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泛統與統促的現狀與未來 part3

更新於 2020/04/16閱讀時間約 19 分鐘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特殊性,理解並不代表認同,更何況都幾十年後了,應當著重於後遺症。

進入跟日本的全面性對抗之前,有幾個背景要了解一下。
軍事上,蔣介石的國民黨中央軍,在與德國合作後已經是最強的軍事集團。其他地方性軍閥,不是在中原大戰中被擊潰,就是元氣大傷地盤縮小,接受國民政府官方領導。
輿論界來說,多年相互攻訐下,知識分子已經有了一個中國的共識,普遍認為當今的狀況下,蔣介石再怎麼糟糕,也沒有其他更好的領導者。也就是蔣已經得到了中國名義上的領導者地位,至少在官方態度上是如此,這會讓往後幾年的東亞局勢起了根本性變化。
文化上,開展的新生活運動雖然最後無疾而終,但包括蔣經國在內,國民黨的領導階級,充分在這種國民軍事化的氣氛下,以及共產黨對秩序的破壞,跟日本拋棄泛亞主義後,了解到透過活動促成國民的民族意識有多重要。雖然在當時對國家影響不大,這些經驗將在未來帶來台灣,成為新政府與秩序的基石。
表面的說法,剿匪先於抗日,我們課本是指內部的隱疾要先除,才能去對抗外在的癬疥。這道理一點也沒錯,因為共產黨在撤退到西安後,完全依靠蘇俄的奶水過活,而且心裡七上八下,簡單說就是沒錢沒人。張學良擊潰馮玉祥後,東北軍實質控制這裡,蘇俄隨時可以開條件,把渺小的中國共產黨交換出去。
史達林不是笨蛋,蔣介石的德式中央軍,加上張學良的東北大軍,已經處在合作狀態,要建立緩衝國沒有比直接找上這兩人更方便的。不要忘了此時納粹德國已經興起,史達林對希特勒的防備更重,在東方並不想節外生枝。也就是說,最佳的選項是讓蘇俄跟日本之間,成立一個緩衝地帶,不要正面跟日本衝突。
但這種緩衝國的利益,第一個被犧牲掉的鐵定是中國共產黨,至少檯面上看到的人物,毛澤東等人一定會被抓去祭旗。反倒是周恩來之類比較有知識分子氣息的,能夠跟其他人保持合作關係,中國共產黨會走到今天這條不歸路,老毛最後掌權是關鍵。
相對來講,日本想要的是保護滿州國,為之提供源源不絕的工業產能,跟蔣介石之間並沒有不可以調和的矛盾,日本政府也在摸索與蔣和平談判的空間。但為何最後仍然發生西安事變,盧溝橋事變?
西安事變的發生可以理解,蔣張兩人合作後的利益甚大,張學良沒有任何理由,也沒有道理發動兵諫,唯一可能就是本身的浪漫跟理想性,受到他人利用。不過由於他本人已作古,直到死前也沒有完整交代當時的細節,我們只能從許多小地方事後猜測。或許,這跟日本當年的狀況一起連結,才能得到比較清晰的輪廓。
關鍵在於,蔣介石在一統天下的過程中,已經把自己變成了民族主義者,既然成為了中華民族的領導者,那麼固有疆域就不能放棄。即使自己始終都沒有掌握過滿州,但名義上也不能說沒有。其實較合理的做法,是把西北到華北整個區域都劃給張學良,但這也卡到原本西北軍將領的地盤,很難執行下去。蔣最擅長的,就是利用日本跟這些地方軍閥的矛盾,在中間游移取利,逐步把自己的部隊跟國民黨官員派入取而代之,但在這個時間點上,可以操作的空間幾乎不存在了。
也就是說,到了盧溝橋事變前夕,由於名義上全中國都已經統一在國民政府的領導下,蔣就得負起政治上的責任,他必須面對日本且沒有迴避空間。而在中華民族的大旗下,他也不能對日本簽訂割地條約,尤其是承認滿州獨立。對蘇俄來說,只要能有緩衝區,是誰都好,促使中共必須急切找出自己的活路。
