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工作六小時!芬蘭新政策,台灣行不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哈囉大家好,我是顧天晴。


  最近新聞不少,其中有一則讓人好生羨慕。

  芬蘭總理提議,希望縮短法定工時,改為週休三日,每週工作四天,每天工時六小時。

  身為遠在鬼島的勞工捧油,這時候不免會有比較心理:為什麼人家芬蘭可以,我們小巧可愛的歹丸就不行?

  首先要討論的是,工時縮短代表什麼意義?


對老闆而言



  我們不妨先想像,自己就是那位意氣風發的(慣)老闆。今天政府宣布要縮短工時,在不違反法律的前提下,各位老闆會怎麼做呢?

  原本的專案先延長個20%結案時間,讓大家每天悠悠哉哉,快快樂樂?

  當然不可能。在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老闆肯定希望員工能用僅剩的工時,來完成一樣份量的工作內容。


對員工而言



  假設現在,有位員工叫做阿明好了。

  原本,阿明每天固定會花十分鐘檢查公司的點心櫃有沒有齊全;花十分鐘檢查公司咖啡機的品質;再花二十分鐘跟廁所的馬桶培養感情,不只如此,上班中還要隨時連線youtube,確認公司的網路穩不穩定……

  現在,老闆的命令來了:按照法規,以後每天只能上班六小時,但專案完成時間卻不能延後。

  作為敬業員工的阿明,此刻的選擇是?

   辭職!(並沒有)

  既然老闆不願意放寬專案的完成期限,工時又被強制縮短,阿明身為一個最大心願是準時上下班的勞工,唯一解法當然是──減少混水摸魚的時間。

  所以說,縮短工時能在某些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這是真的。

  此外,如果該名員工任職於強調創新的知識密集型產業──例如設計、科技業──有些時候,高工時未必跟高產能是一致的。

  想想牛頓,若不是走到花園裡沉思,而是死命蹲在辦公座位上,也許現代物理學就不會是如今的模樣了。

   不過,躲進廁所的牛頓可能會觀察到便便自然掉落,從而發現萬有引力。


芬蘭現況


  以芬蘭的產業結構來看,最主要的經濟源自於高科技研發產業。不管是曾經的手機天王Nokia,或是以手機遊戲「部落衝突」系列聞名的Supercell公司,都是源於芬蘭。

  由此可見,芬蘭確實符合前面所說:知識密集型產業。

  也就是說,在芬蘭,工時的長短並不一定影響創新的動力,甚至有可能因為工時的縮短,進而提高效率。

  但這時候,就要把眼光放回我們所在的歹丸了。


台灣環境


  不論是兄弟姊妹鄉親朋友或是隔壁的阿叔阿姨,大家眾所皆知,台灣最主要的產業是代工。

  代工是一種資本密集(要聘請大量的工人及購買廠房設備)、勞力密集(看看新竹,有拿──抹多的作業員)的產業,而且,最主要的收入來自於產線上的產品製造。

  做一個我就賺一塊,做兩個我就賺兩塊,做三個我就……好了,夠了。

  產線這種東西,不比我們人類這麼FREE,想上班就上班,想下班就下班,偶爾還可以請個假在家發懶。產線上的機械,必須維持24小時運轉,隨時生產。

  既然機械要運轉,那自然就需要人力來操作。

  對滴,聰明的你花現了嗎?

  工廠、機械、勞工,由工業革命時代一路承襲下來的這三項要素,彼此的關係已經不只是密不可分的三胞胎,根本就是手牽手心連心,共創連體嬰了!

  換句話說,身為代工寶島的歹丸,我們的GDP與工人們的工時息息相關,甚至可以說,有著絕對的正相關。

  工時越長,GDP越高,一旦工時減少,GDP必然會受到直接的衝擊。

  繞了一大圈,終於說到我們的結論了。


結論


  芬蘭以及諸多的已開發歐美國家,都可以大大方方地宣布縮短工時,不必怕國家競爭力降低。畢竟他們的國家競爭力跟工時,並不全然相關嘛!

