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鋕逝世20周年,給我們真正的啟示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空心二胡

最近因為適逢葉永鋕逝世20周年,所以很多性平媒體都報導他的故事以作紀念,並且在這些新聞中,再再強調性別教育的重要性,認為性別教育的缺乏,會製造更多的葉永誌,以及更多的悲劇。

雖然說我常常被女性主義者“割席”說我不是女性主義者吧?但是不得不承認性別教育確實是很重要的教育,但是要論葉永鋕被霸凌的悲劇,難道只僅僅接受性平教育,我們就能完全解決不符合性別刻板印象的人被霸凌的問題嗎?我認為問題還是在於霸凌問題,只是因為這些事情牽涉到性別,我們才會說這是性別議題,甚至應該說是“性霸凌”的議題。

raw-image

所謂的“性霸凌”,顧名思義是藉由性騷擾而製造的霸凌問題。例如葉永鋕被脫褲子以及被嘲笑是女生,這就是“性霸凌”。不過我今天要講的不是性霸凌對我們的小孩造成怎樣,而是我要說的是,究竟性霸凌的問題,到底是對多元性別不了解?還是在於小孩只是想要展現“霸凌”的權力關係?如果不符合性別刻板印象的小孩被性霸凌的原因有更多是來自於霸凌者的權力展示,那麼除了教導性教育我們還能再做什麼?

其實今天葉永鋕會一直不斷遭受性騷擾甚至是最後葬送性命,最大的原因不只是在於小孩子了不了解多元性別氣質,甚至我必須要說這可能只是一個比較小的部分。我認為這其中的原因,恐怕只是這些小孩為了要展示權力,“什麼話難聽就說什麼”;“什麼行為讓人難堪就做什麼”。

因此,一個單純的性別教育,也許能夠改善性霸凌的問題,但是性霸凌的根源還是在於霸凌,那如何解決霸凌行為的權力關係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raw-image

其實我發現,很多支持性平的人其實也很反感傳統的忠孝仁愛之類的東西,而反性平的人卻覺得這些傳統很重要。但我接下來要說的這些,不是說哪種教育才是重要,而是在當前這個道德低落的年代,當現在的小孩,缺少了做人最基本的道德以及正義感,而同時卻增長了勢利眼以及對權力的掌握,所以今天無論是性平教育還是四維八德都是沒有用的。

所以關於校園霸凌,我們必須要從小孩的政治角力中,削弱掌握權力者的力量。而削弱掌權者的力量,還是在於讓整個班級以及整個學校的學生,都知道人不能只貪圖自己的政治力或者單純只是讓自己有個人魅力,我們必須要有最基本的道德;基本的同理心,以及最基本的尊重才能近一步學習我們在社會如何做人,並且再更近一步談性平教育以及四維八德。

因此當我們說到葉永鋕的悲劇時,我們看到的不只是性別意識的缺失以及道德觀的缺乏,而是一種成人間對權力最極端的貪婪,在很小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小孩是怎麼應用這些。因此葉永鋕的問題不只是性霸凌的問題,更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道德觀逐漸低落的細思恐極

如果我們的社會,能夠從小孩在很小的時候開始,讓他們在人際觀上回歸最原始的人際互動,以及培養他們最基本的同理心以及正義感,那麼即使沒有那些偉大、光明、正確的口號,我們也能讓小孩從小學會正確的做人。
raw-image

所謂的“反霸凌”要觸及的層面很廣,但是性霸凌的問題其實也很單純,就是人類對權力的貪婪,人類對於利益的貪婪,人類對個人魅力的貪婪,只是這些貪婪下降到兒童青少年的階段而已。這也顯現出當代社會道德觀的低落,以及人吃人的現象更為顯著,說到底這難道不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嗎?這難道不是件很悲哀的事情嗎?

