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假期陪孩子學習與成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父母親在孩子的成長階段,能夠陪伴著孩子成長,一同學習的機會,若是仔細算算的話,扣掉上課及寫作業,吃飯睡覺等等時間,其實並不多。

  因此,在寒暑假長長的假期中,我們通常捨不得把這難能可貴的時間浪費在安親班裏,而是提前規劃、排定夫妻倆的年休假,以及吆喝一些好朋友,一起來計劃孩子們的假期。

  在孩子讀小學二、三年級一直到五、六年級的暑假,是如寶石般珍貴的時光,每年我們總會邀幾個家庭,大家輪流負責照顧,讓孩子住到不同的家庭裏,除了可以體會不同的生活之外,不同的家長還可以針對每個人的專長興趣或人際資源,幫孩子安排不同的學習主題。因為孩子是跟一群他們要好的朋友在一起,所以任何學習也都像是玩耍一般有趣。

  這種幾乎不花錢的「夏令營」,比許多要花大錢的營隊效果還來得好。

  當然我身邊有些家庭環境比較好的朋友,感受到培養孩子國際觀的重要,因此除了全家一起出國旅行之外,還會想辦法送孩子出國去見識見識。

  在以前大概是高中大學才會有的外國交換學生機會,現在不少焦急的家長往往在孩子才上小學就逼著她們參加遊學團或國外各種夏令營隊。

  到底花大錢,讓小孩子去參加這種短期旅行與學習,到底值不值得?

  我想,不管什麼方式的旅行,包括和家人渡假式的休閒,甚至到此一遊拍照留念式的觀光,對孩子而言多多少少都會留下一些印象與收穫,但是若希望孩子因此而『更有國際觀』,那未免是太沈重的期盼了!


  我認為所謂國際觀並不是讓孩子認識了幾個國外著名的景觀或建築物,也不是參加一些夏令營,和國外的孩子一起在營隊裏玩遊戲,或者一大群台灣去的孩子一起在國外教室上幾堂英文課,就能有更開濶的視野。國際觀也不只是知識上可以對外國的首都或物產人口如屬家珍,甚至即便你讓孩子讀著與外國學生一樣的教材,也不見得孩子就能有國際視野。因此,該如何把可以背誦的知識,變成孩子實際生活中體會,這種與生命經驗及情感的連結,才是讓孩子改變與主動學習的動力。

  因此,對於培養孩子的國際觀,我反而比較著重透過影片,尤其許多拍得又好看又深刻的紀錄片來認識不同的國家。

  像這種利用影片激起孩子學習與探索的熱情,對於引起孩子學習才藝的動機也很有幫助,而且父母陪著孩子共讀共讀電影共同分享心情與討論電影,是親子溝通互動的很好機會。

  比如以學習樂器來說好了,若是沒有先引起孩子認識音樂,欣賞音樂的動機,那麼彈鋼琴對孩子來說,或許就像學打字一樣,不停地按著這個會發出聲音的機器,雖然能夠彈出音樂,可是卻不見得懂得欣賞樂譜上的曲子。

  至於如何激起孩子對於音樂的熱情,我想,透過好的電影(或日劇),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方法。不過,在體會到這一點之前,我們還是曾犯過一些很多父母都會犯的錯誤。因為我太太會彈鋼琴,因此在知道懷孕之後,家裏就買了一台電子鋼琴(體積小,但是彈出的聲音和鋼琴很像),孩子上小學後,就送去街頭巷尾到處都有的連鎖鋼琴教室,每個星期一晚上參加團體班學習。

  可是沒多久,我們就發現,孩子平常根本就不會主動去彈,往往都是星期天晚上被強壓著練習隔天要驗收的進度。

  後來實在搞得每到星期天晚上家裏氣氛就很差,於是就甘脆把課給停了,不再要求她們彈鋼琴。想不到神奇的事發生了,當她們不必去上鋼琴課後,她們反而常常會在做完功課時,自己跑去彈鋼琴。看完「歌劇魅影」的電影之後,要我們找譜子給她們彈,看了「交響情人夢」(日劇)後,其中好幾首古典樂也看她們自個兒彈得很高興。

