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體制與專家的關聯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這篇是因為之前有人提到專業技能的困惑,覺得專家為何會處理不了問題,或者說現在都換黨執政了,怎麼一堆事情都推動得很慢,甚至還感覺倒退。呃,筆者看了一些人的想法後,發現很多人都誤解,甚至錯的很離譜,所以想解釋一下。
我們對專家的定義,是指對某一個領域有專業訓練,由理論與實務兼具的前輩,把經驗化成知識,透過教育體制選拔出適合的人,再把這個人逐步的教育訓練成新一代的專家。這個專家又可以把自己遇到的事情,經驗轉換為更多的知識,寫成一本本的教科書,一條條的SOP讓後面的人可以學習。要簡化成有專業知識的技術高手也是可以。
當我們解釋何謂專家,其實就已經把專家的優缺點都條列出來。專家的優點是,在「已知的系統內很厲害」,「在體制內或事不要脫離太遠都可以有效預測與處理」。簡單說就是內插法很強,外插法不要差太遠都還蠻準的。缺點就是,萬一狀況跟已知的差太多呢?變化無法用既有的系統去線性預估呢?那就完蛋了,鐵定會處理不來。也就是說,處理既有的事情可以穩固保守,但面對嶄新的變化則會顯得抗拒改變。
在台灣,請大家先面對一個現實,那就是教育體制不管打一開始為了哪個族群,現狀就是培養出一批批的專家,專家不是只有技術,還包含了專業的行政官僚,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國民黨好歹自願或被迫接受美國的指導,現今的中華民國制度,需要一大批的文官才能運作。而這批文官,高階的那種外國人先不論,真正讓機器動起來的每根螺絲跟齒輪,絕大部分的背景或是意識形態偏向哪一種,「大家心裡都有數」。
這不光是行政文官系統,軍隊組織也是類似,只是進去軍組織的人力素質向來較差,所以感覺特別爛。其他好一點的,就是接近李登輝時期的公教人員,或者是國營事業的技術專才。筆者再次強調,高階以上的一堆外國人跟靠關係,不代表基層的人是草包跟腦包。沒有這些中下層的專家運作,中華民國早沉到太平洋裡,美國要你做什麼都會做不出來。
為何提這個?因為很多人對於政黨輪替有很奇怪的幻想,筆者認識很多人,甚至親友在阿扁八年期間,就充分領教過「文官系統反抗」是怎麼一回事。這些人不見得是恨民進黨恨之入骨,只是「覺得你是智障不想理你」這種消極反抗的程度,就搞到整個國家運轉幾乎卡住。
許多人那八年都有一些經驗,就是自己或是朋友明明就是留洋的專家,換黨之後受邀來修改新的規章辦法,怎麼就是有一批人死都不理你?一半是政治鬥爭刻意的,但另一半算是路徑不同,他們受的訓練是這種,你的訓練是那種,所以他們覺得你「根本不懂」,所以別說幫你做事,連數據都不給你,等你出包再羞辱你。
若你有藍的朋友,一直跟你說什麼民進黨不會治國,沒有專家跟技術人才,其實講的是這個。你如果選擇用同樣的數據跟解讀辦法,轉個彎跟他談,這些人才會覺得你「巷子內的」,來聊聊吧。問題就出在這,當國家選擇換個黨來,整套意識型態都要修正,這些體制內的人不想改,你要怎麼處理?
