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從殺牛犯法到牛肉麵王國,台灣的食牛文化怎麼形成的?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牛肉麵、牛肉湯,是外國人來台必吃的特色美食,台灣食牛文化源於多重文化的交融,早期荷蘭人引進牛隻耕田,是農夫的得力助手,但到了日治時期,台灣面臨產業轉型,加上西方觀念的影響下,食牛狀況日益普及,如今許多牛肉料理,更是台灣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台灣於荷蘭人統治時期,為了開墾土地,從澎湖、漳洲、印度等地區引進了黃牛,進而發展出水稻、蔗糖等作物量產。作物成熟後,荷蘭人展開進出口貿易,一方面將稻米、蔗糖以及鹿皮賣給日本與中國,另一方面也引進豌豆、番茄等作物來種植。

明清時期,水牛成為農夫得力助手,加上清朝大清律令嚴格規定:「私自宰殺自家牛隻或馬匹,杖一百。」,因此別說是牛肉了,要看到有人殺牛都有困難。

然而官方雖然如此規定,但等到牛老了,無力耕田,許多農夫在生活困頓、缺錢過日子的情況下,仍會忍痛將牛隻賣給屠夫,藉此換取一些錢財,而屠夫也會透過牛隻身上的牛油、牛皮等物資來進行貿易,成為當時一種地下交易。

一方面為了生活,一方面又是攜手合作的好夥伴,兩股力量在當時社會中相互拉扯,因此也有很多傳聞,說牛是有靈性的,遷去市場把它賣掉它會流眼淚,吃牛肉會衰等等,目的都是希望大家不要忘本,不可以為了利益而犧牲同伴。

raw-image

直到日治時期,原以農業為主的台灣,逐漸轉型成工業社會,加上明治維新促使日本人西化,島上不吃牛肉的習俗漸漸被扭轉。一位日本專門研究當時台灣社會的專家,池田敏雄,他在1941年創立了觀察台灣民俗文化的刊物,《民俗台灣》裡面提到,早期台灣人不忍心屠宰牛隻的行為,已經漸漸消失,吃牛肉的飲食文化,已經成為台灣人的一種日常了。

raw-image

進入國民政府時期,農具機械化的浪潮,使得傳統水牛耕作的場景日益減少,政府也注意到民間牛肉需求越來越高,於是民國61 年起設立肉牛專業區、民國 63年開放牛肉進口。到了近代,已經從沒吃過牛肉也看過牛走路,變成沒看過牛走路,也吃過牛肉了。

台灣最知名的牛肉料理,莫過於牛肉麵。口味分成紅燒、清燉兩大宗,我們常聽到的川味紅燒牛肉麵,看似來自四川,但其實卻是來台外省人所發明的。來台外省人因懷念家鄉味,將辣豆瓣、香料加入湯水熬煮,形成鹹香帶著辣味的川味牛肉麵。

此外,還有一種蘭州牛肉麵,蘭州位在中國甘肅省一帶,蘭州也被視為是中國牛肉麵的發源地。這種牛肉麵的特色在於麵條,通常還要符合,一清、二白、三綠、四紅、五黃的風格,一清是湯頭清,清燉的概念,二白則是要有白蘿蔔,三綠則是蒜苗,四紅是加點辣椒,五黃是麵條要油亮。

台灣牛肉麵由外省老兵因思念家鄉而轉化出來的一種料理,隨著生活品質進步,牛肉麵的用料也越來越講究,從熬湯的材料,製麵的手藝到牛肉部位的選擇,即便是平民小吃,在台灣還是出現過一碗要價一萬元的頂級牛肉麵。