  欣賞音樂與學彈琴是兩碼子事,琴是表達音樂的工具沒錯,但是心中若沒有音樂想表達,彈琴只不過是手指頭的運動而已,而且這樣的運動量還真是不足呢!因此,在學任何樂器之前,先讓孩子聽音樂,玩音樂、發現音樂,除非孩子要求,否則不要「教」他音樂,我常會覺得,絕大部份小時候被父母逼著學樂器的孩子,長大後也許終其一生不會再拿起樂器來演奏,但是,若是學會欣賞音樂,等於幫孩子找到一扇通往精神世界的窗口,終其一生,他們都會受用無窮。

  大概因為沒有上安親班,所以AB寶下課後時間非常多,我們也會鼓勵她自參加各種校內外的比賽,在一定的期限內努力準備那些競賽能力,同時也因為這些比賽是她們自己願意參加的,所以學習起來也相當主動與積極。

  比如說每次參加科學展覽比賽。

  對於AB寶平日的作業或科學展覽,我們基本上要求她們要自己動手,家長可以跟她們一起討論,提出些問題引導她們找到方向,但是內容與成品一定是她們一筆一劃寫出來的。

很多有心的父母,知道創造力在未來的全球化競爭中是很重要的,於是又在到處尋找那裏有教創意或教科學的補習班,大家都忘掉了,其實兒童本來就都是天生的科學家,直覺地渴望研究探索周圍的世界,可惜的是,他們的這種好奇心很快地被父母給毀了,在安排得喘不過氣的課程中,眼睛裏的光茫一天天暗淡下去了!

  要孩子有創造力,保存好奇心,關鍵在於家長平日與孩子的互動裏,有沒有注意到以下幾點:

(一) 鼓勵然後聆聽他們發問,但是不必知道答案,也不必告訴他們答案,只要熱情地回應他們:「我不知道,不過我們可以一起討論與找答案!」

(二) 編故事,不要列舉一大堆事實。

  科學的精神在於解釋(給一個好的說法)而不是單純的事實堆積,所謂解釋就是設法給我們觀察到的現象賦予意義,其實也就是編一個合理或好玩的故事。

(三)給孩子時間去想。

  這是大人最常犯的毛病,問孩子問題,通常只等一秒鐘,孩子若是沒有回答,就馬上告訴他們答案。其實想想我們也真荒謬,我們提的問題,大概都是經過了幾十年來(甚至幾千年)多少前輩的研究與發現,我們卻期待一個孩子在一秒鐘就想出答案?

(四)小心我們平常話的用語

  在討論科學問題時,不要脫口說出「對」或「很好」,如果是一般的鼓勵那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對於科學探索而言,這些贊美等於暗示討論已經完畢,有了標準答案。家長可以用「那真有趣!」「哇!我以前沒有這樣想過呢!」或者再多問一些問題,多提一些看法,讓討論持續下去,才會有更多的想象與新的可能性產生。


