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解誤會是人很常發生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和人之間的心結,有時候都會搞到幾乎無解,想和解都很難,怎麼會這樣? 我相信沒有人會想這樣的,可是在我們的身邊,甚至是自己,都有這樣的問題。 問題出在人跟人的溝通不完全,很多時候都是自己猜的,用自己的小心眼,或是理所當然去看對方。誤解是非常容易的,因為人喜歡先入為主的看事情,用自己的想法看事情,略過了溝通的過程。有時候溝通了,但是還是搞不懂為什麼。
有時候情緒上來,更是無法理性看事情,就讓情緒凌駕了理智,一路情緒下去了。就算後來覺得不好,可是又拉不下臉去和解了,對不對。
因為人無法看到事情的全貌,無法與對方明白的溝通,只從自我的角度在看(猜)事情,加上情緒也捲進來一起,最後就近乎無解了。真的,我們周遭,甚至自己都有這樣的狀況,是不是很普遍? 就是這幾個重點:
  • 看不到全貌
  • 沒有溝通完全
  • 情緒進來攪和
情緒是最後的關鍵,如果人與人之間的誤解沒有造成情緒,根本沒事;關鍵就是情緒進來了才難解。
我們知道小我是最喜歡拿二元標準來批判的,一個拿著錯誤資訊的小我,加上小我的好朋友〝情緒〞,兩個合演這一齣。
了解小我的問題,我們還要往陷阱裡跳嗎? 〝當下的力量〞作者 Eckhart Tolle 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就是立刻跳出小我,與當下保持和諧,不批評不批判,保持當下的原貌,當下沒有情緒的介入,後面很多問題都可以解決。只要每次發現小我的影子,就立刻拉回來,目的就是避免小我跑出去鬧事。
哈哈,不怕事的盡量去鬧,情緒也會幫忙鬧,塵世就是在演這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7會員
154內容數
這裡所論述的東西,企圖建構一個假設模型來解釋人生實相,我們見不到實相,但是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實相,先建構一個假設模型,如果這個模型可以套入人間印證,解釋大部份人的問題,是不是可以說是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拆解人生的實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存乎一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早上醒來,睡的很好,精神也充滿,去街上買早餐,看著美麗的晨曦,有一種美好的一天的感覺,意識清晰準備要好好發揮大幹一場,哈哈,想想昨天還充滿挫折心灰意冷,睡一覺竟然完全不一樣。 上帝造人,有reset的機制,人需要休息充電。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人、動物都需要睡覺,吃飽了就有能量了,幹嘛睡? 人不睡覺
小學的作文課總是會出現這樣的題目:我的志向。 讓小朋友去發揮自己對未來的想望。不只小朋友,其實人一生都一直在找自己的路,找到了嗎?這些話題,也是引導我想研究人生實相的因素。現在我們用這套模型來解釋我們期待的未來。 人,有意識,意識是一個做事的機器,一開機就一直做個不停。 所以人就一定要去找事做。
這是第一個需要破解的課題,也幾乎是最重要的一個關鍵,情緒。 我會痛苦,你也會痛苦,好巧喔,他也會痛苦,好像每個人都會痛苦,怎麼這麼巧? 可不可以解讀,痛苦的情緒是內建在人類的腦中,只要去觸發它,就會感覺痛苦。憤怒,愉快,其他的情緒,也如出一轍,是一整套內建在腦中的情緒機制,只要你去觸發,情緒就會跑
有朋友說我的專題好像都在寫人生中負面的東西,不是太討好,太沉重了點。 我一句話就可以解釋: 人生的一半是多采多姿的,那個部分大家都喜歡,一點都沒問題;可是人生中有另一部分卻是痛苦的,這才是我們要去處理的部分,有興趣的人自然會花一點時間看看。 人生實相的研究,我把它定位在〝發現〞。 好像是科學家在研究
上一篇文章的第一句話:人腦的意識是會當機的。 我覺得需要解釋一下。 意識是由五個元素組合而成的:接受訊息、記憶、分析、學習創造、產生念頭行為。因為有分析的功能,所以一定是二元性的,先有一個定位,產生價值標準,這樣才能分析。所以人腦的世界就是一個不斷建立標準,依照標準去評斷好壞對錯,這在本書的前面已
