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哲學蹲馬步│讓複眼成為你的第三隻眼-談自我觀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在2019年三月第一次聽了褚士瑩老師的《邏輯思考講座》起,這趟「哲學踐行」思考的黑洞探險之旅序幕就此揭開。經過一年的摸索,我開始緩慢理出一些「原來如此」的頭緒,目前還在持續經歷不同的體驗。在這趟旅程中需要準備的工具,除了盤纏、時間、電腦設備以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條件:把自己歸零。

2019-2020期間我參加了一門線上課程,這門課主題以前我從來沒有想過,當然也沒有應用它的機會。身邊的人聽到反應都很平淡-因為他們覺得我沒耐性,一定第一期就自我了斷。由於老師自稱是風一般的男子,全地球都是他的上課教室,因此採用視訊的方式與同學每週一次線上相會。同學組成來自四面八方,背景年齡專長興趣個性天差地遠,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願意試著去理解並學著享受思考帶來的愉悅。

這堂課叫「哲學蹲馬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思考也是這樣。
思考的紀律守則之一:用複眼觀察自己

剛開始上的時候,我常想我是跌到什麼異次元空間嗎還是平行時空?好多地方令我百思不解;比如說:複眼。
每次老師課後反饋,會提醒說思考的紀律有一條就是「用複眼觀察自己」。
這一點我真的怎麼想也想不通。

什麼複眼?蒼蠅那個嗎?可是我就只有兩隻眼還在同一面,能夠看到的視角只有180度。 還是要開天眼呢?即使我開了天眼,加上原來兩隻眼也才一共三隻,跟蒼蠅比算不上什麼複眼吧!

即使我用無人機跟拍自己當作第三隻眼,但拍的還是我自己啊!

有次老師因應同學的提問,針對複眼這問題做了一個比較詳細的解釋。
「就是你要想像自己有一隻眼睛伸出來,把自己當做別人在觀察。」
還比了一個「想像在觀察自己的眼睛的大略位置」手勢高度來示意。
這下糟了,我想到自己變成外星人的畫面。

最近老師的專欄發表一篇專文《「我OK,你先領」背後的情緒是什麼?》文中提到:以本文示範哲學思考怎麼樣可以應用來做媒體識讀和情緒識讀。一發表後在留言區與社群媒體湧入許多意見,有人跳腳說胡說八道有人說想太多,還有人自我表白說他是一家小店的老闆娘,覺得自己有能力做這些,並不是優越感云云。而在共學團裏同學們也熱烈討論,為什麼談情緒會讓人反應激烈到要來留言,也有人接到學員來訊反彈說這樣似乎連善惡仁義都抺殺了。

這些留言與互相討論的意見,會不會就是我想不通的「複眼」呢?

複眼看到的是思考世界
打開觀察的複眼能讓自己全方位覺察

我把「用複眼觀察自己」簡單分為三類:自我觀察/他人觀察/廣角觀察。

自我觀察:
特色是隨時隨地可以做,不用怕別人會因此生氣或聯想太多,自我提問可以問到很深的想法。好處是彈性很大,隨著自己知識與理解力增加,會有不同的發現。壞處是容易變成內心小劇場,只看到自己的想法形成盲點。這需要經過思考的訓練及一段時間的練習才能完成。

他人觀察:
特色是資訊來源太多容易混淆。哲學踐行講求論點提出要有證據支持,為了要保持客觀的比例,這類又可以三種維度來檢視合理性:廣度、高度與深度。

廣度就像是:同一個問題,在同溫層問與異溫層問,得到的回應可能完全不一樣。但是形成同溫層是自然的群聚效應,這樣要怎麼跳離同溫層的框架呢?
答案是:試著想想平常會反對你,或你不喜歡的三個人,會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高度就像是:不同生命經驗的人對觀察可以談的面向。如電影《高年級實習生》(The Intern)裡, 勞勃狄尼洛 ( Robert De Niro ) 除了在公司協力老闆安海瑟威 ( Anne Jacqueline Hathaway ) 以外,私底下還用自己人生經驗觀察老闆個人婚姻遇到的問題並提供建議。

