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你的抱怨行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嘖」
「真是受不了」
「會這樣都是你害的」
「為甚麼都不聽我的話」
「明明我都已經這麼努力了」
「經濟這麼爛都是政府的錯啦」
……你有意識到自己在抱怨嗎?
抱怨是糟糕的行為。至少在當別人垃圾桶時是這樣,而當自己不愉快,或者人人都這麼做的時候,你也不在乎這麼多了。
我們抱怨事情也不見得是不愉快,背後也有不同的動機。*
一.宣洩:碰上塞車、被老闆罵、收到罰單、或只是別人的一臉屎面,幾乎是最常見的情緒出口,甚至不用是眼前的事,而只是順便釋放一天的壓力,倒楣的只是剛好被掃到的其他人。
二.控制:有時候抱怨根本是演給哪個人看的,碰上朋友碎念兩句今天主管多雞歪,言下之意其實是,還不快來安慰我。碰上亂七八糟的環境,再念兩句,也許就有哪個受不了的自己去清了。
我覺得這種人不見得是想展示權力,而是單純覺得狀況不如預期,或是沒達到他心中的標準。
三.迎合:我們會抱怨主管、抱怨天氣、抱怨薪水太少、房子太貴、抱怨哪個黑人又出來供賽威。我們不滿這些狀況是事實,但或許不是我們持續抱怨的原因,而只是身邊所有人都在罵,你也只是跟著喇兩句而已,都是別人帶壞我的。
四.習慣:反正政府這麼爛、反正經濟不會好、反正酒駕永遠不學乖,要罵的太多了,那就天天罵吧。你也不期待問題會有改變,只是不隨口嘴個兩句,你渾身不快阿。
總結這幾種動機,其實背後都帶有這兩個關鍵-碰上問題、帶有情緒。
抱怨反映了每個人,如何處理這兩個關鍵。碰上問題而無法解決,那是無能;帶有情緒卻承受不了,那是軟弱,抱怨只會顯示這個人的特質如此。
多數人生活中充滿著抱怨的話語,這會讓人不自覺被影響,越多人抱怨,周圍就會開始瀰漫負面情緒,越讓人情緒低落,喪失改變問題的動力。沒有人是超人,我們都有做不到的事,都會有按耐不住的情緒,但抱怨卻不是好的選擇,也許環境爛透了,我們無能為力,但自己要怎麼做,是可以選擇的。
*參考文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8會員
103內容數
這邊的一系列文章裡,我會分享生活觀察中,各種跟其他人想法差異的內心論戰。 也許引用各種其實我不熟的理論來為思考下結論,希望能給各位帶來啟發,或各位帶給我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來自那個光 的其他內容
可能是小時候的作文課,或是某個親戚曾經問起「哩大漢了後欲創啥?」 也許你也想過,努力一點,將來可以做個醫師或是律師。 多年過去,現在的你算是混出點身分,名片上有了長長的後綴,可在午夜夢迴時,還是覺得自己混得跟鹹魚沒兩樣。   這次來思考"人有沒有夢想"、"人生的意義是三小"這些看起來閒著無聊的問題。
最近想了想,這或許是種需要訓練才有的習慣。*
可能是小時候的作文課,或是某個親戚曾經問起「哩大漢了後欲創啥?」 也許你也想過,努力一點,將來可以做個醫師或是律師。 多年過去,現在的你算是混出點身分,名片上有了長長的後綴,可在午夜夢迴時,還是覺得自己混得跟鹹魚沒兩樣。   這次來思考"人有沒有夢想"、"人生的意義是三小"這些看起來閒著無聊的問題。
最近想了想,這或許是種需要訓練才有的習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習慣性地抱怨,對工作的不滿、對生活的壓力、對人際關係的煩惱。這些抱怨不只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將負面情緒傳給周圍的人。這樣的習慣到底會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呢?如果我們能學會放下抱怨,生活會有什麼改變呢?