全部揉成一團,結果就是張學良不知道究竟受到何種刺激、何人說服,會發動西安事變,但結果顯然是,史達林發現中共不受控制,遠遠超出他的預期範圍,必須緊急踩煞車,張學良也發現中共不能信任,最後把蔣送回,這最後無疑大大提升蔣的合法性地位。
最感到不妙的其實是日本,日本並不想要正面跟蔣的軍事集團衝突,他們比史達林還渴望一個安全的緩衝區,他們只是希望在表面上蔣可以陪同一起對抗蘇俄,同時承認滿州屬於日本的勢力圈。西安事變後,整個中國局勢大致底定,張學良所屬軍隊被重編,已經沒有可以對抗中央軍的其他軍事集團存在,也代表跟蔣的正面衝突沒有空間可以躲了。
最後到了盧溝橋事變,日本原本也想要低調處理,但整個輿論炒熱以及蔣在內部上已沒辦法迴避跟日本的衝突。就以結果來說,日本失去了最佳緩衝國的對象,蘇俄則得到了一個不滿意但可以接受的結果,中共則是迴避了被消滅的危機,還從中得到最大的利益,在雙方困戰中壯大,直到擁有可以對抗蔣的實力。
這段近代史著重的地方,以本篇主旨來說,最重要的是民族主義的建立,對於一般農民來說,還沒有完整的國家概念,但就知識份子與城市居民而言,透過一連串的對外與對內事變,建立了一個完整的中華民族論述。
在這個論述中,蔣獲得了他多年來夢寐以求的中國合法領導者地位,上一個有此明確一致性認同的是袁世凱。但反過來說,他也不能夠裝死了,必須代表中國跟列強周旋,就以日本來說,地方軍閥的反抗與破壞條約,蔣在外交上需要處理,但地方軍不見得會理中央的命令,形成矛盾。共產黨更不用說,名義上接受中央政府的領導,實際上自己玩自己的。
就日本的角度來看,沒有比這種更棘手的,原本雖是一群地方軍閥,但至少都可以對自己負責。現在變成由蔣統一負責,而蔣卻沒有完全的控制能力,這就像你跟對方公司談判,業務說一套,總經理說一套,而總經理還開除不了業務,你要找誰罵?
所以,日本也沒辦法,一切的國防外交都要指向蔣,而這也更進一步促成了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要建立一個民族國家的民族主義,再也沒有比外敵壓迫更有效的,日本就在此時扮演了這個角色。最後知識份子普遍認為只有蔣可以領導國家,其他地方軍閥不甘願但也覺得沒辦法,蔣本人則必須自我說服是一個大中國民族主義者,不然也無法說服別人統一在中國的名號下。
在這個矛盾糾結的過程中,中華民族就從文字上的理論,被建構成具體的形象,由一串內憂外患下凝聚的故事,比任何理論更能吸引人。重要的是,這導致後來撤退到台灣的所有人,都是被建構出來的中華民族主義份子,也就是現在泛稱的大中國意識。
歷史的巧合就是這樣,一旦建立起來就難摧毀,尤其是中日正式開打,雖說是不宣而戰,但實際上就跟宣戰沒兩樣。軍事上如此,政治上更是如此,這讓後來日本戰敗後的局勢更麻煩,因為經過了八年戰役,在外敵刺激下,整個民族意識已經起來,至少在所有知識份子階層以及軍方相關單位中都是這樣,導致當中國共產黨開始挑起對蔣的內戰時,除了中國這塊招牌外,已經沒別塊可以拿出來用了。
讓我們快速跳過對日的戰爭,這不是近代史,筆者的目的不在此,跳過不是不講,而是講相關的重點。
首先,這場遠東的大型衝突,在國際間沒有多大支持,檯面上的理由,中國方面其實多年以來,一直對日本實質控制區域進行破壞,共產黨就不論,包括國民黨惡名昭彰的藍衣社,以及地方勢力自主行動,在國際間的風評並不好。再加上,國民黨的情治系統本就源自美國的訓練,根本就沒有什麼祕密行動是別人不知道的。課本是說中國統一,日本非法佔領等等,但以當年的國際觀點,你中華民國就是沒有實際控制滿州過,這從日俄戰爭日本勝利後以來就這樣。當年大清可是默認日俄在自己領土上開打,讓人分割勢力範圍,你中華民國既然繼承了,就沒道理不承認這些事。
