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專題|《悲慘世界》:革命的暗影,神在的曙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悲慘世界》音樂劇主視覺

《悲慘世界》音樂劇主視覺

第一次看《悲慘世界》,是國中音樂欣賞課上看的十周年紀念音樂會,那個版本沒有什麼舞台戲劇效果,僅有相襯的戲服和偶爾的擁抱,劇情也由簡短的字句帶過,可是,裡面每一個主角配角的唱功都是一時之選,每一首歌的情緒都掌握得恰到好處,光是看著他們歌唱的神情,聽著蕩氣迴腸的歌聲和交響樂,雨果筆下的善惡與貧富、道德與律法、革命與自由,歷歷在目,深植人心。

或許最初的印象太深刻,以至於後來的其他體驗,無論是 2012 年明星卡司的電影,還是在倫敦劇院欣賞的現場演出,都難以超越觀看經典版本時的感動。倒是英國 BBC 在 2018 年忠於原著小說拍成的影集非常精彩,細膩補足了音樂劇中跳躍的情節、人物較為單一的形象,使整個故事層次豐富許多。而隨著年紀增長,對歐洲文化愈發認識,重看《悲慘世界》,也開始懂得其精神與暗面。

電影版〈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悲慘世界》的故事有兩個主軸,一是尚萬強的贖罪和警長賈維的追緝,二是根據歷史上「巴黎共和黨人起義」描繪的學生革命。在音樂劇和電影中,學生革命佔了大半篇幅,〈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也成為最為人傳頌的主題曲。不過在 BBC 影集裡,六集當中要到了第五集才進入革命,而其實整部劇集的主軸一直都是尚萬強一路走來的內心掙扎和選擇。更重要的是,尚萬強在一次次關鍵的兩難時刻,最後總是做出道德正確的選擇,並非出於善良──他心中也經常浮現逃避、苟且、控制等惡念──而是出於對神的信仰。也是因為如此,才讓他的選擇與賈維代表的國家法律牴觸時,依然充滿正當性。由此,更能理解雨果對自己小說的評論:「這是一部宗教作品。」

《悲慘世界》原是十九世紀(1862年)的法國小說,在二十世紀(1985年)改編成英文版音樂劇,雖然以革命為主要事件,但從收束全劇的最後兩首歌,還是能深切感受到故事想傳達的宗教意涵。當尚萬強走到生命的盡頭,枷鎖和苦難的盡頭,因他一生從未停止懺悔和贖罪,因他對珂賽特飽滿的愛,終得到天使般的芳婷的認可,引領他走向救贖。此時,熟悉的旋律〈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輕聲響起,可是這一次,歌聲不再慷慨激昂,反而清亮透明,所有因為革命或貧窮死去的幽靈在身後列隊排開,這一次,革命理想已經破滅,他們所頌揚的美好明日,永不消逝的信仰,遍嚐人間苦難仍未抹去的希望和曙光,不再是熱血青年期望建立的共和國,而是真正的、神在的天堂了。

十週年版〈Epilogue (Finale)〉

到了二十一世紀(2012年)由音樂劇改編的電影,宗教色彩明顯淡化許多,休・傑克曼飾演的尚萬強演繹出的是世俗的正義感,而非心中有神的謙卑。另外一個重大更動,是結尾最後一曲〈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搭配的畫面竟是巴黎大街上一座座廢棄家俱堆成的碉堡相連,響應革命的群眾綿延不絕,所有犧牲的革命青年站在碉堡高處,大力揮舞一面面法國藍白紅國旗,象徵「巴黎共和黨人起義」的大紅旗在正中央迎風挺立,空中灑滿紅色紙花,歡欣鼓舞,革命長存。字幕顯示:十六年後的二月革命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當初那群學生的理想終於得以實現。

