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理財的第一堂課】不敢記帳,其實是逃避自己的消費欲望|Mr. 西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理財的第一堂課】不敢記帳,其實是逃避自己的消費欲望|Mr. 西城

【理財的第一堂課】不敢記帳,其實是逃避自己的消費欲望|Mr. 西城

理財的第一堂課系列文

根據我的觀察,大部分需要記帳卻不記賬的人,原因(藉口)通常分為兩個:

  • 第一、很懶,明明想開始記帳卻一直忘記
  • 第二、害怕,怕記帳後就沒有錢可以花了

大部分的人不記賬,最主要還是因為他們不敢面對自己入不敷出的事實。

有的人隱隱約約感覺到自己的收入根本支撐不起龐大的消費支出,卻還是不敢面對,因為記帳就等於暴露了自己根本沒有控制慾望的能力,於是選擇乾脆不記帳,當作沒這回事也就是,標準的逃避行為!

但其實記帳跟你是否控制不住慾望做消費,根本是兩件事!你的錢不會因為你開始記帳而變少,你要面對的是自己不夠自律、無限膨脹的消費慾望、不重視錢的惡習慣!

我們這一代的父母長輩生活在經濟起飛的時代,同時歷經窮苦的過去和快速進步的現代,卻鮮少有機會接觸正確的正確的財商觀念。

這當然和自古以來華人比較貶低商人文化有關係(談到錢就傷感情、)

父母的財商低,國民教育缺乏理財教育,我們這一代子女除非靠著閱讀和自學,否則根本難以培養正確的財務觀念!

不過幸好我們最不缺的就是學習資源,圖書館、網路、書局,想要價值投資、短期操作、置產教學應有盡有。(光是今年出版的投資理財書籍可能都念不完了。)

這也是為甚麼我決定開始理財的第一堂課的原因,我認為擁有好的財商是在這變動的年代提高生存機率和幸福感的關鍵因素之



【理財的第一堂課】不敢記帳,其實是逃避自己的消費欲望|Mr. 西城

【理財的第一堂課】不敢記帳,其實是逃避自己的消費欲望|Mr. 西城


那麼該如何培養一個簡單的記帳/存錢習慣?

一、誠實面對自己

首先你該做的,就是誠實面對自己無法控制的消費欲望。唯有真誠的認識自己,意識到問題所在,才有機會改變。

問對的問題,比解決問題還要重要。



二、不要用太難的記帳方式

訪間有各種試算表和APP可供選擇,我的建議是不要挑選功能完整卻很複雜的軟體,養成習慣最忌諱的是一開始就挑戰太困難的任務,很容易放棄。

慢慢來,比較快,就是這個道理。

(雖然我自己用的是很複雜的,但我已經持續記帳第四年,幾乎內化城我的習慣)



三、持續至少半年

我個人調教幫助我女朋友養成記帳習慣的經驗,大概過了一年至半年,她控制欲望的限制就已經內化成了習慣。

也就是說就算不記帳,我女友也不會再亂花錢了。(萬歲)

當限制花錢不再是痛苦的,存錢就成為你的日常習慣。這是最理想的狀態,不需要靠外力限制,自己就可以控制消費慾望,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才真正算是長大。

西城小結

到了這個程度,你就從「理財門外漢」升級「理財新手」了。

會寫這篇文,實在是常常看到某些人,明明為錢所苦,無法控制消費慾望,然後又整天怪政府怪環境,自己卻不願做出改變,這樣的行為著實讓人不理解。

同時,我也接收到私信,某些讀者確實因為我的文章,從一個不存錢怨嘆環境的月光族,變成一個可以每月存一萬的小資族。

從不存錢到存錢,從每月存一百塊到每月存一萬塊,這種財務安全感帶來的自信,不是揮霍無度的生活可以比擬的。

你要哪種生活,自己選擇!


理財的第一堂課系列文👇


謝謝你的收看!

【訂閱、追蹤、按讚】

【文章同步發表平台】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可以幫我註冊Likecoin並在文章下方幫我按五下拍手,這是對我很大的鼓勵喔!

