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繪本喚醒內在小孩 / 吳在媖老師主講(2019091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演講 #情緒繪本 #內在小孩

[繪本喚醒內在小孩 / 吳在媖老師主講]

raw-image

自從有孩子後,一方面會注意各類童書繪本資訊,同時也因為帶養孩子,有稍微閱讀一些心理學類的書籍,意外注意到「內在小孩」這個名詞,才知道孩子的童年經驗,特別是六歲以前的經驗,攸關孩子一輩子的情緒發展。

👩‍🏫演講摘要

⭐️什麼是內在小孩?(引用許皓宜心理師)

廣義是情緒與感受的自我(特別是受創傷的部分)。

狹義是 #六歲前童年受創傷的自我。小時候怎麼被對待,長大後可能會複製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下一代,或是完全不會怎樣做,端看自己是否有察覺。六歲以前的身體會記憶。

⭐️內在小孩的分類&繪本

#神奇小孩:我們心裡覺得「無所不能」的那一面,相信凡事都可能。但容易有不切實的幻想,太勉強自己。如太過努力工作忘記自己要休息。

📖情緒繪本:《好累的雞蛋姊姊》/秋山匡

#孤單小孩:克服生存的恐懼,凡事獨立。但常常讓人忘記存在,是心裡覺得「與別人格格不入」的那一面。

📖情緒繪本:《公主四點會來》/渥夫迪特里希.許努兒

《隱形男孩》/裘蒂.路德維希

#貧窮小孩:努力向上積極爭取,但覺得自己擁有得不夠多、別人對我不夠好(或者別人都做得比我好),是我們心裡覺得「還想要更多」的那一面。

📖情緒繪本:《我討厭每個人》/娜歐蜜.達尼斯

#創傷小孩:可以理解受過傷的人,同理和寬恕他人,但容易自憐自艾,只想憂鬱到世界盡頭的感覺,是內心覺得「自己受傷了」的那一面。創傷小孩讓我們停在一種

📖情緒繪本:《黑色斑點》/鄭美珍

《我的心破了一個洞》/安娜.耶拿絲

#永恆小孩:會享受生活,有藝術家性格,發揮創意,但是內心「抗拒長大」「不想承擔責任」。永恆小孩讓我們想把工作推到別人身上,想要靠耍賴來解決問題的模樣。

📖情緒繪本:《田鼠阿佛》/李歐‧李奧尼

⭐️與內在小孩的相處

美國心理學家佛蘭克·卡德勒:「越逃避,陰影越重;越勇敢,陰影越輕。」我們自已也是小孩,很多時候我們對孩子的反應可能要保護的是自己心理的小孩。內在小孩會影響成年後的我們,且影響力超乎你的想像。認識與覺察內在小孩才能與他好好相處,療癒內在陰鬱小孩,才能真正解決自己的情緒與人際問題。學習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與自己的內在小孩好好對話

⭐️如何找到自己的內在小孩?注意力轉向當下的身心,與真實的感受在一起。

⭐️ #學會做自己的父母,學會原諒:必須了解很多的錯是在於小時候的某些經驗,沒有一個百分之百完美的父母。

⭐️ #重新愛自己:以坦承取代討好,別努力過頭變成倦怠,要學著說不,你可以讓人失望,允許你做自己。

⭐️總結:#陰影是我們自己的一部分,我們的天賦就在陰影裡。

📖情緒繪本:《只有一點點》/瀧村有子、《媽媽的畫像》/劉智娟、《獻給月亮先生的音樂》/菲立普.史戴、《白花之愛》/大衛‧卡利、《小狼不哭》/琪歐‧麥可莉兒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心得🌟

在媖老師用情緒繪本與「內在小孩」做連結,幫助我們認識與覺察自己的內在小孩,跟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療癒他與照顧好他,才能讓自己的身心達成內外和諧。這次的演講,引起我許多共鳴….

如神奇小孩的《#好累的雞蛋姊姊》,故事裡的雞蛋姐姐還是爸爸捧在掌心,全心全意的呵護,一天雞蛋姐姐長大,把爸爸以前全心全意對待她的方法,如法泡製,細心對待著自己的妹妹,結果累壞了忍不住大哭,最後讓爸爸照顧妹妹,爸爸告訴她「任何時刻想撒嬌,都可以唷!」,在撒嬌過後,雞蛋姐姐,還是一樣的愛妹妹。讓我想起,自己在照顧孩子時,什麼都要求自己盡力做好,讓自己太累,很多時候累積久了,對另一半很多怨言。通常,在自己覺得累得時候,若能適時充電休息,才有動力繼續,也會更愛家人。