檯面下的理由,希特勒不希望中國動亂,這會失去穩定的金屬礦源。史達林也不希望這麼早開打,他比較想先面對西方,東方等之後跟中國再一起解決日本,能拿到更多利益。英國此時也不希望遠東出事,美國雖說孤立中,但也不想要看到日本崛起,遠東震盪。
但就中國國內已經沒辦法了,蔣投入了他的精銳中央軍,因為若不這麼做,他的領導地位就不保。先不提輿論界一直指責他沒有積極抗日,地方軍閥也有充分的歷史理由,懷疑向來親日的蔣,實際上跟日本私下合作,蠶食他們的地盤。總之,開戰不到一年,中國失去了大半的中央軍,以及地方有力軍閥的精銳,此時在遙遠的西北方,共產黨用盡全力搶奪國民黨的勢力,但即使如此也不能在造成關鍵性破壞。
理由很簡單,共產黨太弱小了,就算成長率100%,八年也不夠你打敗蔣領導的國民黨。
日本還是需要一個緩衝區,因為不是正式宣戰,也就沒有談判條件,所以結果就是讓泛亞主義的汪兆銘到南京,成立我們稱的汪偽政權。這個政權是很尷尬的,從事後來看,蔣一定知道汪有這個打算,顯然也沒積極阻止,是否要保留平行談判的空間,現在也不知道了。其次,汪雖然被日本承認是合法的中國政府,但實質控制區域都是日本打下的,南京政權的偽軍,著重於打擊共產黨上,也沒積極對抗重慶政府,也是事實。這歷史問題已經無解了,沒有任何當事人還活著或留下紀錄,真偽難辨。
但就客觀的角度來說,日本如果勝利,南京政權的國民黨會取而代之,成立一個沒有滿州與外蒙的新中國,這在當時也不能說是一個不理性的選擇。重慶政權最後贏了,還是得在滿州問題上跟列強談判,最後結果依然難預料。我們事後諸葛簡單,當下很難說決策者是盲目的。
之後幾年,日本對華幾乎都沒有重大戰役,以日本的角度來說都是一兩個師團級作戰,稱不上是大型戰役。而中國方面往往要花數倍的代價才能得到跟日本相同的戰果,不過證明現代化戰爭建築在工業基礎上,光是喊愛國沒有用。這拿到台灣現在來講,就是一直講政治正確,從不分析現實也不承認有現實,只不過說明你沒有做事能力而已。
此時蔣在重慶也很尷尬,因為失去上海的金牛支持,本身是沒有持續作戰能力的,地方軍閥樂得沒有中央干預,只怕日本進逼。因為跟日本重啟戰端,從西安事變後跟蘇俄的關係就修復了,此時除了德國的支援,蘇俄也在幫助重慶政府上下了功夫,並不只是為了共產黨,看一下當年史達林的做法,不難發現重點還是放在拖住日本的戰爭能量。
簡單講,重慶政府風雨飄搖,除了依靠蘇俄跟德國暫時性的輸液,很多辦法都沒了。在經濟上除了繼續壓榨還沒淪陷日本之手的區域,也別無辦法,在各方面走向計畫經濟是國民黨唯一的選擇。這有兩個後遺症,一個是讓國民黨控制的區域,在日後國共內戰爭人心容易浮動,另一個則是計畫經濟的思維牢牢種在國民黨頭人的心中,明明反左但行事風格都很左。
不過,日本也有路線之爭,走到這步的大東亞共榮圈,不過就是中國的朝貢體制日本版,唯一的障礙就只剩下美國。美國一開始的作法也是孤立主義,不想武裝介入,但因應國際局勢早就開始重整軍備,而且對日本打經濟戰,三兩下就把日本打到幾乎沒路走。
美國會這麼下手的理由,事後來看除了太平洋利益無法跟日本共享外,國際共產的滲透,加上美國理想主義太種的性格兼有之。反正,日本被逼上絕路,同意美國的要求,就等於放棄過去幾年的心血,國內的建立朝貢體制跟回歸國際體系兩大路線衝突,最後的結果體現在珍珠港。
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第二天,消息傳遍世界。
