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謀論科普筆記(8)——AI已經全面控制人類,進入大腦控時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傳說有一種無線電波,可以穿透顱骨到達腦內,用外星人研發的超級AI控制人類的思維,洗腦人類,讓人甘願做邪惡勢力的奴隸……


raw-image

腦控,意即隔空控制人腦。

相傳美國CIA會透過人造衛星對人腦射出無線電波,控制人類的思想,讓人對於現有的不公不義體制,例如學校教育、社會建構造成的不平等堅信不移,並且認為現在的一切都是正常的,即使這樣子的「正常」壓迫到少數人的利益,也在所不惜。

他們更在幾十年前,已經研發出機器AI,邪惡外星人意圖利用機器洗腦人類,讓人接受違反宇宙普世價值的觀念,意圖用意念控制人類本應有的人權自由……


講個無關的題外話,陰謀論一開始吸引我的注意,其中一個原因便是他們鮮明的反體制色彩,由於我本身的政治立場也是反體制,因此常常進入反體制文章的部落格,讀著讀著,又讀到了一個陰謀論,很像吃魚到一半哽到魚刺。

誠然,社會不公不義難解,可以說社會生病了,但陰謀論絕對不是藥方。想要社會進步,想要幸福快樂,我們根本不需要「靈性覺醒」也不需要相信「社會真相」,我們需要的是理解現況,理解自己,做出最適合自己身心健康的選擇。


是腦控?還是精神問題?


上網查資料,腦控的症狀不一而足,包含控制心臟(心悸)、控制睡眠(失眠或爆睡)、控制情緒(憂鬱或躁鬱)。最主要的症狀是有一個聲音跟被害者講話,被害者日夜不停地被不明聲音干擾辱罵到精神失控,影響日常生活。

腦控的細節各大部落格各有看法,共同的共識是,他們相信光明會陰謀,以及用盡全力抹黑身心醫學。我不理解為何這些病患極度不信任精神科,信任成為心理問題治療巨大黑數。讓精神疾病去汙名化,以及如何減輕病患求醫的心理障礙,都是醫界應該正視的問題。


目前的「腦控」科技


即便沒有什麼超級AI隔空控制我們的腦子,並不意味著我們的選擇就是自由的,現在有各式各樣的方式意圖改變我們的思考與行動。各種公司運用搜尋引擎、大數據掌握大眾的喜好,藉此推送產品或思維,甚至能夠左右選舉結果。


  • 商業

廣告商跟大數據公司購買目標客戶的喜好資訊,包含年齡、性別、學歷、宗教、年收入、消費習慣等等。根據不同的群體推送不同的廣告,藉由精準推送賣出更多產品,賺更多錢。

最巨大的搜尋引擎Google的商業模式就是廣告,Google基本上是名為科技公司的廣告商。我們現在能夠低價甚至免費享有大數據分析,都是拜商業所賜。Google現在也因為隱私資料蒐集飽受批評,說他們現在的作為已經悖離了他們don't do evil的初衷。

資訊揭露與資訊透明化,和個人隱私之間的衝突隨著科技進步,從哲學問題演變成現實問題,應該要怎麼定義evil?如何在盈利的前提下實行don‘t do evil的承諾?法律跟哲學的分野常常模糊不清。


  • 政治

政治分兩種,一種是政府對國內人民的管控,一種是外國勢力介入控制。

古代皇帝自稱龍的傳人,西方國王強調君權神授,無不是靠宣傳鞏固自己的政權合理性。當人民積怨到一個程度,起義的人說自己是承天命推翻昏君。古代人的自我觀念很小,無論悲喜都歸給天。廣義來說,運用宗教思維取得政權,也可以算做「腦控」

現代經由一系列的演變,個人主義盛行,除了少數虔誠信徒,已經很少人說「上帝讓我選擇這台靜音果汁機」。現代的政府其政權合理性在於人民的參與,政府實行人民的意志。古今唯一不變的是,無論神的意志抑或人的意志都是可以操弄的。古代可以承天命起義,現代可以投餵假新聞動搖人民投票選擇

左右2016美國總統大選的假新聞事件,讓人明白到假新聞的巨大威力。台灣受到資訊戰攻擊頻率全球名列前茅,明年選舉也很有可能因為假新聞攻擊改變政治版圖,我們不得不慎。


raw-image


人類思維影響的真正原因?


