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青少年濫用藥物的比例可能會隨著吸菸的人口減少而降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兩項研究顯示美國青少年吸菸的比例較過去減少,其中一項研究追蹤2011年至2018年的國、高中青少年,發現其吸菸的比例下降,且吸菸者的每日吸菸量亦較低;另一個研究追蹤了2000年至2018年青少年中,從未嘗試吸菸的比例大幅提升(從2001年的39%上升至2018年的76%),且從未吸菸的青少年嘗試鴉片類藥物或安非他命的比例是吸菸者的四分之一。然而,在此期間抽菸的青少年嘗試藥物的比率更為普遍,吸菸的青少年中有15%嘗試過安非他命,有3%至18%的青少年嘗試過鴉片類藥物。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青少年吸菸者的總體人數下降,但少數人,尤其是男性,仍然大量的吸菸,且女性及白人的吸菸比例較過去提高。研究人員表示,預防吸菸的方法同樣可以用於預防藥物濫用,從社交網絡的角度來看,吸菸的青少年更容易和同樣吸菸的青少年成為朋友,而這些朋友可能會促使他們接觸其他藥物;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說,吸菸會改變青少年的大腦,讓他們更容易去使用其他藥物。

---

討論

青少年比起成人,更容易成癮,且一但在青少年即對某種藥物成癮,則他們終身使用藥物的比率便大為提高。其中一個原因是不知為何,成癮物質的副作用在青少年身上不明顯,因此他們更容易以較少的不適感受到成癮物質的好處;另一個原因是人類的大腦成熟的速度不一樣,掌控歡愉及成癮的腦區較早成熟,但負責負責計畫、組織及抑制的前額葉大概要到25歲才會長好。所以青少年的大腦就像是一台剎車失靈的超跑,特別容易失控。

好消息是,比起成癮的治療,成癮的預防還是比較有效的,而且許多成癮預防的措施可以同時降低青少年的犯罪率,UNODC(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的研究指出,一美元花在成癮預防的預算,可以節省未來10美元花在矯正機關、醫療及社福的社會成本。

