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工作六小時!芬蘭新政策,台灣行不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台灣總統蔡英文(左)、芬蘭總理桑娜‧馬林(右)
  哈囉大家好,我是顧天晴。
  最近新聞不少,其中有一則讓人好生羨慕。
  芬蘭總理提議,希望縮短法定工時,改為週休三日,每週工作四天,每天工時六小時。
  身為遠在鬼島的勞工捧油,這時候不免會有比較心理:為什麼人家芬蘭可以,我們小巧可愛的歹丸就不行?
  首先要討論的是,工時縮短代表什麼意義?

對老闆而言

  我們不妨先想像,自己就是那位意氣風發的(慣)老闆。今天政府宣布要縮短工時,在不違反法律的前提下,各位老闆會怎麼做呢?
  原本的專案先延長個20%結案時間,讓大家每天悠悠哉哉,快快樂樂?
  當然不可能。在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老闆肯定希望員工能用僅剩的工時,來完成一樣份量的工作內容。

對員工而言

  假設現在,有位員工叫做阿明好了。
  原本,阿明每天固定會花十分鐘檢查公司的點心櫃有沒有齊全;花十分鐘檢查公司咖啡機的品質;再花二十分鐘跟廁所的馬桶培養感情,不只如此,上班中還要隨時連線youtube,確認公司的網路穩不穩定……
  現在,老闆的命令來了:按照法規,以後每天只能上班六小時,但專案完成時間卻不能延後。
  作為敬業員工的阿明,此刻的選擇是?
   辭職!(並沒有)
  既然老闆不願意放寬專案的完成期限,工時又被強制縮短,阿明身為一個最大心願是準時上下班的勞工,唯一解法當然是──減少混水摸魚的時間。
  所以說,縮短工時能在某些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這是真的。
  此外,如果該名員工任職於強調創新的知識密集型產業──例如設計、科技業──有些時候,高工時未必跟高產能是一致的。
  想想牛頓,若不是走到花園裡沉思,而是死命蹲在辦公座位上,也許現代物理學就不會是如今的模樣了。
   不過,躲進廁所的牛頓可能會觀察到便便自然掉落,從而發現萬有引力。

芬蘭現況

  以芬蘭的產業結構來看,最主要的經濟源自於高科技研發產業。不管是曾經的手機天王Nokia,或是以手機遊戲「部落衝突」系列聞名的Supercell公司,都是源於芬蘭。
  由此可見,芬蘭確實符合前面所說:知識密集型產業。
  也就是說,在芬蘭,工時的長短並不一定影響創新的動力,甚至有可能因為工時的縮短,進而提高效率。
  但這時候,就要把眼光放回我們所在的歹丸了。

台灣環境

  不論是兄弟姊妹鄉親朋友或是隔壁的阿叔阿姨,大家眾所皆知,台灣最主要的產業是代工。
  代工是一種資本密集(要聘請大量的工人及購買廠房設備)、勞力密集(看看新竹,有拿──抹多的作業員)的產業,而且,最主要的收入來自於產線上的產品製造。
  做一個我就賺一塊,做兩個我就賺兩塊,做三個我就……好了,夠了。
  產線這種東西,不比我們人類這麼FREE,想上班就上班,想下班就下班,偶爾還可以請個假在家發懶。產線上的機械,必須維持24小時運轉,隨時生產。
  既然機械要運轉,那自然就需要人力來操作。
  對滴,聰明的你花現了嗎?
  工廠、機械、勞工,由工業革命時代一路承襲下來的這三項要素,彼此的關係已經不只是密不可分的三胞胎,根本就是手牽手心連心,共創連體嬰了!
  換句話說,身為代工寶島的歹丸,我們的GDP與工人們的工時息息相關,甚至可以說,有著絕對的正相關。
  工時越長,GDP越高,一旦工時減少,GDP必然會受到直接的衝擊。
  繞了一大圈,終於說到我們的結論了。

結論

  芬蘭以及諸多的已開發歐美國家,都可以大大方方地宣布縮短工時,不必怕國家競爭力降低。畢竟他們的國家競爭力跟工時,並不全然相關嘛!
  但是同一套做法,在台灣卻不適用。由於台灣倚靠的是代工,一旦工時縮短,將會很直接地造成產值降低,經濟衰退。
  所以,如果希望我們歹丸人也能跟世界最幸福的芬蘭人民一樣舒服,終歸還是要靠產業轉型才行。
  最後,還是來個懶人包。