電影選擇改編成這樣的方式收尾,或許出於時代變遷,或者考量大眾喜好,卻難免讓人感到這歷史詮釋並不準確,也扭曲了雨果原著的精神,無怪乎法國媒體和影評普遍給予電影負面評價。十九世紀的法國,政治體制在君主和共和之間多次劇烈翻轉,期間大大小小的革命和政變不斷,而共和國時期對於人民起義的鎮壓,血腥殘酷程度並不亞於帝國時期。在那樣的年代,乃至今日,革命從來不單是奮鬥、夢想、希望,革命者承受的暗影如無底深淵,只有在一旁搖旗吶喊的人群才會僅僅看見光明面。畢竟無論成敗,過程中的代價那麼高昂、那麼慘烈,革命者的犧牲究竟是真有價值還是毫無意義?付出一生追求的究竟是值得的信念還是美麗的謊言?身在其中必定忍不住徬徨自問。

電影版〈Drink With Me〉

而儘管雨果對革命和底層人民的苦難寄予關懷和同理,但他筆下的眾多人物中,唯有成長於富貴的馬留斯和珂賽特擁有較圓滿的愛情和往後人生,這可能是真實社會的映照,又不免顯得諷刺。或許因此,一直以來更讓觀眾感動共鳴的愛情,不是馬留斯和珂賽特之間的純愛,而是女工出身的芳婷,憑弔往昔快樂、對比如今淒涼際遇的〈I Dreamed a Dream〉,以及旅館貧賤夫婦之女愛波寧,單方面暗戀守護馬留斯、至死才得到他那麼一點愛憐的〈On My Own〉。

電影版〈On My Own〉by Samantha Barks

十週年版〈On My Own〉by Lea Salonga

音樂劇沒有演出芳婷的過往,不過在 BBC 影集中,故事就是開始於青春貌美的芳婷與富家子弟的甜蜜戀情,芳婷雖早被告誡富家子弟只是遊戲人間,時間一到就會回家遵循父母之命迎娶門當戶對的對象,但沉浸於愛河的芳婷,仍夢想著心愛的他會不同於別人、會真心以待。曾經看過芳婷那麼活潑亮麗的模樣,再看見她爾後被迫賣去長髮與門牙的潦倒,衝擊力道加倍深刻,也更佩服十周年紀念演唱會中,露蒂・漢斯雪兒詮釋的〈I Dreamed a Dream〉。隨著每一句歌詞,她的情緒、語調自然而貼切地轉換,回想往日燦爛時的少女笑容,憶及被拋棄時的憤怒,如今欲哭無淚的苦楚,天使跌落凡間般的冷暖際遇,全在她的歌聲裡了。

十周年〈I Dreamed a Dream〉by Ruthie Henshall

電影版〈I Dreamed a Dream〉by Anne Hathaway

BBC 整部影集的最後一個鏡頭,則是定格在巴黎某街角,兩個小男孩在牆邊喊著「先生!」乞討,不卑不亢。這是三個版本中我最喜歡的結尾,沒有波瀾壯闊的場面,卻掀起這故事能帶給我們的所有感慨,餘韻悠長。革命者前仆後繼,一代代權力更迭,可是底層人民一直都在,貧窮和苦難彷彿永無止盡,即便是關照他們的《悲慘世界》,終究也只能寄望於神,寄望於對神有信仰的人。時至今日,人們對宗教和神的信仰不復從前,但「心中有神」這樣的概念,依然是這悲慘世界中的光亮──不必然是特定宗教的神,而是在道德兩難的時刻,在被需要的時刻,能夠收起人性裡的自私,展露更接近神性的悲天憫人。這或許是《悲慘世界》這麼多年以來,無論哪一個版本,總能一次次撼動人心的原因。

