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會念書的狠角色才能生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這本書在網路書店上看到時,起先看到作者的名字是“李時炯“,本以為是台灣作者,但看到怎麼還有“譯者“,也就是翻譯此書的人,便好奇地往下一看,想不到是韓國人寫的書。

  這下可有趣了,本來這陣子已經不再想看這種有關學習的書籍,但看了一下此書的簡介,讓我又不自主地下單購買。這種購買行為似乎已經非常自然而然了,當下覺得不買會很可惜,為了不讓人生留下遺憾,而且只要花少少的二百多元,這買賣是相當值得的。

  題外話有點多,但還有一點要提到的,那就是我拿到書的當晚,就馬上看完了三分之二,再次日的下班後,便把整本書看完了!不到二十四小時我就把這本書看完了,看完後整個人處在極度愉悅的狀況下,整個人對其中的內容讚嘆不已、回味無窮啊!

raw-image

  其實這本書說的東西,某些重點內容我在先前的“遙言“文章裏頭,早已經花了近十篇的文字說明看書的好處及效用。所以在翻這本書的時候,本以為就是很簡單的教人怎麼考試、記憶的學習書。

  不過這麼想就太小看這本書了,作者本身是精神科醫生及腦科學家,書裏頭許多唸書的方法,都在說明之後,將大腦的運作原理及理論,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傳達給讀者。

  套句作者在書內常說的:「這都是有科學根據的!」

  所以書裏的內容都會附上腦科學方面的知識,讓讀者清楚地了解關於“看書“,我們所能掌控以及無法掌控的事。

raw-image

  作者也分析了現在的社會已經和古早時代大不相同,若沒有看書習慣的人,往往在出社會幾年後,便要面臨被淘汰或再學習的情形。既然如此,那為什麼不從當下就開始看書學習呢?

  看書可說是花最低成本、功效最大的學習,這點作者與我英雄所見略同,可見看書的益處是不分國界,人人都可以從中學習成長的。

  基本上書中寫的東西大部分我很早就知道並實行,但作者寫作的手法我相當喜歡,非常直接也非常實用,是個真正的“看書人“才能說出來的東西。

  現在的網路化社會,需要極大的創意性才能應付變化萬千的環境,而創意要從哪裏來?就是要看書!用盡所有的力氣把腦袋填滿才行!腦子裏頭沒東西當然沒有創意、想不出辦法,這時最簡單又最不花成本的方式就是看書,而且是看極大量的書!

  當然啦!關於看書一事還有疑問的朋友,強烈建議好好研究這本“會念書的狠角色才能生存“,好好地狠下心來看書,把知識不斷地擴張,有能力有辦法,還有什麼事情我們辦不到?