人腦的意識是會當機的 人的情緒是會崩潰的 人的身體是會老化損壞的 遇到艱難的業力可能無法承受 但是只要有愛,都可以化解,愛是安定靈魂的場。 佛教有西方極樂世界之說,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愛,讓大家有一個地方一起共修,一起陪伴、分享,在西方極樂世界有愛的安定感,不是嗎? 而基督教一直教
早上醒來,睡的很好,精神也充滿,去街上買早餐,看著美麗的晨曦,有一種美好的一天的感覺,意識清晰準備要好好發揮大幹一場,哈哈,想想昨天還充滿挫折心灰意冷,睡一覺竟然完全不一樣。 上帝造人,有reset的機制,人需要休息充電。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人、動物都需要睡覺,吃飽了就有能量了,幹嘛睡? 人不睡覺
小學的作文課總是會出現這樣的題目:我的志向。 讓小朋友去發揮自己對未來的想望。不只小朋友,其實人一生都一直在找自己的路,找到了嗎?這些話題,也是引導我想研究人生實相的因素。現在我們用這套模型來解釋我們期待的未來。 人,有意識,意識是一個做事的機器,一開機就一直做個不停。 所以人就一定要去找事做。
這是第一個需要破解的課題,也幾乎是最重要的一個關鍵,情緒。 我會痛苦,你也會痛苦,好巧喔,他也會痛苦,好像每個人都會痛苦,怎麼這麼巧? 可不可以解讀,痛苦的情緒是內建在人類的腦中,只要去觸發它,就會感覺痛苦。憤怒,愉快,其他的情緒,也如出一轍,是一整套內建在腦中的情緒機制,只要你去觸發,情緒就會跑
有朋友說我的專題好像都在寫人生中負面的東西,不是太討好,太沉重了點。 我一句話就可以解釋: 人生的一半是多采多姿的,那個部分大家都喜歡,一點都沒問題;可是人生中有另一部分卻是痛苦的,這才是我們要去處理的部分,有興趣的人自然會花一點時間看看。 人生實相的研究,我把它定位在〝發現〞。 好像是科學家在研究
上一篇文章的第一句話:人腦的意識是會當機的。 我覺得需要解釋一下。 意識是由五個元素組合而成的:接受訊息、記憶、分析、學習創造、產生念頭行為。因為有分析的功能,所以一定是二元性的,先有一個定位,產生價值標準,這樣才能分析。所以人腦的世界就是一個不斷建立標準,依照標準去評斷好壞對錯,這在本書的前面已
人腦的意識是會當機的 人的情緒是會崩潰的 人的身體是會老化損壞的 遇到艱難的業力可能無法承受 但是只要有愛,都可以化解,愛是安定靈魂的場。 佛教有西方極樂世界之說,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愛,讓大家有一個地方一起共修,一起陪伴、分享,在西方極樂世界有愛的安定感,不是嗎? 而基督教一直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男人五官清秀中帶著一抹俊俏,微捲的髮絲遂在耳後,兩道灣眉泛起溫柔的漣漪,白皙的皮膚襯托著桃紅色的嘴唇,微微張揚,好像一直都帶著笑意,他一身黑白與金細花紋底錦服,散發出一股高尚而尊貴的淡香。 東綾趕緊往前一看,鞭條整個纏繞在趙鈺的手臂,應該說是趙鈺直接用手抓住嬉鵲的項長鞭。
Thumbnail
  被誤會的那一瞬間,仿佛天地間的所有聲音都隨之靜止,空氣變得沉重,像是一道無形的屏障將你與外界隔絕。你明白事情的真相,但卻無法找到合適的言辭去解釋,任何語句在這樣的情境下都顯得蒼白無力。彷彿每說一句話,誤會便更深一層,讓你陷得越來越深。心中的委屈像是無形的浪潮,一次次地拍打著心岸,卻始終無法釋放。
Thumbnail
今日(2024年8月13日)參加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主辦之研討會「第14屆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多元文化與民主生活」,有些事不吐不快,簡記如下。 今天去之前最想聽的就是L教授談美國總統的戰爭權限那篇,結果,該說某方面而言問題比想像中還嚴重嗎? 剛好和我同研究室的的M也是做美國總統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在B2B業務中,遇到設備損壞的售後服務問題時,需要先處理情緒,再來處理問題。作者提到正確的處理流程不一定是最佳的處理流程,並分享了適合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處理方式。最後呼籲持續閱讀B2B業務相關文章以提升業務觀念與工作能力。
