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語系Austronesian languages 與台灣原住民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之前我曾應徵關於南島語系的工作,所以對於南島語系的資訊有所研究,與大家分享關於台灣原住民與南島語系的關聯,讓大家更加瞭解台灣原住民族。This article is mainly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ustronesian languages and the Indigenous people living in Taiwan
台灣原住民,不論是平埔族還是高山族都是屬於「南島民族Austronesian」,目前台灣政府法律認定有16族,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賽夏族、雅美族、邵族、鄒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
「南島民族Austronesian」是什麼?是指大洋洲和東南亞以南島語系為語言的族群。「南島語系Austronesian languages」起源於五千兩百年前,是全球第二語系,南島語系分佈的範圍很廣,東到復活島,西起馬達加斯加,最南邊則到紐西蘭,台灣是南島語系範圍最北的地方。使用南島語系的區域包含菲律賓、海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密克羅尼西亞、玻里尼西亞、台灣、夏威夷、紐西蘭等。南島語系有很多種語言,根據世界語言資料庫的數據,南島語言的數目高達一千兩百多種。
2006年的太平洋友邦元首高峰會議宣言南島民族論壇總部將設立在帛琉。2008年4月有來自台灣、紐西蘭、索羅門群島、馬紹爾群島、吉里巴斯等七個南島民族國家的代表,參與南島民族論壇總部成立大會。南島語源頭和南島民族的起源有很緊密的關聯,台灣南島民族已有好幾千年的歷史,根據人類學的各種證據顯示,最早遷移到台灣本島的時間約五千多年前,然而台灣也是南島語系多樣性最高的地方,有許多報導及研究指出台灣原住民是南島語系的源頭,稱為(出台灣Out of Taiwan)假說。南島語系大致分為兩支,「台灣南島語Formosan languages」;其餘所有南島語,全被歸類為「馬來─玻里尼西亞語Malayo-Polynesian languages」這一支。台灣原住民的語言中許多詞能與其他南島語系溝通。台灣南島語言在整個南島語系中佔著特殊與重要的地位,許多證據顯示台灣的南島語言十分古老,如:古南島語中所出現的動物和植物群,常見於臺灣島內不同的地形及氣候區內。以語言研究上的證據作為基礎,甚至有相當多的語言學家主張整個南島民族的「祖居地homeland」來自台灣。
這幾年有很多新聞報導,關於毛利人來台尋根,在毛利人的傳說裡,他們的祖先是從一處叫做「哈瓦基Hawaiki」的地方飄洋過海,在 700 年前來到紐西蘭。現在有許多科學報導研究發現,「哈瓦基」非常有可能就是在台灣東部。根據 Trejaut 的基因序列研究,發現在台灣原住民族群中,花東縱谷的阿美族人是最接近毛利人。許多毛利人語言學家來台,看見阿美族部落祖靈屋的形式與毛利人的聚會所很相似,甚至連語言及文化傳說都十分相同,讓很多毛利人到台灣會覺得和當地部落人們有大的牽絆。
在過去殖民統治下對於原住民的文化迫害,造成語言流失的傷害至今還未修復完全,由於多數原住民族的語言、音樂與文化都是透過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一旦長輩去世了或著年輕一輩離開部落,這些珍貴的文化與音樂,甚至是語言都可能逐漸消失。台灣原住民的文化對於南島語系是如此的重要,我們該如何保護這個文化及傳承呢?這是大家都值得去思考及努力的事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xiaoagnes817@gmail.com / Klook「XIAOAGNESBAB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主流社會的觀念下,許多原住民會認為身為原住民是件很羞恥的事情,會被歧視、看不起,所以會選擇拋棄自己的身份,埋藏在主流社會裡。在現今21世紀被稱為法治民主自由的台灣,社會上對於原住民這個身分依舊存在許多偏見、歧視與不公平,「Microaggression微歧視」這個詞前陣子很流行,也許你只是無心的一句
