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講堂心得4】黑盒子裡的語言:淺談字幕及劇場翻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上一篇發文前,我也把內容傳給綿羊老師看。聊著聊著,我說悔恨當天拍照很糊,老師馬上問我哪一張並傳了截圖給我。於是就有一張高清原圖和一張模糊變形的圖。為何不兩張都原圖?高清原圖是要證明老師拍照功力很強,模糊的圖是證明我很認真聽講啊!(笑)
閒話聊完,要進入今天的主題了。第四場講者是銳譯翻譯的翁雅如小姐。由於這次的翻譯講堂活動就是由銳譯翻譯主辦,所以開場時她先介紹了這間公司的業務。銳譯以字幕翻譯的工作為主力,所以大多是二、三天就要結案時效較短的案件,當然也有做網站、文書的翻譯。我自己只有在出版社需要做書籍宣傳時做過少量的字幕翻譯,所以對於影視的字幕翻譯很不熟悉也很好奇。
字幕翻譯到底難不難進場?
講者先從我最好奇的地方開始談──字幕翻譯到底難不難進場?工作本身只要有一台電腦就可以做,所以並不算難。但是,大家通常不知道管道在哪裡。電影代理商一般會有自己的翻譯團隊,不過團隊裡總是會缺一個人,直接找電影代理商不失為切入的好方法。另外,電影海報上通常都會有電影代理商的名稱,有志者可以按名稱去找案主。MOD、第四台也會掛出相關的公司名稱,除此之外,字幕還會外包給翻譯社或影視後製公司。
這個部分和我以前寫過的文章有點類似。想成為自由譯者管道很多,但大家通常都不得其門而入。我想做字幕也是一樣的道理。書籍翻譯的交稿時間很長,所以譯者和編輯之間必須要建立起足夠的信任關係,編輯才能放心把書交給譯者。反觀字幕交期很短,一旦開天窗就會釀成大問題。總不能電影就要首映,字幕還沒做好吧?譯者的人品就顯得更重要了。我猜,字幕只要遲交一次,大概就跟這個行業無緣了吧。
如何判斷字幕好壞?
假設你成功進入這個行業,維持良好的品質就是接下來的功課了。講者在這裡提出兩個判斷字幕好壞的基準:
  • 你自己會不會這樣說話?
  • 除了語感之外,還要注意受眾(觀眾)是誰?常用、聽得懂的句子不代表就是正確的中文。
    譬如「給媽媽打個電話、發個信息、拍個視頻」雖然都看得懂,但很顯然是中國的用詞和語法。如果在臺灣上映,觀眾能接受嗎?(我個人是會拒看><)
好的字幕譯者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好的,如果你沒有被短交期嚇跑,接下來要談的是字幕譯者需要具備的條件。提醒一下,由於講者是英中譯者,所以本文提到的例子大多以英中為主喔!
  • 第一當然是要有良好的語言能力。
    能夠掌握流行語、專有名詞和各種豐富的英語口音
    我知道不同國家的人講英文都會加上自己母語的特色,譬如印度的朋友講英文,真的是有聽沒有懂呢。最近日本也很愛用日語發音講中文。我真的很想拜託全日本的國民,不要這樣蹂躪口譯員,你直接講日文比用日式中文好懂三百倍。
  • 良好的時間分配。
    兩天一部影集、兩天半一部電影真的有可能嗎?
    這我必須幫忙講點話。我自己剛開始接案的時候動作很慢,三個月才譯完一本書。大家可以推算一下,這樣的速度要怎麼養活自己?更何況字幕的時效性很短,國外正在熱播,總不能等你的字幕等到天荒地老。講者建議,譯者最好能詳盡計算工作時間,和新廠商合作時則須預留熟悉軟體的時間。
  • 注重細節
    字幕的字數限制非常嚴格,在時間和空間有限的狀況下呈現原意簡直是藝術。既然字數有限,標點符號和數字就必須格外講究,畢竟這也很佔空間啊!像網飛NETFLIX就有準則可以參照,沒有給工作準則的公司,不妨遵照網飛的規則,這樣雙方比較不會有爭議。
    再來是製作對照表。因為影集、綜藝節目不太可能一個人作完全部,所以為了整體統一,名詞對照表就顯得很重要。而且對照表一定要即時分享,團隊工作才不會出差錯。
替講者吶喊:對照表沒有即時共享就沒意義了啊!
