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建立聯繫
第一部分:德籍顧問Max Bauer
- Max Bauer簡介:
德軍退役軍官,曾參與一次大戰,在1927年受當時的廣州政府邀請擔任顧問。在中國的幾年,他成為國民黨的經濟顧問,且深受蔣介石本人的信賴,負責在國民政府與德國工業界間牽線,建立起雙邊良好的溝通管道。但其本人在威瑪政府中不受歡迎,諷刺的是在他死後,他規畫的兩國關係反因此得以實現。
- Max Bauer在中國的工作:擔任經濟顧問,是為了規避擔任軍事顧問的敏感性,但他本人並沒有將經濟與軍事分開,且實際上參與了蔣介石的作戰計畫。擔任顧問的期間內,提供了軍事調動、部屬與改組計畫,經濟發展規畫、重工業計畫、財政改革,以及政治上的幾份備忘錄。這些計畫多半沒有完成,除了他本人的因素外,德國在準備進入中國時遇到大蕭條,客觀環境也阻礙了計畫的實行。但其政治觀點,對蔣介石等的影響不容小覷。
- Max Bauer對蔣介石的影響:很顯然的,Max Bauer與張靜江、朱家驊、戴季陶與蔣介石等,其思想上是接近的。蔣介石對德國的國家社會主義觀點表示認同,此點也可以從蔣介石個人對俾斯麥的推崇看出,且兩人都對蘇維埃制度不表認同。嚴格說,Max Bauer與蔣介石等國民黨右派,本質上是保守主義傾向,且都認為同樣的制度要在自然狀態下,依照國情做不同的修正。
- Max Bauer在軍事觀念上的重要性:國民黨取得中國的領導權,孫中山的五權憲法被當作教條實行,設立五院互相合作的政府。但有一大問題,就是五院中沒有軍事組織,Max Bauer本人並不喜歡共和國,他提出的軍權,是直屬總統的軍事指揮權,類似德國的參謀本部,使得總統成為全軍總司令。這些組織可說完全依照德國建制,而且Max Bauer本人也參與第一個教導旅的設立,這個隸屬蔣介石的教導旅,將成為日後蔣介石建軍的參考藍本。
第二部分 :中國內部的問題
- 名義上的統一:1927年間,國民黨在軍事上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並在名義上統一了中國。但實際上從Max Bauer受顧就知道,他一開始是受李濟深的聘請,後來是朱家驊的牽線,才得以碰到蔣介石。在中國內部,各派系之間的鬥爭依然激烈。從以下事例可看出,經Max Bauer牽線,蔣介石派出的南京代表團在德國獲得了莫大的歡迎,但同一時間李濟深派出的廣州代表團也到了德國,稍後由孫科率領的考察團也到了德國。這不協調的狀況,當然被德國人看在眼裡。
- 選擇德國的必然性:中國在統一之路上,需要外籍顧問的協助是無庸置疑的,孫中山在他逝世前聯俄容共,是因為現實環境下,蘇俄可以提供最快也最實際的援助。但這些想法,在蔣介石北伐的時候「清黨」給破壞了,姑且不論打斷與蘇俄的關係好壞,就現實面來說,國民政府需要外籍顧問,又不想要招致外國干預。這時候,有帝國主義傾向,以及在華仍擁有特權的列強就不必考慮了,剛剛撕破臉的蘇俄也不用說,那麼只有可說同病相憐的德國可以談。而德國工業界視中國為廣大的市場,而在政治思想上又與國民政府首腦接近,自然德國成為唯一的選擇。要注意的是,顧問人數不在多,而在於其重要性,美、日顧問在中國也不少,但沒有德籍顧問擔任的職位重要,也沒有其對高層要人的影響力。
- 仍然不穩定的局勢:前段已提到,中國在內部上仍是鬥爭不斷,具體的表現包括左右派鬥爭,蔣介石下野與汪精衛組建政府,孫科也鬥爭期間內擔任過行政院長。缺點是互相鬥爭,讓德國人對穩定的中國不表樂觀,但優點則是讓各派系實際了解到中國當時的困難,尤其是孫科依照其父親孫中山的遺訓,所提出的各項鐵路、經濟計畫,在財政上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內部如此,外部則面臨到日本侵入東北,國民政府頓失大批工廠,這也使得德國對中國的未來抱持審慎的態度。
- 現實上的困難:中國軍隊從來就沒有國家化過,在軍閥時代軍隊都是私軍,Max Bauer提議的參謀本部,在德國是由一群專業軍官,經過多年後晉升成的,但在中國卻成為酬庸性質的榮譽職位。這並不是制度不良,是現實面上無法推行。
第三部分 :工業外交