  但是同一套做法,在台灣卻不適用。由於台灣倚靠的是代工,一旦工時縮短,將會很直接地造成產值降低,經濟衰退。

  所以,如果希望我們歹丸人也能跟世界最幸福的芬蘭人民一樣舒服,終歸還是要靠產業轉型才行。

  最後,還是來個懶人包。


懶人包


  芬蘭可以降低工時,因為工時縮短對研發設計產業的影響並不如想像中的大。

  台灣很難降低工時,因為工時縮短,將會直接影響代工業的收益。


  以上,願幸福之路有你有我。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5下Like來表達對我的支持,謝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顧天晴的沙龍
63會員
116內容數
小說、書評、寫作教學、ACGN,以及親子生活紀錄。 讓「每一天」成為獨一無二的「這一天」!
顧天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17
我的阿嬤前幾天走了,突然想起蠻多小時候的事情,於是隨手寫一些。可能沒什麼主軸,想到什麼就寫什麼。 但我不是要大家留一些請節哀之類的安慰。我的心情很平靜,跟我阿嬤現在的心跳一樣平靜。
2023/12/17
我的阿嬤前幾天走了,突然想起蠻多小時候的事情,於是隨手寫一些。可能沒什麼主軸,想到什麼就寫什麼。 但我不是要大家留一些請節哀之類的安慰。我的心情很平靜,跟我阿嬤現在的心跳一樣平靜。
2023/12/10
這次不會附上太多店家資料,只因這是埋藏在我記憶深處,蒙上一層淒霜苦雨,不願輕易對他人訴說的黯淡舊事。 用白話文來說,因為我怕被告。 人生啊人生,我們都希望能掌控自己的命運,窮盡一生走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可驀然回首,才發現有那麼一些時候,竟連自己都不能控制自己。 有道是此情無計
Thumbnail
2023/12/10
這次不會附上太多店家資料,只因這是埋藏在我記憶深處,蒙上一層淒霜苦雨,不願輕易對他人訴說的黯淡舊事。 用白話文來說,因為我怕被告。 人生啊人生,我們都希望能掌控自己的命運,窮盡一生走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可驀然回首,才發現有那麼一些時候,竟連自己都不能控制自己。 有道是此情無計
Thumbnail
2023/11/26
【前言】    我已經很久沒寫小說評論了。最主要的原因是近幾個月的書看得很少,根本是把書櫃當成STEAM,變成一個只玩STEAM不玩遊戲,買小說不看小說的廢人。     忽然覺得這樣不太行,趕緊重操舊業,希望之後能繼續保持。    希望啦。  【劇情概述】    隨著
Thumbnail
2023/11/26
【前言】    我已經很久沒寫小說評論了。最主要的原因是近幾個月的書看得很少,根本是把書櫃當成STEAM,變成一個只玩STEAM不玩遊戲,買小說不看小說的廢人。     忽然覺得這樣不太行,趕緊重操舊業,希望之後能繼續保持。    希望啦。  【劇情概述】    隨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最近因為「週休三日」提案達到連署門檻,所以有關機關必須在6月26日前回應該提案。 初初看到這個新聞時,「wow…」心想居然有人提案這個看似對勞工很不錯的內容,但新聞出來以後,看到的留言、聽到的討論,居然大多數都不是覺得很棒,而是「怎麼可能」、「想太多」、「乾脆週休七日好了」等等這類的評論。 有趣的是
Thumbnail
最近因為「週休三日」提案達到連署門檻,所以有關機關必須在6月26日前回應該提案。 初初看到這個新聞時,「wow…」心想居然有人提案這個看似對勞工很不錯的內容,但新聞出來以後,看到的留言、聽到的討論,居然大多數都不是覺得很棒,而是「怎麼可能」、「想太多」、「乾脆週休七日好了」等等這類的評論。 有趣的是
Thumbnail
大部分的上班族都是週休二日,現在有民眾發起提議,想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週休三日」的國家,這項提案已經有超過5700人附議獲得成案,政府將於6月26日回應。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每個禮拜只要上四天班,那會有多好?這就是週休三日的理想。週休三日不僅可以讓你有更多的時間享受生活,還可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和幸福
Thumbnail
大部分的上班族都是週休二日,現在有民眾發起提議,想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週休三日」的國家,這項提案已經有超過5700人附議獲得成案,政府將於6月26日回應。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每個禮拜只要上四天班,那會有多好?這就是週休三日的理想。週休三日不僅可以讓你有更多的時間享受生活,還可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和幸福
Thumbnail
