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宗蔚:一種描繪自己與他人心理地圖的能力——導讀《心智化:依附關係.情感調節.自我發展》

2021/05/0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自佛洛伊德以歇斯底里症的症狀及夢的解析揭開了瞭解人類內在心智運作方式的序幕後,精神分析學界不斷嘗試用更多的角度加深我們對內在心智運作的瞭解:從驅力論到客體關係理論,從自我功能與防衛到自體的發展,從精神官能式的心智狀態到對原始的精神病態式心智狀態的理解,等。而彼得‧馮納吉與其同伴所提出的心智化(mentalization)理論,在精神分析邁入二十一世紀後,逐漸變成了一個很夯的觀點。
心智化闡述的是一個人能夠瞭解自己或他人行為背後的心理意義的能力,用白話來說,就是能夠理解原本不理解的(understanding misunderstanding)及能夠思考「思考」這件事(thinking about thinking)的能力。這個概念早期多在哲學及認知心理學的領域被探討,直至1960年代之後,伴隨著發展心理學及嬰兒觀察與研究的逐漸盛行,精神分析學界也開始探索心智化對人類內在心智發展的影響。而整個精神分析界從一開始的陌生(甚至抗拒),到後來的逐漸接受,到現在的已將心智化視為一個重要的精神功能(psychic functioning),這得歸功於馮納吉及其同伴長期的努力,成功的以精神分析的觀點重新詮釋心智化理論,整合心智發展與情緒發展之間的關聯,讓心智化的概念有了情感的厚度;並成功的以心智化的理論重新詮釋精神分析的理論發展,補充了精神分析百年來對於人類早期心智發展描述的不足。當然,心智化的理論挑戰了精神分析原本存在的一些重要概念(就如同過去在精神分析史不斷發生的,新的理論挑戰了之前理論的觀點),但這就是精神分析的精神,不同的想法及觀點皆有其容身之處,重點在我們有沒有心智能力去理解不同觀點所造成的誤解(understanding misunderstanding),及思考這些現象(thinking about thinking)的能力。
有趣的是當馮納吉及其同伴在發展心智化理論時,原本是為了能更有效的治療邊緣型人格障礙症(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解決傳統精神分析對BPD治療方式有所限制的困境。但隨著作者系統性的描述心智化發展的過程,我們驚喜地發現心智化理論不僅對於了解及治療邊緣型人格狀態的成人個案會有幫助,對了解及治療兒童青少年個案,及與父母工作,也會有幫助。我想這也是兩位譯者找我寫序時,會希望我可以從父母諮詢的角度談這本書的原因了。的確,做為一位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與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師,與父母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心智化的形成是嬰兒透過探索他人的心智來理解自己心智的一個歷程,所以心智化能力的發展非常仰賴他人,而這個「他人」,則會是我們每個人一出生後的主要照顧者:母親(及父親),我們的原初客體。父母透過情感鏡映(affect-mirroring),幫助嬰兒發現自己的情感,進而發展出情感調節(affect regulation)的能力,奠定心智化的發展,最後發展出調節自我與調整人際互動經驗的能力。所以父母,作為嬰兒的主要照顧者及早期的人際環境,對於嬰兒的自我發展,會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作者在書中特別強調心智化情感體會(mentalized affectivity)是心理治療介入時療效的核心,而這也會是跟父母工作的重點。心智化情感體會代表了一個人能在經驗上理解自己的感受,而不只是理智上的理解而已;這跟比昂(Bion)所講的涵容(containing)有異曲同工之妙,思考能力的發展是一種情緒上理解(emotional realization)的經驗。臨床工作裡,我發現很多專業人員在與父母諮詢時,容易流於一個迷思:覺得要跟父母討論孩子的問題,給父母建議,幫助父母找到解決孩子問題的方法,這才是一個「有效」的父母諮詢。但當專業人員把與父母工作的焦點擺在上述時,整個介入容易變成理智上的討論,而非情緒經驗的理解,恰恰失去了重點。
與父母諮詢的重點在於協助父母瞭解其孩子情緒困擾或行為問題背後的心理意義,而這恰恰挑戰了父母本身心智化的能力。大部分父母的不知道如何處理孩子的問題,反映的是父母本身心智化能力的不足,而這也會跟父母自身早年的經驗有關:當一個人沒有機會從自己父母的眼中看見自己時,這個人也會很難從自己的眼中看見自己的孩子。專業人員在與父母諮詢時,作為父母的「他人」,透過聆聽與理解涵容父母的焦慮,協助父母看見自己的孩子(即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意義);當父母可以瞭解孩子怎麼回事時,通常他們就會找到解決辦法了。故與父母工作的重點不在解決問題,而在瞭解問題根源,這也是我在與父母工作時會不斷強調與提醒的「要把眼前這個人(父母),而不是不在場的第三者(孩子),作為會談時意圖瞭解與協助的對象」的原因了。
最後,我忍不住要讚賞一下兩位譯者。馮納吉及其同伴的這本著作不好翻譯,因為裡面不僅結合了許多精神分析的理論,同時也連結了其他領域的看法,如:發展心理學、科學研究、神經科學、認知心理學及哲學等。翻譯的人本身若對文中所提理論沒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在翻譯過程很容易迷失於專業術語的口號裡而變得見樹不見林,失去了文章的重點。但這本書讀起來清楚明確不繞口,看來兩位譯者拿捏得很好,相信這也可以幫助讀者們在讀這本巨作時能夠更快地在自己的心裡描繪出這本書所建構的心理地圖的。
文:許宗蔚(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英國Tavistock Clinic Centre兒童青少年實習心理治療師、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精神分析師)


《心智化:依附關係.情感調節.自我發展》
Affect Regulation, Ment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lf
作者 ◎ 彼得.馮納吉、喬治.葛瑞蓋、艾略特.朱里斯特、瑪莉.漢普沃斯
譯者 ◎ 魏與晟、楊舒涵
審閱 ◎ 林俐伶
#探問人如何發現自己的千古習題
#跨學科重新理解心理治療
★榮獲2003年格拉迪瓦書籍獎★
心智化理論從本世紀初起即已成為顯學
但台灣目前仍未有該領域重要著作出版品
本書是該領域第一本引介入台的重要著作
【延伸推薦】
《寶寶正在跟你說話:新手父母必備的嬰兒表情圖鑑》
Your Baby Is Speaking to You: a visual guide to the amazing behaviors of your newborn and growing baby
凱文•努金特博士(Dr. Kevin Nugent)/著、阿貝拉多•莫瑞爾(Abelardo Morell)/攝影、廖婉如/譯、李放晴/本書亞洲寶寶照片攝影
推薦理由:本書圖文並茂,解碼寶寶在生命最初期拋出的「加密訊息」,幫助親子間建立順暢無礙的溝通,也會幫助父母在照顧時,提升嬰兒的心智化能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