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打小孩日】連貓狗都嫌的小孩,該如何安撫孩子的情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Photo by Caleb Woods on Unsplash
前幾天是世界不打小孩日,可愛的衛服部總柴悉心叮嚀各位把麻不要打小孩,但小孩就是講也講不聽啊,用「打」是最快能看到顯著效果的方式,小孩立刻就不會再做同樣的事情了,還有什麼比「打」更有效的方式嗎?
腦寶到1y4m了,這幾次腦媽偶爾會收到托嬰中心的老師說「腦寶最近會開始出現打人的狀況囉」、「腦寶會拿玩具用同學,老師會說手是用來玩玩具的,不是來打同學的」。
☝請問:各位媽咪聽到會怎麼做呢?
我知道有些家庭的作法是,如果看到小朋友開始狂打、亂踢就會伸出小朋友的手,然後小打一下,並說「我打你會不會痛?會痛,是不是,那你為什麼要打人家?」
😱😱😱
請各位爸比媽咪不要再這麼做了!!!這麼做根本不會讓小孩停止打打。
#這年紀的大腦發生什麼事呢?】
常聽到人家說「2歲是貓狗都嫌的年紀」,這是因為 #3歲以前的小孩是沒有自我情緒控制的能力(self emotional regulation ),這時候他們的大腦在情緒這個區塊發展的非常活躍,而且正在快速發展自主意識(現在可以自己走、跑、有簡單的肢體控制力了),但無奈的是其他功能又還沒發育完全(如,抑制力、決策力、語言力、理解力等),因此小孩覺得「我想要」就希望是立即拿到,就算父母講多少的大道理,小孩還是不理解,所以就直接哭鬧。

而發展「自我情緒自制能力」的關鍵,其實是在於3歲前的「#共同情緒控制力」(emotional co-regulation),意思就是「#與父母的互動」。

共同控制力最註明的舉例就是打網球。譬如,當你看到對手將球打過來,你的反應,有可能是模仿同個球技、但也有可能依照你以前的經驗與現在的能力做出的回擊,而這一來一往的擊球都建立在對手上一發的表現。

#親子互動 就是如此。孩子碰到一件事情的處理方式,可能是 #模仿,也可能是依照先前的 #經驗 與本次的感覺讓他做出 #符合他現在能力範圍 的動作,也可能是依據你剛剛的表現。
.
所以啦!如果把麻遇到小朋友做錯事情就打他,但他這個階段的大腦無法處理太複雜的理解能力、只能用情緒反應的話,他以後可能也只會用「#打」來解決事情。更重要的事,長期追蹤實驗發現,這樣的小孩將來的自我情緒控制就會很差,而且會影響未來的 #問題解決能力#學業較差#合作互動能力也較差

☝回到問題,該如何回應老師呢?
可以回說:「腦寶正在經歷hitting stage,所以會打打是很正常的喔~」(誤)
沒有啦,開玩笑的!!這樣應該會被老師白眼吧😆😆
我只是想和各位媽咪說,如果收到這樣的評語真的不要緊張,因為這就是 #幼兒發展的階段,雖然會辛苦爸媽、老師,但如果我們身為父母與老師能給予正確的回應方式,也能幫助到孩子未來的 #情緒控管能力