人們對情緒釋出,真的非常的奧秘,一個心情一來便可以改變關係狀態,尤其當人們彼此都不太熟的狀態,就是因為不熟更要仔細觀察,掌握最適當平衡。 上面說的平衡是指溝通,最舒適溝通取決雙方兩者之間對於界定,有些會認為沒有什麼重要而隨性聊天,如有共識便可以兩者愉快地對談。 但有少部分人彼此都不熟的狀態就因為
Thumbnail
生活裡本就存在著大大小小的煩心事,在人與人的互動間,一不小心可能就觸碰到他人的情緒開關。 我們都不是對方,也無法時刻覺察到對方所處的情緒狀態。當自己知道情緒上來時,適時的告知對方,提出需求,讓彼此暫時離開當下所處的環境。除了能避免因為情緒當下說出傷害彼此的話,也能避免自己做出錯誤的決定。 當你清
我們似乎都難以做到就事論事、「不以人廢言」的原則。
Thumbnail
人的個性有多樣的面貌,社會常有刻板印象,需要接觸後才能更加了解未知的一面。本文探討人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特質之間的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男人五官清秀中帶著一抹俊俏,微捲的髮絲遂在耳後,兩道灣眉泛起溫柔的漣漪,白皙的皮膚襯托著桃紅色的嘴唇,微微張揚,好像一直都帶著笑意,他一身黑白與金細花紋底錦服,散發出一股高尚而尊貴的淡香。 東綾趕緊往前一看,鞭條整個纏繞在趙鈺的手臂,應該說是趙鈺直接用手抓住嬉鵲的項長鞭。
Thumbnail
  被誤會的那一瞬間,仿佛天地間的所有聲音都隨之靜止,空氣變得沉重,像是一道無形的屏障將你與外界隔絕。你明白事情的真相,但卻無法找到合適的言辭去解釋,任何語句在這樣的情境下都顯得蒼白無力。彷彿每說一句話,誤會便更深一層,讓你陷得越來越深。心中的委屈像是無形的浪潮,一次次地拍打著心岸,卻始終無法釋放。
Thumbnail
今日(2024年8月13日)參加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主辦之研討會「第14屆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多元文化與民主生活」,有些事不吐不快,簡記如下。 今天去之前最想聽的就是L教授談美國總統的戰爭權限那篇,結果,該說某方面而言問題比想像中還嚴重嗎? 剛好和我同研究室的的M也是做美國總統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在B2B業務中,遇到設備損壞的售後服務問題時,需要先處理情緒,再來處理問題。作者提到正確的處理流程不一定是最佳的處理流程,並分享了適合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處理方式。最後呼籲持續閱讀B2B業務相關文章以提升業務觀念與工作能力。
人們對情緒釋出,真的非常的奧秘,一個心情一來便可以改變關係狀態,尤其當人們彼此都不太熟的狀態,就是因為不熟更要仔細觀察,掌握最適當平衡。 上面說的平衡是指溝通,最舒適溝通取決雙方兩者之間對於界定,有些會認為沒有什麼重要而隨性聊天,如有共識便可以兩者愉快地對談。 但有少部分人彼此都不熟的狀態就因為
Thumbnail
生活裡本就存在著大大小小的煩心事,在人與人的互動間,一不小心可能就觸碰到他人的情緒開關。 我們都不是對方,也無法時刻覺察到對方所處的情緒狀態。當自己知道情緒上來時,適時的告知對方,提出需求,讓彼此暫時離開當下所處的環境。除了能避免因為情緒當下說出傷害彼此的話,也能避免自己做出錯誤的決定。 當你清
我們似乎都難以做到就事論事、「不以人廢言」的原則。
Thumbnail
人的個性有多樣的面貌,社會常有刻板印象,需要接觸後才能更加了解未知的一面。本文探討人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特質之間的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