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醫院學到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坐在馬尼拉聖路加醫療中心(St Luke’s Medical Centre)放射線腫瘤科的候診室,算來這已經是第二個月了。
從週一到週五,每天早上到這裡掛號,以先來後到次序等放射線治療,20分鐘療程之後去附近的餐廳、或購物中心吃早午餐,然後回家,是我們的固定行程。
等待的時候住院醫師Dr. Luna 走過來問,“怎麼樣?這個週末有沒有正常進食?可不能再瘦了!”
我笑笑跟他說“可以帶馬到河邊,沒辦法強迫馬喝水啊!“ (旁邊的那頭「馬」心虛地瞄了我一眼,不敢吭聲!🤣🤣)
每天來這裡報到,對這裡的流程已經駕輕就熟;放射科的工作人員都成了熟面孔,就好像每天來找朋友串門子一樣。

醫院是個會讓人覺得幸運的地方


1) 等待的時候看了幾個手機傳來的武漢醫院影片:有些病人被迫在沒有防護隔離的狀態下,與屍體同處一室;一長排的屍體放在醫院走廊;病人坐在醫院門口吊點滴。 連夜趕工搭建的「方倉醫院」不是一個個隔離的小方倉,而是幾百張病床放在一起、沒有隔離的一個大方倉。
相較起來,可以在正常的醫療環境下接受治療,還遇上了幾個「視病如親」的好醫生,在他們的照顧下病情日漸有起色,是一件十分幸運的事。我不能想像如果這個時候我們一家子身處武漢,會是什麼樣的光景。
2)看到醫院裡其他的病人 — — 從病房推過來、躺在病床上無法移動的老太太;連身裙下只剩下一條腿、拄著拐杖的妙齡少女、坐在輪椅上、用鼻胃管喝果汁的年輕男人 — — 就讓人覺得四肢健全、可以不用輪椅進出醫院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3)以前覺得癌症是絕症,無藥可醫。這幾個月在醫院我才理解,只要是疾病,都有機會面對「死亡」,只是或然率高低而已。肺炎、流感、癌症、中風、肝炎、癌症等等,每一種疾病都可能帶走病人的生命,而每一種疾病都有人康復。從這個角度來看,癌症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更何況現代科技進步,有許多癌症新療法可以提升治療效果。
4)有個親戚在美國生病,每次約見醫生就得等上兩個星期,排期做檢查也是兩個星期、等檢查報告又是兩個星期,然後又得做不同的檢查;單單是病情診斷就花了超過3個月,連療程都還沒開始。
在聖路加醫院這些都是以「日」為單位,醫生們知道病情不能拖延,也就會儘快安排檢驗與診斷的時間;家人可以儘快接受診療,又是件讓人覺得幸運的事——我們還曾經有下午5點看心臟血管科醫師、當天晚上8點照超聲波、第二天早上10點複診的經驗。
(我覺得這是亞洲國家的效率使然,在台灣是如此,香港也是如此。幾年前我視網膜剝離,半夜12點去跑馬地的養和醫院掛急診,醫院請了執勤的眼科醫生來看診,建議我立即住院開刀,第二天早上9點我就進了開刀房。)
5)菲律賓也有「全民健保」(PhilHEALTH) ,只要曾經在菲律賓工作、有繳納社會福利保險的國民,都可以申請這個健保的理賠。理賠金額當然不及一般私人保單多,但也不無小補。又是件幸運的事!
最值得一提的是,60歲以上的菲律賓國民,都可以申請長者卡(Senior Citizen Card),憑卡所有的醫療服務(醫生顧問費、醫藥費、檢驗費等等)一律打八折。對於長者這是最立即而貼切的優惠。(拿外國護照的人就只能流口水了!)

剛來的時候醫院裡大概有一半不到的人戴著口罩。我嫌戴口罩氣悶,又覺得自己只是來陪診,不需要全副武裝。
但自從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狀病毒已經造成了世界健康危機、菲律賓傳來全球第一個中國以外的新冠狀病毒死亡案例之後,一夕間醫院裡超過9成的人都戴上了口罩,我,也隨俗了。
大家都知道醫院是個充斥著細菌和病毒的地方。但坦白說,這陣子在醫院進出,隨處可見酒精搓手液、清潔人員提著拖把消毒洗手間,反而令人覺得安心:
我知道即使有看不見的病毒,至少醫院裡裡外外打足了12分精神抗疫。而且政府幾天前就宣佈來自疫區、和曾經到訪疫區的人士一律拒絕入境,防堵了主要的傳染來源。
離開的時候碰上了醫院大廳的現場表演時間。這次鋼琴手和兩個歌手都戴上了口罩,三個人圍在三角鋼琴旁邊,歌聲悠揚,照例獲得滿堂彩;戴著口罩的觀眾一點也不吝嗇給予掌聲。
戴口罩的時候,仍然可以歡唱人生——這才是勇士的真精神!
