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裡與他方相遇】:《回到自身》

【在生活裡與他方相遇】:《回到自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19年12月13日,星期五,
下午三點 到 五點;
我在這裡。

------------

《回到自身》

「你來到我跟前,你與我相對。
你與你相見,我與我會面, 你來,我在這裡,你來。
照照鏡,說說話, 在傾聽與交流間,
你我,回到自身。」

一對一,以對話為主的交流。
現場有牌卡。

費用:新台幣四百元。


------------


緣起:

1-1.
合作社創作者計畫之一 Mia 陳思潔,
她策展在四月,以「回到自身」為題。
在她的策展週裡,
我們會返回去她心的故鄉,台東,
2020年四月,會去有
大自然的台東;
潛意識的台東;
療癒的台東;
朋友的台東;
慢生活的台東。

1-2.
那是她的,不是我的。

1-3.
我在的台北並不總是接觸得到大自然,
我在的台北並不總是能與潛意識同在,
我在的台北並不總是時時備感療癒,
我在的台北並不總是見到朋友,
我在的台北,不慢生活。
我在的台北是一個觀光的城市的人群的台北,
我在的台北是意識清晰、選擇決定充斥的台北,
我在的台北是消耗的、輸出的大於涵養的台北,
我在的台北是工作與同事充滿的台北,
我在的台北,快點生活。

1-4.
是我的問題不是台北的問題。
有人在台北可以為何我不行。

1-5.
──在她策展到來前,
在他策展我的時段裡,
我先攬鏡自照,回到自身。


2.
這是對自身想法實驗的實踐。
說來羞怯。
完成自己之需總抵不過他者之需,
而這卻是也要是實踐己需之始。
我為什麼而做?
這是我的開始。
2020年來以前,我的暫停開始。

3.
在台北活著,還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

4.
心靈的精神的交流的有語言無語言的
凝視的感知的詰問的對言的揭露的
亮明的幽暗的看見的沒看見的看不見的

5.
闢一條回自己的路。

6.
或平靜或枯燥或盈滿以上,
身心靈未滿。


------------


你來,
帶著你自己來,
有一個人在一處候你,
會從你先開始,
帶一個問題來,
或者什麼都不帶。
這裡沒有什麼,
也什麼都沒有。
備有樸素茶點如七月杭州靜謐,
一百二十分鐘,沒有別的,只是存在。
照見你我的一切,揭示的工具。
有的,只有你我。



avatar-img
Finiceyet的沙龍
0會員
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Finiceyet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9年12月13日,星期五, 下午一點 到 一點五十分; 下午兩點 到 兩點五十分; 我在這裡。 《讀書憩》 「你來。帶著一本喜歡的書來。 一則詩篇一封情書一頁劇本一段小說是你的愛, 可以告別離開,可再次擁入懷, 他不變質不變壞,文字他,一直在。」 讓我讀給你聽, 聽、讀、憩。
我在我之前 我不是我 是一雙眼睛耳朵 是左鍵盤右滑鼠的手 是竭盡所能 是滿面淚流 是一盞枯夜裡點亮的苟活 飄搖在青春如槁灰的孤絕裡 一點快樂
我是一九八四年生的。 從家族世代算起,是大陸撤退來台的第三代,在台灣生根的第二代。我們家族裡從不講這些事。兒時記憶裡只知道,父親的父親在民國三十八年,跟著他舅舅從福建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一待就是幾十年。改革開放後祖父他曾有回去過福建。我父親並不。我父親一生未曾踏上那塊所謂中國的土地。
2019年12月13日,星期五, 下午一點 到 一點五十分; 下午兩點 到 兩點五十分; 我在這裡。 《讀書憩》 「你來。帶著一本喜歡的書來。 一則詩篇一封情書一頁劇本一段小說是你的愛, 可以告別離開,可再次擁入懷, 他不變質不變壞,文字他,一直在。」 讓我讀給你聽, 聽、讀、憩。
我在我之前 我不是我 是一雙眼睛耳朵 是左鍵盤右滑鼠的手 是竭盡所能 是滿面淚流 是一盞枯夜裡點亮的苟活 飄搖在青春如槁灰的孤絕裡 一點快樂
我是一九八四年生的。 從家族世代算起,是大陸撤退來台的第三代,在台灣生根的第二代。我們家族裡從不講這些事。兒時記憶裡只知道,父親的父親在民國三十八年,跟著他舅舅從福建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一待就是幾十年。改革開放後祖父他曾有回去過福建。我父親並不。我父親一生未曾踏上那塊所謂中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