參考資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Q丸的沙龍
51會員
40內容數
比較未經加工的國外新聞翻譯,多為我感興趣的研究主題。
Q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9/23
這項新的研究比較了青少年手足中,使用大麻的行為對認知功能的影響。和先前研究不同的是,此研究發現就算只是「適度的」使用大麻,仍然會損害認知功能,且這樣的損害無法用基因及環境因素來解釋。
Thumbnail
2020/09/23
這項新的研究比較了青少年手足中,使用大麻的行為對認知功能的影響。和先前研究不同的是,此研究發現就算只是「適度的」使用大麻,仍然會損害認知功能,且這樣的損害無法用基因及環境因素來解釋。
Thumbnail
2020/09/18
研究者已經發現派醋甲酯(methylphenidate,常見的商品名稱為利他能)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透過了解該藥物確切的機轉,未來可望開發出更精準的對應症狀、副作用更少的藥物。
Thumbnail
2020/09/18
研究者已經發現派醋甲酯(methylphenidate,常見的商品名稱為利他能)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透過了解該藥物確切的機轉,未來可望開發出更精準的對應症狀、副作用更少的藥物。
Thumbnail
2020/09/14
雖然世界因社群平台變的更加緊密,然而年輕人卻感到越發的孤獨。許多研究發現孤獨感嚴重威脅心理健康,特別是兒童時期的社交隔離會損害成年後的大腦及行為功能,然而我們對其潛在的神經機轉仍所知甚少。
Thumbnail
2020/09/14
雖然世界因社群平台變的更加緊密,然而年輕人卻感到越發的孤獨。許多研究發現孤獨感嚴重威脅心理健康,特別是兒童時期的社交隔離會損害成年後的大腦及行為功能,然而我們對其潛在的神經機轉仍所知甚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7)於教育部專報以後,針對青少年吸菸與電子菸網路販售,向相關單位提出質詢。並關心近日性犯罪前科美籍人士入境事件。郭昱晴表示,相關單位應加強對青少年吸菸原因的深度分析、加強家庭教育、提高青少年對吸菸危害的認識,並減少社交環境中的吸菸行為模仿,這些才是解決青少年吸菸問題的關鍵。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7)於教育部專報以後,針對青少年吸菸與電子菸網路販售,向相關單位提出質詢。並關心近日性犯罪前科美籍人士入境事件。郭昱晴表示,相關單位應加強對青少年吸菸原因的深度分析、加強家庭教育、提高青少年對吸菸危害的認識,並減少社交環境中的吸菸行為模仿,這些才是解決青少年吸菸問題的關鍵。
Thumbnail
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表示,雖然112年修正施行的菸害防制法全面禁止電子菸,但臉書、IG等社群軟體仍可見到大量電子菸銷售廣告,且因違法銷售電子菸的網站架設在海外無法查緝,衛福部只能放任黑市電子菸業者殘害學子與青少年的健康。
Thumbnail
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表示,雖然112年修正施行的菸害防制法全面禁止電子菸,但臉書、IG等社群軟體仍可見到大量電子菸銷售廣告,且因違法銷售電子菸的網站架設在海外無法查緝,衛福部只能放任黑市電子菸業者殘害學子與青少年的健康。
Thumbnail
FDA菸草產品中心科學辦公室主任Matthew Farrelly博士表示:"我們是一個以證據為導向的機構,將繼續遵循科學來指導我們對預減害菸品申請的審查。基於我們嚴格的科學審查,在這個案例中,成年吸煙者完全轉向危害較小的產品所帶來的益處的證據足夠強大,足以超過對青少年的風險。
Thumbnail
FDA菸草產品中心科學辦公室主任Matthew Farrelly博士表示:"我們是一個以證據為導向的機構,將繼續遵循科學來指導我們對預減害菸品申請的審查。基於我們嚴格的科學審查,在這個案例中,成年吸煙者完全轉向危害較小的產品所帶來的益處的證據足夠強大,足以超過對青少年的風險。
Thumbnail
自從在20世紀中期發現吸煙與肺癌的關連後,吸煙已經從一種時尚行為、轉大人的宣示,轉向一種不負責任與戕害自己健康的行為。尤其是「二手煙」、「三手煙」(殘留在家具、衣物上的香菸產物)的危害被發現後,吸煙更是被「另眼看待」的行為。 最近有一個台灣的研究發現,就算有藥物幫助,還是有六成的人戒不了煙喔!
Thumbnail
自從在20世紀中期發現吸煙與肺癌的關連後,吸煙已經從一種時尚行為、轉大人的宣示,轉向一種不負責任與戕害自己健康的行為。尤其是「二手煙」、「三手煙」(殘留在家具、衣物上的香菸產物)的危害被發現後,吸煙更是被「另眼看待」的行為。 最近有一個台灣的研究發現,就算有藥物幫助,還是有六成的人戒不了煙喔!
Thumbnail
在現今充斥著智慧型手機的世界裡,孩子對手機成癮的風險正在增加。一項臺灣大型研究指出,有近40%的高中生具有手機成癮風險,此問題同樣發生在國中和國小生當中。此外,該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和兒童成癮者有些共同特徵,當學生出現這些特徵時,家長和教師就要留心了!
Thumbnail
在現今充斥著智慧型手機的世界裡,孩子對手機成癮的風險正在增加。一項臺灣大型研究指出,有近40%的高中生具有手機成癮風險,此問題同樣發生在國中和國小生當中。此外,該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和兒童成癮者有些共同特徵,當學生出現這些特徵時,家長和教師就要留心了!
Thumbnail
抽菸是不健康的,對生理的影響眾所週知。 但對"心理"的影響? 某天無意中調查到學生家長有抽菸的比例,以敝班為例,約占1/4。 小O說:「我爸爸他的工作壓力真的太大了,他要有一個發洩的管道,所以他才抽菸的。」 我請孩子們在家長抽菸時,避開二手菸,也儘量留意三手菸殘留。 但日後思及"班
Thumbnail
抽菸是不健康的,對生理的影響眾所週知。 但對"心理"的影響? 某天無意中調查到學生家長有抽菸的比例,以敝班為例,約占1/4。 小O說:「我爸爸他的工作壓力真的太大了,他要有一個發洩的管道,所以他才抽菸的。」 我請孩子們在家長抽菸時,避開二手菸,也儘量留意三手菸殘留。 但日後思及"班
Thumbnail
《戒不掉的癮世代》一書透過多樣的案例探討毒品在台灣社會中的多重面向。書中指出,毒品不僅是一種成癮物質,更扮演著社交工具、身分象徵甚至貨幣的角色。透過作者剖析不同族群使用毒品的背後動機,以及引人入勝的故事,提供了對成癮現象更深入的理解。
Thumbnail
《戒不掉的癮世代》一書透過多樣的案例探討毒品在台灣社會中的多重面向。書中指出,毒品不僅是一種成癮物質,更扮演著社交工具、身分象徵甚至貨幣的角色。透過作者剖析不同族群使用毒品的背後動機,以及引人入勝的故事,提供了對成癮現象更深入的理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