兩個辦法,一個是體制內逐步修正,你要講成招降納叛筆者也沒意見,透過系統內的合法手段,一步步調整人事物,然後讓新進的人接受的是新的系統化訓練,久了就會改。另一個就是革命,你把整批人全部幹掉,不管是換掉還是宰掉,然後找新的一批人上去做,現代已經沒辦法列寧式清算,所以只能自己養一大批專家等。簡單說,俄國革命已經不能再現,你唯一的辦法就是學美國,各自養一大批專家,換人上台就整批去換掉,從上到下全部都處理。
為何筆者一直說台灣的左派政黨成不了事?因為他們思想上宣揚的都是革命式做法,但自己始終都找不到足夠的專家配合,也沒有夠多的人有經驗可以承接執政。既革不了命,又把願意進入體制內緩慢改變的同志打成黑五類,結果當然只有失去專家支持,永遠在外頭叫囂,或是等自己上台後,被另一個口號翻掉。
台灣今天的體制問題主要有兩條線在影響,理解這個才能對現在的蔡政府有較清楚的認知,知道這個「民進」黨有多麼「不民進黨」,但又很「民進黨」。
主線一,是李登輝掌權後,整個黨國體制被大修,但沒有到被毀掉的程度,所以必須跟所謂的財經界、教育界、學術界等一堆界去妥協。讓很多原本上不了臺面的派系跟組織出頭,包括當時根本只是小派系的馬英九這批。這算是國家體制翻新的一大進展,因為過去許多靠血統關係晉升的路都斷了,你要不就是靠另一條路,不然就是依照現有的文官系統算功勳
不管怎麼說,這算是第一次有意義的打翻掉整個既有的人力資源配置,很多跟筆者一樣外省籍的,對這變化深惡痛絕,說穿了就是自己熟知的那套升官圖被燒掉了,不知道該怎麼辦。但即便如此,也不是每個系統都完蛋,不然馬英九絕對沒機會,但至少馬被鄭推薦出去當招牌,吳敦義還換到一個虛的高雄市長位置。這是國民黨體制崩壞的隱憂,後面會提到。
主線二,是民進黨終於進入政治系統主流,等於宣告放棄革命路線,要走體制內改革。民進黨等於吸納了非國民黨的勢力,以及海外許多原本偏台獨色彩的專家。這些人專業技能不輸文官系統內的,甚至受過更殘酷的市場競爭,只不過欠缺行政經驗,不知道怎麼在國家既有系統內做事,其次是受到大大小小文官抵制,很多改革在地方是功敗垂成。
但是,至少民進黨,或者說是黨外勢力,確實慢慢掌握國家機器的運轉方法,尤其是俗稱鬥爭一流的新潮流,認知到體制內鬥爭的重要,早早就把大量人才灑到文官系統內,而且有些人直到今天,沒講可能都不知道他是新系的。這些人將在十幾年後形成另一個重要影響。
這兩條主線在兩千年交錯,第一次政黨輪替,文官系統以為將被洗牌,但其實洗不動。一者民進黨的人力資源還不夠,地方上的經驗很多,但中央政府的執行模式跟細節都不清楚,常常誤信他人,導致一堆內部情資外流,天天被立法院的多數國民黨洗臉。二者,國民黨採取焦土作戰,導致第一任幾乎是國家機器停擺,很多事情不密室妥協,根本不可能動。這狀況直到第三年,陳水扁才掌握住整個狀況,以及怎樣推動事情的辦法,若非如此選不上第二任。
如果事情到此為止,國民黨就沒有馬八年了。因為民進黨會透過掌握中央政府的運轉模式,成功的把黨產早早抄掉,系統性的殲滅國民黨的金脈跟人脈,事實就是當時連美國都覺得有無國民黨都沒差,搞不好陳水扁這個台獨還是活棋。不信筆者這樣說?反常識?那你太小看媒體洗版面的功力了。
主線交錯產生了一個深遠的影響,那就是台北市長馬英九的崛起,他自己是不怎樣,但派系透過合縱連橫,成功的把情治系統暫時統一,把連戰手中的權力奪走,順利掌握黨產的金流跟用法。所以在馬擔任國民黨副主席開始,國民黨對民進黨的炮火就開始無差別攻擊,簡稱國家內部內鬥內行,還把內鬥帶到國外去。
用盡了情治系統的合法手段,包括用錢買通對台熟悉的美國關鍵聯絡人,用媒體把每一個替扁政府做事的官員抹成深綠,所有的民進黨情資都被第一時間傳到媒體手上。檯面下的手段更狠,包括把隱藏在國防外交預算中的買通外國官員經費砍掉,毀掉好幾條李登輝劉泰英建立的外國私人關係,這些你見不到報紙報導的部分,全部造成扁政府在外交上的困難。
更黑暗的,就是直接栽贓你貪汙,然後法院檢調系統整個殺過去第一時間把你辦到死。為何陳師孟前幾天發下「狂言」?麻煩去查人家的背景,他比我們都要懂國民黨怎樣用法律鬥爭敵人。別的不說,光是好幾個所謂的次長、地方民代、鄉鎮長的貪汙,那個手法筆者看到報紙寫就心裡有數。很簡單啊,先父當年就被同樣的手段栽過,要不是後台硬一點,就被請去跟檢察官喝咖啡了。
