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隨筆|過度的懲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有時候,會在說話之後,才忽然發現自己說錯了話,那時心裡真的是百般懊悔,甚至恨不得拿把刀對自己千刀萬剮, 以此洩憤。

  到底要洩什麼憤呢?我其實也不太曉得,只明白自己犯錯了,就是得受到懲罰。

  其實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便是,犯了錯,就要受到懲罰。這點我也同意。

  前天搭區間車從雲林回娘家彰化時,區間車的車廂內,人人都嚴謹地秉持著「室內1.5公尺」的原則,在人潮多的時候,寧願直接站著,也不願與人並排而坐。原來,大家都會怕,但是我想,大家並不是怕真的被傳染之類的,而是怕自己如果真的與其他乘客並排而坐,有可能會被車廂內其他乘客投以異樣的目光,更嚴重的狀況是很「幸運」地剛好遇到正義魔人,可能就會被用手機錄影,上傳公開的社群網站,引來一陣網路霸凌。

   根據網路上的資訊,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途徑,似乎是帶有病毒的分泌物,以及飛沫傳染,但並排而坐,卻沒有面對面,也沒有說話的話,傳染的機率相對就比較低。

  從另一方面設想,如果身體不舒適,但眼前又只有一個在兩位乘客之間的座位,這時是要選擇「坐」還是「不坐」?

  如果真的與其他陌生乘客並排而坐,這真的是一項天大到需要被眾人側目,抑或是被網路霸凌的大錯嗎? 

  最近,藝人周揚青與羅志祥的新聞鬧得很大,大眾站在正義的角度上,都成了法官,對羅志祥進行了過分嚴厲的批評。我們都知道,做錯事要受到批評,但是,他真的有犯那麼天大的錯嗎?錯誤大到非得要連他的母親都牽連進來一起攻擊,然後攻擊到連他的事業都被毀掉才算是完成對他這個錯誤的懲罰嗎?

  我明白作為一位大眾人物,形象固然重要,然而,當這位大眾人物犯錯時,大眾卻無限放大他的錯,一句比一句還要嚴厲地指責這個過錯,彷彿他真的不是人,彷彿他連活在這個世界上的資格都沒有。 

  我想起兒時,曾有位同學拿到一張九十七分的數學考卷時,在全班面前放聲大哭,後來我們下課時私底下安慰他說九十七分是全班最好的分數了,為什麼要哭,他卻說那三分是粗心錯的,回家一定會被父母打。

  我想,許多人是不是都在這種充滿陰影及權威的童年之下長大?明明只是因為貪玩所以不乖乖吃飯,卻被父母拿著藤條一路從客廳追到廚房,又從廚房追到客廳;明明花很多時間很努力的背書了,但就是背不好,父母卻從未告訴過我們背書的方法,而只是厲聲斥責說怎麼這麼不認真。

  我們似乎也都在這種充滿委屈、被過度懲罰的環境下成長,所以,我們變成了習慣服從權威與道德體制的成年人,對於那些不服從權威命令、不遵從道德的人,我們就會給予過度的懲罰,彷彿就像幼時的我們被長輩們給予了過度的責罰一樣。