#腦媽分享
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辦呢?腦媽分享幾種方式,看看你們家寶貝吃不吃這套囉~
1. 轉移注意力
2. 帶他去打可以打的東西,如鼓、枕頭
3. 轉成拍拍手
4. 溫柔的帶離這個地方,然後跟他簡單說明,再抱抱他
5. 情境允許的話,可以用搞笑的方式讓孩子大笑
我相信,只要父母願意花時間多想,一定能想到比#打罵小孩厲害的方式喔!你們家怎麼面對這種問題呢?歡迎和腦媽分享喔 :)
▌關於大腦媽媽 ▌
(兒童認知心理學科學家 + 媽媽)的綜合體
畢業於認知神經科學所,曾於澳洲Marcs Institute for Brain and Development的寶寶研究室(Baby Lab)擔任交換研究人員,研究寶寶大腦的聽覺與語言發展。曾於視覺藝術研究所進修,並修習藝術治療、創作、幼兒玩具設計與研究。即將前往紐西蘭奧克蘭大學早期學習實驗室(Early Learning Lab, Auckland)修習博士學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5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腦媽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哪有不讓小孩看電視的?」 「看電視會傷害大腦」,腦媽說。 「哪有那麼嚴重,說不定看一看腦寶就變成籃球明星!」 拜託,腦寶才剛滿1歲,他會一直注視電視,並不代表他看得懂。
寶寶進食的流派百百種,以前爸媽們應該都是從煮十倍粥開始,前幾年又流行起寶寶冰磚,讓媽咪們一次性的把食物煮好、放冷凍後再微波。根據目前世界衛生組織仍建議,寶寶在4個月時初嚐副食品以混合食物泥為主,到了8個月可以讓寶寶吃手指食物
每次看到虐嬰的新聞,都非常氣憤。我們都身為母親,了解懷胎十月的辛苦,也了解盼望一個孩子誕生的奇蹟,但礙於現實的生活,我們不得不在孩子最脆弱、最弱小的時候離開他們,只能託交給一個能照顧他們需求的機構,
每次聽到身邊朋友說自己孩子戒尿布的歷程總是非常不容易,朋友分享說有時聽到小孩說:「媽媽,我要尿尿了」,結果陪上了5分鐘,居然還是一滴尿都沒下來。上廁所,對小朋友來說是一項發展里程碑,代表小朋友可以掌控自己上廁所的能力,
生產的過程,原是一個美好的旅程,父母期待著未知的新面孔即將降臨到我們的身邊。但這樣的旅程,有時候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媽媽可能會遭受長期害喜、孕吐、對某些味道或食物感到噁心,除了生理上的不適外,有時還會有心理上的壓力
身為新手爸媽的我們,最怕就是碰到孩子哭。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又不會說話,很多狀況只能透過哭來溝通,餓的時候哭、累的時候哭、醒著時候哭、睡著的時候哭,讓我們不知所措,接著我們就會尋找各種「神器」來安撫寶貝,另一個原因也是讓我們偷點時間休息。
「哪有不讓小孩看電視的?」 「看電視會傷害大腦」,腦媽說。 「哪有那麼嚴重,說不定看一看腦寶就變成籃球明星!」 拜託,腦寶才剛滿1歲,他會一直注視電視,並不代表他看得懂。
寶寶進食的流派百百種,以前爸媽們應該都是從煮十倍粥開始,前幾年又流行起寶寶冰磚,讓媽咪們一次性的把食物煮好、放冷凍後再微波。根據目前世界衛生組織仍建議,寶寶在4個月時初嚐副食品以混合食物泥為主,到了8個月可以讓寶寶吃手指食物
每次看到虐嬰的新聞,都非常氣憤。我們都身為母親,了解懷胎十月的辛苦,也了解盼望一個孩子誕生的奇蹟,但礙於現實的生活,我們不得不在孩子最脆弱、最弱小的時候離開他們,只能託交給一個能照顧他們需求的機構,
每次聽到身邊朋友說自己孩子戒尿布的歷程總是非常不容易,朋友分享說有時聽到小孩說:「媽媽,我要尿尿了」,結果陪上了5分鐘,居然還是一滴尿都沒下來。上廁所,對小朋友來說是一項發展里程碑,代表小朋友可以掌控自己上廁所的能力,
生產的過程,原是一個美好的旅程,父母期待著未知的新面孔即將降臨到我們的身邊。但這樣的旅程,有時候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媽媽可能會遭受長期害喜、孕吐、對某些味道或食物感到噁心,除了生理上的不適外,有時還會有心理上的壓力
身為新手爸媽的我們,最怕就是碰到孩子哭。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又不會說話,很多狀況只能透過哭來溝通,餓的時候哭、累的時候哭、醒著時候哭、睡著的時候哭,讓我們不知所措,接著我們就會尋找各種「神器」來安撫寶貝,另一個原因也是讓我們偷點時間休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嬰兒期的失控 孩子失控時,都會歸罪於外部世界   筆者曾看過一部短影片,一隻叫做Buck的小小狗打了兩次嗝,之後牠開始吠叫,而且叫的時候似乎感覺外面世界有敵人,牠是在對那個敵人吠叫的。依照精神分析理論來看,在小動物、嬰幼兒,包括部分還停留在嬰兒期心理發展水準的成年人身上,可以看到以下現象...