體制到此,黨國部分略過,重點是馬派的人,有系統的毀滅掉蔣經國後期到李登輝所培養的專家。這些人,特別是「國家體制化深的」,是那種不分藍綠,只聽制度的上司辦事,而且是「專家辦事你放心」,保證把事做好的優秀文官,不是在扁八年內鬥爭下台外放,就是馬英九上台後全面清算,中央政府內的優秀專業官僚,基本上是一個不剩。
主線兩條到這邊,發生了極大變化,優秀的專業文官,不是被迫成為民進黨,就是外放地方。而又正好民進黨在地方的選舉逐步進逼,剛好主席是蔡英文,標準的中華民國專業官僚訓練出身,他跟他找的派系,對於吸納這些專家有特別的魅力。把話說白了就是,文官系統在扁馬十六年內被洗過兩輪,真正的沒色彩專業官僚,幾乎都被民進黨吃掉了,留在馬身邊的「全部是自己人」,你只是以為他們不是而已,若非自己派系人馬,就是跟財經幫等其他大派合作妥協的人,例如某個前交通部長跟院長。
蔡政府上台,懂這段文官變化的人,大致上都可以預測他的作法,一定是在既有的架構下逐步改變。而且蔡手上的名單已經夠多,至少行政體系等的人才夠多,這些人就算不是民進黨的鐵粉,至少也是中華民國派,總之不會是紅色,也不會被馬派的人收買。
剩下哪些大的系統還要整頓?檢調司法找體制內的邱太三去修理,手段不陰狠根本動不了這塊。監察院等到今天終於讓知道怎麼修理混蛋的陳師孟去處理,比黨國輩分高低,這些人都要跟他拜。財經幫的最後堡壘是央行,現在就看新系怎麼去談判,談到什麼程度不知道,因為還在進行。
不然你以為最近半年,怎麼有人狂撒錢要打新系?大家真的以為只是新系平常顧人怨?因為真正的金脈整塊被滲入,甚至會被取代,仁社的人害怕了,才會做那麼明顯,找白手套去買名嘴跟網紅,幾乎無限制的買網路媒體。讀者有仔細看那些內幕,比對消息就可以抓出背後的目的其實就一個。
講這麼多,筆者還是修飾了很多部分,太細節的說了無用,還會害到人。總之,投蔡英文一票,選他上台的那刻,就該知道體制內改變的狀況,不管你再如何討厭文官系統,現實就是國家運轉要這些人,不然每個人都給你公文壓一小時,前後就差三天,一堆事情都不用做了。
不然,各位以為像是鄭文燦等,何以搶下高支持度?絕對不是會撒錢而已,而是走動式管理加上對文官的緊迫盯人,不然撒錢只會灑成宋楚瑜,要五毛給十塊,全部被吃掉。
後面還有很多故事可以等著看,台大校長還沒鬥完,政大校長又一個,各位可以看馬派的人會有多雙重標準。筆者還在等著看馬會不會真的自己跳下去,自降格調只為了要權位。
最後,筆者想說的是。在台灣,專家就是處理體制內很行,遇到現在這種全球性不景氣,換誰都沒辦法,因為文官只會那套。那你說換嶄新的、激烈的變革,找年輕有活力有創意的去做啊。說的簡單,納稅人的錢要給,計畫總要寫得出來吧?你真的會接受一份計畫書,風險九十趴利潤一百倍嗎?很多網路上宣稱自己講的官員都不聽,有一半以上都是這種賭博計畫,文官系統內當然沒人會理你
美國也是一樣的狀況,歐巴馬想要用自己的左派人馬,結果根本換不掉既有的,只得簽署一堆行政命令硬幹。最後只是給自己的矽谷電子菁英與華爾街支持者賺得荷包滿滿,國家整個都走鐘。川普上台也類似,他身邊的共和黨只要是非體制內的人,幾乎都出包炸掉下台,現在也是越來越體制化,他知道不這樣做,美國強大的國家機器也是開不動的。
同樣的狀況,中國也是一樣,日本也同樣,大家都一樣。你想要革命性的做法,首先是要有夠多的專家配合,可以承接整個政府機器運轉。若你沒有,光是高喊口號,真的聽你的去做,下場就是委內瑞拉。實例就在眼前,台灣人不是笨蛋,為何一堆人「失去理念」?別鬧了,全球性的停滯已經很慘了,大家只是不想更慘而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7.6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時運不濟的台灣「總理」趙少康,台灣人給你一次改革政治體制的機會嗎?政治制度的進步,是以「日拱一卒」的精神,持續推進演化實現的。對於一個政府,制度性的一小步,遠比「換人做做看」更重要。臺灣選舉,不應僅僅是選「好」人,而更應該是選擇一次可以帶來制度性進步的「機遇」。
Thumbnail
avatar
日在九天
2024-01-11
失敗之光:台灣教育體制下的挑戰與反思在我無意見看見網路上有人討論三模的國文寫作時,讓我特別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題目設計更是引人入勝。首題以一場關於失敗實驗的小遊戲為核心,讓我不禁反思,為何台灣的學生在全球範疇中展現最高的「害怕失敗」指數?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剖析。
