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哲筆記(6)_永遠有意外,永遠無絕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常態科學無意發現新奇的事實與理論,而且成功的常態科學不會發現新東西。然而,科學研究不斷地發掘出新鮮、始料未及的現象,科學家也一再提出極端的新理論。」(頁71)
「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這件事在科學中也不例外。在前面的章節中,作者提及常態科學就像是解謎活動,有著一定的解謎方式,且已知一定有答案;而它也是高度累積性的事業,目的是為了精煉典範、穩定的擴張科學知識的精度與廣度。然而,常態科學看似在可預測狀況內進行,意外卻仍不斷產生。以下是作者提出的其中一個例子:
在「燃素說」爭辯不休的年代,許多支持該學說的人努力設計實驗,以證明「燃素」是存在的,英國科學家卜利士力(Priestley)是其中一位。當時他加熱氧化汞獲得了一種能讓物質劇烈燃燒的氣體,因此認為該氣體因為所含燃素很少,才能幫助物質劇烈燃燒(釋放燃素),他稱之為「去燃素的氣體」(dephlogisticated air)。
同時期的法國科學家拉瓦節也做了相同實驗得到相同的氣體,但因為他並不相信燃素說,經由檢測該氣體性質,發現物質燃燒時與它作用會產生酸鹼性,因此將氣體命名為「酸素」(oxygen)。如今的我們稱這種氣體為氧氣(英文仍為oxygen,只是意義不同)。
在這場燃素說之爭中,「氧氣」是意外發現的新物質,但它的確是在科學家們為了精煉燃素說才出現的,也因為這個氣體的發現,我們對於燃燒的理解,才漸漸由燃素說轉變成氧化還原。
從中也能注意到,科學家從觀察到異常現象到改變典範,其實需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轉變的期間,會有越來越多人注意到異常現象,並且加以研究,直到發現原來的典範已經不可能對異常現象做解釋時,才會真正產生變革。
會使得變革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產生,有一個因素也極為重要,那就是「儀器的使用」。儀器的設計本來就是為了精煉典範而生,而這無形中框限了科學家解謎的方向,即假定只有特定狀況會發生,也因此發覺異象、甚至到因為異象轉變典範就會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發生。
作者提及,儘管我們已知這些標準工具可能減緩、甚至讓我們忽略了一些重要現象,我們仍不能隨意放棄標準測驗與標準工具。因縱使科學限制了視野,卻是我們將現象規則化的必要手段,是我們有條理的認識世界的重要過程。而有關哪種方法最適合整理所觀察到的現象,就是大家可以去討論(爭辯)的。
總之,作者將「意料之外變成意料之中」的過程,分成了三個階段:
  1. 先覺察到異常現象。
  2. 觀察與觀念的識別過程是漸進、同時的過程。
  3. 最後發生典範範疇、程序的變化,並往往伴隨阻力。
就我自己從第一章讀到現在的理解,科學典範用以描述自然界的現象,但為了確保典範能精確描述自然現象,精煉的過程會縮限研究接觸的現象界(第三章所述);與此同時,真正的現象界其實比預想的更加寬廣(概念應類似我前一篇寫的,我們所看到的事實仍不是「事實的全貌」)。
我以我從印度神話學到的世界觀來做一個整理:若真實的世界全貌是一個大圓,那我們對於世界的認識就會是其中以圓心(個人)為中心的正方形。正方形逐漸向圓周擴張的過程,代表著我們不斷「發現新現象」;於此相對正方形內部面積的擴張,代表著我們將現象系統化整理的程度。
由於我們對世界真正的理解只侷限在方框內,方框外的圓到底有多大,我們其實永遠無法知曉,這可能使我們有時誤以為自己接近全知了。生活化的例子,就是我們基於所見事實提出觀點時,可能會產生「誰講話大聲、誰講話小聲」的差異,但沒有人是真正的對或錯,我們仍然都是在同一個大圓下詮釋著。
記得最近有個科學新聞,說我們人類對於宇宙的理解其實只佔了5%,剩下還有好多屬於暗物質與我們完全位置的組成…若用剛剛所說的觀點來看也是滿有趣的:
要能定出5%,代表我們已經知道全貌有多少,但…我們真的有把握這麼說嗎?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會員
30內容數
這裡會放上與科學教育、科學哲學相關的探索(inquiry)文章。「硬殼」就是要你探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蓋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一章節,作者想要解析規則、典範與常態科學之間的關係。從科學史的脈絡檢視每段時期的重要事件,作者發現要找到科學社群的典範,甚至是共有的典範,其實非常容易,但是擁有共享的典範不代表就擁有共同遵守的規則。