深度就像是:跟你接觸頻率高的人與頻率低的人。他們對你的觀察往往有很大的區別。還有一種人也會對你的觀察特別深:經過思考訓練的人。觀察出的深度也會有差異。

廣角觀察-
比如老師發表的文章下面留言,我會觀察幾位說「想太多」的人,他的背後情緒是什麼? 我能夠不帶投射的推論出他的思路嗎?有些留言的背後為什麼充滿憤怒?他是對自己想做好人有挫折感,或是他對於承認自己想做好人有挫折感呢?如果是優越感,為什麼被點出來要這麼憤怒呢?藉由第三方的素材反應,來練習觀察別人怎麼想,再用來想自己這樣想合理嗎?有什麼證據在支持我的說法呢?

在哲學踐行的討論裡,我們需要知道自己的意見與大多數人的看法差異性大或小。這是一種理解自己思考邊界的測量方式。大多數人的看法會形成「常識」,而「常識」不見得全部都是正確的,自己的意見會形成個人價值觀,而個人價值觀也不一定是錯的。這是我們在進行哲學踐行討論裡需要先理解的前提。 而「用複眼觀察自己」是一種需要經過訓練的,對自己觀察的練習。

在這樣的練習中,我們學著打開自己心裡的長城,試著想想別人是怎麼想的,可以增加同理心。更重要的是,我們進入自我覺察的階段,知道並接受自己與別人有不一樣的地方,也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
哲學並不是只有大師的理論,哲學踐行更有它美妙的地方。至少,會多了很多複眼同學軍團一起在這個領域互相討論學習,拓展彼此思考的視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菁式記錄
6會員
62內容數
探索語言、AI與內在思維之間的錯位現象。以小說形式記錄一場尋找理解與表達的語場修行,結合心理學、哲學與數位工具書寫,寫給那些習慣反覆琢磨一個詞、懷疑自己話語的人。
菁式記錄的其他內容
2025/03/27
寫給在台北月台上,與京都回憶交錯的那一刻。 有時候,安靜不是來自靜止,而是來自一瞬間讓你慢下來的細節。 比如月台上的一個包巾圖案、陌生人的微笑、列車即將抵達的聲音。 早上九點, 我站在捷運月台,準備前往市中心。 前方的年輕人背著一個日式包巾, 米白色的布料
Thumbnail
2025/03/27
寫給在台北月台上,與京都回憶交錯的那一刻。 有時候,安靜不是來自靜止,而是來自一瞬間讓你慢下來的細節。 比如月台上的一個包巾圖案、陌生人的微笑、列車即將抵達的聲音。 早上九點, 我站在捷運月台,準備前往市中心。 前方的年輕人背著一個日式包巾, 米白色的布料
Thumbnail
2024/08/15
探索書寫如何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增強創造力,從自由書寫到哲學書寫,這篇文章分享多種書寫方法和技巧,讓思考變得更清晰明朗,進而提升心靈的對話。作者也提供有效的策略,幫助克服書寫中的困難,鼓勵讀者在書寫中尋找熱情,開啟新的生活視野。
Thumbnail
2024/08/15
探索書寫如何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增強創造力,從自由書寫到哲學書寫,這篇文章分享多種書寫方法和技巧,讓思考變得更清晰明朗,進而提升心靈的對話。作者也提供有效的策略,幫助克服書寫中的困難,鼓勵讀者在書寫中尋找熱情,開啟新的生活視野。
Thumbnail
2024/07/19
◪《愛的藝術》姐妹篇/佛洛姆從社會、宗教、文化直視人性的辨證 因為被列入名人推薦行列中,得做點什麼,以下是我的推薦內容~ 其實這是 1964 年出版的,時間上來說不能稱為新書,算是重版出來。雖然距今已經八十多年,但我覺得他的觀點放現代脈絡也是毫無違和感。 在今年三月起時我辦了六次《愛的
Thumbnail
2024/07/19