東京大肆慶祝,倫敦的邱吉爾也在開香檳,史達林有沒笑喝伏特加則沒紀錄。
從華盛頓到舊金山一片哀悽與憤慨,柏林的希特勒也在喝悶酒。
在重慶的蔣跟在南京的汪,到底喝的是哪一種,想想也知道。
全世界有腦的人都知道,你把工業力最大的國家拖下水,結局幾乎是注定了。希特勒後來飲彈自盡,吃了兩顆原子彈的日本無條件投降,留下了雅爾達跟波茲坦的後遺症。
在中國,這後遺症非常之大,主要有三個結果。
  1. 蘇俄最後對日宣戰,把衰弱的日本關東軍打得七零八落,日本投降之後,在中國的日軍並沒完全棄守,相當程度的擋住紅軍的南下,但結果來說滿州是實質落入蘇俄之手。
  2. 重慶的蔣介石等到最後勝利,但卻是別人打下的,在話語權上已經輸人一截,但就表面上來說,中國的合法領導者,發表對領土的回覆也是理所當然,尤其是要求滿州跟台灣,但這從來就不屬於國民黨打下的地方。
  3. 共產黨已經坐大,但實力還是不足以跟國民黨抗衡,差距依然相當大。但美國沒有經歷過歐洲一戰後共產左派的破壞,對共產黨沒有戒心,就跟今天的美國自由派一個樣,認為充滿理想的共產黨應當跟國民黨獲得相同的待遇。
這三個結果綜合在一起就超可笑的,因為共產黨實際上根本沒有抗日過多少,看那精美的國共高階將領死亡數量比。但課本上沒寫的是,得力於莫斯科宣傳的國際共產,在美國製造了大批共產黨英勇抗日的事蹟,美化共產黨的基層形象,同時把國民黨與其他地方軍閥的死傷忽略,不斷加深貪瀆腐敗的印象。
反正,就是當中共進入滿州,史達林向蔣介石表達滿州分割的意見,蔣無法接受,不管是個人的民族主義心理,還是對全國輿論的交待都不行。雖然最後,史達林的要求降低到跟日本一樣,滿州在檯面上依然是屬於中國統治,蔣依然不能同意。
當國民政府軍進入東北,跟原本就較親善的日軍接觸,就形成了一個從東北到華北的連貫反共戰線。尤其當美軍協助國軍接收東北,孫立人把中共打到叫爹叫娘,史達林才放棄溝通的可能,用實力解決。
跟課本講的完全不一樣,所謂的國民政府被共產黨滲透,軍事情報外洩,以及民眾普遍反蔣,基本上都是言過其實。把現在解密的各種資料,以及還活著的中、日等老兵回憶串起來,讓佔據優勢的國民政府失去東北,直到中國大陸全部失守,真實的狀況其實非常簡單。
紅軍直接下場,把只能算是三分之一個美軍的國軍輾殺,然後把日本關東軍收繳的武器讓林彪組織的解放軍裝備,再把投降的日本兵直接押上裝甲車跟戰車開往前線。簡單說,真正決定中國分裂的理由,只有一開始而已。
「紅軍加上半個日軍與十分之一的共產黨土炮,聯手打爆了只有三分之一實力不到的美式國民政府軍隊。」
滿州陷入膠著,美軍舉棋不定,不願意跟蘇俄開戰,美國國內的左派同情共產份子大舉宣傳,最後時機錯失,國軍撤出東北,到此國共內戰大勢已定。因為滿州幾乎沒有遭到破壞,日本的魯爾區不是叫假的,得到源源不絕的工業產出,中共才開始有抗衡國軍的能力。
老毛的啥敵進我退、圍點打援戰略?這都是基本戰略常識,用四字成語來重新包裝,實際上就是開T-34跟拖重砲,用日本蓋出的工廠,生產一批批彈藥,然後拉百姓當苦力運補,去圍攻「於情於理都不能棄守城市」的國民政府軍隊。現代戰爭打機動戰靠兩條腿,打國軍的坦克用步槍?膝蓋想都知道不可能。
就這麼單純,沒別的。
我們看到一堆情報戰跟國民黨離心離德,都是大勢已定後才發生的,共產黨的滲透沒有想像中那麼恐怖,只要蔣持續勝利,不停清洗叛徒,這些人連反抗的想法都不會有。只有當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才有需要創造一個解放軍小米加步槍打贏美式裝備蔣軍的神話。
