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 @sparksine 的文章,對這一句話有所共鳴:「你激勵的人越多,就會有越多的人激勵你」。
在還沒開這一個帳號之前,我經常在私人帳號發激勵語錄,希望可以幫助到身邊的朋友,但是當時沒有人懂得欣賞,更別說點讚了。我曾經因為這件事情懷疑自己的能力而停止發語錄。
雖然停止寫作,但是我發現我的思想和文字在我腦海裡持續不停地打轉。去年九月,我鼓起勇氣再重拾寫作,@innersoulwrite 就這樣誕生了。
重拾寫作的啟發來自於Scalers的《刻意學習》,他在書裡談到『輸出倒逼輸入』,每天讓自己寫一篇文章,強迫自己以線性的文字,整理心中各種非線性的想法。老實說,要做到每天堅持寫作真的不容易。我必須犧牲娛樂的時間來做好寫作這一件事情,我必須對自己寫的文字負責,我不認同的理念,我絕不寫。
雖然不容易,但這是一件讓我擁有滿足感的事情,所以多辛苦我都依然堅持下去。付出得多,回報更多。我很開心能收到一些朋友的留言和私信,告訴我說喜歡我的文字,感謝我的文字帶來鼓勵和啟發。衷心感謝這些朋友,你們的留言是我最大的推動力。
如果你跟我一樣,也有自己喜歡做的事,請不要放棄,也許別人也剛好喜歡你正在做的事情。
最後送上Scalers的一句話,「如果你的一個理念,給你帶來了進步結果,依托於這個理念,在時間作用下,變得更好,那這個理念值得你繼續守護和擁有。」
做你喜歡做的事情,也許他人也剛好喜歡你正在做的事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Inner Soul Write的沙龍
4會員
5內容數
Inner Soul Writ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5/20
外部世界不受我們控制,而內部世界由我們控制,是屬於我們的精神世界。平衡好外部與內部世界,才能平靜地存在。
在煩躁的生活當中,我們難免會感到焦慮、精神緊張,嚴重的話會導致身體健康受影響。我之前曾經患有輕微焦慮症(應該算是輕微吧,反正已經過去了),長期處在恐慌、不安和恍神的情緒中。
在這裡分享我成功走出

2020/05/20
外部世界不受我們控制,而內部世界由我們控制,是屬於我們的精神世界。平衡好外部與內部世界,才能平靜地存在。
在煩躁的生活當中,我們難免會感到焦慮、精神緊張,嚴重的話會導致身體健康受影響。我之前曾經患有輕微焦慮症(應該算是輕微吧,反正已經過去了),長期處在恐慌、不安和恍神的情緒中。
在這裡分享我成功走出

2020/05/19
把你想執行的任務,和執行這任務之後所產生的正向情緒,連接在一起,這就是解決拖延症的方法。
拖延症和懶惰無關,我們只不過是在逃避執行任務時帶來的負面情緒。但這最終只會產生更多的負面情緒。我們會通過執行其他不帶來情緒困擾的任務來緩解這些情緒。
我們逃避的,從來不是任務,而是任務附帶的情感。
學會掌

2020/05/19
把你想執行的任務,和執行這任務之後所產生的正向情緒,連接在一起,這就是解決拖延症的方法。
拖延症和懶惰無關,我們只不過是在逃避執行任務時帶來的負面情緒。但這最終只會產生更多的負面情緒。我們會通過執行其他不帶來情緒困擾的任務來緩解這些情緒。
我們逃避的,從來不是任務,而是任務附帶的情感。
學會掌

2020/05/05
接納不是認同,而是不排斥不厭惡,並且容許事情的發生和存在。當我們沒有辦法去改變身邊負面事情的時候,我們必需學會提升抗逆力去承載它們。
提升抗逆力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學習如何依靠內在的力量去接納受傷的自己。
內心受創時,三種自我接納的有效方法:
1. 接納外在的現實環境。它本身不斷在改變,

2020/05/05
接納不是認同,而是不排斥不厭惡,並且容許事情的發生和存在。當我們沒有辦法去改變身邊負面事情的時候,我們必需學會提升抗逆力去承載它們。
提升抗逆力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學習如何依靠內在的力量去接納受傷的自己。
內心受創時,三種自我接納的有效方法:
1. 接納外在的現實環境。它本身不斷在改變,

你可能也想看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在寫文章之時,要把讀者放心中,但這不是說去寫讀者感興趣的內容,而是用讀者可以接受的方式,去寫自己想要分享的文章。因此,我們要去思考的,其實是努力不斷創作,維持一定時間的輸入與輸出,並且學習「如何行銷自己的文章」,讓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可以準確地傳達給讀者,而不是去迎合讀者的喜好。

在寫文章之時,要把讀者放心中,但這不是說去寫讀者感興趣的內容,而是用讀者可以接受的方式,去寫自己想要分享的文章。因此,我們要去思考的,其實是努力不斷創作,維持一定時間的輸入與輸出,並且學習「如何行銷自己的文章」,讓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可以準確地傳達給讀者,而不是去迎合讀者的喜好。

