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兩年前,一位北一女新生和母親說要出門上學,卻從頂樓一躍而下;去年暑假,公視的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名自吳曉樂同名小說)中〈茉莉的最後一天〉,主角在承受不了母親的巨大壓力下跳樓;幾個月後又有個學生上學時間在學校意外墜樓。根據調查,自殺是台灣青少年(12-17 歲)第 3 大死因,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正值青春年華、被世人定義為「資優生」的他們選擇自殺?
常見情緒勒索的例子 「我把這輩子的希望都放在你身上,你怎麼忍心讓我失望?」有些人看的時候可能會很不舒服,或許我們難以想像劇中母親咄咄逼人、齜牙咧嘴的樣子,還可能覺得這是為了收視率而把父母妖魔化,卻是某些人的悲慘生活寫照,孩子們為了逃脫水深火熱的地域,不得已而選擇了自殺一途。
即使現在政府宣導「行行出狀元」卻仍有不少父母仍將「唯有讀書高」奉為圭臬,可以犧牲一切只為讓孩子有更高的學歷。許多父母放棄了自己的夢想努力教育下一代,希望孩子比自己更優秀或幫父母達成他們未盡的願望,卻在無形中給了孩子過大的壓力,剝奪了孩子的童年,還認為自己做的事是「為了你好」,卻沒傾聽孩子真正的想法,導致了不幸的後果卻仍不知道原因。
這種「為了你好」或「聽話,你才是好孩子」的想法就是典型的情緒勒索,意指一種在關係中不願意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負責,並企圖以威脅利誘控制他人的行為模式。尤其在權力不對等的親子關係中,這就是一種有條件積極關注,孩子會害怕要是有一天自己沒達到父母心中「完美」的標準,是不是自己就不再值得被愛?
「我養你這麼大,你居然這樣回報我?」帶有情緒性的字眼,變相要求對方做你希望的事。情緒勒索的可怕之處在於許多人根本不會發現自己陷入這樣的循環,被勒索者持續努力達成勒索者的需求以維持這段不健康的關係,當勒索者發現這麼做有用後就會不斷強化造成惡性循環。
要如何面對情緒勒索? 以親子關係而言,首先需要能分清楚彼此的責任。不要一味順從父母的要求,而是學會區分是否合理,適時表達自己的壓力並與父母溝通,一定要讓自己做個有選擇的人,而不是一直被牽著鼻子走,唯有如此才能擺脫情緒勒索的囹 圄。
專題編輯:郭羽婕 責任編輯:鄒宇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