蔣不能公開說紅軍介入,只能說蘇俄把日本的裝備給了解放軍。毛也不能說紅軍介入,他必須建立一個解放軍從無到有的神話,不然哪來的統治基礎。日本戰敗,也沒辦法提出抗議,只能默默的看著關東軍降兵,一路被當砲灰打。美國也不能,右派不想要跟蘇俄正面決裂,左派努力的要替莫斯科打下中國半壁江山,內部不協調就無法一致對外統一口徑。
最後蔣剩下的,只能是殘兵敗將,所有的精銳部隊都被消耗掉,沒有任何辦法,實力被耗損殆盡,連談判籌碼都沒有,撤退到已經軍事接收的台灣上。必須很殘酷地說,二二八事件就以台灣來說,是本土仕紳被清洗的悲劇,但就整個二戰後的東亞情勢來說,並不能算是什麼古今未見的罪惡。
因為,共產黨進入的城市,所有的資本都被掠奪,有點資本的不僅被搶,還要被批鬥殺害,不然沒有軍費,解放軍哪能一路打到海南島去。每一座城市的下場都不知道是幾個二二八能比,光看上海的逃難潮,以及最後廣州撤往香港與台灣的慘況,就知道當代的城市居民,再怎麼討厭國民黨,更恐懼共產黨,一個只是強盜,另一個可是屠夫。
整個中國的家底被破壞殆盡,階級被整個打掉重練,一整代人的秩序都消失掉,這就是列寧革命的體現,在中國的毛澤東手上完成。對史達林來說,東亞的人命只是堆沙包用的,只要可以獲得緩衝地帶,怎樣都無所謂。
這三個後遺症,綜合起來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台灣跟朝鮮半島問題,主權跟治權等各種權力殘留,因為二戰後的中國內戰,以及背後的美蘇對峙,共產與反共集團間的鬥爭。幾十年後的今天,還在透過各種不同的內戰、清洗、選舉等等,一個個在東亞慢慢把共產黨的影響清理掉,重建秩序。
這跟統促的關係何在?
主要也有三方面
  1. 蔣帶著上百萬人到了台灣,形成一個很奇怪的統治結構。一百多個統治核心,帶著百萬個支持者,在千萬個不服從的人民中,豎立一個合法代表億萬個國家的政權。這無論對內對外都是矛盾,尤其是主權結構。
  2. 透過對日戰爭,中國在中上層結構人民,全部取得了中華民族的民族主義意識,但下層並沒有,而是由毛澤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了維持統治,用階級鬥爭打掉所有舊有階級,使用教育與宣傳,重新建造一個由共產黨抗日跟建立心中國的神話。但就結果來說,中國的上中下結構,都具有了中華民族的民族主義概念。
  3. 國民黨情治系統的分裂與重組,由於國共內戰,導致美國訓練的戴笠體系,幾個重要人士被共產黨抓住,用來建立共產黨自己的情治系統。讓兩岸雙方的情報體系同源而異,中共自己本沒有情報體系,原本的直屬莫斯科,毛澤東想擺脫老大哥就得自己來。所以跟許多人想像的不同,史達林打一開始就沒信任過遠東的這個小毛,只當他是個勉強可以接受的傀儡而已。
總之,這在今天的台灣,整套系統都源自於中國內戰後的遺緒,尤其最重要的政府結構跟情治系統,在兩岸雙方都有很奇妙的相同與不同點。
好比中國的情治系統是戴笠的手下訓練出的,台灣持續接受中情局的訓練與改良,整體能力遠遠高過中國,但都是左派手法右派腦,這倒是沒有疑問。直到李登輝時期,由於國家認同問題浮現,以及中國多年培訓總算迎頭趕上,才能在結構上打破台灣在中國情治的滲透。
而蔣經國從蘇俄學到整套政委系統,也深知共產黨的不可信任,將其手法組織用在國民黨跟政府的改造,青出於藍更勝於藍。但即使如此,工業革命後的宿命不可能違背,自始至終台灣的整體命運都要看華盛頓那邊決定。
