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小孩快樂了,你才會快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有好好地照顧内在小孩嗎?



*荷歐波諾波諾回歸自性法


零極限,源自於古代夏威夷的智慧,它是一種解決人生問題的「清理術」,又稱之為「荷歐波諾波諾」。它的做法相當平易近人,只要經常說:「謝謝你,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就能回歸到一切完美的狀態。


所有問題的起因,並非在自己的“外在”,而是在潛意識裡的“內在”。荷歐波諾波諾認為,重複這四句話,就能修正自己潛意識中的資訊,成為「零」的狀態,也就是達到零極限。


在夏威夷語裡,「尤尼希皮里」意思為小孩,而荷歐波諾波諾將潛意識稱之為內在小孩,它指的是擁有大量資訊,並對我們人生有重要影響的「另一個自己」。


內在小孩,就是我們的諮商師和療癒師。「他」與我們之間的連結,可以說是生命中最親密的關係。


我們在生活中經歷的所有事情,都是內在小孩所引起的記憶重播,如果感到沮喪和乏力,那便表示,在我們之內的那個小孩,正在體驗著受傷和難過。


所有的事情,全都是在自己內在發生的。

raw-image



*事物之所以不完美,是因為記憶的重播


零極限說的記憶,不是過往回憶,而是在潛意識裡,全人類,全事物都擁有的龐大記憶,而記憶會累積在潛意識裡不斷重播。


在我們呼吸的每一個瞬間,都背負著過去的記憶,並反映在我們的行動和生活方式上,因此,我們就必須藉由清理,用四句話和佈滿記憶的「尤尼希皮里」連結,也就是讓內在小孩療癒,讓自己獲得幸福。



而荷歐波諾波諾所謂的「清理」,就是將記憶消除,藉由清除心智中的雜訊和承繼而來的資訊,來讓某種更大的事物進入你的生命裡,釋放負面的程式,靈感就會到來,並流經我們。


那麼,我們該怎麼和內在小孩建立溝通,並清理內在的感覺呢?


raw-image


*藉由清理,回到自己


清理,也就是消除潛意識的記憶,零極限中最重要的概念便是:接受「百分之百的責任在自己」所有的原因,都來自於自己的內在。


潛意識的記憶消除後,你就能讓自己歸零,回到愛的狀態,而靈感就會降臨,之後,只要依循「清理=愛自己」這個方向,你就能做出完美的抉擇與行動。


首先,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認同內在小孩的存在,承認有另一個自己存在於我們之內,並一直受到我們的漠視和否定。我們可以開始跟他說話:


「對不起內在小孩,謝謝你一直以來的陪伴,請原諒我累積這麼多的記憶,讓你受傷,難過。」


接著就是慢慢地向內在小孩靠近,對他說:「謝謝你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愛你,從今往後我會好好照顧你。」



*帶著愛意對待內在小孩


也由於記憶長久以來深植在我們的內心,當我們遭遇問題時,我們可以請邀請內在小孩一起參與清理,並使用四句療癒法:


「我知道這件事的發生,都是來自記憶的重播,我們一起放下,一起進行清理,謝謝你,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



這四句話,不需要選擇地點,隨時隨地都可以有效清理,你可以憑自由意志去使用它。


如果今天的你,只想說:「謝謝你我愛你。」或是口中唸著:「冰藍」,並用手觸摸植物,它一樣能提取靈感,並釋放因這些記憶而產生的心理負擔。


即使我們在人生體驗中遭遇某些障礙,我們與內在小孩關係越是深刻,他越能幫助我們找出引發問題的記憶根源,並經由清理,回到零的狀態。



清理完畢,最後則是放下期待,無論有沒有發生變化,我們都必須明白,在無償的愛下,荷歐波諾波諾才能發揮自己本來的功用。


raw-image


*結語


恐懼始終隱藏在潛意識底下。但只要我們有心“清理”,也就是療癒自己,任何事件都是一個學習的機會,不斷地清理這些記憶,你就有辦法繼續向前。


你不是活在記憶裡,就是活在靈感裡,當你有意識地覺察到,自己是活在恐懼裡時,不妨去清理自己,給自己一個「活出真正的自己」的機會,若是基於愛自己所得到清理,那麼,這個結果就會完美。