電影版〈Look Down (Beggars)〉


看更多專為影癡而生的好內容,就一起來支持【釀電影】吧!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多年前曾經在一個學術研討會的場合聆聽李達三教授(Professor John J.Deeney)演講,還記得他提及三個術語:"Bible in literature ,Bible on literature, Bible as literature,這三個術語涉及聖經與文學的互涉關係,印象特別深刻。
Thumbnail
多年前曾經在一個學術研討會的場合聆聽李達三教授(Professor John J.Deeney)演講,還記得他提及三個術語:"Bible in literature ,Bible on literature, Bible as literature,這三個術語涉及聖經與文學的互涉關係,印象特別深刻。
Thumbnail
-釋放無限光明的是人心,製造無邊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織著,廝殺著,這就是我們為之眷戀而又萬般無奈的人世間-悲慘世界 電影《俘虜》,也有人翻「《戰場上的聖誕快樂》。這讓我想起一戰時期,德英的聖誕節停火日。 那一年戰場上的平安夜,德英雙方的前線士兵,放下干戈,唱起聖誕頌歌,在戰壕擺上蠟燭,互道祝
Thumbnail
-釋放無限光明的是人心,製造無邊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織著,廝殺著,這就是我們為之眷戀而又萬般無奈的人世間-悲慘世界 電影《俘虜》,也有人翻「《戰場上的聖誕快樂》。這讓我想起一戰時期,德英的聖誕節停火日。 那一年戰場上的平安夜,德英雙方的前線士兵,放下干戈,唱起聖誕頌歌,在戰壕擺上蠟燭,互道祝
Thumbnail
  我在今年二月中退伍,我在入伍前隨手抓了幾本社會學相關的書籍加上一本7000字單字口袋書進去(完全高估自己對學術的興趣)。我為了能夠在一些破碎零散的休息時間看自己的書,我拼了命在鑑測之前把單戰全部背完,結果我在部隊裡看完的第一本書竟然不是我自己帶的,而是跟同梯借來喬治歐威爾的《1984》。
Thumbnail
  我在今年二月中退伍,我在入伍前隨手抓了幾本社會學相關的書籍加上一本7000字單字口袋書進去(完全高估自己對學術的興趣)。我為了能夠在一些破碎零散的休息時間看自己的書,我拼了命在鑑測之前把單戰全部背完,結果我在部隊裡看完的第一本書竟然不是我自己帶的,而是跟同梯借來喬治歐威爾的《1984》。
Thumbnail
《孤城淚》(Les Misérables,台譯《悲慘世界》)從警察小隊尋找一隻小獅子開始,引發一連串警察和幫派間的混亂與暴力,釀成無法挽救的局面,揭示法國多年來無法改善的社會問題,包括貧富懸殊、種族歧視、執法暴力等等;電影靈感來自法國2005年10月長達三週的巴黎暴動,兩名北非裔男孩當時為躲避警察緝
Thumbnail
《孤城淚》(Les Misérables,台譯《悲慘世界》)從警察小隊尋找一隻小獅子開始,引發一連串警察和幫派間的混亂與暴力,釀成無法挽救的局面,揭示法國多年來無法改善的社會問題,包括貧富懸殊、種族歧視、執法暴力等等;電影靈感來自法國2005年10月長達三週的巴黎暴動,兩名北非裔男孩當時為躲避警察緝
Thumbnail
身在全球唯一院線上映的台灣,這部電影同樣被世界孤立的處境,讓人惺惺相惜。 想像那個畫面,這個孩子乃至於這些人,都值得好好被愛。 反送中運動造成超過一萬人被捕,上百人來台尋求政治庇護,主要是年輕人,年紀最小的不到18歲。他們有人把自己看成逃兵,對手足深感歉疚。 壯飲熱血,醉成含淚顛沛。
Thumbnail
身在全球唯一院線上映的台灣,這部電影同樣被世界孤立的處境,讓人惺惺相惜。 想像那個畫面,這個孩子乃至於這些人,都值得好好被愛。 反送中運動造成超過一萬人被捕,上百人來台尋求政治庇護,主要是年輕人,年紀最小的不到18歲。他們有人把自己看成逃兵,對手足深感歉疚。 壯飲熱血,醉成含淚顛沛。
