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下港囡仔tsia̍h台北-甜不辣尬黑輪

2019/12/3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萬華-亞東甜不辣
剛到臺北那年,第一次聽到「甜不辣」時,心中對此食物充滿疑惑無法想像它的樣子,後來終於見到本辣時才恍然大悟,原來台北街頭經常遇見的小吃攤的甜不辣就是我記憶中的「黑輪」,但吃法、長相、口感與高雄不同。
台北甜不辣為湯燉,湯頭不脫以紅白蘿蔔、柴魚片熬煮,基本內容物魚漿類製品(手指長型、圓片)、油豆腐、米(豬)血糕、白蘿蔔、炸餛飩,某些店家則外掛高麗菜捲、水晶餃。拍甜不辣攤位的畫面通常是熱呼呼帶著湯頭香氣的水蒸氣圍繞著攤主,攤主聽著客人點單,迅速俐落的舀著鍋裡的食物盛至瓷碗,淋上秘制沾醬或附上沾醬碟、叉子,端上桌時不忘叮囑客人很燙。最終完食儀式是喝完連著碗裡醬汁的湯暖胃。
高雄黑輪擔,畫面通常是攤車上擺著湯鍋、炸鍋、碳烤爐,湯鍋裡多以白蘿蔔為湯頭燉著插著竹籤的長方形、棒狀魚漿製品(黑輪)、蛋丸、高麗菜捲、貢丸...等,薄型大圓片黑輪則為炸鍋、碳烤爐的主角,碳烤爐邊上還有手工大腸(糯米腸)、香腸香氣逼人迎接來客,當客人說老闆我要黑輪時,老闆回覆的是你要炸的還是煮的?煮的自己拿,盤子在旁邊,炸得等一下。秘制醬料黑、紅兩派,黑的純醬油膏,紅的辣椒醬,記住辣椒醬為淡紅色一點點甜,非大崗山的辣豆瓣,口味依個人喜好自己刷,刷?鍋子旁的方形不鏽鋼盒,請手握竹籤垂直,由上而下刷上醬料。最後記得盛碗湯邊吃邊喝雙向滿足。
若飲食即文化,不論南北吃法不同,皆源自於台灣的日治時期(台日混血,咦!),甜不辣、天婦羅、關東煮、黑輪從何來?回到西元15-17世紀的大航海時代,16世紀葡萄牙人在海上奔來奔去,航行至日本貿易時帶來的料理之一,因天主教齋戒期禁吃獸肉,僅可食用魚肉、海鮮,最簡便的方式將魚肉入鍋油炸,演變為日語天婦羅「Tempura」,詞源有二傳說,一為葡語「Tempero」烹調,二為拉丁語「ad tempora quadragesima」意指為守大齋期。後來炸蔬菜、魚、海鮮的料理稱為天婦羅(天ぷら、Tempuro)。到了台灣轉譯後,北部稱甜不辣(炸、烤),南部黑輪則為台語轉關東煮(おでん、Oden)的音而來,不過這項小吃經過時間、風土、食材樣式轉化已成台灣普及小吃,與日本當地料理用料與調味不同。
參考資料:
  1. 故事:《天婦羅、甜不辣與日本炸物的由來》苦蓮
  2. 維基百科:地理大發現天婦羅
  3. 《混著「宗教迫害」滋味的甜不辣》。
MW
MW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