飾成求知方法,甚至反對理性,反對好奇心。科學家以理性為工具,相信科學,科學卻不是信仰;因為科學靠的是經驗:預測得到驗證。換言之,科學「基於經驗的信心」,跟信仰「沒有證據的信念」是兩回事,故意混淆,無非為宗教狡辯。宗教的真理大都由教會裁決,科學無所謂「異端」、「褻瀆」。
Thumbnail
宗教訴諸信仰,把信仰粉飾成求知方法,甚至反對理性,反對好奇心。科學家以理性為工具,相信科學,科學卻不是信仰;因為科學靠的是經驗:預測得到驗證。換言之,科學「基於經驗的信心」,跟信仰「沒有證據的信念」是兩回事,故意混淆,無非為宗教狡辯。宗教的真理大都由教會裁決,科學無所謂「異端」、「褻瀆」。
Thumbnail
宗教信仰以事實為依據,但是不同的信徒對事實的依賴程度不同。許多神學家、信徒面對不合科學、不合事實的批評,尤其神存在的論證,不但大聲反駁,還挖空心思來對招。可見他們真的在乎宗教說法的真假,而不只是把宗教說法當成心裡受用的虛構故事。神學家常兩面討好,面對學者就說是寓意,面對平信徒就說是事實。
Thumbnail
宗教信仰以事實為依據,但是不同的信徒對事實的依賴程度不同。許多神學家、信徒面對不合科學、不合事實的批評,尤其神存在的論證,不但大聲反駁,還挖空心思來對招。可見他們真的在乎宗教說法的真假,而不只是把宗教說法當成心裡受用的虛構故事。神學家常兩面討好,面對學者就說是寓意,面對平信徒就說是事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