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極簡生活不是先減少物品,而是先減少內心的恐懼
付費限定

極簡生活不是先減少物品,而是先減少內心的恐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我們從開始分享收納整理與極簡生活一直到現在,不少人會表示自己也非常嚮往極簡生活,喜歡那樣「潔白、簡約、無雜物」的居家氛圍,有點像飯店呈現出的那種意象,或是誇張一點,像書店中藝術類別書架上,極簡主義設計派書中的照片。


極簡生活不是極簡藝術派

我們對藝術沒有研究,只對生活有研究~哈哈

無意間得知原來藝術界也有「極簡主義」風格,然後也看到了一些極簡藝術派的空間設計,我們的第一個反應並不是「沒有生活感或沒有人味」,而是納悶「這樣要怎麼生活」以及「生活效用有點低唷」!


藝術是藝術,生活是生活

不要弄錯囉!

極簡生活不是透過模仿那樣的室內設計,就是極簡生活。藝術重視的可能是美感與創作者抒發情感的媒介。

生活則是幫助我們追求理想的自己。

而理想的自己要透過行動來達成,而行動會需要物品的輔助,而這些所需的物品與對應的空間即成就了生活。


辨識出一直緊抓不放的內心恐懼

成為理想的自己可能不是一蹴可幾的事情。因為一開始我們可能連自己想成為的理想樣子都不清楚,因為我們可能也不了解現在的自己,因此我們能嘗試的就是先釐清現在或是過去的自己。

生活與物品反映我們是誰。

我們的每項消費行為都是有原因的!每個被我們買入或帶入家中的物品都反映出一個我們自己的內在動機或人生信念。

我們不會無緣無故地買一個物品回到家中,即使事後發現其實是因為「腦波弱(好多人這麼說)」、「容易被說服」、「不敢拒絕別人」等等任何看似被動的原因,其實都一再顯示出我們自己深信的信念!

舉例來說,我們以為我們的信念是「為了對別人有禮貌,因此不拒絕他人的好意。」

實際上,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5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布蘭達&維尼的簡單生活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極簡人的家
38.5K會員
684內容數
生活不用很多物品,只需要精準的物品、空間、生活模式, 我們享受身上只有足夠的物品、但擁有全世界的無限生活! 最喜歡研究與分享​「整理思維、簡單生活、游牧生活」, 如果這些內容能有一點幫助到這個世界,那就太幸福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極簡人的家 的其他內容
有些人以為「極簡」就是什麼都要最少、什麼都不要買、生活也要過得簡簡單單的、不要惹事生非、不要沒事找事做,平平淡淡地待在家裡最好。 雖然這也是一種方式方式,卻不是極簡生活的全貌。 學習極簡生活,其實要減少的不是物品,而是「內心的恐懼」。 當你可以放下所有的恐懼、全然地活在當下,你就什麼都做得到、什麼都
作者北野武雖然在日本演藝界是一位成功人士,但在社會氛圍較為保守的日本裡,仍被視為較不中規中矩,有點「離經叛道」的人,這就不免讓我們聯想到「極簡主義者」有時候似乎也會被貼上這樣的標籤呢! 但這樣的人所提出的觀點往往又那麼精準、又那麼直搗人心,發揮了極大的影響力! 那「北野武的新道德」是什麼呢?
有些人可能發現自己 有時候會猶豫不決、無法馬上做決定, 不小心就浪費了許多的時間在煩惱, 但還是無法做出好決定~  這本好書《決斷力的練習》就提到一點 「決斷力說是捨棄力也不為過」 ,當你什麼都想要的時候, 其實你可能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在什麼都想要的情況之下, 有極大的可能性是什麼也
很多人透過兼差、打工、斜槓或創業的方式來累積財富,並期望著某一天存到足夠的錢就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生活,可以開始過著悠閒的生活並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 很妙的是,觀察到大部分的有錢人,他們似乎都不是為了賺錢而賺錢,更多的情況是他們做著喜歡的某一件事情,經年累月地將這件事情愈做愈好,而這件事「恰好」為他
從2019年下半年起,不論在書店逛新書,或是在網路上看到的文章、影音,似乎愈來愈常看到「極簡」的字眼。 在書店裡,我們有看到「極簡溝通」、「極簡工作」、「極簡國學」、「極簡閱讀」、「極簡統計」、「極簡歐洲史」、「極簡新世代」、「極簡經濟學」、「極簡股票投資」、「極簡高中文法」,各領域都套上了「極簡」
隨著科技進步地愈來愈快、世界也變動地愈來愈快,以前我們認為不可能的事情都變成了可能。 待在自家坐在沙發上,然後待上「特殊3D眼鏡」,就能進入到程式所設計的「虛擬遊戲世界」,體驗一個如同真實人生的遊戲! 甚至有人質疑,當虛擬實境的科技技術更加純熟,人們可能無法分辨什麼是虛擬的、什麼是真實的!
有些人以為「極簡」就是什麼都要最少、什麼都不要買、生活也要過得簡簡單單的、不要惹事生非、不要沒事找事做,平平淡淡地待在家裡最好。 雖然這也是一種方式方式,卻不是極簡生活的全貌。 學習極簡生活,其實要減少的不是物品,而是「內心的恐懼」。 當你可以放下所有的恐懼、全然地活在當下,你就什麼都做得到、什麼都
作者北野武雖然在日本演藝界是一位成功人士,但在社會氛圍較為保守的日本裡,仍被視為較不中規中矩,有點「離經叛道」的人,這就不免讓我們聯想到「極簡主義者」有時候似乎也會被貼上這樣的標籤呢! 但這樣的人所提出的觀點往往又那麼精準、又那麼直搗人心,發揮了極大的影響力! 那「北野武的新道德」是什麼呢?
有些人可能發現自己 有時候會猶豫不決、無法馬上做決定, 不小心就浪費了許多的時間在煩惱, 但還是無法做出好決定~  這本好書《決斷力的練習》就提到一點 「決斷力說是捨棄力也不為過」 ,當你什麼都想要的時候, 其實你可能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在什麼都想要的情況之下, 有極大的可能性是什麼也
很多人透過兼差、打工、斜槓或創業的方式來累積財富,並期望著某一天存到足夠的錢就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生活,可以開始過著悠閒的生活並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 很妙的是,觀察到大部分的有錢人,他們似乎都不是為了賺錢而賺錢,更多的情況是他們做著喜歡的某一件事情,經年累月地將這件事情愈做愈好,而這件事「恰好」為他
從2019年下半年起,不論在書店逛新書,或是在網路上看到的文章、影音,似乎愈來愈常看到「極簡」的字眼。 在書店裡,我們有看到「極簡溝通」、「極簡工作」、「極簡國學」、「極簡閱讀」、「極簡統計」、「極簡歐洲史」、「極簡新世代」、「極簡經濟學」、「極簡股票投資」、「極簡高中文法」,各領域都套上了「極簡」
隨著科技進步地愈來愈快、世界也變動地愈來愈快,以前我們認為不可能的事情都變成了可能。 待在自家坐在沙發上,然後待上「特殊3D眼鏡」,就能進入到程式所設計的「虛擬遊戲世界」,體驗一個如同真實人生的遊戲! 甚至有人質疑,當虛擬實境的科技技術更加純熟,人們可能無法分辨什麼是虛擬的、什麼是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