前面的內容都在談一般會聯想到的電視、電影字幕。其實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一個地方也會用到字幕,那就是──劇場。大家可能會疑惑,劇場不是現場打字嗎?(譯者吶喊:怎麼可能!)劇場字幕的工作感覺比較複雜,首先會有腳本,譯者可以按照腳本做出初步的字幕,然後再去跟彩排掌控字幕換頁的時間,到現場再手工換頁。字幕手的等待時間很長,所以報價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
右下角的粉紅色封面是講者帶到工作現場看的小說
字幕翻譯是一個我很少接觸的領域,所以覺得格外新鮮。交期雖短,但請款應該是可以速速解決(?)如果能巧妙地和書籍、文件翻譯搭配,對譯者來說應該是個不錯的現金流,而且也能填補書籍和書籍之間的工作空隙。
花了將近二十天的時間,才終於寫完翻譯講堂的心得。這段期間我交了一本書稿、做了兩場口譯、回母校參加聖誕派對順便亂入口譯課。深深體會到,時間還真像乳溝一樣努力擠就會生出來呢。新的一年即將來臨,預祝準時收看文章的各位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而且走得安適自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5K會員
133內容數
成為自由譯者之後會怎麼樣? ──就等著下地獄啊!(笑歪) 我想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我趕稿和趕稿之外的日常, 尋找同溫層一起取暖,好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譯者的日常 的其他內容
前兩場的心得寫完之後,我再度陷入截稿地獄,導致下半場的心得延宕至今。除了時間問題之外,第三場的講者是資深譯者綿羊老師,既是恩師又是大前輩,我豈敢亂寫?(抖) 這次的演講順序安排得很好,第二場主要是講剛入門需要注意的眉角,第三場就是譯者的職涯經營。譯者這個工作很自由,但也因為自由我們更需要自律。
第一篇反應熱烈真是驚人,文章寫好之後我立刻跟張菁小姐聯絡,畢竟是筆記怕有錯漏,結果她說她很感動,那我只好繼續寫了。(笑)第二場的講者是木馬文化的林立文小姐。她是個大眼睛的活潑女孩,也曾經是全職譯者。以她的經驗來講〈編輯為何那樣〉實在是太有說服力了。
最近因為趕稿加上外務很多,所以擠壓了寫作的時間。不過,在血淚的趕稿期中,還是擠出時間去聽了非常棒的演講。由於我是綿羊老師的忠實粉絲,看到老師在臉書上公佈會參加銳譯翻譯舉辦的翻譯講堂,馬上手刀報名。我看到臉書上有很多臉友慢了一步沒報到名,也有很多人是當天有事無法參加。
一直保持有訂單(稿子)的狀態已經一段時間了。剛開始會覺得一直有沒完成的事,有種提心吊膽的感覺。每天都要確認一次進度和今後的行程才能安心。因此,前期接案的時候我很害怕「截稿」。畢竟案件因為性質不同,交稿日期都不一樣,和客戶約定的時間也不相同(譬如週三早上九點之類的)。
最近好像有點偶像包袱,總覺得文章要好好寫才行,畢竟誰也不知道這個世界的哪個角落、哪個人在看隨手寫的文章。尤其是偶然發現我的論文點閱率高達五百多次,還有一位博士生引用之後,真的是手抖到不行。拜託,我的粉絲團都沒有五百人了,點閱論文的人數竟然超過粉絲人數,真是不可置信。
以前譯過一本書,後來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沒出版,我也不敢問。既然都已經簽約也付稿費了,應該有什麼不為人知的辛酸才遲遲沒出版吧。像我這樣金魚腦的小譯者,通常是譯完就會把內容忘光光,但這本遲遲沒出版的書,有幾篇文章倒是讓我印象深刻。
前兩場的心得寫完之後,我再度陷入截稿地獄,導致下半場的心得延宕至今。除了時間問題之外,第三場的講者是資深譯者綿羊老師,既是恩師又是大前輩,我豈敢亂寫?(抖) 這次的演講順序安排得很好,第二場主要是講剛入門需要注意的眉角,第三場就是譯者的職涯經營。譯者這個工作很自由,但也因為自由我們更需要自律。