👉 若使用推薦連結來註冊 LikeCoin 會員,你我都會得到平台贈送的 8 個讚賞幣,不妨試試:註冊連結

👉 若你要直接註冊成為「讚賞公民」(每個月繳 5 美金給讚賞公民基金會),也有推薦連結: https://liker.land/civic?from=cloudchen835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西城的沙龍
471會員
155內容數
這是一個有關生活、投資理財、自我成長的頻道。 我會用簡單的文字分享我自己的投資心得,希望帶給讀者有價值的文章。 youtube頻道全新上線: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WPuPQMNtCjsbsMRSqfYEg
西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4/25
常常到許多人跟我說:「我非常想趕快開始投資,但是我沒有錢啊。」 出社會後,打工存錢,存了個幾十萬後開始投資股票,似乎是每位對投資有興趣的人開始投資的起手式。確實,第一桶金會讓你的投資風險降低,因為資本越大,你越有本錢去做各種多元投資組合配置,分批買入降低成本等策略。 不過每個人對於第一桶金的定
Thumbnail
2021/04/25
常常到許多人跟我說:「我非常想趕快開始投資,但是我沒有錢啊。」 出社會後,打工存錢,存了個幾十萬後開始投資股票,似乎是每位對投資有興趣的人開始投資的起手式。確實,第一桶金會讓你的投資風險降低,因為資本越大,你越有本錢去做各種多元投資組合配置,分批買入降低成本等策略。 不過每個人對於第一桶金的定
Thumbnail
2020/06/17
許多人在追求財務自由的過程中會逐漸迷失,可能是為了賺錢忽略身邊的人,或是為了省錢反而賠上時間成本。 就像許多人想養成上健身房的習慣,目的可能是健康、可能是想吸引別人的注意,但是想達成以上兩個目的,並非一定要上健身房。 財務自由也是一樣,一定要認清自己本身想要達成的價值,財務自由才有意義。
Thumbnail
2020/06/17
許多人在追求財務自由的過程中會逐漸迷失,可能是為了賺錢忽略身邊的人,或是為了省錢反而賠上時間成本。 就像許多人想養成上健身房的習慣,目的可能是健康、可能是想吸引別人的注意,但是想達成以上兩個目的,並非一定要上健身房。 財務自由也是一樣,一定要認清自己本身想要達成的價值,財務自由才有意義。
Thumbnail
2020/06/15
不可否認,有些人理財純粹是為了錢,不過對我來說,理財是一種信念,讓自己的未來更多選擇,找回主導權的生活模式。
Thumbnail
2020/06/15
不可否認,有些人理財純粹是為了錢,不過對我來說,理財是一種信念,讓自己的未來更多選擇,找回主導權的生活模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生活理財seeingtheworld 自從搬出來自己生活,自己就養成有記帳的習慣,這當中也看了很多書籍,學到了些觀念。 很多人不喜歡記帳,覺的麻煩死了。有些人認為記帳省那小錢,不如好好去賺更多點錢。有些人看到數字,就像看到無字天書。更是有些人覺得要活在當下開心就好。 我也討厭記帳,尤其在
Thumbnail
#生活理財seeingtheworld 自從搬出來自己生活,自己就養成有記帳的習慣,這當中也看了很多書籍,學到了些觀念。 很多人不喜歡記帳,覺的麻煩死了。有些人認為記帳省那小錢,不如好好去賺更多點錢。有些人看到數字,就像看到無字天書。更是有些人覺得要活在當下開心就好。 我也討厭記帳,尤其在
Thumbnail
理財需要開源節流,才能更快達到我們的財務目標,但是你知道生活中有七個讓人存不到錢的習慣嗎?七點小資族、菜籃族都要避開的財務漏洞。
Thumbnail
理財需要開源節流,才能更快達到我們的財務目標,但是你知道生活中有七個讓人存不到錢的習慣嗎?七點小資族、菜籃族都要避開的財務漏洞。
Thumbnail
原本是想來介紹說明一下改版後的記帳表單,前言、大綱和細項都寫得差不多了,誰知在寫補充說明「如何養成記帳習慣」的細項「降低排斥感-記帳不是為了省錢」就卡關了,倒不是掰不出字來,而是寫得太多直接變成小論文,於是就乾脆獨立成一篇了,也順便對自己的省錢動機、方式進行一下反思和調整。
Thumbnail
原本是想來介紹說明一下改版後的記帳表單,前言、大綱和細項都寫得差不多了,誰知在寫補充說明「如何養成記帳習慣」的細項「降低排斥感-記帳不是為了省錢」就卡關了,倒不是掰不出字來,而是寫得太多直接變成小論文,於是就乾脆獨立成一篇了,也順便對自己的省錢動機、方式進行一下反思和調整。
Thumbnail
今天,要和大家聊聊理財這件事。 首先要承認的事情是,我在理財方面,就是小白一枚(其實不只是理財,在很多方面也都是小白。我想這個在今年的寫作中一定會提到)。2020年末,我加入了一個個人成長的社團,相關於個人成長的部分,我也正在積極學習中。但今天,先來聊聊這些年,或者說我開始工作後,理財想法的轉變。
Thumbnail