但無論這件事情究竟會不會改善還是惡化,我們都必須要讓自己還有自己的小孩、學生,盡可能的不要受到這些誘惑,並且我們要讓自己在深淵裡面不要讓自己成為深淵。只有當自己成為一個正直的人以後,我們才有力量讓社會成為一個更正直的社會。期待我們的社會不再是充滿誘惑的深淵,並希望自此之後再也不要有葉永鋕的悲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空心二胡Hardiness不空心的沙龍
59會員
143內容數
個人生活|逛街|消費|旅遊|日常
2025/02/27
剛剛看到跨女強暴14歲順男的新聞,我是一點也不會幫女權團體支持反跨的。 當初我在譴責跨女受到男性暴力時,當時挺跨的女性主義者看到我這麼反順異男是非常瞧不起我的,因為她們覺得我只是「女incel」並嘲笑我吃血饅頭。 所以這波女性主義者反跨我是絕對不會站隊的。
2025/02/27
剛剛看到跨女強暴14歲順男的新聞,我是一點也不會幫女權團體支持反跨的。 當初我在譴責跨女受到男性暴力時,當時挺跨的女性主義者看到我這麼反順異男是非常瞧不起我的,因為她們覺得我只是「女incel」並嘲笑我吃血饅頭。 所以這波女性主義者反跨我是絕對不會站隊的。
2025/02/12
說起來在反跨運動形成之前,我好像是最先反跨的那批人之一,因為我被國外的跨運人士氣到過。 現在想起來,跨運的問題,並不是所有跨性別(尤其是跨女)的責任,原因是因為有些跨性別也對於跨運和誇張的同伴感到不滿。
2025/02/12
說起來在反跨運動形成之前,我好像是最先反跨的那批人之一,因為我被國外的跨運人士氣到過。 現在想起來,跨運的問題,並不是所有跨性別(尤其是跨女)的責任,原因是因為有些跨性別也對於跨運和誇張的同伴感到不滿。
2024/12/21
文章探討了女性主義者在離開運動後對A片的看法,並指出以Metoo事件為藍本的色情作品可能會引發性別刻板印象和不正確的性觀念。透過分析這類作品對社會的影響,作者強調了反思和改變的重要性,並提出性別之間的差異與理解。這是一個關於性別、文化與倫理的深刻議題,值得各方深入討論與思考。
Thumbnail
2024/12/21
文章探討了女性主義者在離開運動後對A片的看法,並指出以Metoo事件為藍本的色情作品可能會引發性別刻板印象和不正確的性觀念。透過分析這類作品對社會的影響,作者強調了反思和改變的重要性,並提出性別之間的差異與理解。這是一個關於性別、文化與倫理的深刻議題,值得各方深入討論與思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跟朋友分享到一路這兩三年當長髮男孩媽媽的各種社會觀察、和自我省思,感覺到頭髮和 #性別後天養成、#兒童人權 之間有很深的相關性。 我們一路聊著這個話題,他說很多家長說怕男孩留長髮會受到霸凌,朋友分享他認識另一位已經是小學高年級生的長髮男孩,真的在學校被同學關在廁所裡。 我聽了一秒動怒!怎
Thumbnail
跟朋友分享到一路這兩三年當長髮男孩媽媽的各種社會觀察、和自我省思,感覺到頭髮和 #性別後天養成、#兒童人權 之間有很深的相關性。 我們一路聊著這個話題,他說很多家長說怕男孩留長髮會受到霸凌,朋友分享他認識另一位已經是小學高年級生的長髮男孩,真的在學校被同學關在廁所裡。 我聽了一秒動怒!怎
Thumbnail
(本文為測試文與教育文,但由於內容涉及敏感議題,會有很直接、很露骨的文字,未成年讀者請勿閱讀,倫理道德高標準的讀者請自行酌情閱讀。) (除非事先徵得本人同意,否則婉拒任何形式之引用、轉載。) 這篇測試文的靈感來自這篇文章,有興趣深入了解的朋友請搭配參考,以避免閱讀本文時造成不必要之誤解。
Thumbnail
(本文為測試文與教育文,但由於內容涉及敏感議題,會有很直接、很露骨的文字,未成年讀者請勿閱讀,倫理道德高標準的讀者請自行酌情閱讀。) (除非事先徵得本人同意,否則婉拒任何形式之引用、轉載。) 這篇測試文的靈感來自這篇文章,有興趣深入了解的朋友請搭配參考,以避免閱讀本文時造成不必要之誤解。