- 一切都是外了錢:德國外交部當然反對軍事上直接援助,但工業界協助建立工廠,談論投資計畫,這又是另外一回事。現實上由於對華貿易的重要性提升,外交部也沒有反對到底的理由。而在大蕭條之前,德國工業界尋找市場的努力一直都沒有停頓過。只不過,兩國的官方合作,在1920年代仍然是紙上作業居多。主要原因,還是在私人貿易商不願意將德中貿易權交給國家壟斷,而中間商不少收受回扣,也從中作梗,這些困擾要到30年代後才會解決。
- Max Bauer死後的分裂:若說Max Bauer幾乎包辦了軍事與經濟領域,那麼他的後任則偏重於軍事面,接任的Gearg Wetzell在軍事上做了非常大的努力,不僅僅在訓練部隊與組織規劃上,還積極的推動中國與德國軍隊的直接聯繫。在經濟上,Gearg Wetzell完全不干涉,所以這些角色就交給了德國工業界處理,工業界人士在商言商,曾派出中國考察團直接了解現狀,也能夠充分理解中國的現實困難。
- 文化先行策略:德國工業界派出的考察團回國後,很明確的指出中國的不穩定性,直接投資的風險過大。但就長期來說,中國的巨大市場與廣大資源,仍然是令人充滿信心的,只是就現實面來說,要先從間接路線著手,積極的「宣傳德國文化。」具體措施就是興辦學校,提供中國留學生獎學金,培養親德人才,鼓勵德國人前往中國,在中國興辦報紙影響輿論等等。具體成果並非立即的,德國工業界很有前瞻性的理解到,只要未來中國的高層管理人才、工業技術精英都是親德,自然就會得到中國市場大量的訂單,以及優越的談判地位。
第四部分:很小的成果、很大的影響
- 經濟大蕭條:全球性經濟危機,讓德國工業界、銀行界,想要藉由提供貸款的方式,逐步前進中國的夢想被擱置了。而且中國本身因為日本侵略與大蕭條的影響,更糟的是遇到長江水患,貨幣下跌到最低點,種種的客觀環境之惡劣,使得20年代德國的努力,各種長遠的計畫與投資合約,都無法立即推動。但這也必須指出,大蕭條是全球性影響,不能將責任推到兩國身上。
- 聯繫的建立:雖然沒有多少具體成果,但兩國在20年代的積極接觸,提供了未來很大的合作空間。對比英國從來就不認為派出顧問是好主意,但實際上對華出口的下跌,也改變了英國的態度。這些聯繫的建立,人脈的培養,都將在30年代開花結果。
簡析
人脈是很重要的,這句話老生常談,卻是真實的。我們不能忘記一點,談論戰略不是紙上談兵,現實面上你要跟人合作,「信任」是絕對重要的,如果私人信任不夠,那就只能依靠法院來強迫合約的履行。但在國家層面上,中國就曾經不履行債務過,其他國家也沒辦法說再派八國聯軍一次去要錢,事實上中國也真的沒錢,你能怎麼辦?
從這邊我們也可以看到,德國人對中國了解的不多,所以必須依賴實際前往中國的外交官、軍官提供第一手資料,如果不是這些人積極冒險,也無法把中國的關係跟德國工業界建立起來。在此中間,我們也不能忽視朱家驊的角色,他本身地質學家的身分,使他跟德國學術界有良好關係,而他在政界積極的參與,推動兩國的良好關係成長,如果不是朱家驊跟德國的關係,兩國間的聯繫不知道會晚幾年才建立。
這都是屬於歷史檯面下的活動,當我們在研究戰史的時候,往往忽略人的角色,或輕易的相信大時代的不可違抗,這種徹底輕視「事在人為」的特性,正好是網友一般探討戰略、歷史的通病。Max Bauer嚴格來說,並不能算是什麼好人,朱家驊參與CC派的建立,這黨特務組織後來害慘國民黨,也說明了其人也不是什麼自由開明的人物。
但我們可以因人廢言嗎?不要忘記時代。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想法,在當時的中國,支持民主自由的,大概也只有胡適而已,慘的是胡適算雜學家,沒有非常有力的論點可以支持他的民主思想。獨裁、法西斯、國家社會主義,這些都是當時中國流行的觀點,且對照義大利、德國後來的成功,我們要說,這些人都是支持專制的王八蛋?後見之明,永遠不敗。
這些人的運作,我們可以理解到幾點。第一,個人的利益在其中。第二,派系的利益也在其中。第三,國家的利益包含在內。簡單說,國家利益不見得對個人有利,但個人利益會對國家有利。每個人都在替自己打算,像汪精衛這種會去刺殺滿清親王的勇者很少,有相同思想跟相同利益的人,往往會結黨成派,來發揮其影響力,實踐其思想。而每一個人,都會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應該會對國家社會有幫助。
這才是現實,那種先替國家利益著想,最後才替自己打算的人,多半都在唬爛你,這種打高空的人,十之八九都唯利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