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冷思考,社群時代狂潮下,我們如何在衝突中活出自己,與他者共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想要思考的人相對來說少之又少。思考讓我們很困少、很疲勞;思考有可能逼我們脫離熟悉、令人安心的習慣;思考可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複雜;思考可能讓我們與人產生衝突,或者至少讓我們跟自己仰慕、喜愛、追隨的對象之間的關係變得更複雜。所以,誰需要思考呢?- 20

一個詞彙越能夠有效讓我得到某個團體的接納,我就越懶得再去檢驗我對這個詞彙的用法從任何一種標準來看到底算不算正當。-26

學術生活幫助人累積一套知識,讓人學習並使用某些經過認可的修辭策略。它需要很好的記性、智性靈活度之類的東西,但學術生活裡沒多少事情會要求你質疑自己的衝動反應。-31

獨立不等於正確,社會化思維不等於錯誤。-56

這麼多年以來我體認到,某些人的教育觀點雖然嚇壞了我,他們對學生的付出、奉獻程度卻高於我;某些人的神學立場,讓我覺得對教會的健康發展有無盡的傷害,這些人卻比我更虔誠、更慈善、更像耶穌基督,是我永遠及不上的。他們令我自慚形穢…光憑這一點,我們就有理由窮盡一切可能的手段,去約束敵意的能量。-121

布佛式論證(Bulverism):直接假設你的對手是錯的,然後解釋他的錯誤。- 12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沙加: 文字的公園的沙龍
0會員
16內容數
測試測試測試
2020/03/16
約定的目的並不是去遵守。約定,是要讓人開心…讓那個人開心,也就是幫上對方的忙。如果對方必須在星期一拿到文件,那麼就在早上給他,而且是交給他品質好的東西。這才算是幫上對方的忙,遵守了約定。-17
Thumbnail
2020/03/16
約定的目的並不是去遵守。約定,是要讓人開心…讓那個人開心,也就是幫上對方的忙。如果對方必須在星期一拿到文件,那麼就在早上給他,而且是交給他品質好的東西。這才算是幫上對方的忙,遵守了約定。-17
Thumbnail
2020/03/11
個人美學或品味這玩意,本來就是默默埋藏在自己的心裡才帥氣。-5
Thumbnail
2020/03/11
個人美學或品味這玩意,本來就是默默埋藏在自己的心裡才帥氣。-5
Thumbnail
2020/03/06
從大樓一樓看到的光景,與大樓十樓看到的光景截然不同。同樣的道理,你所見到的、能遇見的也會隨著你的進階而改變。因此,不妨從當下遇見的人當中,挑一位最傑出的人向他學習。-164
Thumbnail
2020/03/06
從大樓一樓看到的光景,與大樓十樓看到的光景截然不同。同樣的道理,你所見到的、能遇見的也會隨著你的進階而改變。因此,不妨從當下遇見的人當中,挑一位最傑出的人向他學習。-164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些事情的好壞似乎無庸置疑,像是吃原形食物、充足的睡眠、保持活動。那些越像廢話的論述反而越有可能是真的,已經基礎到不再有人試圖挑戰它,那麼再複雜一點、再細節一些的呢?每個人可以有不同的見解以及各自深入的方式,身為一個還沒有主見的學習者該如何面對這些他人的經驗及所謂的知識呢?
Thumbnail
  有些事情的好壞似乎無庸置疑,像是吃原形食物、充足的睡眠、保持活動。那些越像廢話的論述反而越有可能是真的,已經基礎到不再有人試圖挑戰它,那麼再複雜一點、再細節一些的呢?每個人可以有不同的見解以及各自深入的方式,身為一個還沒有主見的學習者該如何面對這些他人的經驗及所謂的知識呢?
Thumbnail
沒有觀過世界,哪裡來的世界觀? 沒思考過人類,怎麼做 人?
Thumbnail
沒有觀過世界,哪裡來的世界觀? 沒思考過人類,怎麼做 人?
Thumbnail
離開群眾久了,容易忽略 “數量”觀念 過度放大自己與外界的矛盾 偶爾與人見面時,才會發現 自己過度「執著」於想法本身 卻忘記,社會上許多人的狀態 他們在意的,關注的,三觀價值等 都和我預設的差很多 差距 這有時候,是一個悖論 待在群眾裡,或許比較能清楚 究竟大家想什麼,要什麼 不過,這樣做的代價 往
Thumbnail
離開群眾久了,容易忽略 “數量”觀念 過度放大自己與外界的矛盾 偶爾與人見面時,才會發現 自己過度「執著」於想法本身 卻忘記,社會上許多人的狀態 他們在意的,關注的,三觀價值等 都和我預設的差很多 差距 這有時候,是一個悖論 待在群眾裡,或許比較能清楚 究竟大家想什麼,要什麼 不過,這樣做的代價 往
Thumbnail
在這資訊大爆炸的時代,我們一天會接收到成千上萬個資訊。但你有沒有想過,其中多少是有經過大腦思考及處理?又有多少是毫無過濾的照單全收?
Thumbnail
在這資訊大爆炸的時代,我們一天會接收到成千上萬個資訊。但你有沒有想過,其中多少是有經過大腦思考及處理?又有多少是毫無過濾的照單全收?
Thumbnail
有時候我會想,為何要解釋那麼多。 有時候,又覺得別人生活的沉重如此可惜。 有時候,我看著這一切,事不關己。 事不關己的時候,自己像個邊緣人,處處被當成麻煩精。 意識現實就像是都會一樣,給人一種虛華不實的感覺。 “怎麼辦到的?”你問他們。 ”不知不覺就變成這樣了,我也不知道為甚麼。”他們回答。
Thumbnail
有時候我會想,為何要解釋那麼多。 有時候,又覺得別人生活的沉重如此可惜。 有時候,我看著這一切,事不關己。 事不關己的時候,自己像個邊緣人,處處被當成麻煩精。 意識現實就像是都會一樣,給人一種虛華不實的感覺。 “怎麼辦到的?”你問他們。 ”不知不覺就變成這樣了,我也不知道為甚麼。”他們回答。
Thumbnail
一般人的困惑,會出現在對世界和自我的認知上,我們對自己不夠了解,對世界又一無所知,糊里糊塗年紀就大了,這時候比較有餘裕的人就會開始閱讀,開始思考自己從何而來、何去何從,這個世界是如何運作、別人是怎麼生活。
Thumbnail
一般人的困惑,會出現在對世界和自我的認知上,我們對自己不夠了解,對世界又一無所知,糊里糊塗年紀就大了,這時候比較有餘裕的人就會開始閱讀,開始思考自己從何而來、何去何從,這個世界是如何運作、別人是怎麼生活。
Thumbnail
不正確的思維邏輯導致不對的問題,進而產生錯誤的解法,造成或長或短且深淺不定的後果,不過仍然有機會導正,怎麼做呢?
Thumbnail
不正確的思維邏輯導致不對的問題,進而產生錯誤的解法,造成或長或短且深淺不定的後果,不過仍然有機會導正,怎麼做呢?
Thumbnail
「只和具有類似信仰的人交往,容易造成『群體極化』(group polarization)......人們不再願意表達一個更微妙或更複雜的觀點......選擇保持沉默......這種沉默讓整個群體相信沒有對立的觀點,每個人都在從眾的過程中向呼聲最高的意見靠攏。」
Thumbnail
「只和具有類似信仰的人交往,容易造成『群體極化』(group polarization)......人們不再願意表達一個更微妙或更複雜的觀點......選擇保持沉默......這種沉默讓整個群體相信沒有對立的觀點,每個人都在從眾的過程中向呼聲最高的意見靠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