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從「中國窪地」到「科技圍堵」!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是說劉仲敬先生在其大作「中國窪地:一部內亞主導東亞的簡史」中,闡述了幾個觀念。首先是顛覆了過去中國被視為是文明輸出地區的看法,認為內亞地區才是過去科技文化最進步的地區,中國長期以來都是文明輸入地區。這個理論的基礎其實顯而易見,因為我們都學習過肥沃月灣才是人類文明的搖籃,這個地區出現過很多璀燦的帝國,甚至在歐洲國家展開文藝復興之前,整個漫長的中世紀時期,已逐漸伊斯蘭化的中亞、中東一帶,是學術文化、工藝科技最為進步的區域,這幾乎已經是定論。這些科學技術透過內亞地區的商隊與遊牧民族傳到東亞,推動了中國的進步。

raw-image

在這個理論下,中國歷朝歷代的「西北邊患」就有了全新的解釋。中原政權之所以打不過這些遊牧民族,原因並非這些遊牧民族驍勇善戰這麼簡單,更關鍵的因素是生活在內亞地區的遊牧民族,也往往嫻熟於經商貿易,可以透過商業網絡從文明的中心地區學習到最新的科技制度。再加上這個地區的政權輪替與往來爭戰非常頻繁,也驅使這些部族或國家,積極學習最新的技術,重視工匠,而讓這些被中原政權看不起的邊疆民族,擁有各種優勢。不止在戰場上屢戰屢勝,甚至還多次入主中原,建立起多個王朝,其中最驚人的當屬蒙古帝國,其鐵騎捲襲了當時的大半個歐亞大陸。

在劉仲敬先生的論點中,認為中原政權的興廢,還往往與整個國家社會的封閉程度高度相關。當中原地區走向閉關自守,無法再利用通商或其它管道,從內亞地區獲得新技術時,與西北方遊牧民族的科技差距就會越拉越大,而導致中原政權在接下來的戰事中,處於絕對的弱勢,最後不是割地賠款,就是亡國。劉仲敬先生進一步指出,在歐洲國家因文藝復興運動而興起後,內亞地區這個文明中心因各種原因而沒落,中國的「邊患」立刻從西北方內陸地區轉移到東南方沿海一帶。原因在於擁有最新科技的人,已不再由西北方而來,而是改從海路抵達中國。明清時代,中原政權一方面希望從這些「外夷」手中學習最新的技術,但一方面卻又百般防範這些人,就說明了這種情況。

這本「中國窪地」從科技、制度等層面,重新詮釋了中國的歷史,而有趣的是另外一本書「美、中開戰的起點:既有的強權,應該如何面對崛起中的強權?川普時代的美國,應該對中國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中國與美國,是否終須一戰?」則花了不少的篇幅,在說明今日的中國是如何利用各種手段,從美國竊取各種知識技術,以加速中國的發展。這本書會受到矚目,是因該書的作者彼得.納瓦羅,現在正擔任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是川普總統所倚重的左右手,也被認為是美中貿易戰的重要推手。川普在入主白宮前也曾大力推薦這本書,說今日川普總統的部份對中政策是脫胎自這本書,雖不中亦不遠矣。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川普政府調查參與中國「千人計畫」的學者,驅逐有解放軍院校背景的中國研究生,在美、中貿易談判中,不斷強調保護美國智識產權的重要性,同時禁止出售晶片與高科技術技給中國的特定公司。雖然這每一個措施都有一個表面上的原因,但綜合起來看,川普政府很明顯地正依照納瓦羅書中的建議,切斷中國竊取美國技術的各種管道。而衡諸於過去中國改革開放能成功的原因,積極引進國外的各種制度與技術,是中國能快速發展的關鍵。美國過去的「接觸政策」也給了中國進入國際市場的機會。「開放並引入新技術」這看起來很簡單的幾個字,就概括了中國崛起的方式,也符合劉仲敬先生在「中國窪地」這本書中所闡述的理論。

因此若從這個理論來看,要扼止中國崛起,那關鍵就不是貿易戰、軍事對峙或外交圍堵了,而是切斷中國的技術來源,只要能切斷中國獲取新技術的管道,中國就會一天一天衰落下去。劉仲敬先生從歷史的角度出發,而彼得.納瓦羅則從地緣戰略與經濟貿易的角度出發,最後卻得出了相同的結論。過去從西域傳來的冶金技術,主宰了中原地區的政權興衰,能率先取得這種技術的人,在軍事上就取得絕對的優勢。時至今日,從歐美傳來的晶片科技也成為中國發展軍事武器的關鍵,更是中國資訊產業在海外攻城掠地的重要助力。美國阻止中國獲得晶片科技,就等同於過去切斷中原政權獲得最新的冶金技術一樣。