如創傷小孩的《#黑色斑點》故事的女孩在自己的臉上發現了一個黑色斑點,也發現媽媽的背上有一個黑色斑點。一天遇見一個男孩,臉上也有黑色斑點,這讓他心理平靜許多,突然又漸漸的不想再看到,似乎在提醒她臉上的黑色斑點。於是女孩想盡辦法要把黑色斑點掩蓋,但一直無法掩飾,直到一天發現在不同的人身上發現了不同顏色的斑點,原來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各種不同顏色的斑點,但這些人並沒有隱藏自己內在的不安全感。最後終於明白,各種不同顏色的斑點象徵著每個人所擁有的不同特質,世界也因此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想要把受傷的、難過的、不好的一面掩蓋起來,但若能坦然接受面對讓大家認識,也許能將創傷轉化成另一種養分,讓世界更多彩。

如《#只有一點點》,故事裡的小女孩因為家中有二寶baby,媽媽沒時間照顧照顧她,於是很多事情都自己一點點的學習獨立完成。一天累了想睡覺,跟媽媽說能不能抱她一點點,媽媽察覺小女孩的內在需求,於是跟小女孩說「可是我不只想抱一點點,可以讓媽媽好好的,緊緊的抱著妳嗎?」於是小女孩就在媽媽懷裡安穩的睡著,醒來又開心的幫忙照顧Baby。又如《#獻給月亮先生的音樂》繪本裡的一句話,讓我很有共鳴「我喜歡當月亮,但我希望有時候不是月亮」,這是想照顧自己的一句話。這讓我理解,有什麼需求要學會表達,需先照顧好自己的內在才有辦法愛別人,才能內外和諧。