Thumbnail
是不是太美麗的生命總是轉瞬即逝?如同《玫瑰少年》裡說的,「哪種美麗會換來妒忌?」或許是不合時宜的,深埋在靈魂裡的美麗。 談到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起耳熟能詳的葉永鋕。 相信大家對他的死因並不陌生,都知道他是因為「小便之後急著要回到教室,步下台階時卻遇地板濕滑而重心失衡,引發迷走神經性昏厥並倒地,頭
Thumbnail
是不是太美麗的生命總是轉瞬即逝?如同《玫瑰少年》裡說的,「哪種美麗會換來妒忌?」或許是不合時宜的,深埋在靈魂裡的美麗。 談到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起耳熟能詳的葉永鋕。 相信大家對他的死因並不陌生,都知道他是因為「小便之後急著要回到教室,步下台階時卻遇地板濕滑而重心失衡,引發迷走神經性昏厥並倒地,頭
Thumbnail
放任別人傷害自己,其實也等同放任別人傷害自己的家人,你應該保護你的家人,因此你也應該要負起保護自己的責任,我們絕不鼓勵打架的行為,但也不鼓勵別人打上門來了還不反擊,那該打的仗你必須打,為此你需要培養以戈止伐的勇武。
Thumbnail
放任別人傷害自己,其實也等同放任別人傷害自己的家人,你應該保護你的家人,因此你也應該要負起保護自己的責任,我們絕不鼓勵打架的行為,但也不鼓勵別人打上門來了還不反擊,那該打的仗你必須打,為此你需要培養以戈止伐的勇武。
Thumbnail
過去大家的求學階段性平教育是隱晦的,家長不願說老師不願教,直到葉永誌的離開所有人才意識到性平教育無法在漠視,但還是部分宗教團體認為不因該給小朋友有性平教育到底是為什麼?葉永誌的離開真的有敲響性平教育的鐘聲嗎?
Thumbnail
過去大家的求學階段性平教育是隱晦的,家長不願說老師不願教,直到葉永誌的離開所有人才意識到性平教育無法在漠視,但還是部分宗教團體認為不因該給小朋友有性平教育到底是為什麼?葉永誌的離開真的有敲響性平教育的鐘聲嗎?
Thumbnail
最近不知道怎麼搞得就想到“教育”和“改善暴力”這兩者之間的關係,這兩個議題想著想著就不禁讓我感覺有點可笑,所以我隨便談談我對於目前社會常提到的“教育教育”這件事情的看法。
Thumbnail
最近不知道怎麼搞得就想到“教育”和“改善暴力”這兩者之間的關係,這兩個議題想著想著就不禁讓我感覺有點可笑,所以我隨便談談我對於目前社會常提到的“教育教育”這件事情的看法。
Thumbnail
最近因為適逢葉永鋕逝世20周年,所以很多性平媒體都報導他的故事以作紀念,並且在這些新聞中,再再強調性別教育的重要性,認為性別教育的缺乏,會製造更多的葉永誌,以及更多的悲劇。
Thumbnail
最近因為適逢葉永鋕逝世20周年,所以很多性平媒體都報導他的故事以作紀念,並且在這些新聞中,再再強調性別教育的重要性,認為性別教育的缺乏,會製造更多的葉永誌,以及更多的悲劇。
Thumbnail
撰寫:蔡苡柔 2000年4月20日,就讀於屏東縣高樹國中葉永鋕在上課時間提前離開教室去廁所,後被發現倒臥在廁所血泊中,送醫後隔天不治身亡。葉永鋕的確切死因有不同的醫學判斷,但他長期因為陰柔氣質受到校園霸凌,因此只能在上課時間去廁所而釀成悲劇。葉永鋕的事件受到台灣社會廣泛的關注,催生《性別平等教育
Thumbnail
撰寫:蔡苡柔 2000年4月20日,就讀於屏東縣高樹國中葉永鋕在上課時間提前離開教室去廁所,後被發現倒臥在廁所血泊中,送醫後隔天不治身亡。葉永鋕的確切死因有不同的醫學判斷,但他長期因為陰柔氣質受到校園霸凌,因此只能在上課時間去廁所而釀成悲劇。葉永鋕的事件受到台灣社會廣泛的關注,催生《性別平等教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