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霸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來談一點比較嚴肅的東西,讀者一定有聽過的「霸權(Hegemony)」。台灣讀者應該在「不客觀中立」媒體聽過,有「單極霸權」、「雙極體系」、「多極世界」等多種理論。

這邊簡單敘述一下:

單極霸權意指,世界上有一個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特別強大的國家,強到足以制定國際秩序,例如古早的羅馬帝國,其世界觀被稱為羅馬治下和平(Pax Roman。(奧古斯都:你們這些可愛的蠻族不聽話,我就派兩個軍團屠你城喔。)

雙極體系指兩個綜合實力可一較高下的國家,在世界上領導不同的集團彼此對抗與牽制的狀態,例如冷戰時期的美蘇兩國。這個世界觀也有人稱是不穩定的和平。(美:我要用十顆核彈消滅你的軍隊。蘇:那我就用二十顆打爆美東大城。美:那我用一千顆夷平蘇俄!蘇:那我就用一萬顆轟平地球!其他國家:靠!別牽拖到我們啊。)

多極世界泛指檯面上有很多國家都算強國,但沒有一個具有可以獨霸的實力,例如歐洲數百年來的狀態。這個狀態也有人認為是不穩定和平,屬於恐怖平衡的一種。(德:我要領導中歐!俄:東歐是我的、中歐也是我的!奧:中歐跟巴爾幹是我的!法:西歐是我的、中歐也是!英:都不是我的、但也不是你們的。瑞:來打啊,看過瑞士鄉民暴走沒?)

但我們在這邊要很清楚認知到一件事情,「現實」跟「理想」是不一樣的,你認為世界該怎樣跟現在是怎樣,可是「兩碼子事」。(聲嘶力竭的某國:世界是多極體系。悠哉的美國:我也這麼認為。)

raw-image

現在的世界普遍被認為是「一超多強、多強不強」,這個講法相信多數讀者都聽過,但只要稍微懂得用數學的平移法,就可以知道這句話真正的意思:「一超(-強)多強(-強)、多強(-強)不強(-強)」=「一強多弱、多弱很弱」=「一強跟一堆弱」。(設超強=10、強=5、弱=0。懷疑算式?那請告訴大家,數字要多少才叫做超級,5.1嗎?)

回到定義上,所謂的霸權,一般認為是在一個區域內,具有排他性的權力,可以在此範圍內享有極高的政治、經濟、軍事與文化上的影響力。簡單說就是在一個區域範圍內,有一個國家相對來說「非常強」,強到可以制定一套區域秩序。

這種定義本身沒問題,有問題的是在延伸上,讀者可以思考一下,為何千年前的羅馬跟漢朝都會被認為是霸權國家?因為在他們的世界中,並沒有其他可以挑戰的對手存在,就算羅馬跟漢彼此都知道,遙遠的彼方有強大的國家,但因為古代的客觀條件,使得雙方的世界不重疊。也因此我們可以定義兩個區域有兩個霸權存在。(羅馬、漢:遙遠的地方有一個國家,據說⋯⋯)

比較誇張的延伸就是,在西班牙入侵美洲前,馬雅跟阿茲提克都是區域內的霸權,彼此知道存在但也拿對方沒轍,客觀的條件不足以造成雙方的世界重疊。但當西班牙登陸美洲後,就存在「比較」的對像,西班牙就成為南美舞台上的玩家,阿茲提克就不能算是定義下的霸權了。

同理,今天的世界基本上已經不是各自獨立的個體,當我們在談論地區霸權的時候,其實是刻意「獨立條件」好方便討論地區狀態,但事實上這個地區霸權一點都不能說霸。主要原因就是世界上目前存在超級強國,在現實無法抽離超強的影響下,地區霸權的獨立性完全取決外部而非自我意志。(南非:我們是地區霸權!美:恩,你是。)