在台中生活後,很不習慣新竹的夜生活很少,大概晚上九點多,新竹市區的街頭就很冷清了 新竹的酒吧分享,以下為心得感想,主要是以市區為主:
咖啡廳有很多種用途,與朋友聚會、工作及讀書場所、放鬆等。我很喜歡去咖啡廳,對我而言咖啡廳的環境遠比咖啡還吸引,我喜歡探索不同的地方,欣賞特色的裝潢,沉靜在氛圍裡。 有科學報導指出「人之所以喜愛在咖啡廳工作是因為咖啡廳的環境會讓你感受到是享受生活而不是工作;儘管咖啡廳裡的人,你誰都不認識,但是他們的
作者:XIAOAGNESBABY 許多人去韓國主要會去首爾、釜山及濟州島等,如果我沒有去「全北大學전북대학교 」短期交換,我也不知道有全州市這個城市。 「全州市전주시」是文化旅遊城市,保有許多傳統文化及建物,我個人認為如果你想很深入瞭解韓國的文化,或著偏向文化的旅遊型態,一定要來全州市。 全州
每一次的旅程都能從中挖掘出不同的自我,或著得到些什麼,以前我真的不敢穿著比基尼去海邊,因為對於自己的身材沒有足夠的信心,會擔心和在意別人的眼光,但是出國時都會認為,「我在異地,沒有認識的人」,穿著打扮就會隨心所欲。後來我就改變心態,轉念,在台灣就會想著我在國外,漸漸的,穿著就不在意別人的眼光。
主流社會的觀念下,許多原住民會認為身為原住民是件很羞恥的事情,會被歧視、看不起,所以會選擇拋棄自己的身份,埋藏在主流社會裡。在現今21世紀被稱為法治民主自由的台灣,社會上對於原住民這個身分依舊存在許多偏見、歧視與不公平,「Microaggression微歧視」這個詞前陣子很流行,也許你只是無心的一句
在台中生活後,很不習慣新竹的夜生活很少,大概晚上九點多,新竹市區的街頭就很冷清了 新竹的酒吧分享,以下為心得感想,主要是以市區為主:
咖啡廳有很多種用途,與朋友聚會、工作及讀書場所、放鬆等。我很喜歡去咖啡廳,對我而言咖啡廳的環境遠比咖啡還吸引,我喜歡探索不同的地方,欣賞特色的裝潢,沉靜在氛圍裡。 有科學報導指出「人之所以喜愛在咖啡廳工作是因為咖啡廳的環境會讓你感受到是享受生活而不是工作;儘管咖啡廳裡的人,你誰都不認識,但是他們的
作者:XIAOAGNESBABY 許多人去韓國主要會去首爾、釜山及濟州島等,如果我沒有去「全北大學전북대학교 」短期交換,我也不知道有全州市這個城市。 「全州市전주시」是文化旅遊城市,保有許多傳統文化及建物,我個人認為如果你想很深入瞭解韓國的文化,或著偏向文化的旅遊型態,一定要來全州市。 全州
每一次的旅程都能從中挖掘出不同的自我,或著得到些什麼,以前我真的不敢穿著比基尼去海邊,因為對於自己的身材沒有足夠的信心,會擔心和在意別人的眼光,但是出國時都會認為,「我在異地,沒有認識的人」,穿著打扮就會隨心所欲。後來我就改變心態,轉念,在台灣就會想著我在國外,漸漸的,穿著就不在意別人的眼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由數十個族群組成,屬於南島語系民族,過去四百年被外來政權稱為「番」、「高砂」、「山胞」,直到民國八十三年八月一日正式納入憲法獲得正名。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為了紀念這一個特別日子,由台灣三大知名主廚將會聯手料理台灣原住民部落餐桌、以山河海的美食為食材帶來一場原住民美饌饗宴。 山
Thumbnail
國語政策、臺灣各大族群及其母語乃至「臺語」爭端等究竟緣何而來,本文透過一點閱讀心得,從外國到本國,從南非到台灣,提出自己的一點想法,與大家一起討論、思考臺灣各族群母語乃至「國語」政策的未來。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荷蘭人、鄭成功到台灣時,台灣高山上有原住民,平地上也有原住民,這些住在平地的原住民就是平埔族。 平埔族一般分成10個族,其中5個平埔族住在中部地區,就是道卡斯族(斗葛族)、拍瀑拉族、巴宰族、巴布薩族、洪雅族(羅亞族、阿立昆族)。 其他5個族中,最有名的就是住在台南一帶的西拉雅族。
Thumbnail