過去技術的更迭很緩慢,中原地區失去獲得新技術的管道,可能要經歷一、兩代人的時間,才能看到影響,至於制度引起的變革,就需要更久的時間。因此這種影響雖然很巨大,卻不易在短時間內察覺。但今日的晶片科技與伴隨而來的電腦資訊與航太產業,進步的速度極快,兩、三年內沒有辦法獲得新技術,馬上就會落後而被淘汰。美國祭出的科技圍堵已經很快地對中國的電信巨擘華為造成嚴重影響,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可以預測接下來將逐漸影響中國社會的各個層面。不過中國目前似乎仍未理解,科技圍堵才是美國的主戰場,軍事動作與貿易戰只是維持這種科技圍堵的輔助手段,甚至有部份中國人還認為美國的科技圍堵才能讓中國自立自強,加強研發,所以未嘗不是壞事。

而在劉仲敬先生的書中,還提出一個非常有趣的觀察,那就是中原政權在面臨外部的挫折時,很容易選擇採取閉關自守的政策。這種情況有一大部份的原因,是建立在中國人常認為中原大地什麼物資都有,不必仰賴別國也能活得下去。但這樣的心態,反而更進一步切斷自己從內亞地區獲得新技術的其它管道,而讓情勢更為雪上加霜。對照今天,中國親手摧毀香港這個重要的對外窗口,切斷唯一還能從外界獲得資金、技術來源的管道,歷史真是驚人的相似。如果習近平最後真的選擇一定程度的鎖國,來回應這場危機,那或許我們也不應該感到意外,因為他絕對不是第一個這麼作的中國皇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臻明的沙龍
5.2K會員
433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王臻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3/03
就結果論來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介入海地、索馬利亞、波士尼亞與科索沃的戰事,最後結果是一敗塗地。這些國家多數沒有從混亂中走向正軌,最後反而是西方國家忍受不了日復一日的混戰與龐大的軍費支出,不是直接一走了之,就是勉強協調出一紙各方都不滿意的停戰協定。最後問題沒有解決,人道危機依然存........
Thumbnail
2021/03/03
就結果論來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介入海地、索馬利亞、波士尼亞與科索沃的戰事,最後結果是一敗塗地。這些國家多數沒有從混亂中走向正軌,最後反而是西方國家忍受不了日復一日的混戰與龐大的軍費支出,不是直接一走了之,就是勉強協調出一紙各方都不滿意的停戰協定。最後問題沒有解決,人道危機依然存........
Thumbnail
2021/02/24
是說新上任的拜登政府已宣布將退出在葉門的戰事,不過仍將繼續留在當地執行反恐任務,讓這場漫長又血腥的人道危機,添加新的變數。葉門戰事起因於北葉門的胡塞組織,這個隸屬於伊斯蘭什葉派的組織,不滿當時葉門政府的腐敗與政策,因此從二○○四年開始,與政府軍爆發衝突。再加上當時的葉門執政者與伊斯蘭遜尼派.....
Thumbnail
2021/02/24
是說新上任的拜登政府已宣布將退出在葉門的戰事,不過仍將繼續留在當地執行反恐任務,讓這場漫長又血腥的人道危機,添加新的變數。葉門戰事起因於北葉門的胡塞組織,這個隸屬於伊斯蘭什葉派的組織,不滿當時葉門政府的腐敗與政策,因此從二○○四年開始,與政府軍爆發衝突。再加上當時的葉門執政者與伊斯蘭遜尼派.....
Thumbnail
2020/12/02
是說著名的西方漢學專家孔復禮,寫過一本名為《叫魂-乾隆盛世的妖術大恐慌》的書,講述在清朝乾隆時期,曾發生過的一件奇案。當時的民間盛傳,有妖人會偷剪他人的髮辮或衣角,並施加法術咒語,讓人昏迷、甚至死亡。這件事不止造成大眾的恐慌,四處緝拿妖人,還動以私刑,引起官府的重視,不得不認真處理這種虛妄的民間謠言
Thumbnail
2020/12/02
是說著名的西方漢學專家孔復禮,寫過一本名為《叫魂-乾隆盛世的妖術大恐慌》的書,講述在清朝乾隆時期,曾發生過的一件奇案。當時的民間盛傳,有妖人會偷剪他人的髮辮或衣角,並施加法術咒語,讓人昏迷、甚至死亡。這件事不止造成大眾的恐慌,四處緝拿妖人,還動以私刑,引起官府的重視,不得不認真處理這種虛妄的民間謠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最近看了天下雜誌採訪麻省理工學院的黃亞生教授,談到他最近的新書「EAST的起落」,深有所感。 書名的EAST並不是「東方」的意思,而是四個英文單字,E是科舉,A是專制,S是穩定,T是科技。他認為共產黨能夠維持長久的穩定,跟自古以來的科舉文化有關。在千年科舉制度影響之下,人人崇拜權威,沒有抽象思維和
