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不是那個意思 I 論誤會的來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封面做成這樣的意思,有get到嗎
前陣子,我目睹好幾次爭執的發生,從開始到結束,儘管內容都相差許多,但過程都驚人的相似,想想不管在網路、在媒體、在現實生活、在國際社會,彼此一言不合就互相開嗆的狀況也是常見,究竟是人都愛好衝突?還是背後另有隱情......?
這樣講很沒道德,可是看別人吵架總能啟發我很多靈感(只要別燒到自己身上),近期有幾篇文章都是因為別人吵架而寫的,怎麼人跟人的衝突這麼容易摩擦生熱?一言不合就起火燃燒?很多時候,那些爭執的點也不是多麼嚴重,應該可以理性和氣的對談,卻都能發展的戰況激烈。
要討論也是有很多方向可以切入,這篇就先來談談"誤會"。

沒說出的話

不確定多少人會這麼想,我一直覺得能正確理解別人的意圖很不容易,其實也不是一直都需要完全理解別人,生活中都有些默認的規則或是模式,普通去買個東西,你不需要刻意去解釋是要送人還是自用這些,除非你很閒,但是一些個人的思想、原則、價值觀這些,沒有真正聊過,怎麼能知道對方是怎麼想的?甚至一般人自己都不見得清楚自己的原則,這樣在和人討論時,怎麼知道彼此爭執的重點何在?

有在同一個頻率上嗎

因為一場誤會,使得兩個角色之間陷入困境,彼此怨懟,有著上帝視角的觀眾會覺得這些人有毛病嗎,這是在許多電影、戲劇這些故事作品中常看到的手法,尤其是在一些鄉土劇中屢見不鮮,明明只是把話說開就好了,在現實中,我們一樣會遇上這種狀況,但可惜的是,我們可沒法簽密技解除戰爭迷霧,如果不能正確理解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恐怕一段關係就這樣拜拜了。
當我把溝通的環節分解,單純以我的方式來看,一段訊息其實可以這樣被傳遞出去:
1.整理自己的意圖:好吧,正常人哪裡會在溝通時還去思考自己的想法,通常是立場先決定,理由之後再說,也因此在一些複雜的問題上面,我們會不會搞錯我們真正想要的事物,對於看到的問題,我們是想搞清楚真相,還只是想表示「老子看到了,我很不滿意」的態度,或根本想一句話表示兩種意圖?
2.好好說話: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我覺得有八成的問題都出在這,很多時候我都想問,不能把話說清楚嗎,光是這點,我上一次就花了一整篇在寫這件事,不知道自己的話語缺了什麼訊息,就再檢視一次自己的話,能光從字面上建構出或是執行整件事嗎?時間、地點、必要的物件有沒有缺了啥?或是說話咬字打字有沒有清晰,最重要的是,你表達的方式內容能傳達你的意圖嗎?
3.聽見了嗎?:通常我們覺得話一出口,對方就該聽的到,不然是在裝聾作啞嗎!但也不見得,很多時候在我們沒聽懂對方的話時,不常會「蛤?」的一聲,要對方再說一次。
出口的言語不見得就一定順利進到對方耳朵,有可能對方聽見了聲音,卻沒收到話,像是同音字的狀況,沒說是耳東「陳」能不能理解成是這個「程」呢?又換做文字表示,即便你打了上千字長文說明,對方就一定要認真看完嗎?