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關於台灣週休三日(每週工時縮短到35小時)的提案,已到達連署門檻。 這意味著政府相關部門必須要在6月26日作出回應。 雖然筆者不認為這會實施,不過我們可以一起發發夢,腦洞大開一下,如果實施週休三日後,會發生什麼事,文中提到三件事,主要藉此話題來討論筆者認為台灣目前遇到的三問題
Thumbnail
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關於台灣週休三日(每週工時縮短到35小時)的提案,已到達連署門檻。 這意味著政府相關部門必須要在6月26日作出回應。 雖然筆者不認為這會實施,不過我們可以一起發發夢,腦洞大開一下,如果實施週休三日後,會發生什麼事,文中提到三件事,主要藉此話題來討論筆者認為台灣目前遇到的三問題
Thumbnail
許多歐洲國家在實驗一星期工作四天,然後一天工作8-10小時。最近有研究說,員工的生產力反倒增加、生理心理也更健康。
Thumbnail
許多歐洲國家在實驗一星期工作四天,然後一天工作8-10小時。最近有研究說,員工的生產力反倒增加、生理心理也更健康。
Thumbnail
週休三日工時革命:掀起「四天工作制」全球風潮的企業主現身說法,如何實現工時縮短,但生產力、獲利、幸福感不減反增? 一、週休三日的起源,作者是  安德魯.巴恩斯 ,在澳洲掀起了這一場週休三日的實驗。 這邊有一個有趣的數字,《經濟學人雜誌》研究加拿大和英國的週休二日指出,一天上班八小時,員工有生產力的
Thumbnail
週休三日工時革命:掀起「四天工作制」全球風潮的企業主現身說法,如何實現工時縮短,但生產力、獲利、幸福感不減反增? 一、週休三日的起源,作者是  安德魯.巴恩斯 ,在澳洲掀起了這一場週休三日的實驗。 這邊有一個有趣的數字,《經濟學人雜誌》研究加拿大和英國的週休二日指出,一天上班八小時,員工有生產力的
Thumbnail
如果有機會多放一天假,週休三日,你覺得好不好?​我問過身邊的朋友,大多數都是不置可否,甚至認為到公司上班還比較輕鬆,特別是那些有小孩的父母。但真是這樣嗎?我抱持著好奇心來閱讀這本《週休三日工時革命》並希望從中找尋到價值。​從這本書中,我找到了對自雇者來說,四個重要的觀念與啟發。​​
Thumbnail
如果有機會多放一天假,週休三日,你覺得好不好?​我問過身邊的朋友,大多數都是不置可否,甚至認為到公司上班還比較輕鬆,特別是那些有小孩的父母。但真是這樣嗎?我抱持著好奇心來閱讀這本《週休三日工時革命》並希望從中找尋到價值。​從這本書中,我找到了對自雇者來說,四個重要的觀念與啟發。​​
Thumbnail
你可能聽過有些公司週五不上班,週休三天,例如圓神出版社。還有日本微軟在去年 8 月實施週休三日,結果員工生產力比前一年的 8 月增加 40%,公司用電量減少 23%,紙張列印也減少 58%。員工效率增加,公司節能環保,老闆、主管、同事都開心。
Thumbnail
你可能聽過有些公司週五不上班,週休三天,例如圓神出版社。還有日本微軟在去年 8 月實施週休三日,結果員工生產力比前一年的 8 月增加 40%,公司用電量減少 23%,紙張列印也減少 58%。員工效率增加,公司節能環保,老闆、主管、同事都開心。
Thumbnail
疫情之後,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感受到Work From Home (WFH)的人性化與美好,慢慢開始勇敢追求不一樣的選擇,去找尋真正把員工當作人在看待的好公司,開始重新審視無彈性的工業革命就業典範是否仍是最佳歸宿? 那種一顆一顆螺絲釘,努力做好自己的part,其他不要過問,乖乖做工幫公司賺錢就好?
Thumbnail
疫情之後,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感受到Work From Home (WFH)的人性化與美好,慢慢開始勇敢追求不一樣的選擇,去找尋真正把員工當作人在看待的好公司,開始重新審視無彈性的工業革命就業典範是否仍是最佳歸宿? 那種一顆一顆螺絲釘,努力做好自己的part,其他不要過問,乖乖做工幫公司賺錢就好?
Thumbnail
  芬蘭總理提議,希望縮短法定工時,改為週休三日,每週工作四天,每天工時六小時。   身為遠在鬼島的勞工捧油,這時候不免會有比較心理:為什麼人家芬蘭可以,我們小巧可愛的歹丸就不行?   首先要討論的是,工時縮短代表什麼意義?
Thumbnail
  芬蘭總理提議,希望縮短法定工時,改為週休三日,每週工作四天,每天工時六小時。   身為遠在鬼島的勞工捧油,這時候不免會有比較心理:為什麼人家芬蘭可以,我們小巧可愛的歹丸就不行?   首先要討論的是,工時縮短代表什麼意義?
Thumbnail
「哇!你是公務員啊,那不就可以朝九晚五每天準時下班了!」這大概是每個台灣上班族的心願吧!能夠朝九晚五的生活,而不是出辦公室看到的都是月亮,在台灣,多數上班族要六點之後才能下班,即便是責任制或是彈性工時
Thumbnail
「哇!你是公務員啊,那不就可以朝九晚五每天準時下班了!」這大概是每個台灣上班族的心願吧!能夠朝九晚五的生活,而不是出辦公室看到的都是月亮,在台灣,多數上班族要六點之後才能下班,即便是責任制或是彈性工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