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久沒見的朋友能聊出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陣子中午跟學妹約了吃飯逛書店,也順便聊聊近況,上次找了他到餐廳吃飯他告訴我他在公司裡的狀況,是有種不太自在,遇到了與同事相處及一起執行業務時種種情緒,而沒想到,學妹今天說他可能要離職了。


raw-image


她的公司所經營的事業在我聽起來應該算是滿有淺力的市場,但她告訴我在公司的近況,我想了想多半是對自己沒有自信,想法不夠靈活,雖然他同為公司創始的一員,但常跟不上一起打拼的同事與主管的節奏,因此對技術的開發便失去動力,又陷入沒有自信、難以跟同事討論的惡性循環中。

在一個新創公司中,需要的不只是按表操課的做事能力,也因此他在這點上受了挫折,以前學生時代所培養出來的能力,大多已經是一套嚴謹的操作方法、研究歸納方法而且是獨立作業,但在職場上,需要處處與人配合,大家共同完成一個題目時,便會出現自己與他人的意見不一致,當他與多數人的想法不相同時,便會質疑自己的能力是不是跟不上或是自己是不是沒有資格跟他們同事,所以常只是用妥協接受的方式解決問題,之後他便有陷入以往的好戰友是不是覺得他沒有能力而在生他的氣這樣的想法中。

他的狀況勢必得先找回她失去的自信,但今天她就告訴我她應該不久後會離開這公司。其實我也給不了什麼意見,1年前離開新北後,不到半年我又逃了回來,因為無法讓我心裡感受安心,反而是煩躁,我也是用一樣的處理方式,就是逃避。


逃避其實也可能不一定是壞事,雖然很多的成功人經驗都會告訴讀者下面幾點:

  1. 立下願景、朝向你的目標並排除途中的障礙
  2. 把小問題解決就沒有大問題
  3. 以前覺得5星的難度很難達成,只要你的能力達到10星等級時候,5星的難度便對你來說不是難度

諸如此類的。但讓自己成就在自己富有熱情的事情上時,我想才是能讓身心健全的方法,因此我也沒有勸說現在工作不好找,或是忍一忍之類的,如果能讓自己稍微休息一下,或許也是讓他恢復自信的一個做法。

就像Steve Jobs說的:

熱愛你做的事情,如果你還沒找到,就繼續找,不要勉強遷就。

「你是怎麼會選擇這樣工作?」,她問到。「我並不是一開始就這樣決定了我的工作。」,我這麼解釋。一開始,我是希望我朝向顧問的類型的工作,畢竟像律師、醫生這樣聽取他人現況並給出適宜的做法,這樣的工作的確是又有專業、有成就感也可填飽肚子,是滿憧憬這樣的生活。「總而言之就是這樣就做到現在了」,我一開始並沒有設定目標,我只是跟隨我的想法,然後在我現在的工作中加入顧問的腳色。

試著在現有的工作找到屬於自己的熱情

最近讀了一本書,<<五秒法則>>,其實這本書的核心就在於「執行」這個觀念,當你有了念頭之後,就先做了再說,其實我很大部分的抉擇都是這樣而來的,當我覺得我此刻必須做這件事時,我會先有個開始,再從中去修正做法,並試著往腦海中的目標前往,雖然胎死腹中的計畫非常多,但如果我什麼都沒有個開始,那也不會有任何進度,也不會有今天的自我學習動力。

另外學妹問到,他覺得他專注很差,做事做不好,我是這樣告訴他的,就一次做一件事就好,假如今天我有好多事情想做,那就先完成一個,不要想著今天待辦事項都要完成,都完成最好,但會給自己一開始太多的壓力,你可以設定完成進度、時間,如果是看書的話也可以設定頁數就好,有完成就會有成就。「那這樣感覺很像遊戲一樣的每日任務ㄟ」,的確,把生活建立許多的「每日任務」可以讓自己的生活更有目標,也可以檢視自己有沒有浪費每天的時間。