Thumbnail
我們永遠正確,從不道歉。 2019康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和法國凱撒獎四項大獎得主的電影《孤城淚》(Les Miserables),此電影以2005年法國的大騷亂為腳本,雖然有不少人會以此電影內的警暴來類比不同地區的警察不守法的情況,可是電影的內容,卻令人看到全世界都面對的貧窮問題、種族歧視和社會不穩的情
Thumbnail
我們永遠正確,從不道歉。 2019康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和法國凱撒獎四項大獎得主的電影《孤城淚》(Les Miserables),此電影以2005年法國的大騷亂為腳本,雖然有不少人會以此電影內的警暴來類比不同地區的警察不守法的情況,可是電影的內容,卻令人看到全世界都面對的貧窮問題、種族歧視和社會不穩的情
Thumbnail
比起人們相信的事物是否是真實的,我更有興趣人們的相信如何讓那個人變化,尤其是讓他變強或者是變弱,於是最終的問題在於,什麼是強?什麼是弱?一個悖論是,當人信仰著一種比其更強大的存在而抱持著某種信念時,他既會謙卑也會感到驕傲,他不再無能為力的求取幫助,而是盡己所能的達到極限,信念是帶我們前往極限的道路。
Thumbnail
比起人們相信的事物是否是真實的,我更有興趣人們的相信如何讓那個人變化,尤其是讓他變強或者是變弱,於是最終的問題在於,什麼是強?什麼是弱?一個悖論是,當人信仰著一種比其更強大的存在而抱持著某種信念時,他既會謙卑也會感到驕傲,他不再無能為力的求取幫助,而是盡己所能的達到極限,信念是帶我們前往極限的道路。
Thumbnail
【在家重溫經典音樂劇】|時至今日,人們對宗教和神的信仰不復從前,但「心中有神」這樣的概念,依然是這悲慘世界中的光亮──不必然是特定宗教的神,而是在道德兩難的時刻,在被需要的時刻,能夠收起人性裡的自私,展露更接近神性的悲天憫人。這或許是《悲慘世界》這麼多年以來,無論哪一個版本,總能一次次撼動人心的原因
Thumbnail
【在家重溫經典音樂劇】|時至今日,人們對宗教和神的信仰不復從前,但「心中有神」這樣的概念,依然是這悲慘世界中的光亮──不必然是特定宗教的神,而是在道德兩難的時刻,在被需要的時刻,能夠收起人性裡的自私,展露更接近神性的悲天憫人。這或許是《悲慘世界》這麼多年以來,無論哪一個版本,總能一次次撼動人心的原因
Thumbnail
之前趕在下片前看了千日千夜,可惜沒二刷。在Netflix上看了社群網戰,雖稱不上驚豔,卻讓人印象深刻。無聲救援還在上映中,雖然片名取得還不錯,不過原名「抵抗」,更加有力地表達了革命志士的堅決。
Thumbnail
之前趕在下片前看了千日千夜,可惜沒二刷。在Netflix上看了社群網戰,雖稱不上驚豔,卻讓人印象深刻。無聲救援還在上映中,雖然片名取得還不錯,不過原名「抵抗」,更加有力地表達了革命志士的堅決。
Thumbnail
這世上從沒有劣苗,也沒有惡人,,只有惡劣的耕種者〜《悲慘世界》(2019)如是說。法國新銳導演拉德利(Ladj Ly)首部作品《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與雨果的《悲慘世界》遙相對應,這世界似乎沒有變得更加美好。
Thumbnail
這世上從沒有劣苗,也沒有惡人,,只有惡劣的耕種者〜《悲慘世界》(2019)如是說。法國新銳導演拉德利(Ladj Ly)首部作品《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與雨果的《悲慘世界》遙相對應,這世界似乎沒有變得更加美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