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小孩-重新擁抱你的純真與傷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是否曾經在某些情境下感到特別脆弱,或對於看似微小的事情感到不成比例的情緒反應?這可能與你的「內在小孩」有關。

我的官網可認識更多

內在小孩這個概念,不僅揭示了我們童年的經驗如何影響了成人時的行為,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療癒過去的窗口。




內在小孩的由來與提倡者


內在小孩的概念起源於心理學和靈性成長領域


卡爾·榮格(Carl Jung):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純真自我」或「神聖小孩」的概念,象徵人類內在純真的核心,也代表我們內在的創造力與潛力。


約翰·布拉德肖(John Bradshaw):以《Healing the Shame that Binds You》一書廣為人知,他深入探討了童年創傷如何塑造我們的羞恥感,並提供了一系列療癒內在小孩的方法。




什麼是內在小孩?


內在小孩是你內心深處那個保有記憶、情感與經歷的部分。


它代表了純真、喜悅、創造力,但同時也可能攜帶童年未解的傷痛和需求。


簡單來說,內在小孩就是「曾經的你」。不只是「小孩的你」。




內在小孩的分類


以下是常見的內在小孩類型,幫助你辨識自己內心的聲音:


受傷的小孩:源自於創傷經歷,例如被忽視或虐待,常感到害怕、不被愛。

孤獨的小孩:因缺乏陪伴或支持,對親密關係有強烈渴望。

快樂的小孩:象徵純真與自由,但可能因壓力或成長中被壓抑。

責備的小孩:感到羞愧、內疚,對自己過於苛責。

頑皮的小孩:充滿好奇心與冒險精神,但可能因社會規範而被壓抑。




內在小孩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情感反應:如果內在小孩的傷口未被療癒,可能會導致成人時期過度敏感或防禦性行為。

行為模式:童年未滿足的需求會反映在成年後的選擇上,例如在人際關係中過於依賴或恐懼被拋棄。

對自我的看法:內在小孩影響我們對自己的接納程度,可能導致自卑或過度追求完美。




如何療癒內在小孩?


療癒內在小孩需要溫柔的接納與重新連結。以下是幾個簡單的方法:


與內在小孩對話


花點時間靜下心來,想像你的內在小孩站在你面前。

問問他:「你需要什麼?」「你害怕什麼?