新聞連結:台北這碗牛肉麵要價1萬!外媒封「全球最貴」

台灣的飲食文化相當多元,也造就了我們的美食特色,如果有位外國朋友來台灣,你會推薦他哪一道台灣的料理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週報時光機的沙龍
139會員
108內容數
人類的生活裡,都在不斷創造歷史,那些我們聽過的品牌,有印象的歷史事件,他的起源故事究竟是甚麼?這些內容,都在Podcast頻道《週報時光機》裡,講給大家聽,同時也將濃縮成摘要,透過文字,一起分享生活中的歷史大小事!
2025/03/03
在棒球場上,無論是投手投出的150公里速球,還是打者擊出的強襲滾地球,如果要你徒手接住,想必會覺得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其實在19世紀初,棒球手套還沒問世之前,當時的棒球選手們,真的是透過雙手把高速旋轉的棒球給拿下的!
Thumbnail
2025/03/03
在棒球場上,無論是投手投出的150公里速球,還是打者擊出的強襲滾地球,如果要你徒手接住,想必會覺得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其實在19世紀初,棒球手套還沒問世之前,當時的棒球選手們,真的是透過雙手把高速旋轉的棒球給拿下的!
Thumbnail
2025/01/17
90年代後,臺灣轉往發展本土化特色,於是將在地元素融入觀光活動之中,1990年,交通部觀光局和臺北市政府將元宵提燈籠的民俗節慶,包裝成為觀光活動,首次於中正紀念堂聯合舉辦「臺北燈會」,成為臺灣燈會的前身。2001年,臺灣燈會首次移師高雄,由於後續地點橫跨各縣市,2003年活動正式更名為「臺灣燈會」。
Thumbnail
2025/01/17
90年代後,臺灣轉往發展本土化特色,於是將在地元素融入觀光活動之中,1990年,交通部觀光局和臺北市政府將元宵提燈籠的民俗節慶,包裝成為觀光活動,首次於中正紀念堂聯合舉辦「臺北燈會」,成為臺灣燈會的前身。2001年,臺灣燈會首次移師高雄,由於後續地點橫跨各縣市,2003年活動正式更名為「臺灣燈會」。
Thumbnail
2025/01/10
台中后里區的泰安里和苗栗縣的泰安鄉是兩個不同的地方。台中泰安因泰安舊站、落羽松森林和櫻花季吸引遊客,而苗栗泰安則以溫泉和泰雅族、客家文化聞名。兩地冬季皆為旅遊旺季,因此容易混淆。
Thumbnail
2025/01/10
台中后里區的泰安里和苗栗縣的泰安鄉是兩個不同的地方。台中泰安因泰安舊站、落羽松森林和櫻花季吸引遊客,而苗栗泰安則以溫泉和泰雅族、客家文化聞名。兩地冬季皆為旅遊旺季,因此容易混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看到一段影片的標題作:「台灣不只有小吃 日治時代台灣料理等於『精緻料理』?」感覺這實在有點「標題黨」。
Thumbnail
看到一段影片的標題作:「台灣不只有小吃 日治時代台灣料理等於『精緻料理』?」感覺這實在有點「標題黨」。
Thumbnail
牛肉麵、牛肉湯,是外國人來台必吃的特色美食,台灣食牛文化源於多重文化的交融,早期荷蘭人引進牛隻耕田,是農夫的得力助手,但到了日治時期,台灣面臨產業轉型,加上西方觀念的影響下,食牛狀況日益普及,如今許多牛肉料理,更是台灣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Thumbnail
牛肉麵、牛肉湯,是外國人來台必吃的特色美食,台灣食牛文化源於多重文化的交融,早期荷蘭人引進牛隻耕田,是農夫的得力助手,但到了日治時期,台灣面臨產業轉型,加上西方觀念的影響下,食牛狀況日益普及,如今許多牛肉料理,更是台灣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Thumbnail
前陣子因為快過年了,所以想說可以做個台菜系列文,我們在選店的時候,我突然脫口而出ㄟ~那上海菜等菜系算是台菜嗎?這才讓我們發現,我們好像無法定義,什麼是台菜ㄟ,才發現原來我們並不了解台菜,這才有了想深入了解台菜的念頭,因此在這個年假前,我前往圖書館,翻找跟台菜相關書籍,希望可以更加了解台菜文化。 (以
Thumbnail
前陣子因為快過年了,所以想說可以做個台菜系列文,我們在選店的時候,我突然脫口而出ㄟ~那上海菜等菜系算是台菜嗎?這才讓我們發現,我們好像無法定義,什麼是台菜ㄟ,才發現原來我們並不了解台菜,這才有了想深入了解台菜的念頭,因此在這個年假前,我前往圖書館,翻找跟台菜相關書籍,希望可以更加了解台菜文化。 (以
Thumbnail
吃對台灣人來說重要到不能再重要!常見的美食宗教戰爭就不用再多說了吧?從吃的角度切入,其實最容易閱讀
Thumbnail
吃對台灣人來說重要到不能再重要!常見的美食宗教戰爭就不用再多說了吧?從吃的角度切入,其實最容易閱讀
Thumbnail
你有想過身邊各種現代化產物是怎麼來的嗎?大家一早起來會到「廁所」拿「牙刷」刷牙,用「自來水」漱口。出了門,開「汽車」上班,在「馬路」上抱怨塞車。午餐吃「牛肉」湯,下午又吃「巧克力」解饞。晚上久違的和三五好友去「運動」。這些早習以為常的事物,對咱們老祖宗的生活中可都很稀有。
Thumbnail
你有想過身邊各種現代化產物是怎麼來的嗎?大家一早起來會到「廁所」拿「牙刷」刷牙,用「自來水」漱口。出了門,開「汽車」上班,在「馬路」上抱怨塞車。午餐吃「牛肉」湯,下午又吃「巧克力」解饞。晚上久違的和三五好友去「運動」。這些早習以為常的事物,對咱們老祖宗的生活中可都很稀有。
Thumbnail
從小長輩就告訴我們,台灣早期是農業社會,靠牛耕作,基於對牛的感恩,所以不吃牛;等到外省人來了以後,才把吃牛的習慣帶進來。不過,我一直覺得很奇怪,中國自古不是以農立國嗎?為什麼外省人卻要吃牛?讀了《吃的台灣史》,我才恍然大悟……
Thumbnail
從小長輩就告訴我們,台灣早期是農業社會,靠牛耕作,基於對牛的感恩,所以不吃牛;等到外省人來了以後,才把吃牛的習慣帶進來。不過,我一直覺得很奇怪,中國自古不是以農立國嗎?為什麼外省人卻要吃牛?讀了《吃的台灣史》,我才恍然大悟……
Thumbnail
小吃可說是台灣的驕傲,也是許多外地游子心頭忘不了的掛念。像是什麼鹽酥雞啦、珍珠奶茶、番薯球等,光用想的就讓人口水滴下來。但你知道這些「台灣味」是怎麼誕生的嗎? 這次要介紹的這本《巷弄裡的台灣味》,是本小巧趣味又深具內涵的作品,細細介紹了22道台灣庶民美食與它們的故事。
Thumbnail
小吃可說是台灣的驕傲,也是許多外地游子心頭忘不了的掛念。像是什麼鹽酥雞啦、珍珠奶茶、番薯球等,光用想的就讓人口水滴下來。但你知道這些「台灣味」是怎麼誕生的嗎? 這次要介紹的這本《巷弄裡的台灣味》,是本小巧趣味又深具內涵的作品,細細介紹了22道台灣庶民美食與它們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