Thumbnail
avatar
袋鼠
2023-12-31
中國的執念:日本資深媒體人野島剛解讀習近平強權體制下的台灣及香港 日前香港本土派政黨「香港眾志」副秘書長周庭在社群平台宣布決定棄保、流亡加拿大,此消息一出,香港隨即發布終身追捕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強調任何人都沒有法外特權,而這正是港區《國安法》之下的現況。 《中國的執念》是由「最了解台灣的日本人」的獨立記者野島剛所撰寫,透過台灣與香港來深入探討「中國」這個
Thumbnail
avatar
射手媽咪婷婷
2023-12-08
台胞證對台灣國際志願服務團體的支持台胞證,對台灣居民來往中國大陸地區的重要文件,除了在商務和旅遊領域發揮關鍵作用外,還在國際志願服務領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將深入探討台胞證對台灣國際志願服務團體的支持,並談及相關議題,包括中國簽證、VISA、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等,以了解其對國際志願服務的重要性。
Thumbnail
avatar
Linda Nisbet
2023-09-17
臺灣教育體制的挑戰:孩子的興趣與工作 臺灣教育體制中,高中生在不了解自己的興趣的情況下,往往只為了升學而考取一所大學。 不管是高中老師還是家長,都不斷的告知自己的孩子,你要把分數考高,才能選擇自己想要的學校。 但在學測或指考結束後,孩子們就要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想好決定自己未來一生的學校與科系。
Thumbnail
avatar
閱心
2023-07-27
從李昂《迷園》看女性個體到台灣的主體性發展一切種種,有如不曾發生,無來亦無去,只是這大千世界,迷夢一場。 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物質實力迅速上升;美國眼見中國勢力崛起,隔年,中斷對台灣長達十五年的經濟及軍事等援助;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迅速衰落;1979年1月,台美正式斷交,美國改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Thumbnail
avatar
黃心昀
2023-01-01
台灣版極道鮮師(下):體制教育是對弱勢家庭的「階級複製」這些學生申請自學之後,如果遇到經費的問題,如何解決? 他們這幾個家庭真正經濟比較有難題的只有汪汪。他們經濟上比我都還要富裕哈哈。 汪汪來講的話真的沒有(經費問題),汪汪我們用共享資源來處理,剛好有老師會彈琴願意分享,其他要學的東西剛好不太需要用到錢。 阿嘉(繼父是計程車司機,媽媽開卡拉OK)的話就需
Thumbnail
avatar
支持思考除罪化/OVERTHINKER
2022-11-14
台灣的媒體假象朋友們好 歡迎來到 輿公說事 今天是東亞時間2022年10月20號 很高興又有機會和大家在這裡見面聊天 今天聊一個 很多人關心話題 台灣的媒體假象 最後你還有那一個媒體是你可以信任的 答案是沒有 在台灣現在打開電視 曾經引以自傲的媒體報導 現在已經墮落 現在與中國大陸的中央電視台有何差別 結論是
avatar
好彩頭
2022-10-20
《現行教育體制變相的摧毀台灣學生:一次看清台灣教育為何長期廣受詬病,難以培育出期望的新型人才?》108課綱的初衷是讓學生有更多元化的學習選擇,適性發展自己的興趣;實際上,卻產生了諸多問題,帶個為一次看完問題背後的問題。
Thumbnail
avatar
亮孩
2022-07-20
台灣的金融體系先說結論,如果台灣的金融體系再不進步,總有一天會被這個世界淘汰而不自知。
avatar
JiunJie Chou
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