raw-image

很喜歡老師最後的總結,「#陰影是我們自己的一部分,我們的天賦就在陰影裡」。找到和察覺自己的內在小孩,擁抱自己的不完美,也讓情緒繪本來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讓我想起一段話「#不完美是一份禮物,它是我們的老師。不完美就像蚌殼裡的一粒沙一樣,它折磨我們、叫人受苦,但卻也讓生命長出一顆美麗的珍珠來。」(出自《擁抱不完美》/周志建)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貝媽咪的沙龍
46會員
387內容數
嗨~我是全職媽媽小貝媽咪,重度童書繪本愛好者。深深覺得閱讀讓人永遠不孤獨,希望孩子可以愛上閱讀。我會不定期分享繪本童書、繪本手作、育兒生活。
小貝媽咪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10
歲末時節,常常回顧這一年自己過得如何? 這一年最開心的就是,年初工作轉換,工作地離家和孩子學校近,上下班時間和家人作息更同步。每天我們都是一家人一起起床吃完早餐,一起出門,下班時,我會步行去學校會合,一起回家。 最近好喜歡一篇文章「金色的團聚」,這篇文章的情境簡直寫入我每天的心境,收錄於於林良爺
Thumbnail
2023/12/10
歲末時節,常常回顧這一年自己過得如何? 這一年最開心的就是,年初工作轉換,工作地離家和孩子學校近,上下班時間和家人作息更同步。每天我們都是一家人一起起床吃完早餐,一起出門,下班時,我會步行去學校會合,一起回家。 最近好喜歡一篇文章「金色的團聚」,這篇文章的情境簡直寫入我每天的心境,收錄於於林良爺
Thumbnail
2023/12/01
今天是12月的第1天,大家的聖誕樹都搬出來了嗎?準備了什麼? 我們早在10月底,小貝就迫不及待的把聖誕樹拿出來裝飾,11月的第1天就把寫好的聖誕節卡片寄出去,期待收到回信。 我們覺得12月份是一年之中最珍貴的月份: 因為聖誕節,我們會一起動手妝點家裡,讓家裡有滿滿溫馨的氛圍。 因為聖誕節,日
Thumbnail
2023/12/01
今天是12月的第1天,大家的聖誕樹都搬出來了嗎?準備了什麼? 我們早在10月底,小貝就迫不及待的把聖誕樹拿出來裝飾,11月的第1天就把寫好的聖誕節卡片寄出去,期待收到回信。 我們覺得12月份是一年之中最珍貴的月份: 因為聖誕節,我們會一起動手妝點家裡,讓家裡有滿滿溫馨的氛圍。 因為聖誕節,日
Thumbnail
2023/07/15
小貝要入小學了,我的小貝媽咪粉專也因為孩子的成長到一個階段了。 一直以來很喜歡繪本的我們,每次都收出版社的繪本邀約都會很開心,有時收到繪本推薦的邀約,有些出版社的行銷、責編或是主編,會在書上貼上小紙條,每次看到小紙條都會會心一笑,我幾乎都會收起來,不時就會看一下,算是一個小記錄。 覺得這兩年我的
Thumbnail
2023/07/15
小貝要入小學了,我的小貝媽咪粉專也因為孩子的成長到一個階段了。 一直以來很喜歡繪本的我們,每次都收出版社的繪本邀約都會很開心,有時收到繪本推薦的邀約,有些出版社的行銷、責編或是主編,會在書上貼上小紙條,每次看到小紙條都會會心一笑,我幾乎都會收起來,不時就會看一下,算是一個小記錄。 覺得這兩年我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你曾經好好傾聽過內在小孩的聲音嗎?了解他對於已長大的你帶來的影響嗎?現在就讓我們一同探索那個內在小孩的內心深處。
Thumbnail
你曾經好好傾聽過內在小孩的聲音嗎?了解他對於已長大的你帶來的影響嗎?現在就讓我們一同探索那個內在小孩的內心深處。
Thumbnail
DAY16. 我疼惜地擁抱內在小孩(小時侯的自己) 我發現與內在小孩一起療癒過去的傷痛,成效最為可觀。不過,有時候我們無法與內在那個驚恐的小孩連上線。 ——《每一天愛自己:世界最知名身心靈出版社創辦人露易絲‧賀366篇療癒經典收錄》
Thumbnail
DAY16. 我疼惜地擁抱內在小孩(小時侯的自己) 我發現與內在小孩一起療癒過去的傷痛,成效最為可觀。不過,有時候我們無法與內在那個驚恐的小孩連上線。 ——《每一天愛自己:世界最知名身心靈出版社創辦人露易絲‧賀366篇療癒經典收錄》
Thumbnail
「內在小孩」是我們本身的最佳情緒投射器。 你的憂傷、害怕、憤怒、高興、哭泣、焦慮、恨意、嫉妒、痛苦等等,都是內在與自己的對話提醒。
Thumbnail
「內在小孩」是我們本身的最佳情緒投射器。 你的憂傷、害怕、憤怒、高興、哭泣、焦慮、恨意、嫉妒、痛苦等等,都是內在與自己的對話提醒。
Thumbnail
你曾被說過「幼稚」嗎?那即是類似內在小孩的概念。 我們從未真正長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內在小孩,例如男性在長大後重拾對玩具/玩耍的熱情,像個大男孩。
Thumbnail
你曾被說過「幼稚」嗎?那即是類似內在小孩的概念。 我們從未真正長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內在小孩,例如男性在長大後重拾對玩具/玩耍的熱情,像個大男孩。
Thumbnail
「內在小孩」的概念其實不需要侷限在大人的童年創傷裡,它也可以指涉我們童年時最無憂無慮的時光。書裡用以描繪內在小孩的方式,也很直接有力,基本上以人像為主軸,幾乎沒有風景或任何襯底,所以與其說是繪本,反倒更像像插畫。利用簡單的文字引導,讓讀者從簡單的畫風裏就可以領略內在小孩和大人的關係。
Thumbnail
「內在小孩」的概念其實不需要侷限在大人的童年創傷裡,它也可以指涉我們童年時最無憂無慮的時光。書裡用以描繪內在小孩的方式,也很直接有力,基本上以人像為主軸,幾乎沒有風景或任何襯底,所以與其說是繪本,反倒更像像插畫。利用簡單的文字引導,讓讀者從簡單的畫風裏就可以領略內在小孩和大人的關係。
Thumbnail
我們是否時常聽到以下的話? 「沒關係啦!長大就會自然好了啊!」 「時間久了,就忘了啊!」 然而,看似雲淡風輕的背後,其實暗藏了波濤洶湧正在伺機而動,某一天被喚醒的時候將會絆住我們而動彈不得。 內在小孩是什麼呢? 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佛洛伊德最早開始使用這個心理學用語「內在小孩」,指的是童年
Thumbnail
我們是否時常聽到以下的話? 「沒關係啦!長大就會自然好了啊!」 「時間久了,就忘了啊!」 然而,看似雲淡風輕的背後,其實暗藏了波濤洶湧正在伺機而動,某一天被喚醒的時候將會絆住我們而動彈不得。 內在小孩是什麼呢? 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佛洛伊德最早開始使用這個心理學用語「內在小孩」,指的是童年
Thumbnail
許多個案來占目前的限時優惠主題「與內在小孩的關係」,普遍的情況都是內在小孩很感性很想玩很想喧鬧,卻也很聽話很貼心很會看臉色,也因此滿肚子委屈。 就如之前提到的,內在小孩是你成長歷程中未被滿足的渴望,可能因為這股沒妥善處理的能量而使人情緒產生不正常波動(譬如該工作時突然發懶沒有動力),這邊我要做個平衡
Thumbnail
許多個案來占目前的限時優惠主題「與內在小孩的關係」,普遍的情況都是內在小孩很感性很想玩很想喧鬧,卻也很聽話很貼心很會看臉色,也因此滿肚子委屈。 就如之前提到的,內在小孩是你成長歷程中未被滿足的渴望,可能因為這股沒妥善處理的能量而使人情緒產生不正常波動(譬如該工作時突然發懶沒有動力),這邊我要做個平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