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學思達】中學生的展覽圖錄解讀

2020/05/1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國一生解讀故宮古畫圖錄內容
【行篋隨行—乾隆南巡行李箱中的書畫】展覽圖錄解讀
與故宮教研組的合作計畫,以乾隆南巡為主題發展課程,從隆哥臉書文創小編,發展到IG打卡小編團隊。
學生作品~隆哥臉書文創小編
要國一學生解讀中國古畫還真不容易,或許不要說是國中生,連成人要耐著性子去了解,都是一個大考驗。
手邊有的素材,其實也只有《行篋隨行—乾隆南巡行李箱中的書畫》展覽圖錄裡的圖版與文字,古畫的資料其實夠少了,能夠解讀的自學素材,就只能倚賴故宮研究員的圖錄解說。
台北故宮《行篋隨行—乾隆南巡行李箱中的書畫》展覽圖錄與文字
雖然非常不容易,但我的經驗是,依賴團隊共創的拼圖法,就可以把每個人所看到的小小面向,匯聚在一起,成為有邏輯的理解。
每個人都理解一點點,匯聚起來就是力量

小組團隊共創
取材圖錄裡的八件作品
寫清楚創作流程
☝Step1 自學:瀏覽圖錄圖像與文字(每組一份素材)
✌Step2 思考:根據看到的內容,想想這張畫作與乾隆皇帝之間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把覺得有意義的關鍵字,或可以理解的部分,寫在個人便利貼上。
👌Step3 小組討論:全組瀏覽每個人的便利貼,找出關鍵的共同看見,一起討論關於這樣畫作的故事。
🖖Step4 師生問答:老師到各組提問與統整回饋大家的想
法,共同串起有意義的故事。
🖐Step5 口頭表達:引導各組派人公開說明自己組別所負責的畫作故事。
🤙Step6 白板表達:各組彙整目前所有資料,用文字說明表達在白板上,貼在教室牆面週圍,讓全班都看的到。
小組先共創,老師再加入討論。不要先給答案才能進入思考~

用小英總統的IG當作發表架構說明
再一次的,孩子們沒有讓我失望。面對這麼不容易的素材,經由團隊協作的努力,展現出精彩的成果。
我把我的欣賞告訴他們,多麼不容易啊,他們經過自己的努力,看懂了一張古畫,說出背後的故事與意義。

學生分組的共創成果:
🚄《南巡紀程圖》:是南巡行前記錄,大臣對首次南巡的構想。行程規劃嚮導擬妥行進路線,依巡幸路程,分段繪製地圖。
⛲董邦達《西湖十景圖》:畫家董邦達為迎接乾隆的到來,繪製西湖十景,希望能提升自己家鄉的名氣。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乾隆皇帝認為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的真跡,他除了第五次南巡沒有對著這張畫題詠,其他5次都有題,可見他十分喜愛富春山居圖,是乾隆一生最親密合意的旅伴。
🍵錢穀《惠山煮茶圖》:乾隆皇帝到惠山旅遊,想到惠山有一座寺,有一口井,那口井裡的水特別香,於是和僧人一起煮茶喝,突然想起在明代有一副畫畫過,於是拿起圖想像他和畫家錢穀在同一幅畫中享受,便題了一首詩。
🌞張宗蒼《萬笏朝天圖》:“笏”指的是朝中官員向皇帝上述時手中拿的東西。所以這副畫是在說皇帝就是百姓的“天”,和天下百姓都是皇帝的臣子。ps.張宗蒼就是被當地官員送給皇帝的畫師。
🧣《棉花圖》:第四次南巡,某省長送給乾隆此圖表彰乾隆讓做衣服的棉業發揚光大,解決老百姓的食衣問題,並將此圖題詩收於《御製詩三集》。
140會員
104內容數
盡信書不如共鳴,在字裡行間覺察自己。 一種幫助您有感閱讀且共鳴產出的高效讀書筆記法。 請至此處雲端連結下載空白表格檔案❤️:https://reurl.cc/NXld26 邀約分享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