第一篇反應熱烈真是驚人,文章寫好之後我立刻跟張菁小姐聯絡,畢竟是筆記怕有錯漏,結果她說她很感動,那我只好繼續寫了。(笑)第二場的講者是木馬文化的林立文小姐。她是個大眼睛的活潑女孩,也曾經是全職譯者。以她的經驗來講〈編輯為何那樣〉實在是太有說服力了。
最近因為趕稿加上外務很多,所以擠壓了寫作的時間。不過,在血淚的趕稿期中,還是擠出時間去聽了非常棒的演講。由於我是綿羊老師的忠實粉絲,看到老師在臉書上公佈會參加銳譯翻譯舉辦的翻譯講堂,馬上手刀報名。我看到臉書上有很多臉友慢了一步沒報到名,也有很多人是當天有事無法參加。
一直保持有訂單(稿子)的狀態已經一段時間了。剛開始會覺得一直有沒完成的事,有種提心吊膽的感覺。每天都要確認一次進度和今後的行程才能安心。因此,前期接案的時候我很害怕「截稿」。畢竟案件因為性質不同,交稿日期都不一樣,和客戶約定的時間也不相同(譬如週三早上九點之類的)。
最近好像有點偶像包袱,總覺得文章要好好寫才行,畢竟誰也不知道這個世界的哪個角落、哪個人在看隨手寫的文章。尤其是偶然發現我的論文點閱率高達五百多次,還有一位博士生引用之後,真的是手抖到不行。拜託,我的粉絲團都沒有五百人了,點閱論文的人數竟然超過粉絲人數,真是不可置信。
以前譯過一本書,後來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沒出版,我也不敢問。既然都已經簽約也付稿費了,應該有什麼不為人知的辛酸才遲遲沒出版吧。像我這樣金魚腦的小譯者,通常是譯完就會把內容忘光光,但這本遲遲沒出版的書,有幾篇文章倒是讓我印象深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放棄只想走捷徑的想法,做好面對挑戰的準備,承受那些痛苦的時刻,如此一來,意想不到的東西將會累積在你心中,未來的道路也會變得越來越清晰。
Thumbnail
大亂鬥的創造者兼遊戲總監–櫻井政博在他的遊戲製作頻道上,發布了新影片。這次的主題是講解要如何用諸如參數表等有系統的手法,讓遊戲角色有趣起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如何學好外語,成為你的職場最強工具?就是看電影,以前沒有那麼多學習資源時,我只能到圖書館借字典拿回來翻譯。一些知名大學開設「語言學」其實有它的意義,因為不同語言的翻譯都會偏差原作者的本意。能夠直接唸到作者的原點才不會被翻譯者誤導。例如近期的魔戒三部曲被重新翻譯,原本朱學恒先生的版本是在台灣首播熱銷的
我每次在文大中日筆譯班授課時,總要半認真半開玩笑說:同學們,我認為精通日本語文和又能恰如其分地翻譯日本文學小說的人,他們一定是很有耐性的、聰明絕頂的人。不需我多加說明,對於日本語非母語的我們而言,要確實掌握日文中時常出現的一詞多義、晦澀、曖昧不清、婉轉、細膩的語境(表達方式)有如體弱者欲攻山頂的困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手語翻譯員在翻譯過程中遇到的身體與心理負荷,以及工作上的挑戰。翻譯員需要休息時間來保證翻譯品質,但社會對翻譯員仍存在許多刻板印象,缺乏尊重和認知。這篇文章呼籲社會大眾尊重和珍惜手語翻譯員的工作,並教育更多人認識翻譯員的價值。
我從長年翻譯教學的經驗中發現,中日筆譯班學生們多半是天資聰穎,而且都認真解讀文本,以期得出正確流暢優美的譯文。在此,還必須說,秉持這種態度與熱情很重要,因為這關係到譯者將來能否保持穩定優質的譯作產出。不過,對學生來說,他們受限於我在課堂給予的截稿壓力,有些段落文句分明可以理解和讀懂,因缺乏實際操練(
Thumbnail
原文作者:ALICE SU China correspondent, The Economist, Taipei 原文收錄於The Economist: The World Ahead 2024 2024年一月十三日,台灣將選出一位新任總統。這場選戰的結果至關重要。未來四年,中國與美國之間的
Thumbnail
中英文翻譯是變通的藝術,譯者須精通兩門語言,還要熟悉中西雙方的文化、歷史背景。但翻譯這件事卻不受重視,我們只記得作者,卻不記得把書介紹給我們的譯者。中文、英文文學有什麼不同呢?翻譯那麼冷門,為什麼余光中仍投身於翻譯事業呢?