Thumbnail
最近看了天下雜誌採訪麻省理工學院的黃亞生教授,談到他最近的新書「EAST的起落」,深有所感。 書名的EAST並不是「東方」的意思,而是四個英文單字,E是科舉,A是專制,S是穩定,T是科技。他認為共產黨能夠維持長久的穩定,跟自古以來的科舉文化有關。在千年科舉制度影響之下,人人崇拜權威,沒有抽象思維和
Thumbnail
Covid-19的疫情,可以看出全球化的緊密,短短的時間病毒散佈了,直到如今仍然未結束,但對經濟的影響,因著隔離封城等因素,造成生產運輸等問題,使得本來過剩的全球化產業,瞬間進入了原物料短缺,全球物資配送受到了限制,這時來閱讀這本《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格外有感觸,更帶來許多值得思考的議題。
Thumbnail
Covid-19的疫情,可以看出全球化的緊密,短短的時間病毒散佈了,直到如今仍然未結束,但對經濟的影響,因著隔離封城等因素,造成生產運輸等問題,使得本來過剩的全球化產業,瞬間進入了原物料短缺,全球物資配送受到了限制,這時來閱讀這本《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格外有感觸,更帶來許多值得思考的議題。
Thumbnail
以前在學校時,我並未學習到一種研究歷史方式,也是一種新興的學科──比較史學。在接觸此書之後,我才明瞭,比較史學並非是一種假設性的侷限。 本書的比較史學著重在於中西兩文明史上的轉變,和具體的制度演化,甚至包含了文明上的轉型。如封建制度的經濟越發展越能創造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而西方能,為何中國不能?同樣
Thumbnail
以前在學校時,我並未學習到一種研究歷史方式,也是一種新興的學科──比較史學。在接觸此書之後,我才明瞭,比較史學並非是一種假設性的侷限。 本書的比較史學著重在於中西兩文明史上的轉變,和具體的制度演化,甚至包含了文明上的轉型。如封建制度的經濟越發展越能創造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而西方能,為何中國不能?同樣
Thumbnail
東亞走向近代化的契機乃在歐洲社會自十五、十六世紀以來的殖民運動,並在十八世紀以後走向帝國主義運動,然而不論是殖民主義還是帝國主義,西方向全球的擴張都都不是哪個強權打從一開始就對全世界所進行的「擘劃」。
Thumbnail
東亞走向近代化的契機乃在歐洲社會自十五、十六世紀以來的殖民運動,並在十八世紀以後走向帝國主義運動,然而不論是殖民主義還是帝國主義,西方向全球的擴張都都不是哪個強權打從一開始就對全世界所進行的「擘劃」。
Thumbnail
經濟學家伯丁認為,為了維持文化的多樣性,一個理想的世界是由大約五百個國家所組成,每個國家都像島嶼一樣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及認同,有產生創新的能力,同時又透過貿易、旅行及國際組織而彼此有密切的交流。也許,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另一種「創意烏托邦」。
Thumbnail
經濟學家伯丁認為,為了維持文化的多樣性,一個理想的世界是由大約五百個國家所組成,每個國家都像島嶼一樣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及認同,有產生創新的能力,同時又透過貿易、旅行及國際組織而彼此有密切的交流。也許,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另一種「創意烏托邦」。
Thumbnail
是說劉仲敬先生在其大作「中國窪地:一部內亞主導東亞的簡史」中,闡述了幾個觀念。首先是顛覆了過去中國被視為是文明輸出地區的看法,認為內亞地區才是過去科技文化最進步的地區,中國長期以來都是文明輸入地區。這個理論的基礎其實顯而易見,因為我們都學習過肥沃月灣才是人類文明的搖籃,這個地區出現過很多璀燦....
Thumbnail
是說劉仲敬先生在其大作「中國窪地:一部內亞主導東亞的簡史」中,闡述了幾個觀念。首先是顛覆了過去中國被視為是文明輸出地區的看法,認為內亞地區才是過去科技文化最進步的地區,中國長期以來都是文明輸入地區。這個理論的基礎其實顯而易見,因為我們都學習過肥沃月灣才是人類文明的搖籃,這個地區出現過很多璀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