懶人包

  芬蘭可以降低工時,因為工時縮短對研發設計產業的影響並不如想像中的大。
  台灣很難降低工時,因為工時縮短,將會直接影響代工業的收益。
  以上,願幸福之路有你有我。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5下Like來表達對我的支持,謝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9會員
116內容數
小說、書評、寫作教學、ACGN,以及親子生活紀錄。 讓「每一天」成為獨一無二的「這一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一直認為資訊領域的工程師這個職業,工時是不需要那麼長的,我根本沒辦法連續專注八小時在工作上面,事實上我只有幾個小時的鐘頭是有產能的,而且創意以及新的解法,大多都是在我「休息」的時候出現的。 然後我開始尋找有關於「週休三日」、「縮短工時」的關鍵字,我確實正在嘗試,這樣做,對我的工作會有什麼改變。
Thumbnail
名貓家族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且在自己的領域表現得有聲有色,只有小黑貓沒有自己的專長,家人邀請小黑貓嘗試加入他們試試看,但是小黑貓最喜歡的還是看書了!小黑貓喜歡看書也喜歡探索城市,這一天他搭上了巴士來到了城市中,他意外的發現兒童書店在徵人!這不就是他最想做的事情嗎?
Thumbnail
淺談臺灣職場的低薪問題,探討勞工面臨的挑戰以及產業之間的惡性競爭。根據調查,數百萬名勞工的薪水仍低於三萬元,無法抵抗日益上漲的物價。文章揭示了因市場壓力導致的勞工過勞及產品與服務品質下降的惡性循環,並指出在此情境下,老闆與勞工之間的矛盾加劇。呼籲改善勞工待遇,以創造更健康的職場環境。
Thumbnail
在臺灣的職場中,人們經常因懼怕改變、社會壓力、及懶惰而選擇忍受不滿的工作環境。面對這種情況,建議可以客觀評估、設定目標、提升技能、拓展人脈、財務規劃、尋求幫助、嘗試改變,及勇於嘗試。改變雖難,但也是成長的開始。
Thumbnail
希臘政府實施了一項新的工作制法案,允許特定行業的員工每週工作時間由40小時增加到48小時。這項政策的背後動機是希望通過提高工人的勞動積極性來提升國家的經濟競爭力。該政策引發了諸多爭議和質疑,需要從經濟、勞工以及企業管理的角度來仔細分析。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一位波蘭人接受訪問時說,準時下班在波蘭是常態,但在臺灣卻相反。文章描述了一家臺灣公司嘗試鼓勵員工準時下班的方式,並分享了一個歡樂的故事。
Thumbnail
《不上班,每天工作3小時的自由生活》這個書名就像是一盞明亮的燈塔,在這個渴望擺脫傳統辦公室束縛的時代中閃耀著。這本書由自由工作者邱鈺玲撰寫,她擁有豐富的自由工作經驗,並將其心得和經驗分享給讀者。 作者邱鈺玲,台灣輔仁大學織品系服裝設計組畢業。起初步入社會時,她無法在設計助理的領域找到工作,於是只得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一直認為資訊領域的工程師這個職業,工時是不需要那麼長的,我根本沒辦法連續專注八小時在工作上面,事實上我只有幾個小時的鐘頭是有產能的,而且創意以及新的解法,大多都是在我「休息」的時候出現的。 然後我開始尋找有關於「週休三日」、「縮短工時」的關鍵字,我確實正在嘗試,這樣做,對我的工作會有什麼改變。
Thumbnail
名貓家族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且在自己的領域表現得有聲有色,只有小黑貓沒有自己的專長,家人邀請小黑貓嘗試加入他們試試看,但是小黑貓最喜歡的還是看書了!小黑貓喜歡看書也喜歡探索城市,這一天他搭上了巴士來到了城市中,他意外的發現兒童書店在徵人!這不就是他最想做的事情嗎?
Thumbnail
淺談臺灣職場的低薪問題,探討勞工面臨的挑戰以及產業之間的惡性競爭。根據調查,數百萬名勞工的薪水仍低於三萬元,無法抵抗日益上漲的物價。文章揭示了因市場壓力導致的勞工過勞及產品與服務品質下降的惡性循環,並指出在此情境下,老闆與勞工之間的矛盾加劇。呼籲改善勞工待遇,以創造更健康的職場環境。
Thumbnail
在臺灣的職場中,人們經常因懼怕改變、社會壓力、及懶惰而選擇忍受不滿的工作環境。面對這種情況,建議可以客觀評估、設定目標、提升技能、拓展人脈、財務規劃、尋求幫助、嘗試改變,及勇於嘗試。改變雖難,但也是成長的開始。
Thumbnail
希臘政府實施了一項新的工作制法案,允許特定行業的員工每週工作時間由40小時增加到48小時。這項政策的背後動機是希望通過提高工人的勞動積極性來提升國家的經濟競爭力。該政策引發了諸多爭議和質疑,需要從經濟、勞工以及企業管理的角度來仔細分析。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一位波蘭人接受訪問時說,準時下班在波蘭是常態,但在臺灣卻相反。文章描述了一家臺灣公司嘗試鼓勵員工準時下班的方式,並分享了一個歡樂的故事。
Thumbnail
《不上班,每天工作3小時的自由生活》這個書名就像是一盞明亮的燈塔,在這個渴望擺脫傳統辦公室束縛的時代中閃耀著。這本書由自由工作者邱鈺玲撰寫,她擁有豐富的自由工作經驗,並將其心得和經驗分享給讀者。 作者邱鈺玲,台灣輔仁大學織品系服裝設計組畢業。起初步入社會時,她無法在設計助理的領域找到工作,於是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