喜歡我的文章?請加入「火山腳下的二三事」臉書專頁,追蹤最新動態。https://www.facebook.com/NewLifeInAlbay/
E大家都知道醫院是個充斥著細菌和病毒的地方。但坦白說,這陣子在醫院進出,隨處可見酒精搓手液、清潔人員提著拖把消毒洗手間,反而令人覺得安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離開台灣,在香港工作多年之後,落腳菲律賓馬榮火山底下的小城鎮 - 黎牙實比市(Legazpi City), 一個慢活、樂活的地方。這裏的人充滿了對生命的熱情與隨遇而安的淡定,讓我這個都市人既欽佩又慚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去年紐西蘭白島火山爆發,造成16位遊客死亡的新聞大家應該還有印象,那個時候就有人提起「環太平洋火山帶(Ring of Fire)」
每次大選總是藍綠開打、統獨議題發燒的時候,而我這個在二十世紀最後一年離開台灣的人,也就每4年有一次規劃返鄉投票的機會... 大多數時候不能返鄉是因為有公務在身,但真正的原因是選情不夠緊繃,覺得不差自已這一票。還有就是,大部分時候我支持的候選人都沒有當選。(哭)
幾天下來,我觀察到大廳裡總是有幾個「自由行」的旅客推著行李出出入入,而且人數不少;上網搜尋之後,我才知道在TripAdvisers、AirBnB 等旅遊網站裡都可以搜尋到這棟大廈的出租單位
很久很久以前.... 在火山腳下有一隻烏龜和一隻兔子必須一起開車出門。 兔子的開車技術很好,而且喜歡開快車;烏龜的開車技術很不好,所以總是開慢車。
“Let‘s catch up sometime.” 是我跟Mary說的最後一句話。這個“Sometime” 飄渺無期,顯現了些許下次見面的誠意,又不帶任何承諾。
前往台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登機門的路上,不經意看見了一首新詩。一開始吸引我的是飄逸灑脫的書法,然後是讓人無法停止閱讀的字句…
去年紐西蘭白島火山爆發,造成16位遊客死亡的新聞大家應該還有印象,那個時候就有人提起「環太平洋火山帶(Ring of Fire)」
每次大選總是藍綠開打、統獨議題發燒的時候,而我這個在二十世紀最後一年離開台灣的人,也就每4年有一次規劃返鄉投票的機會... 大多數時候不能返鄉是因為有公務在身,但真正的原因是選情不夠緊繃,覺得不差自已這一票。還有就是,大部分時候我支持的候選人都沒有當選。(哭)
幾天下來,我觀察到大廳裡總是有幾個「自由行」的旅客推著行李出出入入,而且人數不少;上網搜尋之後,我才知道在TripAdvisers、AirBnB 等旅遊網站裡都可以搜尋到這棟大廈的出租單位
很久很久以前.... 在火山腳下有一隻烏龜和一隻兔子必須一起開車出門。 兔子的開車技術很好,而且喜歡開快車;烏龜的開車技術很不好,所以總是開慢車。
“Let‘s catch up sometime.” 是我跟Mary說的最後一句話。這個“Sometime” 飄渺無期,顯現了些許下次見面的誠意,又不帶任何承諾。
前往台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登機門的路上,不經意看見了一首新詩。一開始吸引我的是飄逸灑脫的書法,然後是讓人無法停止閱讀的字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我瞇了一下眼睛再睜開,「嗶」地一聲正好打完了卡,終於可以離開待上一天的急診室了。 在急診室裡,每天都像身處最前線,戰戰競競又手忙腳亂。 有個老笑話是這樣説的,「手術很成功,」醫生説道,「但是病人死了。」 活下來是奇蹟,死去則是天命。
Thumbnail
急診室待床患者 有增無減 最近一年來,各大醫院均鬧「床荒」,急診室待床患者有增無減,平均得等上兩三天。原本癌友兩周一次住院化療,卻變成一月一次,這讓病家萬分憂心,焦急問著主治醫師:「這真的沒有關係嗎?」再者,刷手護理師、麻醉專科護理師嚴重短缺,開刀房運作也受影響,不少病家在預定開刀日的前一天,突然
Thumbnail
我一直以來都有一個想法,就是住在醫院附近。以前總覺得這樣會方便很多,尤其是如果發生緊急情況,或者需要頻繁去醫院看病時,住得近確實會安心不少。然而,最近我開始改變了這個想法。 現在,我越來越意識到預防疾病措施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相比於依賴住在醫院附近進行事後治療,我覺得積極管理自己的生活,盡量讓
Thumbnail