科學家不會再亂槍打鳥的隨意研究各種問題,而能更聚焦在某些問題上;接著因為典範本來就用以描述某一群的現象,它用以解釋、甚至能夠預測,我們可以就理論去推估某某現象可能會如何運作。那麼,接下來的工作就會是去確認這套假設是否正確了…
一般人或許多認為學者就是「博學多聞」的人,然而事實上學者僅是在某一知識點上鑽研較深的人;甚至或許很多讀到碩士的人都有類似的感受:「我越來越感受到自己的無知」。
典範成立以後,科學社群基本上都會遵照典範去做後續的研究,除非因為某些緣故,典範的基礎被動搖,而被另一個典範取代,那麼整個社群所信守的規則將會有非常的的轉變,這過程稱為「革命」。
這是繼之前的「超譯教學領導力」之後,第二個長期的讀書與反思寫作計畫。起因於過去一年因工作需求重新認識地球科學的歷史發展(西方為主),很強烈感受到過去所學的地科知識終於串接起來;同時,我也發現到所謂科學革命以前與之後的思維非常不同,無法用現在的觀點去理解過去,這讓我更感好奇。
當我們說到「科普」時,一般人會有哪些反應呢?說實話,大多的人是避而遠之。但這樣就很奇怪,畢竟我們做科普的目的就是希望一般人能夠理解這些知識,但我們所要接觸的一般人卻連碰也不碰。給予方與接受方之間產生了極大的斷層,科普書最終淪為泛科學圈之間的交流媒介,造成結果與原本的目標相矛盾的情形,到底該怎麼辦?
這一章節,作者想要解析規則、典範與常態科學之間的關係。從科學史的脈絡檢視每段時期的重要事件,作者發現要找到科學社群的典範,甚至是共有的典範,其實非常容易,但是擁有共享的典範不代表就擁有共同遵守的規則。
科學家不會再亂槍打鳥的隨意研究各種問題,而能更聚焦在某些問題上;接著因為典範本來就用以描述某一群的現象,它用以解釋、甚至能夠預測,我們可以就理論去推估某某現象可能會如何運作。那麼,接下來的工作就會是去確認這套假設是否正確了…
一般人或許多認為學者就是「博學多聞」的人,然而事實上學者僅是在某一知識點上鑽研較深的人;甚至或許很多讀到碩士的人都有類似的感受:「我越來越感受到自己的無知」。
典範成立以後,科學社群基本上都會遵照典範去做後續的研究,除非因為某些緣故,典範的基礎被動搖,而被另一個典範取代,那麼整個社群所信守的規則將會有非常的的轉變,這過程稱為「革命」。
這是繼之前的「超譯教學領導力」之後,第二個長期的讀書與反思寫作計畫。起因於過去一年因工作需求重新認識地球科學的歷史發展(西方為主),很強烈感受到過去所學的地科知識終於串接起來;同時,我也發現到所謂科學革命以前與之後的思維非常不同,無法用現在的觀點去理解過去,這讓我更感好奇。
當我們說到「科普」時,一般人會有哪些反應呢?說實話,大多的人是避而遠之。但這樣就很奇怪,畢竟我們做科普的目的就是希望一般人能夠理解這些知識,但我們所要接觸的一般人卻連碰也不碰。給予方與接受方之間產生了極大的斷層,科普書最終淪為泛科學圈之間的交流媒介,造成結果與原本的目標相矛盾的情形,到底該怎麼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綜觀歷史,在每個時代,都有當代認為理所當然,世人也深信不疑的科學理論。 我們現在看起來可笑的地心說,或是物體燃燒的燃素說。我們現在認為理所當然的愛因斯坦,也無法解釋很多現象。 所以科學是什麼?科學就是當代人類認為理所當然,然後會被未來推翻的東西。 就像非洲的巫術,中國的中醫。
Thumbnail
雖說世事無常,無條件的愛卻是恆常的。 這邏輯確實有些匪夷所思,但要是能把層次區分來看,又清楚明瞭了。 無論現象如何流轉,某個允許現象得以存在的空間始終存在。 如果可以窺探層次之間是如何轉換的,或許可以觸摸到創造的知識與力量。 定律、定理、邏輯、理性、源碼、信念、真理...,類似這些概念構築了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量子是什麼,有什麼特性 1. 波粒二象性 這是量子力學中最奇特的概念之一,指的是粒子(如電子、光子)具有同時顯示波動性質和粒子性質的特性。譬如,光在某些情況下表現為波(如干涉和衍射現象),而在其他情況下又表現為粒子(如光電效應)。 2. 不確定性原理 由海森堡提出的不確定性原理指出,我們不能同
物理學是統計歸納自然界的規律所成的一門學問,所以叫自然科學。因為很多現象都有規律可預測,因此就能成為定律,例如牛頓三大運動定律。 社會科學是統計歸納人類行為的規律所成的一門學問,因為對象是人,所以往往會有不符合規律的情形發生,所以社會科學很難預測,例如股票何時會恐慌出現賣壓……
Thumbnail
能量的轉變,就是實相轉變的開端。 你們所認為牢固且難以改變的實相,只要能量足夠大,便能夠快速且徹底地翻轉。 如果你認為很難,那麼這個實相的粒子密度就會增加,變得更加難以撼動。 如果你認為很簡單就能夠去改變,這個實相就會開始鬆動,你的思想和行動的能量就會更加容易改變實相。
Thumbnail
前言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科學革命的結構》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
