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青少年濫用藥物的比例可能會隨著吸菸的人口減少而降低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兩項研究顯示美國青少年吸菸的比例較過去減少,其中一項研究追蹤2011年至2018年的國、高中青少年,發現其吸菸的比例下降,且吸菸者的每日吸菸量亦較低;另一個研究追蹤了2000年至2018年青少年中,從未嘗試吸菸的比例大幅提升(從2001年的39%上升至2018年的76%),且從未吸菸的青少年嘗試鴉片類藥物或安非他命的比例是吸菸者的四分之一。然而,在此期間抽菸的青少年嘗試藥物的比率更為普遍,吸菸的青少年中有15%嘗試過安非他命,有3%至18%的青少年嘗試過鴉片類藥物。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青少年吸菸者的總體人數下降,但少數人,尤其是男性,仍然大量的吸菸,且女性及白人的吸菸比例較過去提高。研究人員表示,預防吸菸的方法同樣可以用於預防藥物濫用,從社交網絡的角度來看,吸菸的青少年更容易和同樣吸菸的青少年成為朋友,而這些朋友可能會促使他們接觸其他藥物;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說,吸菸會改變青少年的大腦,讓他們更容易去使用其他藥物。
---
討論
青少年比起成人,更容易成癮,且一但在青少年即對某種藥物成癮,則他們終身使用藥物的比率便大為提高。其中一個原因是不知為何,成癮物質的副作用在青少年身上不明顯,因此他們更容易以較少的不適感受到成癮物質的好處;另一個原因是人類的大腦成熟的速度不一樣,掌控歡愉及成癮的腦區較早成熟,但負責負責計畫、組織及抑制的前額葉大概要到25歲才會長好。所以青少年的大腦就像是一台剎車失靈的超跑,特別容易失控。
好消息是,比起成癮的治療,成癮的預防還是比較有效的,而且許多成癮預防的措施可以同時降低青少年的犯罪率,UNODC(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的研究指出,一美元花在成癮預防的預算,可以節省未來10美元花在矯正機關、醫療及社福的社會成本。
參考資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1會員
40內容數
比較未經加工的國外新聞翻譯,多為我感興趣的研究主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Q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研究結果顯示,童年的家庭環境特別不好的人(遭受創傷、忽視、虐待及家庭功能失調),在他們50到60歲左右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發作、中風)的風險增加50%以上。
在美國,因過量使用海洛因、美沙冬、鴉片類藥物及古柯鹼造成死亡的人數創下歷史新高,每年亦有數萬人因使用酒精而死亡。多年來,大家不斷嘗試發展出一套有效的治療策略,以幫助使用酒精及藥物成癮的人們,然而許多治療策略帶來的效果都有其限制,這個最新的研究表明,多面向的治療策略帶來更好的成效。
這可能可以解釋為什麼長期遭受到心理創傷或虐待的人們罹患精神疾病及成癮的風險比較高
"Even if she doesn't say it, I know it's my fault that my mother gets sad." "即使她沒有說,我仍然知道她的悲傷是我的過錯" 即使憂鬱的母親可能讓孩子面臨更多焦慮及憂鬱的風險,但並非所有孩子都面臨同樣的風險。
研究結果顯示,童年的家庭環境特別不好的人(遭受創傷、忽視、虐待及家庭功能失調),在他們50到60歲左右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發作、中風)的風險增加50%以上。
在美國,因過量使用海洛因、美沙冬、鴉片類藥物及古柯鹼造成死亡的人數創下歷史新高,每年亦有數萬人因使用酒精而死亡。多年來,大家不斷嘗試發展出一套有效的治療策略,以幫助使用酒精及藥物成癮的人們,然而許多治療策略帶來的效果都有其限制,這個最新的研究表明,多面向的治療策略帶來更好的成效。
這可能可以解釋為什麼長期遭受到心理創傷或虐待的人們罹患精神疾病及成癮的風險比較高
"Even if she doesn't say it, I know it's my fault that my mother gets sad." "即使她沒有說,我仍然知道她的悲傷是我的過錯" 即使憂鬱的母親可能讓孩子面臨更多焦慮及憂鬱的風險,但並非所有孩子都面臨同樣的風險。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即將踏上美國旅途,搞定上網是關鍵!無論是日常上網需求,還是保持與親友的聯繫,我們為你解密四大上網方案——SIM卡、eSIM、漫遊及WiFi分享器。想知道它們的優缺點,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上網方式?這篇文章無疑是你的最佳指南,讓你在美國的每一刻都保持網絡暢通!