用溫暖的語言回應他,例如:「我在這裡陪著你。


重拾快樂經驗


找回童年時期讓你感到快樂的活動,例如畫畫、唱歌或玩耍,讓內在小孩知道,他的需求是被允許的。


釋放情緒


通過書寫、冥想或催眠來探索與釋放你壓抑的情感,例如傷痛、羞恥或恐懼。催眠療癒 催眠是一個深入內心世界的工具,可以幫助你溝通和療癒內在小孩。


透過催眠,你能進一步探索過去的創傷,並在潛意識層面釋放壓抑的情緒。


自我肯定練習


每天告訴自己幾句正向肯定的話,例如:「你很棒,值得被愛。」這能幫助你慢慢修復內在小孩的自我價值感。




與內在小孩共舞


內在小孩的存在提醒我們,即使生活充滿挑戰,內心深處仍有那個純真的自己渴望愛與關注。療癒內在小孩不僅是處理過去的傷痛,更是找回生命中的喜悅與平衡。


正如榮格所言:「幸運的人用童年療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或許好好面對才能真正療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催眠師傑克森的沙龍
3會員
39內容數
我是 催眠師傑克森,一位充滿熱情的催眠專家、心理探索者,並擁有豐富職場經驗的專業人士。在這裡我將帶你踏上探索催眠、夢境、自我溝通、頌缽療癒和塔羅占卜的精彩旅程。
2024/12/14
在現代這個講求效率的時代,"身心靈"一詞似乎成為了緩解壓力、尋找內心平靜的重要關鍵。然而,深入探討身心靈的本質後,你會發現,它與催眠的原理之間竟有著驚人的相似性! 什麼是催眠? 催眠並不是魔術,也不是電影裡常見的那種控制人心的技術。 它實際上是一種進入潛意識的過程,讓我們得以跳過批判性思考
Thumbnail
2024/12/14
在現代這個講求效率的時代,"身心靈"一詞似乎成為了緩解壓力、尋找內心平靜的重要關鍵。然而,深入探討身心靈的本質後,你會發現,它與催眠的原理之間竟有著驚人的相似性! 什麼是催眠? 催眠並不是魔術,也不是電影裡常見的那種控制人心的技術。 它實際上是一種進入潛意識的過程,讓我們得以跳過批判性思考
Thumbnail
2024/12/08
如果催眠能帶我們回到前世,那麼是否也可以引領我們窺探未來?這個問題引發了人們對心理學、靈性與時間的深刻思考。 催眠與未來的可能性 在催眠狀態下,許多個體分享過未來的「畫面」或「感受」,這通常被解釋為潛意識對人生目標、選擇與渴望的呈現。 例如,有人可能描述「看到」未來的某份工作或生活場景
Thumbnail
2024/12/08
如果催眠能帶我們回到前世,那麼是否也可以引領我們窺探未來?這個問題引發了人們對心理學、靈性與時間的深刻思考。 催眠與未來的可能性 在催眠狀態下,許多個體分享過未來的「畫面」或「感受」,這通常被解釋為潛意識對人生目標、選擇與渴望的呈現。 例如,有人可能描述「看到」未來的某份工作或生活場景
Thumbnail
2024/12/01
正念是一種活在當下的心態,專注於眼前的經驗,不帶批判地接納感受。 相對於冥想,正念不需要特定的時間或空間,但冥想是一種正式的練習。 兩者結合有助於減輕壓力、提高專注力,並改善情緒穩定性。本文探討正念和冥想的區別,並提供實踐建議,幫助讀者輕鬆開始他們的正念旅程。
Thumbnail
2024/12/01
正念是一種活在當下的心態,專注於眼前的經驗,不帶批判地接納感受。 相對於冥想,正念不需要特定的時間或空間,但冥想是一種正式的練習。 兩者結合有助於減輕壓力、提高專注力,並改善情緒穩定性。本文探討正念和冥想的區別,並提供實踐建議,幫助讀者輕鬆開始他們的正念旅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許多人的成年困境來自未癒的童年傷痕,本文探討童年創傷的影響,包含低自尊、過度討好或自我封閉、情緒困擾等,並介紹內在小孩療法,例如重新連結與自我陪伴、意識到傷痛、寫信給內在小孩、自我對話、改變內在信念等,幫助讀者療癒童年創傷。
Thumbnail
許多人的成年困境來自未癒的童年傷痕,本文探討童年創傷的影響,包含低自尊、過度討好或自我封閉、情緒困擾等,並介紹內在小孩療法,例如重新連結與自我陪伴、意識到傷痛、寫信給內在小孩、自我對話、改變內在信念等,幫助讀者療癒童年創傷。
Thumbnail
精神內耗源於童年時期未滿足的需求,本文探討五種不健康內在小孩(受創傷、孤單、缺愛、神奇、永恆)及其造成的精神內耗,並提出以靜觀練習療癒內在小孩,藉由接納、建立安全感、回歸現實等步驟,逐步減輕精神內耗,邁向健康人生。
Thumbnail
精神內耗源於童年時期未滿足的需求,本文探討五種不健康內在小孩(受創傷、孤單、缺愛、神奇、永恆)及其造成的精神內耗,並提出以靜觀練習療癒內在小孩,藉由接納、建立安全感、回歸現實等步驟,逐步減輕精神內耗,邁向健康人生。
Thumbnail
內在小孩的概念源自榮格理論,指童年未滿足的情感需求和創傷,成年後影響行為和情緒。文章探討內在小孩的影響、類型(受傷、快樂、叛逆、孤單、永恆、神奇、貧窮小孩),並提供療癒方法,例如:回憶童年經歷、與內在小孩對話、自我肯定等。
Thumbnail
內在小孩的概念源自榮格理論,指童年未滿足的情感需求和創傷,成年後影響行為和情緒。文章探討內在小孩的影響、類型(受傷、快樂、叛逆、孤單、永恆、神奇、貧窮小孩),並提供療癒方法,例如:回憶童年經歷、與內在小孩對話、自我肯定等。
Thumbnail
內在小孩的概念源於心理學,揭示童年經歷如何影響成人行為。 不同類型的內在小孩包括受傷的小孩、孤獨的小孩和快樂的小孩等。 透過與內在小孩對話、重拾快樂經驗以及釋放情緒等方法,我們能夠療癒過去的傷痛,重建自我價值感,並找回內心的純真與喜悅。
Thumbnail
內在小孩的概念源於心理學,揭示童年經歷如何影響成人行為。 不同類型的內在小孩包括受傷的小孩、孤獨的小孩和快樂的小孩等。 透過與內在小孩對話、重拾快樂經驗以及釋放情緒等方法,我們能夠療癒過去的傷痛,重建自我價值感,並找回內心的純真與喜悅。
Thumbnail
透過認識內在小孩的五種類型及三個療癒方法,學習自我療癒,釋放童年創傷,提升情緒穩定與自信。與內在小孩和解,開啟溫柔的自我成長之旅。
Thumbnail
透過認識內在小孩的五種類型及三個療癒方法,學習自我療癒,釋放童年創傷,提升情緒穩定與自信。與內在小孩和解,開啟溫柔的自我成長之旅。
Thumbnail
內在小孩的工作是靈性覺醒之旅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使我們與自己受傷的元素重新聯繫起來:內在的小孩。 我們都有一個受傷的內在孩子……你遇到過你的孩子嗎? 你內心的孩子是是你存在中最真實、最真實的核心,超越了你成人自我的人為限制。 但儘管內在小孩純潔且有魅力,他/她也是你內心最沒有安全感、最害怕、
Thumbnail
內在小孩的工作是靈性覺醒之旅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使我們與自己受傷的元素重新聯繫起來:內在的小孩。 我們都有一個受傷的內在孩子……你遇到過你的孩子嗎? 你內心的孩子是是你存在中最真實、最真實的核心,超越了你成人自我的人為限制。 但儘管內在小孩純潔且有魅力,他/她也是你內心最沒有安全感、最害怕、
Thumbnail
你曾經好好傾聽過內在小孩的聲音嗎?了解他對於已長大的你帶來的影響嗎?現在就讓我們一同探索那個內在小孩的內心深處。
Thumbnail
你曾經好好傾聽過內在小孩的聲音嗎?了解他對於已長大的你帶來的影響嗎?現在就讓我們一同探索那個內在小孩的內心深處。
Thumbnail
我們是否時常聽到以下的話? 「沒關係啦!長大就會自然好了啊!」 「時間久了,就忘了啊!」 然而,看似雲淡風輕的背後,其實暗藏了波濤洶湧正在伺機而動,某一天被喚醒的時候將會絆住我們而動彈不得。 內在小孩是什麼呢? 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佛洛伊德最早開始使用這個心理學用語「內在小孩」,指的是童年
Thumbnail
我們是否時常聽到以下的話? 「沒關係啦!長大就會自然好了啊!」 「時間久了,就忘了啊!」 然而,看似雲淡風輕的背後,其實暗藏了波濤洶湧正在伺機而動,某一天被喚醒的時候將會絆住我們而動彈不得。 內在小孩是什麼呢? 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佛洛伊德最早開始使用這個心理學用語「內在小孩」,指的是童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