4.你理解嗎?:照理來說,大部分的狀況到這裡都不會有問題,但在一些複雜的價值問題時卻也未必。
想像一下,我們的語言文字就像壓縮檔一樣,通過正確的組成方式承載我們的意圖,有些的壓縮檔壞了打不開,那是23的部分,是在傳輸上出了問題,但要是搞錯了格式,對方使用不同的方式詮釋,或是說劃錯重點,變成在說同一件事,卻用不同出發點,舉例說討論孩子的教育,母親是從孩子的個人興趣,而父親看重產業將來的趨勢,雙方都是為孩子好,但在理解對方的出發點之前,雙方就先陷在誤會中了。
會不會想說有需要這麼鳥毛嗎,平時說話打字還需要顧慮這麼多,那都不用跟人交流整天自閉就好了?像我前面提的,在生活中自有一套規矩,有時怎麼表達只是一個形式,實際上怎麼想的並不是那麼重要,我們不會想對每件事都追根究柢,那太累了。
但是時時檢視自己的言行仍有其價值,當人們都不注意自己怎麼表達,想著「隨便,反正意思到就好。」或是「重要的是態度。」這無形也在消耗別人的耐性,為溝通增添不必要的摩擦,到了最後怎麼想的已經無所謂了,心已經累了,至於那些應該彼此交流的內在價值也沒那麼重要了。
......等等,在各種議題的爭論中,吵架不是家常便飯?不是說真理是越辯越明,每句話都憋著還怎麼表明真心!
最後一段再下去就多了,下期繼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7會員
103內容數
這邊的一系列文章裡,我會分享生活觀察中,各種跟其他人想法差異的內心論戰。 也許引用各種其實我不熟的理論來為思考下結論,希望能給各位帶來啟發,或各位帶給我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來自那個光 的其他內容
當需要別人幫助時,一開始就把你的意圖交代清楚,這應該是很簡單的事吧,是這樣嗎? 這種不管在日常生活中,或是有時候會在網路上看見,看似只需要簡單回應的問題,但對於自身狀況毫無描述,或只有偷懶到極點的形容,讓接收到訊息的我們不知該做何反應。
安靜,被這麼形容的我們......  在人群中,說話像是忘了取消靜音,發言總是被人忽略,似乎這種話少、不引人注目就是我們的風格,是嗎? 
當需要別人幫助時,一開始就把你的意圖交代清楚,這應該是很簡單的事吧,是這樣嗎? 這種不管在日常生活中,或是有時候會在網路上看見,看似只需要簡單回應的問題,但對於自身狀況毫無描述,或只有偷懶到極點的形容,讓接收到訊息的我們不知該做何反應。
安靜,被這麼形容的我們......  在人群中,說話像是忘了取消靜音,發言總是被人忽略,似乎這種話少、不引人注目就是我們的風格,是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是不是覺得自己原本沒這個意思,怎麽講著講著對方就翻臉了?“ 所謂”説者無心,聽者有意”,溝通一直是人生必修課之一。 《非暴力溝通》點出了平常我們可能沒察覺到卻不經意傷害對方的用詞,用句,甚至可能造成聽者誤會原意,怒氣衝天,感覺受到强力批判而導致疏離。 使用善意的語言進行溝通就是非暴力溝通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建立良好的溝通互動,釐清了「討論」與「檢討」之間的差異,強調了對彼此需求和感受的關心與合作。藉由討論來找出方法靠近對方的需要,而非僅滿足自身需求。同時提到檢討別人並非有效的互動方式,只會在短期省力省時,但會在長期付出更大的成本。
Thumbnail
★幾乎所有的關係衝突都源自誤解。 而誤解,往往是因為沒有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
雖說吵架沒好話 但我也相信很多真心話是吵架說的 我們前天有些爭執 不算什麼大事 她說如果我們都要為這些爭執 她就考慮把錢的帳號轉給別人 我們就不要再見面了 那時已經不想再爭了 但心中不免有所以妳當時沒有人幫 我願意幫忙,是自找事作? 好啊,妳去找,找到我們算緣分盡了 她這個說法
很多時候在相處上出問題是因為每當溝通時心中早有一句「我知道你想說什麼」,於是就不再聽下去了。 人所呈現表達的,並不一定代表實際上想說的話,這點無論在言語、肢體或文字溝通上皆適用,只跳過過程看結論、用表面摘要意思去解讀一個人的話,會遺漏掉很多真正重要的、說不定是我們真正尋求的關鍵訊息。