Thumbnail
兩歲的小小孩,因為語言發展尚未成熟,無法拿捏身體的協調性,社會化也較不足,與外界的互動還不夠,尚處於「自我中心」發展階段。文章提供了父母應對小孩打人行為的方式,建議利用模擬遊戲與情緒卡等方式來理解小孩的想法和情緒,並引導小孩找出打人行為背後的真正意涵,以及替代行為的方式。
Thumbnail
這本書重點內容包括父母教育方法、重要觀念以及如何影響孩子大腦發展。本書認為打屁股不能改善孩子行為,並提供更好管教方式,推薦父母、師長或教育學者閱讀。
孩子2~3歲的時候 開始進入不要不要期 這也不要 那也不要 有時候生氣還會亂丟東西和打人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你是否曾深夜輾轉反側,思考如何保護孩子免受看不見的傷害? 當精神霸凌悄悄逼近,我們的孩子需要的不僅是避風港,更需要智慧與勇氣去面對。 本文探討如何與孩子並肩作戰,閱讀全文,讓父母的愛與智慧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堅實後盾。 孩子的世界:如何應對精神霸凌?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遭遇到精神霸凌,無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Thumbnail
我看到我朋友看到小孩打架,想抓著看得到玩具處理一下,讓我想到我之前跟老公的討論… 之前姊姊會很用力地推倒弟弟,搶走玩具,或是很用力打他 我有一次很用力地捏我家姊姊之後,我覺得後悔,跟老公討論 他說,「你想想他們這麼信任你,這麼愛你,他們每次都相信你不會傷害他們」 我心裡OS:
我的父執輩都是日本教育走過來的,所以隨手就是一個巴掌、抽出皮帶就鞭,真的是涼伴干絲,小菜一碟。但是我非常厭惡這樣的行為。我到今天都還看不起毆打或欺負無還手能力的人,何況是小孩,有些還是至親? 記得大女兒上學時,老師問我,可以適度的處罰嗎?我回家想了很久,直接寄了一封信給老師。如果我的小孩有危及到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嬰兒期的失控 孩子失控時,都會歸罪於外部世界   筆者曾看過一部短影片,一隻叫做Buck的小小狗打了兩次嗝,之後牠開始吠叫,而且叫的時候似乎感覺外面世界有敵人,牠是在對那個敵人吠叫的。依照精神分析理論來看,在小動物、嬰幼兒,包括部分還停留在嬰兒期心理發展水準的成年人身上,可以看到以下現象...
Thumbnail
兩歲的小小孩,因為語言發展尚未成熟,無法拿捏身體的協調性,社會化也較不足,與外界的互動還不夠,尚處於「自我中心」發展階段。文章提供了父母應對小孩打人行為的方式,建議利用模擬遊戲與情緒卡等方式來理解小孩的想法和情緒,並引導小孩找出打人行為背後的真正意涵,以及替代行為的方式。
Thumbnail
這本書重點內容包括父母教育方法、重要觀念以及如何影響孩子大腦發展。本書認為打屁股不能改善孩子行為,並提供更好管教方式,推薦父母、師長或教育學者閱讀。
孩子2~3歲的時候 開始進入不要不要期 這也不要 那也不要 有時候生氣還會亂丟東西和打人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你是否曾深夜輾轉反側,思考如何保護孩子免受看不見的傷害? 當精神霸凌悄悄逼近,我們的孩子需要的不僅是避風港,更需要智慧與勇氣去面對。 本文探討如何與孩子並肩作戰,閱讀全文,讓父母的愛與智慧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堅實後盾。 孩子的世界:如何應對精神霸凌?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遭遇到精神霸凌,無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Thumbnail
我看到我朋友看到小孩打架,想抓著看得到玩具處理一下,讓我想到我之前跟老公的討論… 之前姊姊會很用力地推倒弟弟,搶走玩具,或是很用力打他 我有一次很用力地捏我家姊姊之後,我覺得後悔,跟老公討論 他說,「你想想他們這麼信任你,這麼愛你,他們每次都相信你不會傷害他們」 我心裡OS:
我的父執輩都是日本教育走過來的,所以隨手就是一個巴掌、抽出皮帶就鞭,真的是涼伴干絲,小菜一碟。但是我非常厭惡這樣的行為。我到今天都還看不起毆打或欺負無還手能力的人,何況是小孩,有些還是至親? 記得大女兒上學時,老師問我,可以適度的處罰嗎?我回家想了很久,直接寄了一封信給老師。如果我的小孩有危及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