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人父】情緒之於師長與父母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先顧好大人的情緒,才能有機會顧好孩子的情緒。

我認為絕對不是不發脾氣就是管好自己的情緒,人都有不同的情緒。正常人理當會生氣、開心、難過、憂鬱、感到正面、感到情緒低落......先學會知道自己的情緒,然後學會處理,尤其是負面的情緒,接著才能也引導孩子學會這樣的方式。


raw-image

我也承認常常在某些時刻,在處理學生的人事物時,會有生氣的情況,但是我覺得生氣並沒有一定要感到懊悔,而是在發現自己生氣之時,要在當下能夠想辦法提醒自己,小心喔!生氣的時候就幾乎等同失去理智喔!別亂說話!亂做決定!然後趕快想想生氣的原因,並且表達出來,接著找回理智就能夠想怎樣處理才是真正是比較好的!當你做這樣的順序時,也一方面在示範給孩子知道怎麼處理生氣,也把你真正的想法表達出來。

負面情緒,傷心、悲傷、生氣、不愉悅......我覺得這些情緒,雖然也許不是非常常出現,但卻有著如同20/80法則,這20%的情緒卻大大影響人生的80%,所以當然要讓自己與孩子都學會如何處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果子果的沙龍
4會員
21內容數
果子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17
其中滿有感覺的一段是: 作者認為改變分三個層次: 1.成果改變 2.過程改變 3.身分認同 書中認為改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身分認同,也就是在於你想成為怎樣的人,而別想著定目標,反而不是改變習慣的好方法。 例如,如果想目標是減肥10公斤,不如想成如果我是個【注重身體健康的人】。 如此一來,會時常提醒自己
Thumbnail
2021/12/17
其中滿有感覺的一段是: 作者認為改變分三個層次: 1.成果改變 2.過程改變 3.身分認同 書中認為改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身分認同,也就是在於你想成為怎樣的人,而別想著定目標,反而不是改變習慣的好方法。 例如,如果想目標是減肥10公斤,不如想成如果我是個【注重身體健康的人】。 如此一來,會時常提醒自己
Thumbnail
2020/10/08
        前幾天在學校,這學期第一次對學生來個臨時抽考......
Thumbnail
2020/10/08
        前幾天在學校,這學期第一次對學生來個臨時抽考......
Thumbnail
2020/09/26
        今天一位已經畢業的學生用Messenger連絡我說...
Thumbnail
2020/09/26
        今天一位已經畢業的學生用Messenger連絡我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為什麼要學會「好好生氣」? 「生氣」是一種強烈且自然的情緒,但卻經常被誤解或壓抑。當孩子摔玩具、尖叫時,家長和老師或許會急著制止;而當大人壓抑情緒,最後不小心爆發時,後果更可能令人遺憾。其實,生氣並非壞事,它提醒我們界線被觸碰,需求未被滿足。如果能夠「好好生氣」,不僅有助於解決問題,更能促進健康的
Thumbnail
為什麼要學會「好好生氣」? 「生氣」是一種強烈且自然的情緒,但卻經常被誤解或壓抑。當孩子摔玩具、尖叫時,家長和老師或許會急著制止;而當大人壓抑情緒,最後不小心爆發時,後果更可能令人遺憾。其實,生氣並非壞事,它提醒我們界線被觸碰,需求未被滿足。如果能夠「好好生氣」,不僅有助於解決問題,更能促進健康的
Thumbnail
生氣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但當孩子表現出怒火時,家長往往不知所措。本文提供了三個簡單的步驟來幫助家長理解與管理孩子的情緒:深呼吸、猜測情緒和行動。這些策略能幫助家長在激烈的情緒中保持冷靜,並有效地協助孩子表達感受與找到解決方案。透過理解與適當的引導,家長與孩子的情緒管理將更加順暢。
Thumbnail
生氣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但當孩子表現出怒火時,家長往往不知所措。本文提供了三個簡單的步驟來幫助家長理解與管理孩子的情緒:深呼吸、猜測情緒和行動。這些策略能幫助家長在激烈的情緒中保持冷靜,並有效地協助孩子表達感受與找到解決方案。透過理解與適當的引導,家長與孩子的情緒管理將更加順暢。
Thumbnail
男孩的情緒教育在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父母應該教導男孩適當地表達情緒,以遠離恐懼、憤怒和攻擊行為。此外,情緒也可以通過同理、體諒或改變的方式來轉變。對男孩來說,同理心特別重要,同時要避免將他人的情緒當成自己的。父母需要引導男孩正確地表達和處理情緒,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
Thumbnail
男孩的情緒教育在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父母應該教導男孩適當地表達情緒,以遠離恐懼、憤怒和攻擊行為。此外,情緒也可以通過同理、體諒或改變的方式來轉變。對男孩來說,同理心特別重要,同時要避免將他人的情緒當成自己的。父母需要引導男孩正確地表達和處理情緒,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
Thumbnail
老師在許多課程講過ABC法則
Thumbnail
老師在許多課程講過ABC法則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早上和實人老師、夥伴討論到如何處理學生的突發狀況,尤其是針對特殊孩子,老師分享完阿祥、天天的例子後,就引導到「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的重要性,縱使有再多的是非對錯想要跟孩子說,也應該確認學生的狀態是否適合,任何的情緒都可能會讓學生無法接受進步的機會,甚至會讓老師有誤判
Thumbnail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早上和實人老師、夥伴討論到如何處理學生的突發狀況,尤其是針對特殊孩子,老師分享完阿祥、天天的例子後,就引導到「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的重要性,縱使有再多的是非對錯想要跟孩子說,也應該確認學生的狀態是否適合,任何的情緒都可能會讓學生無法接受進步的機會,甚至會讓老師有誤判
Thumbnail
聽到「情緒化」一詞,相信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偏向負面的形容詞,而我們不僅對於情緒化的人避而遠之,也極力克制自己成為一個情緒化的人,深怕因為這項特質而影響人際關係,進而讓自己陷入孤立的狀態。 然而,對於養育小孩的父母而言,肯定都經歷過孩子情緒激烈起伏的時期,也深深為此感到惱怒及煩心不已,但《情緒
Thumbnail
聽到「情緒化」一詞,相信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偏向負面的形容詞,而我們不僅對於情緒化的人避而遠之,也極力克制自己成為一個情緒化的人,深怕因為這項特質而影響人際關係,進而讓自己陷入孤立的狀態。 然而,對於養育小孩的父母而言,肯定都經歷過孩子情緒激烈起伏的時期,也深深為此感到惱怒及煩心不已,但《情緒
Thumbnail
當孩子感到不愉快時,家長需要明白讓孩子體驗到負向情緒是正常的,需要在情緒的“累積”階段使用策略,並在崩潰發生之後一起回顧事件、辨識情緒。文章中提供了幾個可以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當孩子感到不愉快時,家長需要明白讓孩子體驗到負向情緒是正常的,需要在情緒的“累積”階段使用策略,並在崩潰發生之後一起回顧事件、辨識情緒。文章中提供了幾個可以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