  停止在網路平台上使用過度激烈的言語,其實也等於是在學著放過自己,學著別再使用那些過度的批判,來責罰自己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靜的沙龍
33會員
282內容數
意識流書寫。心靈探索、小說、詩詞創作。
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想著同事明明不開心卻強裝自己笑的面容、走到哪似乎都能與人和平且相處良好,謙虛學習、深受每個人的喜愛。 但她在工作期間是非常不開心的。 即使笑著,也感覺皮笑肉不笑的假裝 我會這麼在意 可能是因為主管冷落我、卻與她拉近關係吧。 我最近時常覺得自己被主管排擠了。 我希望這只是我的錯覺 如
2025/04/28
想著同事明明不開心卻強裝自己笑的面容、走到哪似乎都能與人和平且相處良好,謙虛學習、深受每個人的喜愛。 但她在工作期間是非常不開心的。 即使笑著,也感覺皮笑肉不笑的假裝 我會這麼在意 可能是因為主管冷落我、卻與她拉近關係吧。 我最近時常覺得自己被主管排擠了。 我希望這只是我的錯覺 如
2025/04/26
最近在工作上,做得很痛苦。 若不是藥物的控制,恐怕我早就不知道請了多少假了。 但我一直處在混亂,不曉得自己怎麼了的狀態,只知道稍微一點點小事,我就整個爆發。 昨天心理諮商完之後,今天稍微梳理一下,才大概真的明白自己到底怎麼了。 我在心理諮商室沒頭沒尾地說了很多很多事,最常說的是:「他這樣對待
2025/04/26
最近在工作上,做得很痛苦。 若不是藥物的控制,恐怕我早就不知道請了多少假了。 但我一直處在混亂,不曉得自己怎麼了的狀態,只知道稍微一點點小事,我就整個爆發。 昨天心理諮商完之後,今天稍微梳理一下,才大概真的明白自己到底怎麼了。 我在心理諮商室沒頭沒尾地說了很多很多事,最常說的是:「他這樣對待
2025/04/20
宗教信仰的力量強大在能扭轉一個人的信念與生命。 但那對我而言其實是極為安靜的過程。 我看著教會姐妹分享的天主堂敬拜復活節的照片,每個人單膝跪著、雙手合起、安靜地謙卑垂首閉眼敬拜。 在那一刻我恍然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宗教模樣,不聲張、不喧鬧,也不傳教,就只是安安靜靜地敬拜,感謝耶穌復活對世
Thumbnail
2025/04/20
宗教信仰的力量強大在能扭轉一個人的信念與生命。 但那對我而言其實是極為安靜的過程。 我看著教會姐妹分享的天主堂敬拜復活節的照片,每個人單膝跪著、雙手合起、安靜地謙卑垂首閉眼敬拜。 在那一刻我恍然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宗教模樣,不聲張、不喧鬧,也不傳教,就只是安安靜靜地敬拜,感謝耶穌復活對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很多事情就是發生了,悲劇和災難就是在你未知風險的情況下發生了,而我們只能接受,然後想想怎麼辦? 有時候這不是誰的錯,或是說「誰不會犯錯呢」,我想更重要的思考是犯錯後怎麼解決問題,而犯錯本身也不代表真的是人的問題,然後值不值得罵?罵了真的有意義嗎?
Thumbnail
很多事情就是發生了,悲劇和災難就是在你未知風險的情況下發生了,而我們只能接受,然後想想怎麼辦? 有時候這不是誰的錯,或是說「誰不會犯錯呢」,我想更重要的思考是犯錯後怎麼解決問題,而犯錯本身也不代表真的是人的問題,然後值不值得罵?罵了真的有意義嗎?
Thumbnail
最近看見小豬要參加花蓮跨年的演唱會,可是卻有地方媽媽說「沒辦法接受小孩去看羅志祥演出」。主因是跨年藝人邀請「品德有爭議」藝人並不妥當,會讓青少年產生錯誤的價值觀?講真的,我覺得有些感覺「屎拉不出來怪茅坑臭」的感覺,想想茅坑何其無辜,他本來就是臭的,是自身的問題吧?
Thumbnail
最近看見小豬要參加花蓮跨年的演唱會,可是卻有地方媽媽說「沒辦法接受小孩去看羅志祥演出」。主因是跨年藝人邀請「品德有爭議」藝人並不妥當,會讓青少年產生錯誤的價值觀?講真的,我覺得有些感覺「屎拉不出來怪茅坑臭」的感覺,想想茅坑何其無辜,他本來就是臭的,是自身的問題吧?
Thumbnail
出事後一定要找一個人出來..怎麼樣..讓他付一點代價嗎?
Thumbnail
出事後一定要找一個人出來..怎麼樣..讓他付一點代價嗎?
Thumbnail
這禮拜不知道為什麼,好常看到羅先生。 羅先生? 羅志祥啦。
Thumbnail
這禮拜不知道為什麼,好常看到羅先生。 羅先生? 羅志祥啦。
Thumbnail
大眾認知裡,憤怒似乎是負面、不成熟的表現。提起「表達憤怒」,大家心中想到的就是歇斯底里,或者雙方撕扯甚至大打出手。讓彼此在外人看來都不體面。所以很多人在關係中,遇到對方欺負、壓榨、背叛時,第一時間都是習慣先壓制憤怒。
Thumbnail
大眾認知裡,憤怒似乎是負面、不成熟的表現。提起「表達憤怒」,大家心中想到的就是歇斯底里,或者雙方撕扯甚至大打出手。讓彼此在外人看來都不體面。所以很多人在關係中,遇到對方欺負、壓榨、背叛時,第一時間都是習慣先壓制憤怒。
Thumbnail
小豬羅志祥的事件鬧的沸沸揚揚。自己雖身為產業上下游中參與份子,並且帶著團隊維繫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媒體,面對這類超級爆點肯定可以日更幾天加上精華回炒幾篇再補上後續盤點。畢竟是個「難得」發生的重大事件。但真正自己的習慣是: 越大的事件(新聞)發生,就給他越長的時間發酵與沉澱,然
Thumbnail
小豬羅志祥的事件鬧的沸沸揚揚。自己雖身為產業上下游中參與份子,並且帶著團隊維繫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媒體,面對這類超級爆點肯定可以日更幾天加上精華回炒幾篇再補上後續盤點。畢竟是個「難得」發生的重大事件。但真正自己的習慣是: 越大的事件(新聞)發生,就給他越長的時間發酵與沉澱,然
Thumbnail
很多人說他是戀愛達人。  很多人說他是時間管理大師。 最近鬧得風風雨雨的羅志祥與周揚青事件,讓筆者開始注意到羅志祥這個人,也開始搜尋羅志祥的個人生平。 發現他根本是「醜小鴨變天鵝」的最佳勵志故事! 
Thumbnail
很多人說他是戀愛達人。  很多人說他是時間管理大師。 最近鬧得風風雨雨的羅志祥與周揚青事件,讓筆者開始注意到羅志祥這個人,也開始搜尋羅志祥的個人生平。 發現他根本是「醜小鴨變天鵝」的最佳勵志故事! 
Thumbnail
犯了錯,就要受到懲罰。這點我也同意。不過,從最近羅志祥的事件可以發現,許多人似乎都將他犯的錯放大化並過度批評了。
Thumbnail
犯了錯,就要受到懲罰。這點我也同意。不過,從最近羅志祥的事件可以發現,許多人似乎都將他犯的錯放大化並過度批評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