統促黨跟泛統派的思想之所以會一直存在,就歷史原因已經很清楚了,因為台灣的國家結構,本質是建立在中國民族主義上,更透過教育系統再複製,只有接受這套系統的人才可能往上爬,形同利用階級翻身的誘餌,進行實質的忠誠考核。
就算不吃這一套,新生活運動在戰後的台灣,透過軍事優先的思維,在各級學校留下痕跡,也就是上一篇提到的整齊、清潔、簡單、樸素、迅速、確實。再次強調,這些軍人美德在個人上很值得敬佩,但用在學校教育就是抹殺特性,更糟糕的是潛移默化的結果。台灣還沒有人提出研究過,當聯考制度跟這種納粹青年團訓練掛在一起,形成何種化學變化。
僵化跟洗腦的教育,配合聯考制度對人性的篩選,能夠從聯考下脫穎而出的菁英,必定具備以上這類納粹青年團特質。你要不就是夠聰明到是離群值,不然就是夠有耐性可以撐到聯考結束的那一天。這導致,今天只要你看到有哪個40歲以上的公眾人物,越是相信有固定秩序、固定範式、標準做法,而且深信有迅速確實的手段可以科學化解決的,幾乎都是這種樣貌。
你會覺得這很詭異,不應該這樣說,那是因為我們社會整體還是很推崇這些特質。但仔細想想就會發現不對勁,真實社會的衝突可以這麼簡單的解決?誰來做出衝突的決斷,這位仁兄有足夠的歷練,或是充分的經驗解決嗎?
為何新生活運動的這六個特質滲透下去,對民主國家是極大傷害?你是軍人,面對敵人要找尋最佳解,就算造成破壞也在所不惜,反正把敵人幹掉就贏了,其他的善後再說,反正重建也不是軍人的事情。
你們里長採取這種措施,把怪手叫來先把屋子拆了,地整平弄成公園了,再說後面交給其他人善後,你會不會覺得他神經病?
結論就是,台灣今天要擺脫泛統派的思維,光是把統促黨滅掉是沒有用的,因為大中國思維並不是只掛在領土上,這是整套透過文化與教育連動的,而且已經深入到我們好幾代人的骨髓裡,尤其是每一個大學菁英或多或少都有這種元素在。
我們該怎麼處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9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這本書討論了數據應用中的暗數據,探討了遺漏的資訊或數據對數據分析的影響。書中列舉了很多有趣的例子,但同時也提到暗數據仍具有價值和發現真相的可能。對於對調查研究有興趣的讀者來說很有價值,需要具備一定的統計基礎。作者強調懷疑數據的重要性,以避免暗數據的影響。
Thumbnail
母愛對子女雖十分重要,但道德上並非真正偉大。本文目的是解構「偉大母愛」與「母親節」的信條-它們已被資本家、商家宣傳炒作而異化成為商品,鼓動了母親節消費狂熱與濫情氛圍。以下從親子相互意義、「偉大」必要條件、前衛女性對母愛的質疑、商家的炒作這四面向來論述 2024母親節來臨,兒女都在這一天替母親慶祝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美國政治中改革派與保守派的溝通策略。作者以政治案例說明框架概念,提出不應採用對手框架,應創造自身框架並提供應對方式。強調了識破他人框架並建立自身論述的重要性。這些原則不僅適用於政治,也可在其他領域中使用。
Thumbnail
清湯餛飩、蕃茄炒蛋、燉煮肉角 說實在的、這才是今天晚上的飯;但是、畢竟肉食才是做為那今天晚上的主菜 之所以用這樣子的標題,自然而然是因為我又再度拖更了有2回了吧?? 並不是單純地我想偷懶?而且我都還是有盡職地準備晚飯的說~ 只不過意外地在家中的小冰箱中,找到了滿倉的夾心豬肉、五花肉塊與
Thumbnail
千呼萬喚始出來,廣大劇迷盼得脖子都長了的《三生三世枕上書》總算趕在農曆大年前夕定檔1月22日播出了!