Thumbnail
抱怨往往源自他人的主觀情緒,而非事實。重要的是學會不受他人影響,轉而將注意力集中在行動上。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從抱怨中走出,通過具體行動應對生活中的挑戰。改變自己的心態,聚焦於可改進之處,才能真正促進個人及他人的成長與幸福。
Thumbnail
與其透過抱怨來給自己不作為的理由,不如想辦法解決問題。
面對不快負面情緒,通常我會自己忍受排解,不會無端去遷怒他人,不會想找人訴苦抱怨,也不會主動去關心他人。 自己已經累積很多煩悶事了,不想還要吸收他人的 當有人找我抱怨訴苦時,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解決啊!都是成熟懂事的成人了不是嗎?我心裡都會這麼想著。 抱怨訴苦也是在說他人壞話,我會盡力不要成為
抱怨的源頭 不滿意的情況: 想像一下,你在工作中碰到了一個你覺得不公平的情況,或是在生活中遇到了一個令你感到沮喪的挑戰。這時候,你很可能會開始抱怨,因為你覺得事情不應該是這樣的。 無法控制的因素: 有時候,事情超出了我們的控制範圍,比如說天氣、經濟形勢或他人的行為。當這些因素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時,
Thumbnail
在人生中遇到不如意的時候,有時我們會抱怨,有時我們會尋求解決辦法。這篇文章探討了抱怨的意義,以及如何避免讓抱怨成為負面能量的來源。
Thumbnail
如果你深陷在抱怨的負面消耗中⋯ 你可以了解:抱怨常是社會環境適應不良的反應。可能因為過度理想化他人,可能過度期待完美的自己,又或是社會環境不在掌控中,卻又缺乏調節與適應性,而產生內外衝撞後的挫折感導致。
Thumbnail
身為主管,面對員工的抱怨是一件重要的工作。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建議,包括如何理解抱怨、如何回應抱怨以及如何不應該回應抱怨。這些建議對於應對抱怨情緒有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男人困境 37 藉由抱怨改善生活的模式    其實抱怨是一種行為習慣,這行為並不是什麼人類天生就會做的事情,而是從小模仿他人養成的。   周遭家人朋友時常抱怨,你自己就會習慣抱怨,甚至抱怨使你有良好的情緒,接著下一次你仍會繼續抱怨,開始建立起習慣。   或者你在團體當中沒有個別責任規劃,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習慣性地抱怨,對工作的不滿、對生活的壓力、對人際關係的煩惱。這些抱怨不只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將負面情緒傳給周圍的人。這樣的習慣到底會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呢?如果我們能學會放下抱怨,生活會有什麼改變呢?
Thumbnail
抱怨往往源自他人的主觀情緒,而非事實。重要的是學會不受他人影響,轉而將注意力集中在行動上。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從抱怨中走出,通過具體行動應對生活中的挑戰。改變自己的心態,聚焦於可改進之處,才能真正促進個人及他人的成長與幸福。
Thumbnail
與其透過抱怨來給自己不作為的理由,不如想辦法解決問題。
面對不快負面情緒,通常我會自己忍受排解,不會無端去遷怒他人,不會想找人訴苦抱怨,也不會主動去關心他人。 自己已經累積很多煩悶事了,不想還要吸收他人的 當有人找我抱怨訴苦時,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解決啊!都是成熟懂事的成人了不是嗎?我心裡都會這麼想著。 抱怨訴苦也是在說他人壞話,我會盡力不要成為
抱怨的源頭 不滿意的情況: 想像一下,你在工作中碰到了一個你覺得不公平的情況,或是在生活中遇到了一個令你感到沮喪的挑戰。這時候,你很可能會開始抱怨,因為你覺得事情不應該是這樣的。 無法控制的因素: 有時候,事情超出了我們的控制範圍,比如說天氣、經濟形勢或他人的行為。當這些因素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時,
Thumbnail
在人生中遇到不如意的時候,有時我們會抱怨,有時我們會尋求解決辦法。這篇文章探討了抱怨的意義,以及如何避免讓抱怨成為負面能量的來源。
Thumbnail
如果你深陷在抱怨的負面消耗中⋯ 你可以了解:抱怨常是社會環境適應不良的反應。可能因為過度理想化他人,可能過度期待完美的自己,又或是社會環境不在掌控中,卻又缺乏調節與適應性,而產生內外衝撞後的挫折感導致。
Thumbnail
身為主管,面對員工的抱怨是一件重要的工作。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建議,包括如何理解抱怨、如何回應抱怨以及如何不應該回應抱怨。這些建議對於應對抱怨情緒有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男人困境 37 藉由抱怨改善生活的模式    其實抱怨是一種行為習慣,這行為並不是什麼人類天生就會做的事情,而是從小模仿他人養成的。   周遭家人朋友時常抱怨,你自己就會習慣抱怨,甚至抱怨使你有良好的情緒,接著下一次你仍會繼續抱怨,開始建立起習慣。   或者你在團體當中沒有個別責任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