  我常常在想:「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不是可以坦承一些?」   有時候,自己明明什麼也沒做,卻會被朋友們誤解成另一種意思;或者,朋友沒有那個意思,但卻又克制不住自己會往那個方向想......。   類似的事情一樣接著一樣,總是令人困擾不已,不知道如何去制止自己波動不止的想法,又常常脫口而出令人後悔
Thumbnail
      你有遇過這種情況嗎,當你與對方溝通時,不管你說了甚麼,對方都聽不進去,還會一直反駁你,而對方反駁點在你聽來,都是一些荒謬難以置信的事,甚至會認為對方是在故意找碴。
Thumbnail
在交流中經常發生的誤會問題,從自己的角度思考,珍惜與能夠理解自己、與自己頻率相同的人,不要過於纏結與自己不同的人。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並清楚自己正在成長中。不再陷入對誤會的糾纏中,為每場交流選擇增添正能量。
Thumbnail
當面糾正對方的錯誤,非常容易讓場面陷入尷尬,對方有可能生氣外,比較麻煩是會記在心裡,並反應在對你的行為,有疑慮可問「這跟我理解的好像不太一樣,您的意思是…嗎?」 如果對方是單純發音錯誤或講錯字,就若無其事說出正確說法就好,對方聽到會愣一下知道自己講錯。 實際上這是一種稱為「間接糾正」的心理技
Thumbnail
我們都堅持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是不是覺得自己原本沒這個意思,怎麽講著講著對方就翻臉了?“ 所謂”説者無心,聽者有意”,溝通一直是人生必修課之一。 《非暴力溝通》點出了平常我們可能沒察覺到卻不經意傷害對方的用詞,用句,甚至可能造成聽者誤會原意,怒氣衝天,感覺受到强力批判而導致疏離。 使用善意的語言進行溝通就是非暴力溝通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建立良好的溝通互動,釐清了「討論」與「檢討」之間的差異,強調了對彼此需求和感受的關心與合作。藉由討論來找出方法靠近對方的需要,而非僅滿足自身需求。同時提到檢討別人並非有效的互動方式,只會在短期省力省時,但會在長期付出更大的成本。
Thumbnail
★幾乎所有的關係衝突都源自誤解。 而誤解,往往是因為沒有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
雖說吵架沒好話 但我也相信很多真心話是吵架說的 我們前天有些爭執 不算什麼大事 她說如果我們都要為這些爭執 她就考慮把錢的帳號轉給別人 我們就不要再見面了 那時已經不想再爭了 但心中不免有所以妳當時沒有人幫 我願意幫忙,是自找事作? 好啊,妳去找,找到我們算緣分盡了 她這個說法
很多時候在相處上出問題是因為每當溝通時心中早有一句「我知道你想說什麼」,於是就不再聽下去了。 人所呈現表達的,並不一定代表實際上想說的話,這點無論在言語、肢體或文字溝通上皆適用,只跳過過程看結論、用表面摘要意思去解讀一個人的話,會遺漏掉很多真正重要的、說不定是我們真正尋求的關鍵訊息。
  我常常在想:「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不是可以坦承一些?」   有時候,自己明明什麼也沒做,卻會被朋友們誤解成另一種意思;或者,朋友沒有那個意思,但卻又克制不住自己會往那個方向想......。   類似的事情一樣接著一樣,總是令人困擾不已,不知道如何去制止自己波動不止的想法,又常常脫口而出令人後悔
Thumbnail
      你有遇過這種情況嗎,當你與對方溝通時,不管你說了甚麼,對方都聽不進去,還會一直反駁你,而對方反駁點在你聽來,都是一些荒謬難以置信的事,甚至會認為對方是在故意找碴。
Thumbnail
在交流中經常發生的誤會問題,從自己的角度思考,珍惜與能夠理解自己、與自己頻率相同的人,不要過於纏結與自己不同的人。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並清楚自己正在成長中。不再陷入對誤會的糾纏中,為每場交流選擇增添正能量。
Thumbnail
當面糾正對方的錯誤,非常容易讓場面陷入尷尬,對方有可能生氣外,比較麻煩是會記在心裡,並反應在對你的行為,有疑慮可問「這跟我理解的好像不太一樣,您的意思是…嗎?」 如果對方是單純發音錯誤或講錯字,就若無其事說出正確說法就好,對方聽到會愣一下知道自己講錯。 實際上這是一種稱為「間接糾正」的心理技
Thumbnail
我們都堅持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