這裡講述比較廣義的「腦控」:電腦科技革新對人類行為的影響。

首先要提到Google,Google的服務繁多,大部分人認為它是網路公司,這只說對一半,事實上,Google是提供網路服務的廣告公司,它的營收有95%來自於廣告,所有一切服務都是為了販賣更多廣告。

由於它們的商業政策,鼓勵大家多多在不同的網頁跳轉,才能推送更多的廣告,間接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網路時代之前,人類已經看習慣了長文,但是現在很多文字工作者抱怨,辛辛苦苦寫出來的長篇文章的人氣遠遠比不上百字短文。

真正控制人類的思維根本不需要直達腦中,僅僅需要靠生活型態改變就可以革命性的顛覆既有的傳統想法模式。自動導航普及之後,人類的認路能力退化,本來不需要導航就可以認路的人,裝了導航系統之後也漸漸的不會看紙本地圖了。

網路商店衝擊實體店面、線上影音串流讓傳統影視縮減、人們從社交媒體而不是傳統報紙獲得新聞資訊……,與此同時,人類的消費、生活、思考模式在21世紀迎來巨大變革,雖然我也曾經經歷沒有網路的日子,但是從此刻起斷絕網路,我絕對沒有辦法過正常的生活。

由此可知,科技的進步會改變人類行為,人類的行為改變會改變思維。假設真的有邪惡外星人要控制人類,比起用超高科技直接控制腦子,不如提供更尖端的科技革命,大環境改變,人類的行為跟想法也就改變了。