【他們到底去了哪裡呢?】 當想到「平埔族」時你會想到什麼?你會想到他們的服裝,他們的臉,他們的歌嗎?你模糊地想到「他們被漢化了,他們消失了。」關於平埔族的歷史,可能會想到歷史課本上有一張小小的圖片,那是西拉雅族用「新港文」書寫的地契,地契上的地名早就變成古地名。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各族群都有很多關於起源的故事,關於我們從哪裡來,同一個故事在不同部落的版本也可能不太一樣。例如鄒族有天神撒種子長出人的故事、泰雅族有巨石生人的故事、阿美族有大洪水的故事。
Thumbnail
對平埔族群們的了解 通常民眾被問到:請問你們知不知道台灣的平埔族群有哪些呢?大部分人的反應有兩類,稍微懂一點的會說「我只知道西拉雅族欸!」,但不了解的,甚至會說「平埔族不是一個族嗎?」。 人們對法定原住民都不是很了解,更何況是法定外的平埔族群呢?今日專題報導會帶你深入了解從過年祭典到部落文化,來
Thumbnail
臺灣人,是指在臺灣由多個移民族群與原住民族群所構成的族群,首先是最先居住在臺灣的原住民、接著於17世紀左右遷徙的漢族的閩南與客家移民、最後於1945年以後遷徙的外省移民,另外還有在往後不同年代的新住民。
在臺灣這篇土地上,有多元的原住民族群,其語言和文化代代相傳,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然而,在歷史長河中,原住民語言曾經面臨過不同時期的困境和挑戰。 本文將梳理自光復初期至今的數個時期,探討臺灣原住民語言教育政策的演變。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由數十個族群組成,屬於南島語系民族,過去四百年被外來政權稱為「番」、「高砂」、「山胞」,直到民國八十三年八月一日正式納入憲法獲得正名。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為了紀念這一個特別日子,由台灣三大知名主廚將會聯手料理台灣原住民部落餐桌、以山河海的美食為食材帶來一場原住民美饌饗宴。 山
Thumbnail
國語政策、臺灣各大族群及其母語乃至「臺語」爭端等究竟緣何而來,本文透過一點閱讀心得,從外國到本國,從南非到台灣,提出自己的一點想法,與大家一起討論、思考臺灣各族群母語乃至「國語」政策的未來。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荷蘭人、鄭成功到台灣時,台灣高山上有原住民,平地上也有原住民,這些住在平地的原住民就是平埔族。 平埔族一般分成10個族,其中5個平埔族住在中部地區,就是道卡斯族(斗葛族)、拍瀑拉族、巴宰族、巴布薩族、洪雅族(羅亞族、阿立昆族)。 其他5個族中,最有名的就是住在台南一帶的西拉雅族。
Thumbnail
【他們到底去了哪裡呢?】 當想到「平埔族」時你會想到什麼?你會想到他們的服裝,他們的臉,他們的歌嗎?你模糊地想到「他們被漢化了,他們消失了。」關於平埔族的歷史,可能會想到歷史課本上有一張小小的圖片,那是西拉雅族用「新港文」書寫的地契,地契上的地名早就變成古地名。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各族群都有很多關於起源的故事,關於我們從哪裡來,同一個故事在不同部落的版本也可能不太一樣。例如鄒族有天神撒種子長出人的故事、泰雅族有巨石生人的故事、阿美族有大洪水的故事。
Thumbnail
對平埔族群們的了解 通常民眾被問到:請問你們知不知道台灣的平埔族群有哪些呢?大部分人的反應有兩類,稍微懂一點的會說「我只知道西拉雅族欸!」,但不了解的,甚至會說「平埔族不是一個族嗎?」。 人們對法定原住民都不是很了解,更何況是法定外的平埔族群呢?今日專題報導會帶你深入了解從過年祭典到部落文化,來
Thumbnail
臺灣人,是指在臺灣由多個移民族群與原住民族群所構成的族群,首先是最先居住在臺灣的原住民、接著於17世紀左右遷徙的漢族的閩南與客家移民、最後於1945年以後遷徙的外省移民,另外還有在往後不同年代的新住民。
在臺灣這篇土地上,有多元的原住民族群,其語言和文化代代相傳,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然而,在歷史長河中,原住民語言曾經面臨過不同時期的困境和挑戰。 本文將梳理自光復初期至今的數個時期,探討臺灣原住民語言教育政策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