在就醫的過程中,我們最常見到的情況就是經過治療後,診斷後需要治療或是緊急處置,沒有相關科系醫師,導致無法繼續治療被強制轉院的情況也是不少,不過也還有一類的轉院,是家屬自己要求的,而今天的故事,就在於轉院的故事。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
Thumbnail
人生無時時刻都在面對,而我們也只能面對
Thumbnail
急診的外科和內科的病患到底哪一個會讓我們醫療干擾的多少,我想,運氣真的很重要,因為有時候運氣好,今天一帆風順的一天,而今天不適合上班,在不對時間遇上不對的人,那你一整天都猶如地獄。
跑醫院這麼多次,還是有一些新知。這是第一次爸爸在急診室待了五天之久。 急診室,就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諸多限制例如陪病者限一人兩人、疫情時只開放大門,到院內便利商店要從院外繞一大圈,設備簡約克難又找不到人問或幫忙等等,多次經驗使得我在急診室都很自在,自己到處去找椅子、找被子,問護理師,有什麼就拿來用
Thumbnail
2024年2月28日 228國定假日,難得林口長庚醫院有開放檢查。
Thumbnail
生病那些事(10) 這家醫院是最後一家醫院,他是跨縣市的醫院!我來返有五次吧⋯醫院看起來外觀破舊破舊⋯可是醫院內房間倒是還蠻新的!重點是空間很大還有一張桌子,但沒有電視之類的⋯可以打發時間,但是那邊的護理師都不錯⋯我記得當初我跟女朋友提分手,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會好了,就算好了⋯未來生活也變了!不想拖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我瞇了一下眼睛再睜開,「嗶」地一聲正好打完了卡,終於可以離開待上一天的急診室了。 在急診室裡,每天都像身處最前線,戰戰競競又手忙腳亂。 有個老笑話是這樣説的,「手術很成功,」醫生説道,「但是病人死了。」 活下來是奇蹟,死去則是天命。
Thumbnail
急診室待床患者 有增無減 最近一年來,各大醫院均鬧「床荒」,急診室待床患者有增無減,平均得等上兩三天。原本癌友兩周一次住院化療,卻變成一月一次,這讓病家萬分憂心,焦急問著主治醫師:「這真的沒有關係嗎?」再者,刷手護理師、麻醉專科護理師嚴重短缺,開刀房運作也受影響,不少病家在預定開刀日的前一天,突然
Thumbnail
我一直以來都有一個想法,就是住在醫院附近。以前總覺得這樣會方便很多,尤其是如果發生緊急情況,或者需要頻繁去醫院看病時,住得近確實會安心不少。然而,最近我開始改變了這個想法。 現在,我越來越意識到預防疾病措施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相比於依賴住在醫院附近進行事後治療,我覺得積極管理自己的生活,盡量讓
Thumbnail
在就醫的過程中,我們最常見到的情況就是經過治療後,診斷後需要治療或是緊急處置,沒有相關科系醫師,導致無法繼續治療被強制轉院的情況也是不少,不過也還有一類的轉院,是家屬自己要求的,而今天的故事,就在於轉院的故事。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
Thumbnail
人生無時時刻都在面對,而我們也只能面對
Thumbnail
急診的外科和內科的病患到底哪一個會讓我們醫療干擾的多少,我想,運氣真的很重要,因為有時候運氣好,今天一帆風順的一天,而今天不適合上班,在不對時間遇上不對的人,那你一整天都猶如地獄。
跑醫院這麼多次,還是有一些新知。這是第一次爸爸在急診室待了五天之久。 急診室,就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諸多限制例如陪病者限一人兩人、疫情時只開放大門,到院內便利商店要從院外繞一大圈,設備簡約克難又找不到人問或幫忙等等,多次經驗使得我在急診室都很自在,自己到處去找椅子、找被子,問護理師,有什麼就拿來用
Thumbnail
2024年2月28日 228國定假日,難得林口長庚醫院有開放檢查。
Thumbnail
生病那些事(10) 這家醫院是最後一家醫院,他是跨縣市的醫院!我來返有五次吧⋯醫院看起來外觀破舊破舊⋯可是醫院內房間倒是還蠻新的!重點是空間很大還有一張桌子,但沒有電視之類的⋯可以打發時間,但是那邊的護理師都不錯⋯我記得當初我跟女朋友提分手,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會好了,就算好了⋯未來生活也變了!不想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