我認為,即使是觀念灌輸,控制思維也要看成本跟效益,如果外星人這麼聰明,他們的成本利潤觀念一定比我更厲害。我只是普通人,要改變人的想法也只有寫文章而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天的沙龍
45會員
54內容數
專門評論社會事件、政治、人物
黃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10/23
古代人們說月球上住著嫦娥,現代人說月球上住著外星人。
Thumbnail
2019/10/23
古代人們說月球上住著嫦娥,現代人說月球上住著外星人。
Thumbnail
2019/10/03
我們探討高維世界、外星人的存在、費米悖論、我對虛無主義的想法。
Thumbnail
2019/10/03
我們探討高維世界、外星人的存在、費米悖論、我對虛無主義的想法。
Thumbnail
2019/09/19
汽車只加水不加油就能跑,我們終於可以省下汽油錢了嗎?
Thumbnail
2019/09/19
汽車只加水不加油就能跑,我們終於可以省下汽油錢了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被AI操控的你 藍綠兩營同一手段 你是電視小孩嗎? 制約真的百分之百有效嗎? 人有無靈
Thumbnail
被AI操控的你 藍綠兩營同一手段 你是電視小孩嗎? 制約真的百分之百有效嗎? 人有無靈
Thumbnail
新世界 就某方面來說 如果一個單位,組織,要進行真正的「洗腦」,以及『認知作戰』,通常不會只僅限於政治領域,或是只站在自己的立場講話,這個大前提,雖然看似簡單,基礎,甚至有些人會說『本來就是這樣』,但實際上,它卻容易被「忘記」 就已經,某種程度達成它的階段性任務了 就算,你不認同劇情所傳達的價值觀
Thumbnail
新世界 就某方面來說 如果一個單位,組織,要進行真正的「洗腦」,以及『認知作戰』,通常不會只僅限於政治領域,或是只站在自己的立場講話,這個大前提,雖然看似簡單,基礎,甚至有些人會說『本來就是這樣』,但實際上,它卻容易被「忘記」 就已經,某種程度達成它的階段性任務了 就算,你不認同劇情所傳達的價值觀
Thumbnail
即使已經都瞭解了,大腦科學家仍然無法製造出一個「人工大腦」出來,模擬出我們大腦的整體運作的所有方式,為什麼?因為大腦是世界上最複雜的系統,雖然佔比百分之二,耗掉百分之二十的能量,你那一點多公斤的重量佔了你所有的想法,甚至是你的意識,但卻沒有一個叫做意識的物質存在,而這裡的物質是指看得到的東西。
Thumbnail
即使已經都瞭解了,大腦科學家仍然無法製造出一個「人工大腦」出來,模擬出我們大腦的整體運作的所有方式,為什麼?因為大腦是世界上最複雜的系統,雖然佔比百分之二,耗掉百分之二十的能量,你那一點多公斤的重量佔了你所有的想法,甚至是你的意識,但卻沒有一個叫做意識的物質存在,而這裡的物質是指看得到的東西。
Thumbnail
從2008年的美國總統選戰獲勝的歐巴馬,正是網路選戰模式從傳統走向科技的開始,同時也是透過網路收集大眾資料的開始。從此之後,最了解你的人再也不是身邊的家人、朋友,而是網路背後那隻看不見的手……
Thumbnail
從2008年的美國總統選戰獲勝的歐巴馬,正是網路選戰模式從傳統走向科技的開始,同時也是透過網路收集大眾資料的開始。從此之後,最了解你的人再也不是身邊的家人、朋友,而是網路背後那隻看不見的手……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向讀者粗略探討人工智能的普及化如何影響我們未來的工作模式。 其實除了人工智能外,還有另一種比較鮮為人知的技術,未來亦會完全改變我們的生活。 它就是腦機相關技術。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向讀者粗略探討人工智能的普及化如何影響我們未來的工作模式。 其實除了人工智能外,還有另一種比較鮮為人知的技術,未來亦會完全改變我們的生活。 它就是腦機相關技術。
Thumbnail
Netflix上有部《智能社會:進退兩難》的記錄片,內容講述近年社交平台為社會帶來的影響,你看過了嗎? 當看到許多人以震驚來形容,建議大家都應該去看這部影片時,我也忍不住好奇找來看了,不知道是否基於已經有預期的因素,我並沒有同樣深感震撼,只覺得原來科技與我認知的稍微不同罷了。
Thumbnail
Netflix上有部《智能社會:進退兩難》的記錄片,內容講述近年社交平台為社會帶來的影響,你看過了嗎? 當看到許多人以震驚來形容,建議大家都應該去看這部影片時,我也忍不住好奇找來看了,不知道是否基於已經有預期的因素,我並沒有同樣深感震撼,只覺得原來科技與我認知的稍微不同罷了。
Thumbnail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根據谷歌、臉書、 推特、 Instagram等公司前主管跟員工的訪問,探討智能科技便利背後的隱憂,以及社群、網路媒體怎麼操控言論跟我們的思想。紀錄片進一步說明網路如何導致政治兩極化、社會信任度下降、青少女自殺率上升等社會問題。
Thumbnail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根據谷歌、臉書、 推特、 Instagram等公司前主管跟員工的訪問,探討智能科技便利背後的隱憂,以及社群、網路媒體怎麼操控言論跟我們的思想。紀錄片進一步說明網路如何導致政治兩極化、社會信任度下降、青少女自殺率上升等社會問題。
Thumbnail
腦電圖藉由侵入式電極或電極貼片測量大腦電訊號而得,多年前科學家測試受試者做決定前的大腦活動發現,在做出決定的前幾秒,大腦就已經做好相應的訊號處理,因此我們的決定似乎是只純物質的決定形式,就跟電腦一樣,不是自己能決定的。但有另一派科學家則認為......
Thumbnail
腦電圖藉由侵入式電極或電極貼片測量大腦電訊號而得,多年前科學家測試受試者做決定前的大腦活動發現,在做出決定的前幾秒,大腦就已經做好相應的訊號處理,因此我們的決定似乎是只純物質的決定形式,就跟電腦一樣,不是自己能決定的。但有另一派科學家則認為......
Thumbnail
世界被邪惡的少數人統治嗎?我們應該相信唯物主義還是靈性?一切都是意識造就是真實還是虛假呢?
Thumbnail
世界被邪惡的少數人統治嗎?我們應該相信唯物主義還是靈性?一切都是意識造就是真實還是虛假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