隨著上一篇木星雙魚的文章發出,收到幾位陌生讀者的私訊,他們熱情表露對於書寫的感謝,並因為這份觸動,而在方格子平台以實質的金錢贊助。⠀⠀⠀⠀⠀⠀
謝謝你們總是不吝嗇鼓勵,支持彼此的流動與自由,也向大眾分享 —— 成為自己,果然恰到好處。

隨著上一篇木星雙魚的文章發出,收到幾位陌生讀者的私訊,他們熱情表露對於書寫的感謝,並因為這份觸動,而在方格子平台以實質的金錢贊助。⠀⠀⠀⠀⠀⠀
謝謝你們總是不吝嗇鼓勵,支持彼此的流動與自由,也向大眾分享 —— 成為自己,果然恰到好處。

為什麼要創作呢?一方面為我,也為了那些因我文字而改變觀點的人們,我明白文字的力量,或許說創作是將心靈顯化的方法,可以帶給創作者本身以及讀者很深遠但很細小的影響,這是個我對我自己的人生試驗,我想要答應自己的承諾:1.更認真點創作、更去梳理自己的觀點,我想要讓自己的文章,可以跟那些厲害的文章比擬;2.讓

為什麼要創作呢?一方面為我,也為了那些因我文字而改變觀點的人們,我明白文字的力量,或許說創作是將心靈顯化的方法,可以帶給創作者本身以及讀者很深遠但很細小的影響,這是個我對我自己的人生試驗,我想要答應自己的承諾:1.更認真點創作、更去梳理自己的觀點,我想要讓自己的文章,可以跟那些厲害的文章比擬;2.讓

每次書寫這類支持與鼓勵的文字時,總是會有人用那樣自我安慰的話說著:「那就做自己吧!」但不論創作也好、生活也罷,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可以耐住無止盡的付出和給予,總是需要反饋的。沒有反饋的時候,自己要撐著點!但也許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成為支持別人互相打氣的那個角色!

每次書寫這類支持與鼓勵的文字時,總是會有人用那樣自我安慰的話說著:「那就做自己吧!」但不論創作也好、生活也罷,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可以耐住無止盡的付出和給予,總是需要反饋的。沒有反饋的時候,自己要撐著點!但也許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成為支持別人互相打氣的那個角色!

今天看到 @sparksine 的文章,對這一句話有所共鳴:「你激勵的人越多,就會有越多的人激勵你」。
在還沒開這一個帳號之前,我經常在私人帳號發激勵語錄,希望可以幫助到身邊的朋友,但是當時沒有人懂得欣賞,更別說點讚了。我曾經因為這件事情懷疑自己的能力而停止發語錄。
雖然停止寫作,但是我發現我的

今天看到 @sparksine 的文章,對這一句話有所共鳴:「你激勵的人越多,就會有越多的人激勵你」。
在還沒開這一個帳號之前,我經常在私人帳號發激勵語錄,希望可以幫助到身邊的朋友,但是當時沒有人懂得欣賞,更別說點讚了。我曾經因為這件事情懷疑自己的能力而停止發語錄。
雖然停止寫作,但是我發現我的

為自己寫作聽起來很容易,其實很難。難的點在於我寫作的同時,很需要得到他人的回饋,一直以來,我為了很多東西寫作,被他人認同的成就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 直白的說,我希望寫作可以讓我受歡迎。

為自己寫作聽起來很容易,其實很難。難的點在於我寫作的同時,很需要得到他人的回饋,一直以來,我為了很多東西寫作,被他人認同的成就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 直白的說,我希望寫作可以讓我受歡迎。

大多數時候,也許人們會把才能看得很重要。我自知我有一丁點天賦,但比起才能,比我厲害的人四處都是,也許他們還沒察覺,但讀到一個好作品,接著在底下看到作者寫說:「這是我第一次寫作。」內心總是震撼且嫉妒的。當然嫉妒沒什麼不好,比較是進步的動力,我知道我一次比一次更進步就夠了。
當然,從我開始寫作的

大多數時候,也許人們會把才能看得很重要。我自知我有一丁點天賦,但比起才能,比我厲害的人四處都是,也許他們還沒察覺,但讀到一個好作品,接著在底下看到作者寫說:「這是我第一次寫作。」內心總是震撼且嫉妒的。當然嫉妒沒什麼不好,比較是進步的動力,我知道我一次比一次更進步就夠了。
當然,從我開始寫作的
寫到這裡,我開始沒太在乎別人的反應、文章的收益,但同時會因為收益和認同而感恩。因為我看到藉寫作如何能幫助自己思考和成長,知道為何而寫:為自己而寫,不要為寫而寫。寫出來的想法甚至信念都是自己的,不因別人或環境而失去,也深信自己的生活會更為實在。
寫到這裡,我開始沒太在乎別人的反應、文章的收益,但同時會因為收益和認同而感恩。因為我看到藉寫作如何能幫助自己思考和成長,知道為何而寫:為自己而寫,不要為寫而寫。寫出來的想法甚至信念都是自己的,不因別人或環境而失去,也深信自己的生活會更為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