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N1之路|看日劇之無痛學習法~沒這回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時候我會想:也許我的程度已經有N1了。比如說聽力這種事情,就是日語從耳朵進到大腦,到我可以理解為止,來得及在下一句台詞之前完成所有的解析動作,就可以算是"聽懂"。不過畫面會提供足夠的資訊提醒大腦現在是甚麼情況,有畫面的輔助很容易誤以為自己懂了。尤其是一些我聽了許多次依然忘記的複合詞,大腦每次都會在那時候暫停,思考、搜尋未果,然後就繼續下面的劇情。那些老是忘記的東西即便下一次是在書面文章中遇到也是同樣的記不起來。

  於是後來我看影片時就不看字幕,一遇到不懂的詞彙或文法就將影片暫停,然後把不懂處查出來了再繼續。通常在第一刷的時候我就會先關字幕看(Netflix有關字幕的功能,否則就要靠意志力了),這樣會比較容易知道自己那裏聽不懂,而且會有明顯邏輯不通的部分。第二刷就會真的一直把畫面暫停、回放。如果真的2~3次之後還是聽不懂,我就會跟著唸,或者嘗試寫下平假名,然後上網查,通常就能查到對應的單字了。如此一來一部45分鐘的劇可以花掉二小時甚至一整個下午。

  不過如上面提到過的;有畫面的輔助很容易誤以為自己懂了!其實有畫面的輔助也會幫助大腦回憶,如果在下個不同的情境再出現同樣的詞彙...就不一定會記起來,這是我悲傷的心得。但記起來的機率有多少呢?一半一半吧!至少和唸"N1絕對合格文法書"來比是差不多的比例。不過這麼說不公平;文法書是精華的內容,就算記得五成也可能比一部10集的動畫(日劇)來得有實質效益。一部30~45分鐘的片大約可找到5~10個能學的地方,而且內容視情況不一,很有可能只是一些奇怪的外來語,比如科幻片。

  我看小說也是差不多的方法;就是看到不懂或忘記的地方就查。不過很多人都不建議這種方式,別人為什麼我是不清楚,但以我自己的感受是,這樣中途棄讀的機率很高,所以我也不會建議別人這麼做。但我是從N3合格開始,就一直這樣的持續著閱讀日文原文小說,因為會讓我棄讀的理由只有"我不喜歡這本小說"。所以只要是我喜歡的題材/作者的作品,我是再怎樣也會讀完它,有時候一頁可以花上2小時,不誇張!文學作品很麻煩的是漢字的比例可能會比新聞還高。新聞要符合大眾的閱讀需求,一般只出現常用漢字,但文學作品就講究多了,尤其是某些龜毛的作家。好幾次我遇到的漢字,查了之後才發現原來那幾乎是N4左右的常用字彙!95%以上的情況都不會用漢字標示,但在小說裡面作家們竟然用了漢字!我看到不確定唸法的漢字也會去查平假名和重音。當然,偶爾也會不顧一切讀下去的...尤其是犯人快抓到的時候。   

  這種方法對我自己而言是種「無痛學習法」,是我被文法弄得快抓狂的時候為了不間斷學習的作法。但「無痛」這個說法其實是用來自我安慰的,這不僅不實際而且真是麻煩得不得了!之所以能夠持續地用這麼麻煩的方式,唯一的理由就只有"熱情"。尤其是動畫主角是我喜歡的聲優時,台詞重複聽它10次也不厭倦!所以就是實在檔不住看動畫的慾望,又掛念著要念書...就變這樣了。

  這麼說來,最有收穫的就是刑偵/推理劇。看推理劇時不用查也能看完一整部還能猜對兇手。而且鑑識方面還真的學到不少;各種死因、絞殺或重擊致死等等行兇手法、常見毒物(尤其是氰酸鉀、砒霜)、一般槍械、武器...等等這類單字,我常常想之所以考不過N1的原因大概就是推理看太多了。