所以,霸權還是回歸到制訂廣泛秩序的問題上,只有制定遊戲規則的國家可以稱霸權。至於你討不討厭霸權,那是另一回事。(非霸權國家:我們反對所有的霸權,除非我自己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1.5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0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Thumbnail
2025/04/20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三世紀到七世紀初,歐亞大陸上只有兩個世界霸權長期存在。一個當然是地中海的羅馬帝國,另一個就是他們永遠的宿敵,波斯薩珊帝國,又稱為波斯第二帝國。 薩珊帝國幅員廣大,影響力輻射至整個中亞、中東。軍事上多次擊敗羅馬帝國,甚至一度把東羅馬逼到亡國的絕境。政治、文化都十分精緻,連對未來伊斯蘭世界的形成都有
Thumbnail
在三世紀到七世紀初,歐亞大陸上只有兩個世界霸權長期存在。一個當然是地中海的羅馬帝國,另一個就是他們永遠的宿敵,波斯薩珊帝國,又稱為波斯第二帝國。 薩珊帝國幅員廣大,影響力輻射至整個中亞、中東。軍事上多次擊敗羅馬帝國,甚至一度把東羅馬逼到亡國的絕境。政治、文化都十分精緻,連對未來伊斯蘭世界的形成都有
Thumbnail
隨著世界進入到二十一世紀,二十世紀戰爭的一個重要要素-總體戰體制也逐漸地進入到了衰退的階段,現代的總體戰萌芽於拿破崙戰爭時期,並於二十世紀中期達到了其頂峰,並在冷戰時代逐步的衰退,一直到九一一事件與美國反恐戰爭開始後,總體戰模式也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視為將會被淘汰的過時模式,但距離總體戰的徹底結束還有
Thumbnail
隨著世界進入到二十一世紀,二十世紀戰爭的一個重要要素-總體戰體制也逐漸地進入到了衰退的階段,現代的總體戰萌芽於拿破崙戰爭時期,並於二十世紀中期達到了其頂峰,並在冷戰時代逐步的衰退,一直到九一一事件與美國反恐戰爭開始後,總體戰模式也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視為將會被淘汰的過時模式,但距離總體戰的徹底結束還有
Thumbnail
要了解戰略上的攻勢守勢,不能單單從軍備去看,更要從歷史跟現狀的格局,著眼「萬一現狀改變後會怎樣」的思維,去探討變化的可能性。 實際的作為 最後,看待攻勢跟守勢戰略,要以實際作為去看。不能只看意圖,或是表面宣稱的樣子,不然現代各國的軍事指導單位都叫做「國家防衛部」,你看過哪個主要國家有「戰爭部」的?
Thumbnail
要了解戰略上的攻勢守勢,不能單單從軍備去看,更要從歷史跟現狀的格局,著眼「萬一現狀改變後會怎樣」的思維,去探討變化的可能性。 實際的作為 最後,看待攻勢跟守勢戰略,要以實際作為去看。不能只看意圖,或是表面宣稱的樣子,不然現代各國的軍事指導單位都叫做「國家防衛部」,你看過哪個主要國家有「戰爭部」的?
Thumbnail
解釋所謂的攻勢、守勢戰略,意圖是非常重要的,台灣完全沒有反攻大陸的打算,現階段也沒有想過侵略福建省取得土地,那麼要將武器解釋成為進攻性用途,就沒有說服力。換句話說,要解釋攻勢跟守勢,我們要先了解「現狀」。 歷史無法放棄 回到近年最夯的範例,俄國對烏克蘭的侵略行動,許多人無法理解,何必大動干戈?
Thumbnail
解釋所謂的攻勢、守勢戰略,意圖是非常重要的,台灣完全沒有反攻大陸的打算,現階段也沒有想過侵略福建省取得土地,那麼要將武器解釋成為進攻性用途,就沒有說服力。換句話說,要解釋攻勢跟守勢,我們要先了解「現狀」。 歷史無法放棄 回到近年最夯的範例,俄國對烏克蘭的侵略行動,許多人無法理解,何必大動干戈?
Thumbnail
快速摘要烏東戰爭的來龍去脈 文長,沒時間可快速看標題: 1.歐命貴嗎?貴,但不是每個歐洲人都很貴。 2. 歐陸老大之爭:馬克宏能接過歐陸扛霸子嗎? 3. 世界警察嗎?我在基輔,情況有點糟,能派人來嗎? 4. 打啦?猜猜會打成怎樣? 5.小結、歐亞變勢的前兆
Thumbnail
快速摘要烏東戰爭的來龍去脈 文長,沒時間可快速看標題: 1.歐命貴嗎?貴,但不是每個歐洲人都很貴。 2. 歐陸老大之爭:馬克宏能接過歐陸扛霸子嗎? 3. 世界警察嗎?我在基輔,情況有點糟,能派人來嗎? 4. 打啦?猜猜會打成怎樣? 5.小結、歐亞變勢的前兆
Thumbnail
相較於中國從秦始皇一統天下後,除了幾個特殊時期,大部分時間都維持郡縣制的中央集權官僚統治方式,歐洲自從西羅馬帝國覆亡後基本上已經不存在大一統的環境,那是什麼因素造就兩者間的差異呢? 羅馬帝國靠地中海航運維繫 中世紀及其之後的歐洲世界 那為什麼中國做得到,歐洲卻是困難重重呢? 關鍵原因仍然出在河流上
Thumbnail
相較於中國從秦始皇一統天下後,除了幾個特殊時期,大部分時間都維持郡縣制的中央集權官僚統治方式,歐洲自從西羅馬帝國覆亡後基本上已經不存在大一統的環境,那是什麼因素造就兩者間的差異呢? 羅馬帝國靠地中海航運維繫 中世紀及其之後的歐洲世界 那為什麼中國做得到,歐洲卻是困難重重呢? 關鍵原因仍然出在河流上
Thumbnail
阿富汗的命運,就是過去數千年的老路,並沒有特別到哪。我們從歐洲到中東再到中亞,都可以看到類似的狀況。這個狀況就是,大國為了權力平衡,以及不讓少數民族團結,會進一步切割,只不過阿富汗是帝國邊境,不管哪個時代、哪個帝國都是邊境,所以問題更麻煩。
Thumbnail
阿富汗的命運,就是過去數千年的老路,並沒有特別到哪。我們從歐洲到中東再到中亞,都可以看到類似的狀況。這個狀況就是,大國為了權力平衡,以及不讓少數民族團結,會進一步切割,只不過阿富汗是帝國邊境,不管哪個時代、哪個帝國都是邊境,所以問題更麻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