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是一種和神經生物學有關的疾病,其特徵包括過動、注意力不足及衝動。現今,醫師經常讓罹患ADHD的孩童服用派醋甲酯(methylphenidate,常見的商品名稱為利他能),該藥物被發現可以改善上述症狀,然而過去研究人員還不清楚派醋甲酯的藥理機轉。最近,科學家找到了派醋甲酯如何改善症狀了,在解釋這個機轉前,我們必須先來談談ADHD患者的大腦發生了什麼事。
每個人的大腦中都有一套獎賞系統,它讓我們對促進繁衍的東西感到渴望及愉悅,像是食物、性、人際支持及親情等。當我們得到,或「預期會得到」這些東西時,大腦會分泌多巴胺,它讓我們愉悅並感覺良好(feel-good)。有趣的是比起實際接收到獎勵時,大腦在「預期得到獎勵」會分泌更多的多巴胺。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在刷卡的那一刻會特別興奮,實際拿到商品時反而覺得還好,這樣的愉悅感,讓我們能為了還沒到來的獎賞而努力,例如為了三年後的大考努力唸書。
那麼,ADHD患者的大腦和一般人有什麼不一樣呢,他們在「預期會得到」獎勵時分泌的多巴胺,比一般人還要少。對ADHD患者來說,讓他們針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獎賞而努力,是很困難的。相對的,環境中新奇有趣的刺激會對他們產生嚴重的干擾,例如窗外的雲、飄落的樹葉或隔壁同學的說話聲。這些刺激對ADHD患者的大腦來說,比「下禮拜要考試」這個念頭還要吵雜,就算患者想專注於學業,他的大腦也辦不到。
為了瞭解派醋甲酯如何改善上述症狀,科學家使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觀察ADHD患者及健康年輕人的大腦,科學家讓實驗參與者躺在fMRI裡,並讓他們玩遊戲:當螢幕出現み(mi)時較有機會得到獎勵,而螢幕出現そ(so)時並沒有獎勵。科學家發現,未服用派醋甲酯(安慰劑組)的ADHD患者在看到み和そ時,腹側紋狀體(此區是獎賞系統中重要的一部分,且多巴胺主要在這裡被釋放)的活躍程度是一樣的。而當ADHD患者服用派醋甲酯後,腹側紋狀體僅在看到會得到獎勵的み時,才會被喚起。而未患有ADHD的受試者大腦的反應,和服藥後的患者是相同的。
除此之外,科學家還觀察了受試者的前額葉,它是大腦的決策區域,外界的訊息常常先經過前額葉,再傳送到其他腦區(包括腹側紋狀體)。科學家發現,ADHD患者的前額葉時常輕易的對外界的刺激起反應,這個刺激再經由前額葉傳送到腹側紋狀體,從而干擾患者的注意力。當患者服用派醋甲酯後,前額葉開始會篩選訊息了,只有預期會帶來獎賞的刺激,才會被傳送到腹側紋狀體(剛好,健康的前額葉也會這樣篩選訊息)。
派醋甲酯雖然有效,但它存在許多顯而易見的副作用:失眠、食慾減退、心悸等等。藉由這個實驗,科學家更加了解派醋甲酯的藥理機轉,這將能幫助科學家研發更針對ADHD症狀的藥物,從而讓更多患者受益。研究者也呼籲老師和家長,可以用一些其他方法(例如時不時的稱讚孩子),以減少環境中各種刺激帶來的影響,幫助ADHD的孩童保持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