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不辭窮」與「一致性」都是好作者的條件

2019/11/0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看Netflix上的新片「二戰大事記彩色版」,看它的字幕翻譯看得有點痛苦。有時候令人看得痛苦的翻譯,不一定是譯錯,而是譯者「只會一種翻法」。

不過,如果您是主張「翻譯看得懂就好」的人,那就請看到這邊就好。

Don’t repeat yourself.

例如在這部片中,只要是「logistics」只會翻成「物流」。這個詞的軍語(不過應該是常識等級)視情境叫做「後勤」或「補給」;如果是老式的軍語則叫「輜重」。
就算不懂軍語,用現代語彙翻成「運籌」都還差不多一點。但在二次大戰影片中一直看到「物流」,都會在德軍的摩托車後面,想像出一個外賣送餐、或是送快遞的箱子。
此外,只要是「killed」就一定是「被殺」,所以不斷出現「七位軍人被殺」、「倫敦平民被殺」的說法。
這個翻法不能說錯,但是:
  • 因為被動式不是中文慣用的形式,所以在翻譯過程中,建議能避免則避免;如果能順手修成慣用的非被動型態更好。
  • 除了「被殺」以外,文字上原本就不應該拘泥於單一說法;例如軍人可以用「陣亡」、平民可以用「罹難」。對於譯者來說,換個講法不多花你一分錢、也少不了你一塊錢稿費。
無論是作者或譯者,容易辭窮的人寫出來的東西多半不好看。

一分鐘、五種寫法

所以,我從前在考應徵這類職位的人時,會出一種很簡單的題目(視職位用中文或英文考),例如在一分鐘內「請寫出『很美』的五種不同寫法」;或是以上文為例:「請寫出『被殺』的五種不同寫法」。
如果連這一關都過不了,只能說文字能力不夠、或是漫畫看得不夠多。
請試試看,您能通過這個測試嗎?

例外:技術寫作

唯一的例外是技術寫作與翻譯。為了維持內容的一致性、避免讀者混淆,所以同一個技術形容詞必須前後說法統一,作者(以下包括譯者)不需要想花樣讓文字變得「好看」。
不過,技術寫作也並不是簡單的事;除了內容本身的專業性與難度之外,「前後一致」對作者也是一種挑戰。如果作者對內容不很專精、而且篇幅又長(例如一整套手冊),往往會忘記自己前面是怎麼翻、或者怎麼措詞的。
此時,作者必須勤做筆記,記下某個說法先前在第幾頁是怎麼寫的,或是一直往回查,但是這樣既浪費時間、也多半會有漏網之魚。
如果是專業一點的作者則會使用翻譯或詞彙輔助工具來幫忙,否則成品前後用詞不一、說法不一,讀者就會很麻煩、甚至導致產品和客服問題。
一個專業的作者或譯者,最好能夠兼具一般文字上「不辭窮」、以及技術寫作所需的「一致性」這兩種能力;或者至少得具備其中一種,才能在這一行長久生存。

參考閱讀

關於企業文字對於不同功能部門的重要性,請參閱這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傅瑞德
傅瑞德
行銷與媒體經營管理顧問、科技產業觀察者、寫作者、翻譯者;煙斗、雪茄、艾雷島威士忌愛好者。重機騎士,插畫家、數位書法、木工師父,能做的鄙事比你想像的多更多。過去的文章在 http://fredjame.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