  若是要談創意,標準答案會嚴重限制了孩子的思考,可惜在不斷地補習、考試之下,孩子的創意怎麼還有可能存在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什麼是該學習的? 看到這一句話,爸爸媽媽可以問問自己, 「什麼畫面或文字出現在你的腦海裡?」 時間最後似乎都會帶出答案,而且是必定的。 因為孩子都在發展他們自己, 而成人、環境、同儕、課程⋯都只是推手。 既然孩子會發展他們自己, 那這隻推手力道、方式就很重要了。 時間帶著孩子與我們走過我們記憶中的歲
Thumbnail
什麼是該學習的? 看到這一句話,爸爸媽媽可以問問自己, 「什麼畫面或文字出現在你的腦海裡?」 時間最後似乎都會帶出答案,而且是必定的。 因為孩子都在發展他們自己, 而成人、環境、同儕、課程⋯都只是推手。 既然孩子會發展他們自己, 那這隻推手力道、方式就很重要了。 時間帶著孩子與我們走過我們記憶中的歲
Thumbnail
如何在玩樂和學習之間找到平衡點?我的親身體驗和啟發 作為一個父母,我常常思考如何教育我的女兒,讓她能夠在玩樂和學習之間找到平衡點。我不想她只顧著玩而忽略學習,也不想她只顧著學習而失去童年的樂趣。我希望她能夠享受學習的過程,同時也能發揮自己的創意和想像力。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要分享一次我和女兒去觀賞小學
Thumbnail
如何在玩樂和學習之間找到平衡點?我的親身體驗和啟發 作為一個父母,我常常思考如何教育我的女兒,讓她能夠在玩樂和學習之間找到平衡點。我不想她只顧著玩而忽略學習,也不想她只顧著學習而失去童年的樂趣。我希望她能夠享受學習的過程,同時也能發揮自己的創意和想像力。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要分享一次我和女兒去觀賞小學
Thumbnail
這邊要給家長們一個觀念,安親顧名思義就是顧小孩,幫你管好功課,並沒有包含加強的意思,因為現實而言,到中高年級後的時間,真的不多。除非你有打算把孩子留到七八點以後,不然「補習」的效果很難出現。
Thumbnail
這邊要給家長們一個觀念,安親顧名思義就是顧小孩,幫你管好功課,並沒有包含加強的意思,因為現實而言,到中高年級後的時間,真的不多。除非你有打算把孩子留到七八點以後,不然「補習」的效果很難出現。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開始稍微體會到教養孩子的樂趣。一方面是班上的紀律、秩序慢慢上軌道,讓我頭痛的學生們,在經過和家長無數次的溝通,我在班上也一再地改變對待學生的態度與方法,雖然還是常有狀況發生,但整體而言是持續進步的。 最近班上會有孩子開始講冷笑話逗我開心,他們發現老師的笑點其實很低,只要他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開始稍微體會到教養孩子的樂趣。一方面是班上的紀律、秩序慢慢上軌道,讓我頭痛的學生們,在經過和家長無數次的溝通,我在班上也一再地改變對待學生的態度與方法,雖然還是常有狀況發生,但整體而言是持續進步的。 最近班上會有孩子開始講冷笑話逗我開心,他們發現老師的笑點其實很低,只要他
Thumbnail
這些年換正常六日放假的工作,體悟之一就是怎麼陪伴小孩還是很多人在乎,共讀是一個強烈建議的方式; 理財教育我們也可以給,透過記帳,小程式則是fortune city
Thumbnail
這些年換正常六日放假的工作,體悟之一就是怎麼陪伴小孩還是很多人在乎,共讀是一個強烈建議的方式; 理財教育我們也可以給,透過記帳,小程式則是fortune city
Thumbnail
當代父母的集體焦慮,從嬰兒開始就怕小孩輸在起跑點上,坊間常用大腦開發,皮紋分析,聽古典樂會變聰明來洗腦父母,讓父母花錢毫不手軟的塞滿各種才藝課程,美其名要讓孩子的生活多采多姿,但其實心裡害怕的是若沒有安排,小孩有了太多空白,以後會不會跟不上?以後是不是學不會?研究結論卻和我們以為的大大相反。
Thumbnail
當代父母的集體焦慮,從嬰兒開始就怕小孩輸在起跑點上,坊間常用大腦開發,皮紋分析,聽古典樂會變聰明來洗腦父母,讓父母花錢毫不手軟的塞滿各種才藝課程,美其名要讓孩子的生活多采多姿,但其實心裡害怕的是若沒有安排,小孩有了太多空白,以後會不會跟不上?以後是不是學不會?研究結論卻和我們以為的大大相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