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知道我會死在哪裡,那我將永遠不去那個地方
最近跟朋友在聊天,剛好聊到一個話題,朋友問說:「為什麼你們工程師總是在別人的產品上做改良,覺得別人的產品只有 70 分,而我只要改良到 80 分,我的產品就能取代它?」
我就笑笑著回答說:「你的觀察力真的很好耶 ~ 」,沒錯,這是我們工程師很常犯的一個錯誤,我也犯過這樣的錯誤,總是以〝功能導向〞去思考一切,覺得只要我的東西足夠好,就可以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但事實常常事與願違,因為我們都忽略了曝光率、客戶的真實需求、轉化率…等等一大堆的因素,而只是單純的認為把東西做好就足夠了,其實,這才是一個大坑。
最近看了查理.芒格的《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其中有一句話我印象非常的深刻:〝如果知道我會死在哪裡,那我將永遠不去那個地方〞,對應馬雲說過的話:〝成功的因素百百種、而失敗的原因就那幾種〞,與其我們去複製別人的成功,倒不如找出自己有可能會失敗的地方,這是我的最近很深的體悟。
複製別人的成功還容易陷入〝倖存者偏誤〞,也就是你看到成功人士所說的話,你會以為〝他這麼做,所以成功了〞,所以我也要這麼做,殊不知,也同樣這種做法的人已經死了一大遍屍體了,但他只是剛好存活下來的那一個;
關於〝倖存者偏誤〞,我來說一個我很喜歡的小故事:
從前有一個小田地裡面,裡面住了 100 隻老鼠,有一個田地主人閑來無事想要來替他們辦一場比賽,選出一個鼠王出來,但這個田地主又懶得想規則,反正就每天〝隨機〞淘汰一半的人,就這麼開始進行了;
第一天淘汰了 50 隻,第二天淘汰了 25 隻,… 到最後,終於隨機產生了一位鼠王,其他老鼠就跑去跟鼠王取經,說,你到底是怎麼做才能獲得成功的,這時候鼠王就想了想說:「啊,應該是我每天都有去滾輪上面跑個 100 圈,因為我堅持下去了,所以我成功了。」於是滾輪上每天都有老鼠在上面跑了 ...
這個寓意故事雖然很短,卻很反應出我們的現實,與其我們怎追求別人成功的方法,倒不如去看看自己有可能會在哪邊失敗,培養自己的基本實力,才是最重要的;我很喜歡《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因為它裡面的都是一些笨功能,紮實自己的基本功,一步一腳印,這樣去追求你的目標和理想,才是最穩健的。
■ 培養自己的實力積累
我最近在寫
Give me Book 的部落格,每二個星期要寫一本書,而一本書我又至少會發五篇刊,雖然蠻辛苦的,但對我的獲得是非常多的,做這件事情幫助我培養自己的〝寫作能力〞、整理自己的〝認知與思維〞、強化自己〝閱讀〞更多書的動力、以及〝持續積累〞的能量累積。
在看了愈多書之後,發現自己的能力不足之處,想要這一段時間來好好積累自己的能力與價值,強化自己的〝獨立思考〞和〝技術能力〞,多寫、多看、多學、多實作…等等,來補足自己的不足之處,俗話說:〝機會是保留給準備好的人〞,我需要做的是笨功夫來強化自己的基本功,好好的準備好一切,機會來的時候,我就更有可能保握住。
■ 用小成功來累積大成功
最近的最後一點小體悟,就是〝用小成功來累積大成功〞,我以前常常很喜歡用打造〝房子和火箭〞的形容來比喻創業,蓋房子是花費大半的時間在打地基,一步一腳印,地基打的愈紮實,房子就愈不容易倒榻;而打造火箭很 Cool,他可以讓你瞬間飛向你夢想的國度,但打造火箭的風險非常高,一不小心就掉落下來全沒了。
大部份的創業者都比較想要一步登天,可能受了微軟的比爾蓋茲、facebook 創辦人馬克的影響,覺得我也想要跟他們一樣,所以很多人都想要快速造出自己的火箭,然後期許快點飛向夢想國度,可是沒想到,一飛就迅速摔毀了,甚至是有些人沒想到造火箭這麼困難,做到一半就放棄了。雖然這麼說,我自己都是〝造火箭〞的那一群人之一。
雖然我明確的知道,我沒有什麼特有技術、也沒有天賦異稟,但人性總是會不自覺的高估自己,相信自己能〝造出火箭〞出來,還一直計畫想賭一把;但直到最近,我才體悟到,我怎麼又回到〝我死的地方〞,透過平常的省思自我、高速輸入與輸出,終於發現〝小成功〞才是更為重要的,與其想做大產品,倒不如先把小產品做成功,才是更為重要的。
之前讀過一篇文章提到〝成功的人更容易成功,而失敗的人更容易一直失敗下去〞,之前總是抱持〝疑問〞的態度,直到最近讀了很多書籍,發現這句話背後有很多原理是符合〝人性〞、〝大自然法則〞的,所以先讓自己變成一個成功的人,再用小成功來累積自己的大成功,這才是比較相對穩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