Thumbnail
出國去美國旅遊確保有穩定的網絡連接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網路隨時查詢地圖、聯絡親友、分享旅遊經驗以及應對突發情況。本文將介紹幾種常見的美國旅遊上網方式,並解析每種方式的優缺點,幫助您在美國旅行期間選擇最適合的上網方案。
Thumbnail
這是個閱讀改變人生的故事。《布魯克林有棵樹》描寫20世紀初期,德國移民家庭在紐約布魯克林的生活。故事從小女孩法蘭西的角度,講述諾蘭一家人在貧窮中享受快樂和自由的生活,展現了他們的個性和世界觀,淚中有笑,是美國知名的少年成長小說。
Thumbnail
家有青少年的父母,可能正面臨孩子想打工賺錢的想法。的確有一些兼職職位可供青少年在課後時間賺取收入的同時,也能獲得寶貴的技能與工作經驗。許多主管會與青少年合作,提供必要培訓,並讓他們為履行兼職職責做好準備。我們挑選了一些適合16 歲以上美國青少年的工作,並說明為什麼這些工作可以成為他們的人生第一份工作
Thumbnail
知名的調查機構皮尤研究中心 (Pew Research Center),於上周對外發表了「2023 年美國青少年社群媒體與科技調查報告」,針對一千多位美國 13-17 歲的青少年,研究他們對於社群平台的使用行為。接下來,就讓科技巨頭解碼,帶大家一起閱讀這份報告的內容。
近日,美国又陷入多起种族歧视的丑闻之中:一名韩裔女主播因在节目中介绍韩国过节吃饺子的习俗,被人贬损为“太亚洲”,还称其应多讲讲白人的饮食习惯;常春藤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教授在一场线上论坛中扬言,美国要杜绝大规模移民现象的发生,称亚裔移民“不相信自由精神”,难以与美国社会“兼容”。
美国,一次又一次用窃听监视和网络攻击的霸道行径,在现实中上演了比电影还离奇的情节。从“维基解密”到“棱镜门”,从“方程式组织”到“梯队系统”,利用盟友监听盟友,借盟友坑盟友的事情,美国一直没少干。
美国这个当今世界最大的网络窃密者又来“贼喊捉贼”。不妨回顾一下,美国是如何对全世界进行窃听、窃密的?如果不加以管制,美国的窃听是否将继续肆无忌惮?
美国才是颠倒是非的“黑客帝国” 近年来,美国多次挥舞舆论“大棒”, 伪装成受害者形象指责别的国家“发动网络攻击”,但同时其自身对全球的网络攻击渗透却从未停止,严重威胁各国网络安全。
美国才是网络攻击的始作俑者 随着全球化进入“网络时代”,网络空间作为现实空间的映射与延伸,日益成为国家间竞合博弈的新场域。多年来,美国在全世界肆无忌惮地搞监听与网络监控。以“国家利益”为幌子,美国滥用其技术优势,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无视基本道德信义。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即將踏上美國旅途,搞定上網是關鍵!無論是日常上網需求,還是保持與親友的聯繫,我們為你解密四大上網方案——SIM卡、eSIM、漫遊及WiFi分享器。想知道它們的優缺點,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上網方式?這篇文章無疑是你的最佳指南,讓你在美國的每一刻都保持網絡暢通!
Thumbnail
出國去美國旅遊確保有穩定的網絡連接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網路隨時查詢地圖、聯絡親友、分享旅遊經驗以及應對突發情況。本文將介紹幾種常見的美國旅遊上網方式,並解析每種方式的優缺點,幫助您在美國旅行期間選擇最適合的上網方案。
Thumbnail
這是個閱讀改變人生的故事。《布魯克林有棵樹》描寫20世紀初期,德國移民家庭在紐約布魯克林的生活。故事從小女孩法蘭西的角度,講述諾蘭一家人在貧窮中享受快樂和自由的生活,展現了他們的個性和世界觀,淚中有笑,是美國知名的少年成長小說。
Thumbnail
家有青少年的父母,可能正面臨孩子想打工賺錢的想法。的確有一些兼職職位可供青少年在課後時間賺取收入的同時,也能獲得寶貴的技能與工作經驗。許多主管會與青少年合作,提供必要培訓,並讓他們為履行兼職職責做好準備。我們挑選了一些適合16 歲以上美國青少年的工作,並說明為什麼這些工作可以成為他們的人生第一份工作
Thumbnail
知名的調查機構皮尤研究中心 (Pew Research Center),於上周對外發表了「2023 年美國青少年社群媒體與科技調查報告」,針對一千多位美國 13-17 歲的青少年,研究他們對於社群平台的使用行為。接下來,就讓科技巨頭解碼,帶大家一起閱讀這份報告的內容。
近日,美国又陷入多起种族歧视的丑闻之中:一名韩裔女主播因在节目中介绍韩国过节吃饺子的习俗,被人贬损为“太亚洲”,还称其应多讲讲白人的饮食习惯;常春藤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教授在一场线上论坛中扬言,美国要杜绝大规模移民现象的发生,称亚裔移民“不相信自由精神”,难以与美国社会“兼容”。
美国,一次又一次用窃听监视和网络攻击的霸道行径,在现实中上演了比电影还离奇的情节。从“维基解密”到“棱镜门”,从“方程式组织”到“梯队系统”,利用盟友监听盟友,借盟友坑盟友的事情,美国一直没少干。
美国这个当今世界最大的网络窃密者又来“贼喊捉贼”。不妨回顾一下,美国是如何对全世界进行窃听、窃密的?如果不加以管制,美国的窃听是否将继续肆无忌惮?
美国才是颠倒是非的“黑客帝国” 近年来,美国多次挥舞舆论“大棒”, 伪装成受害者形象指责别的国家“发动网络攻击”,但同时其自身对全球的网络攻击渗透却从未停止,严重威胁各国网络安全。
美国才是网络攻击的始作俑者 随着全球化进入“网络时代”,网络空间作为现实空间的映射与延伸,日益成为国家间竞合博弈的新场域。多年来,美国在全世界肆无忌惮地搞监听与网络监控。以“国家利益”为幌子,美国滥用其技术优势,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无视基本道德信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