訂好目標後,就當作解每日任務吧,從重要且困難的先解決。

在回程的捷運上,學妹這樣說著,每次找人出來講講話問問題好像都有學到些什麼,這的確讓我想到<<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的內容,我們應該要花些時間在那些可以幫助我們的人上,讓我們可以學習他的做事方式,這樣做,便可以省下許多自己想破頭卻想不到的方法、解決問題的心境等等的,或許可以在往後加入任務清單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assell的沙龍
0會員
10內容數
Cassell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5/30
3月開始試著在下班時間能做些其他事情而不把時間浪費,便將念頭動到培養興趣,也開始刻意的安排讀書計畫,但說到底,這個計畫還一直沒有個執行的細節,只是在洗過澡後到上床前的這2到3小時內選本想看的書、點開音樂、倒杯咖啡或茶後讓自己試著沉浸在書中。
2020/05/30
3月開始試著在下班時間能做些其他事情而不把時間浪費,便將念頭動到培養興趣,也開始刻意的安排讀書計畫,但說到底,這個計畫還一直沒有個執行的細節,只是在洗過澡後到上床前的這2到3小時內選本想看的書、點開音樂、倒杯咖啡或茶後讓自己試著沉浸在書中。
2020/05/23
這最近一連閱讀了幾則有關創業的書籍,有的是以30天、5週這種一個模板的快速創業為主題,有的以開創復業、兼職為主題,除了部分步驟順序之外,不約而同提到的重點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說,創業已經可以像是一門學問,是一套可學習的方法了。
2020/05/23
這最近一連閱讀了幾則有關創業的書籍,有的是以30天、5週這種一個模板的快速創業為主題,有的以開創復業、兼職為主題,除了部分步驟順序之外,不約而同提到的重點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說,創業已經可以像是一門學問,是一套可學習的方法了。
2020/05/17
在我的認知裡的教練,是從小到大,教你該怎麼打球、安排訓練菜單及從旁指導你的表現的一個角色。 但在這本書中,這樣的角色僅是個指導者、老師,而教練則是一門引導你自己踏出那一步、跨過鴻溝及轉變做法的專業學問,比起一般傳授、講授知識的指導方式,教練則是重在引導改變的一種專業。
2020/05/17
在我的認知裡的教練,是從小到大,教你該怎麼打球、安排訓練菜單及從旁指導你的表現的一個角色。 但在這本書中,這樣的角色僅是個指導者、老師,而教練則是一門引導你自己踏出那一步、跨過鴻溝及轉變做法的專業學問,比起一般傳授、講授知識的指導方式,教練則是重在引導改變的一種專業。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職場的第一週總是充滿挑戰和疑惑。對於工作及同事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讓人感到困惑。透過這段經歷,作者反思了自己在職場遇到的問題,並最終做出了放下這份工作而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道路的決定。
Thumbnail
在職場的第一週總是充滿挑戰和疑惑。對於工作及同事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讓人感到困惑。透過這段經歷,作者反思了自己在職場遇到的問題,並最終做出了放下這份工作而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道路的決定。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同事,有些人充滿熱情,有些人則安於現狀。 當積極的職場新人面對消極前輩,透過本文分享的策略建立基礎,打造優勢!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同事,有些人充滿熱情,有些人則安於現狀。 當積極的職場新人面對消極前輩,透過本文分享的策略建立基礎,打造優勢!
Thumbnail
在某一個早晨,台北市一家公司內,小美正在準備她的離職面談。這是一家知名的科技公司,她已經在這裡工作了三年,積累了不少經驗和人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對公司的一些管理方式和工作環境越來越感到不滿。她最終決定辭職,並打算在離職面談中坦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在某一個早晨,台北市一家公司內,小美正在準備她的離職面談。這是一家知名的科技公司,她已經在這裡工作了三年,積累了不少經驗和人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對公司的一些管理方式和工作環境越來越感到不滿。她最終決定辭職,並打算在離職面談中坦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剛畢業時,初投入職場,還很學生心態, 許多事情都會很願意敞開心與人交流,直到某一天受了傷,爾後關上了心房,但內心也難免會在交流與不交流間猶豫著,所以很意外,有人的心態,是會希望要在職場交朋友,其實上班就是上班,也少點私交比較好,如果遇上了比較好相處的同事,那是幸,卻非必然。
Thumbnail
剛畢業時,初投入職場,還很學生心態, 許多事情都會很願意敞開心與人交流,直到某一天受了傷,爾後關上了心房,但內心也難免會在交流與不交流間猶豫著,所以很意外,有人的心態,是會希望要在職場交朋友,其實上班就是上班,也少點私交比較好,如果遇上了比較好相處的同事,那是幸,卻非必然。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