這個世界有如此多的愛,我們的心裡也充滿著愛,我們越是允許自己分享愛,內心的愛就會越多,持續實踐零極限,你便能找到跟事物和諧共存的方式。


人生就是持續不間斷的清理,我們只要和內在小孩攜手清理,保持零的狀態,生命的一切自然就會以完美的姿態呈現。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itta的心語錄
44會員
189內容數
閱讀、瑜珈、日記書寫、和大自然接觸,這些都是協助自己靜心,認識自己的方式。當我們沉浸其中時,我們更能在日常生活裡,享受灑落的陽光,和呼吸清爽的微風、清新的空氣。 繼續昂首闊步的走下去,生命一定會開始改變的,即便中途有短暫的停頓,或是倒退,但只要你堅持,足夠相信自己,現在播下的種子,有朝一日肯定會開花的。
Citta的心語錄的其他內容
2025/04/22
我們總有抱怨不完的事,我們都有過矛盾複雜的感受,我們老是對自己失去耐心,嫌棄自己積習難改。 妄下評斷、有分別心、視自己為「世界的受害者」,曾經是我的真實寫照。 直到有一天,我在深切的恐懼裡,對自己說:「一定還有更好的出路」,於是我不再定義誰是我的敵人,不再苦大仇深地跟全世界對抗。
Thumbnail
2025/04/22
我們總有抱怨不完的事,我們都有過矛盾複雜的感受,我們老是對自己失去耐心,嫌棄自己積習難改。 妄下評斷、有分別心、視自己為「世界的受害者」,曾經是我的真實寫照。 直到有一天,我在深切的恐懼裡,對自己說:「一定還有更好的出路」,於是我不再定義誰是我的敵人,不再苦大仇深地跟全世界對抗。
Thumbnail
2025/04/21
泰國高僧阿姜查曾說:「如果我們沒有智慧,所有圍繞於我們四周的事物,都將成為苦的根源。」。 因此,我們應該反過來看自己,為什麼我們會出生?這輩子我們又能帶走什麼呢? 一切事物皆是無常。 無常的意思是「變遷」,我們在無常的身上起了執著,才有了苦。如果我們想要知道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目的,
Thumbnail
2025/04/21
泰國高僧阿姜查曾說:「如果我們沒有智慧,所有圍繞於我們四周的事物,都將成為苦的根源。」。 因此,我們應該反過來看自己,為什麼我們會出生?這輩子我們又能帶走什麼呢? 一切事物皆是無常。 無常的意思是「變遷」,我們在無常的身上起了執著,才有了苦。如果我們想要知道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目的,
Thumbnail
2025/04/16
曾幾何時,我們無法回頭,只能任憑時光流逝,把後悔和失誤包裝成人生閱歷,把天真和夢想收進過去的抽屜裡。 那些說好了要一輩子的誓言,那些以為會永遠的約定,也被風過無痕,輕巧的帶過。 成長就像在痛苦中掙扎,感覺膝蓋都紮滿了玻璃渣,我們忍受著,微笑著,最後痛楚也只是化成了一句雲淡風輕的「我很好」
Thumbnail
2025/04/16
曾幾何時,我們無法回頭,只能任憑時光流逝,把後悔和失誤包裝成人生閱歷,把天真和夢想收進過去的抽屜裡。 那些說好了要一輩子的誓言,那些以為會永遠的約定,也被風過無痕,輕巧的帶過。 成長就像在痛苦中掙扎,感覺膝蓋都紮滿了玻璃渣,我們忍受著,微笑著,最後痛楚也只是化成了一句雲淡風輕的「我很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好像隨著時間,看到的事情越來越清明, 有時候會突如來的情緒, 判定年齡分為很多種以及個性, 以前會無法處理, 但現在練習會拆分起來處理了, 極速的反應過來安撫,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 或者會觸發內心底層得臨界點, 會突然像個小孩一樣生氣、任性、 唱反調,用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本我, 沉
Thumbnail
好像隨著時間,看到的事情越來越清明, 有時候會突如來的情緒, 判定年齡分為很多種以及個性, 以前會無法處理, 但現在練習會拆分起來處理了, 極速的反應過來安撫,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 或者會觸發內心底層得臨界點, 會突然像個小孩一樣生氣、任性、 唱反調,用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本我, 沉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對於”內在小孩”這個名詞,大部分的人都聽過,也略知一二,但是”內在父母”則是相對較少被討論的主題 "內在父母" 是一個心理學和心理療癒的概念,最早由心理治療師 #艾瑞克·柯恩(Eric Berne)提出,它是一種內在的心智狀態,代表著一個人在童年時期對父母的印象和模仿 內在父母通常分為兩個部分:
Thumbnail
對於”內在小孩”這個名詞,大部分的人都聽過,也略知一二,但是”內在父母”則是相對較少被討論的主題 "內在父母" 是一個心理學和心理療癒的概念,最早由心理治療師 #艾瑞克·柯恩(Eric Berne)提出,它是一種內在的心智狀態,代表著一個人在童年時期對父母的印象和模仿 內在父母通常分為兩個部分:
Thumbnail
我與小孩的關係 其實這個議題換言之也是象徵與內在小孩和解,因為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的行為有時候是顯化我們的內在。 與其說跟小孩的關係,倒不如是跟自己內在小孩的關係。 常常我們忽略自己的聲音也就忽略了內在小孩,或甚至是知道但把自己的內在鎖起來。 我們的內在小孩反應都極其的脆弱與受傷,滿身傷痕
Thumbnail
我與小孩的關係 其實這個議題換言之也是象徵與內在小孩和解,因為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的行為有時候是顯化我們的內在。 與其說跟小孩的關係,倒不如是跟自己內在小孩的關係。 常常我們忽略自己的聲音也就忽略了內在小孩,或甚至是知道但把自己的內在鎖起來。 我們的內在小孩反應都極其的脆弱與受傷,滿身傷痕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了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愛自己的重要性,如何從愛自己中學會愛人。分享了作者的親身經歷和觀察,以及對於讓孩子學習愛自己和愛人的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了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愛自己的重要性,如何從愛自己中學會愛人。分享了作者的親身經歷和觀察,以及對於讓孩子學習愛自己和愛人的方式。
Thumbnail
内在小孩是什麼呢? 每一個成年人的心裡,都住著一位被你遺忘的內在小 孩。無論你在什麼年齡,都有一個内在小孩需要被認同與被接納。你有好好地照顧内在小孩嗎?
Thumbnail
内在小孩是什麼呢? 每一個成年人的心裡,都住著一位被你遺忘的內在小 孩。無論你在什麼年齡,都有一個内在小孩需要被認同與被接納。你有好好地照顧内在小孩嗎?
Thumbnail
善待孩子,就是變相的在善待自己
Thumbnail
善待孩子,就是變相的在善待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