◪《愛的藝術》姐妹篇/佛洛姆從社會、宗教、文化直視人性的辨證 因為被列入名人推薦行列中,得做點什麼,以下是我的推薦內容~ 其實這是 1964 年出版的,時間上來說不能稱為新書,算是重版出來。雖然距今已經八十多年,但我覺得他的觀點放現代脈絡也是毫無違和感。 在今年三月起時我辦了六次《愛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基礎就是基本功,基本功就是天天練、時時練、無時無刻都在練。 每次看到推薦文章是與覺察相關的,我一定會點進拜讀,但十篇有九篇都令我失望至極,我以為我會遇到實際走在路上也已獲得智慧的同路人,但是,讀到的大都是雞湯文。 「憑什麼告訴別人該怎麼做?」 這是我從學習哲學諮商的一開始就不停問自己的問題,
Thumbnail
基礎就是基本功,基本功就是天天練、時時練、無時無刻都在練。 每次看到推薦文章是與覺察相關的,我一定會點進拜讀,但十篇有九篇都令我失望至極,我以為我會遇到實際走在路上也已獲得智慧的同路人,但是,讀到的大都是雞湯文。 「憑什麼告訴別人該怎麼做?」 這是我從學習哲學諮商的一開始就不停問自己的問題,
Thumbnail
昨天經過一些沉澱和自我對話後 才發現原來之前自己一直在追逐一個「不知名」的目標,把自己搞得很累很煩躁,卻一直不懂到底在追逐什麼,好似一刻都無法停止。 而那個目標到昨晚才揭開面紗 原來是「別人看得起我的眼光」 那些眼光 我衝動報名法律補習班課程為的不是真的對法律有興趣 只是為了想要考上後被「別人稱羨的
Thumbnail
昨天經過一些沉澱和自我對話後 才發現原來之前自己一直在追逐一個「不知名」的目標,把自己搞得很累很煩躁,卻一直不懂到底在追逐什麼,好似一刻都無法停止。 而那個目標到昨晚才揭開面紗 原來是「別人看得起我的眼光」 那些眼光 我衝動報名法律補習班課程為的不是真的對法律有興趣 只是為了想要考上後被「別人稱羨的
Thumbnail
意見對待自己是自我批判的能量,對待別人則「自以為是」聽不到別人的觀點。若懂得跳出二元對立,從第三觀點、更高視野看世界,則會具有遠見。眾人的遠見累積起來變成全知,能把社會帶向美好的未來。
Thumbnail
意見對待自己是自我批判的能量,對待別人則「自以為是」聽不到別人的觀點。若懂得跳出二元對立,從第三觀點、更高視野看世界,則會具有遠見。眾人的遠見累積起來變成全知,能把社會帶向美好的未來。
Thumbnail
我們還沒在足夠高的角度前, 看的都是偏見,只是一角, 就像瞎眼的人,摸到大象的腿, 就覺得大象是一根柱子。
Thumbnail
我們還沒在足夠高的角度前, 看的都是偏見,只是一角, 就像瞎眼的人,摸到大象的腿, 就覺得大象是一根柱子。
Thumbnail
​ 同理心,江湖人稱「換位思考」,這把自我提升的利器,到底該怎麼運用? ​ ​ ​ ​ ​ ​ ​ ​
Thumbnail
​ 同理心,江湖人稱「換位思考」,這把自我提升的利器,到底該怎麼運用? ​ ​ ​ ​ ​ ​ ​ ​
Thumbnail
覺察,就是練習將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重點在於感受當下的狀態。運動員在成就頂尖這條路,大多是辛苦且孤獨的。透過覺察的思考練習,學著活在當下、學著用後設思維的概念來看現在的困境、也透過回憶身邊人的陪伴來感知幸福,發現生命中的美好。自己就能是自己的心靈支柱。
Thumbnail
覺察,就是練習將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重點在於感受當下的狀態。運動員在成就頂尖這條路,大多是辛苦且孤獨的。透過覺察的思考練習,學著活在當下、學著用後設思維的概念來看現在的困境、也透過回憶身邊人的陪伴來感知幸福,發現生命中的美好。自己就能是自己的心靈支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