Thumbnail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本書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而產生新的信念、新的理論
Thumbnail
毀三觀,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受到顛覆的看法所改變或影響。《世界觀》一書正是一本人類世界觀更迭的演化史。從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談起,到後來的牛頓力學的世界觀、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世界觀、以及當代量子力學的世界觀。說明過去被堅信是鐵一般事實的世界觀,是如何慢慢的受到新的證據、新的儀器、新的理論等的
Thumbnail
  大約在一百三十八億年前經歷所謂的大霹靂之後宇宙的物質、能量、時間、空間才應運而生。宇宙的這些基本特徵,就成了「物理學」。    在這之後過了大約三十萬年,物質和能量開始形成複雜的結構,稱為原子,然後進一步構成分子。至於這些原子和分子的故事、以及他們如何交互作用,就成了「化學」。    大約在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綜觀歷史,在每個時代,都有當代認為理所當然,世人也深信不疑的科學理論。 我們現在看起來可笑的地心說,或是物體燃燒的燃素說。我們現在認為理所當然的愛因斯坦,也無法解釋很多現象。 所以科學是什麼?科學就是當代人類認為理所當然,然後會被未來推翻的東西。 就像非洲的巫術,中國的中醫。
Thumbnail
雖說世事無常,無條件的愛卻是恆常的。 這邏輯確實有些匪夷所思,但要是能把層次區分來看,又清楚明瞭了。 無論現象如何流轉,某個允許現象得以存在的空間始終存在。 如果可以窺探層次之間是如何轉換的,或許可以觸摸到創造的知識與力量。 定律、定理、邏輯、理性、源碼、信念、真理...,類似這些概念構築了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量子是什麼,有什麼特性 1. 波粒二象性 這是量子力學中最奇特的概念之一,指的是粒子(如電子、光子)具有同時顯示波動性質和粒子性質的特性。譬如,光在某些情況下表現為波(如干涉和衍射現象),而在其他情況下又表現為粒子(如光電效應)。 2. 不確定性原理 由海森堡提出的不確定性原理指出,我們不能同
物理學是統計歸納自然界的規律所成的一門學問,所以叫自然科學。因為很多現象都有規律可預測,因此就能成為定律,例如牛頓三大運動定律。 社會科學是統計歸納人類行為的規律所成的一門學問,因為對象是人,所以往往會有不符合規律的情形發生,所以社會科學很難預測,例如股票何時會恐慌出現賣壓……
Thumbnail
能量的轉變,就是實相轉變的開端。 你們所認為牢固且難以改變的實相,只要能量足夠大,便能夠快速且徹底地翻轉。 如果你認為很難,那麼這個實相的粒子密度就會增加,變得更加難以撼動。 如果你認為很簡單就能夠去改變,這個實相就會開始鬆動,你的思想和行動的能量就會更加容易改變實相。
Thumbnail
前言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科學革命的結構》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
Thumbnail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本書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而產生新的信念、新的理論
Thumbnail
毀三觀,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受到顛覆的看法所改變或影響。《世界觀》一書正是一本人類世界觀更迭的演化史。從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談起,到後來的牛頓力學的世界觀、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世界觀、以及當代量子力學的世界觀。說明過去被堅信是鐵一般事實的世界觀,是如何慢慢的受到新的證據、新的儀器、新的理論等的
Thumbnail
  大約在一百三十八億年前經歷所謂的大霹靂之後宇宙的物質、能量、時間、空間才應運而生。宇宙的這些基本特徵,就成了「物理學」。    在這之後過了大約三十萬年,物質和能量開始形成複雜的結構,稱為原子,然後進一步構成分子。至於這些原子和分子的故事、以及他們如何交互作用,就成了「化學」。    大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