Thumbnail
臺北數位藝術節此次邀請了居住在德國的日本藝術家:ACCI BABA 來談談關於他的作品及想要傳達的意念——人類與科技之間的關係。ACCI BABA擅長以眾所皆知的物理變化和不符合科學的觀點,衝擊人們視覺體驗,並將這種藝術表現與電影及各種裝置結合,以超現實的形式,展現出跨越自然現象與人類意識的藝術。
Thumbnail
毋著就做伊毋著,我就共「後現代」開拆做現代人心肝頭掠袂定,共現代當做一台大甲無底比的機械,斜落巨大的烏影,製造驚惶。
Thumbnail
不過這種共同維持帝國運作的「使命」,在經歷在西元1618年爆發的「三十年戰爭」後,這個帝國裡的邦國失去共同的目標,致使神聖羅馬帝國從此分崩離析。簡單來說,三十年戰爭是宗教改革時期牽引出來的一場以宗教為名、歐洲列強的全面戰爭。
Thumbnail
皇帝獲得教皇的加冕而得到統治的合法性,而且得到其加持以明正言順的姿態號令諸侯。教皇則得到皇帝承諾的保護得以捍衛基督教世界及維持教廷在歐洲的獨立性。試想想,如果教廷成為歐洲某個封建領主的附庸,它的權威實必遭到質疑,最後導致整個「統一」的基督教世界分裂,西歐將不再聽令於位於羅馬的教廷指揮。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這本書討論了數據應用中的暗數據,探討了遺漏的資訊或數據對數據分析的影響。書中列舉了很多有趣的例子,但同時也提到暗數據仍具有價值和發現真相的可能。對於對調查研究有興趣的讀者來說很有價值,需要具備一定的統計基礎。作者強調懷疑數據的重要性,以避免暗數據的影響。
Thumbnail
母愛對子女雖十分重要,但道德上並非真正偉大。本文目的是解構「偉大母愛」與「母親節」的信條-它們已被資本家、商家宣傳炒作而異化成為商品,鼓動了母親節消費狂熱與濫情氛圍。以下從親子相互意義、「偉大」必要條件、前衛女性對母愛的質疑、商家的炒作這四面向來論述 2024母親節來臨,兒女都在這一天替母親慶祝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美國政治中改革派與保守派的溝通策略。作者以政治案例說明框架概念,提出不應採用對手框架,應創造自身框架並提供應對方式。強調了識破他人框架並建立自身論述的重要性。這些原則不僅適用於政治,也可在其他領域中使用。
Thumbnail
清湯餛飩、蕃茄炒蛋、燉煮肉角 說實在的、這才是今天晚上的飯;但是、畢竟肉食才是做為那今天晚上的主菜 之所以用這樣子的標題,自然而然是因為我又再度拖更了有2回了吧?? 並不是單純地我想偷懶?而且我都還是有盡職地準備晚飯的說~ 只不過意外地在家中的小冰箱中,找到了滿倉的夾心豬肉、五花肉塊與
Thumbnail
千呼萬喚始出來,廣大劇迷盼得脖子都長了的《三生三世枕上書》總算趕在農曆大年前夕定檔1月22日播出了!
Thumbnail
臺北數位藝術節此次邀請了居住在德國的日本藝術家:ACCI BABA 來談談關於他的作品及想要傳達的意念——人類與科技之間的關係。ACCI BABA擅長以眾所皆知的物理變化和不符合科學的觀點,衝擊人們視覺體驗,並將這種藝術表現與電影及各種裝置結合,以超現實的形式,展現出跨越自然現象與人類意識的藝術。
Thumbnail
毋著就做伊毋著,我就共「後現代」開拆做現代人心肝頭掠袂定,共現代當做一台大甲無底比的機械,斜落巨大的烏影,製造驚惶。
Thumbnail
不過這種共同維持帝國運作的「使命」,在經歷在西元1618年爆發的「三十年戰爭」後,這個帝國裡的邦國失去共同的目標,致使神聖羅馬帝國從此分崩離析。簡單來說,三十年戰爭是宗教改革時期牽引出來的一場以宗教為名、歐洲列強的全面戰爭。
Thumbnail
皇帝獲得教皇的加冕而得到統治的合法性,而且得到其加持以明正言順的姿態號令諸侯。教皇則得到皇帝承諾的保護得以捍衛基督教世界及維持教廷在歐洲的獨立性。試想想,如果教廷成為歐洲某個封建領主的附庸,它的權威實必遭到質疑,最後導致整個「統一」的基督教世界分裂,西歐將不再聽令於位於羅馬的教廷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