Thumbnail
#盲點 「手語譯者應該作為一個中立的角色,如同一台機器。」 真的是這樣嗎? 最近持續閱讀了香港手語翻譯員陳意軒所著作的《 #手語譯者的育成筆記》,第四章《怎樣準備手語傳譯工作?傳譯是妥協的過程》當中提到手語翻譯員不可能完全是與聾人跟對話者毫無關係的第三方中立的一台機器
Thumbnail
或許這都只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但若不在意這些小事,人生中沒有一些情感寄託或是念想,又怎麼能算是認真活過呢? 今天要分享的是〈Cinematic〉,收錄於 Katelyn 第二張專輯《Quitter》中,專輯已於今年二月九號正式發行,總共收錄11首歌。這首歌的配樂很簡單,主旋律的木吉他搭配一點打擊的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放棄只想走捷徑的想法,做好面對挑戰的準備,承受那些痛苦的時刻,如此一來,意想不到的東西將會累積在你心中,未來的道路也會變得越來越清晰。
Thumbnail
大亂鬥的創造者兼遊戲總監–櫻井政博在他的遊戲製作頻道上,發布了新影片。這次的主題是講解要如何用諸如參數表等有系統的手法,讓遊戲角色有趣起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如何學好外語,成為你的職場最強工具?就是看電影,以前沒有那麼多學習資源時,我只能到圖書館借字典拿回來翻譯。一些知名大學開設「語言學」其實有它的意義,因為不同語言的翻譯都會偏差原作者的本意。能夠直接唸到作者的原點才不會被翻譯者誤導。例如近期的魔戒三部曲被重新翻譯,原本朱學恒先生的版本是在台灣首播熱銷的
我每次在文大中日筆譯班授課時,總要半認真半開玩笑說:同學們,我認為精通日本語文和又能恰如其分地翻譯日本文學小說的人,他們一定是很有耐性的、聰明絕頂的人。不需我多加說明,對於日本語非母語的我們而言,要確實掌握日文中時常出現的一詞多義、晦澀、曖昧不清、婉轉、細膩的語境(表達方式)有如體弱者欲攻山頂的困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手語翻譯員在翻譯過程中遇到的身體與心理負荷,以及工作上的挑戰。翻譯員需要休息時間來保證翻譯品質,但社會對翻譯員仍存在許多刻板印象,缺乏尊重和認知。這篇文章呼籲社會大眾尊重和珍惜手語翻譯員的工作,並教育更多人認識翻譯員的價值。
我從長年翻譯教學的經驗中發現,中日筆譯班學生們多半是天資聰穎,而且都認真解讀文本,以期得出正確流暢優美的譯文。在此,還必須說,秉持這種態度與熱情很重要,因為這關係到譯者將來能否保持穩定優質的譯作產出。不過,對學生來說,他們受限於我在課堂給予的截稿壓力,有些段落文句分明可以理解和讀懂,因缺乏實際操練(
Thumbnail
原文作者:ALICE SU China correspondent, The Economist, Taipei 原文收錄於The Economist: The World Ahead 2024 2024年一月十三日,台灣將選出一位新任總統。這場選戰的結果至關重要。未來四年,中國與美國之間的
Thumbnail
中英文翻譯是變通的藝術,譯者須精通兩門語言,還要熟悉中西雙方的文化、歷史背景。但翻譯這件事卻不受重視,我們只記得作者,卻不記得把書介紹給我們的譯者。中文、英文文學有什麼不同呢?翻譯那麼冷門,為什麼余光中仍投身於翻譯事業呢?
Thumbnail
#盲點 「手語譯者應該作為一個中立的角色,如同一台機器。」 真的是這樣嗎? 最近持續閱讀了香港手語翻譯員陳意軒所著作的《 #手語譯者的育成筆記》,第四章《怎樣準備手語傳譯工作?傳譯是妥協的過程》當中提到手語翻譯員不可能完全是與聾人跟對話者毫無關係的第三方中立的一台機器
Thumbnail
或許這都只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但若不在意這些小事,人生中沒有一些情感寄託或是念想,又怎麼能算是認真活過呢? 今天要分享的是〈Cinematic〉,收錄於 Katelyn 第二張專輯《Quitter》中,專輯已於今年二月九號正式發行,總共收錄11首歌。這首歌的配樂很簡單,主旋律的木吉他搭配一點打擊的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