  最後引用作者書中我很喜歡的這一句話,期待更多的朋友一起加入看書的行列…

  “啊!唸書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簡遙莨盛的世界
75會員
315內容數
講述一個從職場小白,成長到資深工程師的故事,歷時25年以上的工作心得分享。
簡遙莨盛的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4/13
  近期全球經濟被這位美國總統搞得上上下下,尤其是各國的股市都被這場關稅戰爭弄得雞飛狗跳,這位一生充滿爭議的人物就是川普。   也因此最近也有許多人找出了川普早期上節目的談論,包括這本著作,其實都有透露他的一些想法和方向,所以我在網路上看人提到了這本早期的著作,於是便找來讀一下。   當多數人提
Thumbnail
2025/04/13
  近期全球經濟被這位美國總統搞得上上下下,尤其是各國的股市都被這場關稅戰爭弄得雞飛狗跳,這位一生充滿爭議的人物就是川普。   也因此最近也有許多人找出了川普早期上節目的談論,包括這本著作,其實都有透露他的一些想法和方向,所以我在網路上看人提到了這本早期的著作,於是便找來讀一下。   當多數人提
Thumbnail
2025/04/04
  最近也是看了YT上的影片,知道了這本影響很多成功人士的書,也就是這本James H. Austin 所著的《Chase, Chance, and Creativity》,表面上是一本談「創意與機會」的書,實則更像一本理性與幽默兼備的行為觀察筆記。它不講雞湯、不談浪漫靈感,而是試圖透過科學的語言,
Thumbnail
2025/04/04
  最近也是看了YT上的影片,知道了這本影響很多成功人士的書,也就是這本James H. Austin 所著的《Chase, Chance, and Creativity》,表面上是一本談「創意與機會」的書,實則更像一本理性與幽默兼備的行為觀察筆記。它不講雞湯、不談浪漫靈感,而是試圖透過科學的語言,
Thumbnail
2025/03/16
  前幾天在看YT影片在訪談本書的作者周教授,對於理財充滿好奇的我當然是盡快把書找來看看,本書旨在幫助讀者建立有紀律的理財習慣,並透過「全人均衡系統」達成財務穩定與人生平衡的目標。作者提出八喜法則,並強調分散風險、長期投資與資產配置調整的重要性。   本書我覺得最核心的就是建立人生的目標,透過“釐
Thumbnail
2025/03/16
  前幾天在看YT影片在訪談本書的作者周教授,對於理財充滿好奇的我當然是盡快把書找來看看,本書旨在幫助讀者建立有紀律的理財習慣,並透過「全人均衡系統」達成財務穩定與人生平衡的目標。作者提出八喜法則,並強調分散風險、長期投資與資產配置調整的重要性。   本書我覺得最核心的就是建立人生的目標,透過“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成癮式學習法 大家好,今天想跟各位 大家好今天想跟各位介紹一本書 成癮式學習法 為什麼會想介紹這本書,是因為他提出了一個利用我們自己本身成就回饋機制,去達成困難學習的一系列步驟,想辦法享受學習,讓身體的成就機制推動自己去學習,是對我很有啟發的一個想法 如何喜歡學習這件事...
Thumbnail
成癮式學習法 大家好,今天想跟各位 大家好今天想跟各位介紹一本書 成癮式學習法 為什麼會想介紹這本書,是因為他提出了一個利用我們自己本身成就回饋機制,去達成困難學習的一系列步驟,想辦法享受學習,讓身體的成就機制推動自己去學習,是對我很有啟發的一個想法 如何喜歡學習這件事...
Thumbnail
基於好奇心使然,為何瑞典人這麼捧場閱讀?於是買回來閱讀.讀完此書,真的是有讓我眼神為之一亮.🤨 因為我可以理解此書為何是暢銷書,真的很值得閱讀,思考與學習.👍
Thumbnail
基於好奇心使然,為何瑞典人這麼捧場閱讀?於是買回來閱讀.讀完此書,真的是有讓我眼神為之一亮.🤨 因為我可以理解此書為何是暢銷書,真的很值得閱讀,思考與學習.👍
Thumbnail
幫助你面對未來人生當中某個未知難題的所有提示,全都已經被世界上的某個人寫進書裡了。   第一章 生存智慧 時間自由大於財富自由,有時間閱讀的人更容易變成富有的人。 你有多忙,就代表你有多常被他人使喚  只要你把閱讀視為第一優先,就一定有時間讀書。如果這是你喜歡的事情,就應該排除萬難優先進行
Thumbnail
幫助你面對未來人生當中某個未知難題的所有提示,全都已經被世界上的某個人寫進書裡了。   第一章 生存智慧 時間自由大於財富自由,有時間閱讀的人更容易變成富有的人。 你有多忙,就代表你有多常被他人使喚  只要你把閱讀視為第一優先,就一定有時間讀書。如果這是你喜歡的事情,就應該排除萬難優先進行
Thumbnail
閱讀就像是在尋寶,因為「幫助你面對未來人生當中,未知難題的所有提示,全都已經被這個世界上的某個人,寫進書裡了。」 ​ 《去書店買個好人生》的作者 千田琢哉,原本是個只看漫畫的問題學生。偶然因為迷上商業書,決定在大學期間,挑戰讀完一萬本書。透過閱讀,奠定了他日後開展財富自由的人生基礎。後來,不
Thumbnail
閱讀就像是在尋寶,因為「幫助你面對未來人生當中,未知難題的所有提示,全都已經被這個世界上的某個人,寫進書裡了。」 ​ 《去書店買個好人生》的作者 千田琢哉,原本是個只看漫畫的問題學生。偶然因為迷上商業書,決定在大學期間,挑戰讀完一萬本書。透過閱讀,奠定了他日後開展財富自由的人生基礎。後來,不
Thumbnail
今日愛自己行動:看一本喜歡的書 我喜歡閱讀,喜歡到可以一整天都待在圖書館看書的那種喜歡。 以前網路上看到有人分享30天不出門挑戰, 我當時想,如果可以讓我在圖書館裡面有水有食物,我應該可以完成這個挑戰。 閱讀的好處 我覺得書中的知識,就像一塊塊積木一樣,蒐集越多知識點、核心理念,
Thumbnail
今日愛自己行動:看一本喜歡的書 我喜歡閱讀,喜歡到可以一整天都待在圖書館看書的那種喜歡。 以前網路上看到有人分享30天不出門挑戰, 我當時想,如果可以讓我在圖書館裡面有水有食物,我應該可以完成這個挑戰。 閱讀的好處 我覺得書中的知識,就像一塊塊積木一樣,蒐集越多知識點、核心理念,
Thumbnail
閱讀,是用文字讓自己慢下來認識自我的過程。藉由文字,我得以進入到不同作者的視野,探索我現階段難以得到的寶貴經驗;藉由文字,我得以知道人無完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在一次又一次試錯當中,學習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閱讀,是用文字讓自己慢下來認識自我的過程。藉由文字,我得以進入到不同作者的視野,探索我現階段難以得到的寶貴經驗;藉由文字,我得以知道人無完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在一次又一次試錯當中,學習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這本書在網路書店上看到時,起先看到作者的名字是“李時炯“,本以為是台灣作者,但看到怎麼還有“譯者“,也就是翻譯此書的人,便好奇地往下一看,想不到是韓國人寫的書。
Thumbnail
  這本書在網路書店上看到時,起先看到作者的名字是“李時炯“,本以為是台灣作者,但看到怎麼還有“譯者“,也就是翻譯此書的人,便好奇地往下一看,想不到是韓國人寫的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