世上沒有無痛的學習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eci 是專業宅女的沙龍
27會員
57內容數
挑戰日檢N1的心路歷程 日語原文小說閱讀心得 影劇動畫心得 生活中的各種想法 可能還有些其他的
2023/07/16
...主角的二位高中生男生分別是不同風格的高冷,沒有其他朋友的二人於是常常互約逛街看書剪頭髮。在你認為這是男子高中日常的時候,案件正悄悄發生在路邊、窗外或眼前的同學身上...
Thumbnail
2023/07/16
...主角的二位高中生男生分別是不同風格的高冷,沒有其他朋友的二人於是常常互約逛街看書剪頭髮。在你認為這是男子高中日常的時候,案件正悄悄發生在路邊、窗外或眼前的同學身上...
Thumbnail
2021/05/22
我的youtube原本就訂閱了幾家日本新聞,還有其他百萬youtuber及其他有的沒的。除了新聞以外的影片大多只是以娛樂為目的,然後維持自己每天都有接觸到日語環境,不會特別去在意聽懂多少。即便如此,以日檢常客的角度,有幾個頻道看著看著也忍不住想說:這個頻道可以讓學日語的來看看
Thumbnail
2021/05/22
我的youtube原本就訂閱了幾家日本新聞,還有其他百萬youtuber及其他有的沒的。除了新聞以外的影片大多只是以娛樂為目的,然後維持自己每天都有接觸到日語環境,不會特別去在意聽懂多少。即便如此,以日檢常客的角度,有幾個頻道看著看著也忍不住想說:這個頻道可以讓學日語的來看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讀之前: 本來是想解決「讀過就忘」的問題才買了這本書,畢竟書名是「過目不忘的閱讀術」,加上作者是每天都必須讀一本書的日更書評,想說應該可以學到一些記憶技巧;但沒想到收穫更多的是「閱讀心態」以及「做筆記的技能」。 現在想來書名跟內文實在有夠圖文不符(書裡一直強調的反而是要我們放棄過目不不忘的追求);但
Thumbnail
讀之前: 本來是想解決「讀過就忘」的問題才買了這本書,畢竟書名是「過目不忘的閱讀術」,加上作者是每天都必須讀一本書的日更書評,想說應該可以學到一些記憶技巧;但沒想到收穫更多的是「閱讀心態」以及「做筆記的技能」。 現在想來書名跟內文實在有夠圖文不符(書裡一直強調的反而是要我們放棄過目不不忘的追求);但
Thumbnail
如果覺得書本的內容真的太難讀,建議直接換一本難度低一點的,不過日文程度不夠,要看原文書可能會比較吃力,建議可以先從短文之類的文章開始閱讀,慢慢把程度拉上來之後,再去閱讀原文書,比較不會受到嚴重的挫折。
Thumbnail
如果覺得書本的內容真的太難讀,建議直接換一本難度低一點的,不過日文程度不夠,要看原文書可能會比較吃力,建議可以先從短文之類的文章開始閱讀,慢慢把程度拉上來之後,再去閱讀原文書,比較不會受到嚴重的挫折。
Thumbnail
pic from pexels 上一回我們談到了「學習精簡」及「知道到學會的距離」 反覆研讀一本好書的效率可能比大量的看書要來得有效率 並且在真正抓到書中的概念之後,學習實際應用在生活中的各種場景中。 這個過程會比較漫長,而且需要花很多心思思考及求證。 學習第三條:先別太鑽牛角尖 學習到比較
Thumbnail
pic from pexels 上一回我們談到了「學習精簡」及「知道到學會的距離」 反覆研讀一本好書的效率可能比大量的看書要來得有效率 並且在真正抓到書中的概念之後,學習實際應用在生活中的各種場景中。 這個過程會比較漫長,而且需要花很多心思思考及求證。 學習第三條:先別太鑽牛角尖 學習到比較
Thumbnail
pic from pexels 大家會覺得…「去挑那些多數人都在看的熱門書或線上課程不就好了嗎?」「別人一定都做過功課了,我何必再做功課?」 如果事情有那麼簡單,就不會有那麼多人還在困擾怎麼學習了。 我看的書,都是那些不怎麼紅,但是卻非常有效的書。事實證明,要紅只要靠行銷,所謂「群眾智慧」的法則,
Thumbnail
pic from pexels 大家會覺得…「去挑那些多數人都在看的熱門書或線上課程不就好了嗎?」「別人一定都做過功課了,我何必再做功課?」 如果事情有那麼簡單,就不會有那麼多人還在困擾怎麼學習了。 我看的書,都是那些不怎麼紅,但是卻非常有效的書。事實證明,要紅只要靠行銷,所謂「群眾智慧」的法則,
Thumbnail
「把一本書看完」對很多人來說是困難的,有人買書只看了幾頁,有人是讀到長篇大論就痛苦。如何不讀書,快速深入不擅長領域?
Thumbnail
「把一本書看完」對很多人來說是困難的,有人買書只看了幾頁,有人是讀到長篇大論就痛苦。如何不讀書,快速深入不擅長領域?
Thumbnail
聽不到對白,只能靠字幕 跟朋友聊開追劇的日子,對方問我最近還在追甚麼劇,我說近年我主打追韓劇,朋友立即說她不喜歡看字幕太用神,所以不會看韓劇。 我一邊佩服她能不看字幕就看得懂美劇,我基本上看甚麼戲也好,沒字幕是不行的。 沒錯,一
Thumbnail
聽不到對白,只能靠字幕 跟朋友聊開追劇的日子,對方問我最近還在追甚麼劇,我說近年我主打追韓劇,朋友立即說她不喜歡看字幕太用神,所以不會看韓劇。 我一邊佩服她能不看字幕就看得懂美劇,我基本上看甚麼戲也好,沒字幕是不行的。 沒錯,一
Thumbnail
  有時候我會想:也許我的程度已經有N1了。比如說聽力這種事情,就是日語從耳朵進到大腦,到我可以理解的所需時間,來得及在下一句台詞之前完成所有的解析動作,就可以算是"聽懂"。
Thumbnail
  有時候我會想:也許我的程度已經有N1了。比如說聽力這種事情,就是日語從耳朵進到大腦,到我可以理解的所需時間,來得及在下一句台詞之前完成所有的解析動作,就可以算是"聽懂"。
Thumbnail
.中上級程度 .想大量閱讀但沒時間或沒心力讀厚厚的原文書 .想試著接觸熟悉領域以外的知識 .想學習比起日常口語再稍微正式一點的用法 .始終找不到同時可以訓練聽力和閱讀的學習資源 → 如果你也符合以上條件的話,請務必試試看這個網站!
Thumbnail
.中上級程度 .想大量閱讀但沒時間或沒心力讀厚厚的原文書 .想試著接觸熟悉領域以外的知識 .想學習比起日常口語再稍微正式一點的用法 .始終找不到同時可以訓練聽力和閱讀的學習資源 → 如果你也符合以上條件的話,請務必試試看這個網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