今天,要和大家聊聊理財這件事。 首先要承認的事情是,我在理財方面,就是小白一枚(其實不只是理財,在很多方面也都是小白。我想這個在今年的寫作中一定會提到)。2020年末,我加入了一個個人成長的社團,相關於個人成長的部分,我也正在積極學習中。但今天,先來聊聊這些年,或者說我開始工作後,理財想法的轉變。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理財的故事。 如果問我什麼東西覺得相見恨晚。我會回答「理財」。 要是以前的我看到現在的我在整理帳單,一定會覺得走錯頻道。沒有人喜歡帳單,這是多麼令人心煩的信件,但對一個家庭而言,這是必須整理的一部分,既然花錢很勇敢,也要勇敢面對,接受這個殘酷結果。 理財就是整理你的生活和人生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理財的故事。 如果問我什麼東西覺得相見恨晚。我會回答「理財」。 要是以前的我看到現在的我在整理帳單,一定會覺得走錯頻道。沒有人喜歡帳單,這是多麼令人心煩的信件,但對一個家庭而言,這是必須整理的一部分,既然花錢很勇敢,也要勇敢面對,接受這個殘酷結果。 理財就是整理你的生活和人生
Thumbnail
根據我的觀察,大部分需要記帳卻不記賬的人,原因(藉口)通常分為兩個: 第一、很懶,明明想開始記帳卻一直忘記 第二、害怕,怕記帳後就沒有錢可以花了 大部分的人不記賬,最主要還是因為他們不敢面對自己入不敷出的事實。
Thumbnail
根據我的觀察,大部分需要記帳卻不記賬的人,原因(藉口)通常分為兩個: 第一、很懶,明明想開始記帳卻一直忘記 第二、害怕,怕記帳後就沒有錢可以花了 大部分的人不記賬,最主要還是因為他們不敢面對自己入不敷出的事實。
Thumbnail
當你還是學生時,如果你的家庭可以負擔得起提供你生活費、餐費、車費,你完全不需要去擔心理財這件事 等到我們從學生階段畢業後,或是開始打工不再像家裡拿錢時 我們應該為自己接下來的人生開始理財,為自己的人生規劃了 只要提早了解這8件事,相信你以後一定不會有財務上的問題 1. 替未來的自己理財規劃 這裡指
Thumbnail
當你還是學生時,如果你的家庭可以負擔得起提供你生活費、餐費、車費,你完全不需要去擔心理財這件事 等到我們從學生階段畢業後,或是開始打工不再像家裡拿錢時 我們應該為自己接下來的人生開始理財,為自己的人生規劃了 只要提早了解這8件事,相信你以後一定不會有財務上的問題 1. 替未來的自己理財規劃 這裡指
Thumbnail
又是新的一年來到,在2019最後的倒數中,想必有很多人對著101的煙火星空,興奮的許下了2020的新願望;滿天絢爛煙火之中,也有你的新年新希望嗎?而回顧去年此時許下的願望,是否都實現了呢? 在去年底的兩場講座中,會後有兩個學員提到自己的財務困擾,令我印象深刻,她們的問題,可能也是你我身邊都聽過的問題
Thumbnail
又是新的一年來到,在2019最後的倒數中,想必有很多人對著101的煙火星空,興奮的許下了2020的新願望;滿天絢爛煙火之中,也有你的新年新希望嗎?而回顧去年此時許下的願望,是否都實現了呢? 在去年底的兩場講座中,會後有兩個學員提到自己的財務困擾,令我印象深刻,她們的問題,可能也是你我身邊都聽過的問題
Thumbnail
記帳是老生常談。從大學開始到現在,我記帳資歷有十年了,年紀都老大不小,介於人生尷尬時刻,卻還是沒有信心掌握自己所有的花費。直到今年第十年,我才發現我對記帳的認知可能是錯的。讓無意義的流水帳恢復價值,使記帳這件事成為理財目標的第一個必須。
Thumbnail
記帳是老生常談。從大學開始到現在,我記帳資歷有十年了,年紀都老大不小,介於人生尷尬時刻,卻還是沒有信心掌握自己所有的花費。直到今年第十年,我才發現我對記帳的認知可能是錯的。讓無意義的流水帳恢復價值,使記帳這件事成為理財目標的第一個必須。
Thumbnail
前言: 達成財務自由的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你必須學會「延遲享樂」,而所謂的延遲享樂,就是先苦後甘,先把討厭或者困難的事情做完,把喜歡的事情留到後期再做。 然而大部分的時候,我們往往選擇先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把不喜歡的事情往後擺。久而久之,困難的事情通常也是比較重要的事情)堆積如山把自己壓垮....
Thumbnail
前言: 達成財務自由的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你必須學會「延遲享樂」,而所謂的延遲享樂,就是先苦後甘,先把討厭或者困難的事情做完,把喜歡的事情留到後期再做。 然而大部分的時候,我們往往選擇先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把不喜歡的事情往後擺。久而久之,困難的事情通常也是比較重要的事情)堆積如山把自己壓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