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學校時,我並未學習到一種研究歷史方式,也是一種新興的學科──比較史學。在接觸此書之後,我才明瞭,比較史學並非是一種假設性的侷限。
本書的比較史學著重在於中西兩文明史上的轉變,和具體的制度演化,甚至包含了文明上的轉型。如封建制度的經濟越發展越能創造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而西方能,為何中國不能?同樣是封建制度,為何中西兩文明的構造不同?那為何西方在近代史上才逐一邁向民族融合,而中國早在西元前就具備了民族融合的現象?中西兩文明同樣架構,但轉型結果卻南轅北轍?
再舉一例,四大古文明的埃及,為何現今以往的文化思想已不較以往,而中國古代聖賢思想卻綿延至今?這種比較是環境?是政治?是思想?還是傳統的傳承?都值得我們探討。
我們其實可以看出本書所說的中西城市的比較,中國城市比較偏向於政治和文化,西方城市則是由高度經濟和較獨立自治的市民所組成,中國城市由政治發展出經濟,西方城市則恰恰相反。
書中提到一個觀念,作者認為中國無法有效成功轉型,關鍵在於自然經濟下形成的封建專制不斷的被強化,而轉型無法得到發展,這和中國長期的重農抑商及完善的封建思想有一定的關係。
中國有農業經濟,但不成轉型,相較於西歐15世紀後就開始了萌芽新的社會經濟模式。
書中也有提到封建制度的土地所有轉變,中國的封建制的土地是一種所有制,或者是一個土地私有制,西歐則在日耳曼民族滅了西羅馬時,所採的抽簽式的戰利品的土地分封,而沒有形成中國的所謂土地兼併(西歐的自由地為何未轉變為中國的土地私有制,我實在不解)。二來,中國的封建土地買賣頻繁,西歐封建土地則層層分封(我不解釋和西周分封土地有何不同),三來,中國封建土地的地主,其特權並非來自土地,而是官職,在西歐,土地特權和擁有土地多寡有密切關係。一如書中所言,「中國土地所有權,與封建特權是相對分離的……西歐,大中小封建主的隸屬關係則是土地所有權的直接表現。」所以,西歐的封建制度瓦解和土地所有權的坍塌是有關連的,四來,中國農民可透過買賣來獲得土地,農民亦可升為地主,西歐封建農民對於土地是一種契約,是世襲的,和中國農民佔有土地所有權是不同的,換言之,中國土地通過農民和地主的轉變,造成了地位的不穩現象,在西歐,土地是由世襲所取,地位和所有權相對的穩定
西歐在14世紀就出現了資本主義,封建農民受到商品經濟的影響,封建制逐漸瓦解,地主不再緊綁農奴在土地上,農民也可以透過買賣獲得自由,而開啟了新的資產階級土地改革,即圈地運動。封建土地不再是權力,土地開啟了經濟商品變革,建立起資本主義大農經濟體。
中國為何無法轉型?作者認為在於中國歷朝的重農抑商政策,它具有強大且具有力量的專制統治,中國農民受幾千年的封閉封建思想的染化,統治者將農業生產在自然經濟中,而無法像西歐的資本主義轉型。
雖然中國沒有萌芽出資本主義的結果,但中國的封建土地是受到政治和自然經濟的約束力而成,有了較安定的耕作環境,進而開創了中國農業的文明,這也是為什麼古代中國封建開啟的文明會勝於西歐。
西歐的封建制度瓦解原因之一,在於王權的消長,王權因貴族(大地主)的封地而消落,王權要拿到權力,必須和擁有自治地的城市(市民)的力量對抗封建貴族,從而消滅了封建領主制(西歐城市的興起,其因農奴的逃亡,再加上商品經濟發起,導致城市興起)。
中國單一農業與西歐農牧混合
中國的農業生產呈現單一性的小農經濟,農人的唯一歸附於土地,即便出現了農民起義,但農人最終還是回歸土地。
單一性農業在於以糧食生產為主及少量的經濟作物,明末,中國農村一度萌芽經濟發展的資本主義,但透過中國特有的小農封建專制的完善,資本主義的生機只有少部的、局部的。雖然小農經濟衰落,但農業性質的改變並沒有扭轉小農的本質。
明代,農業發達,促使經濟作物商品化,衝擊了封建小農的經濟,使部分農民脫離了生產,轉而朝向城鎮發展,但長期自古的封建結構及經濟水平低落,無法有效提供勞動力,封建則難以瓦解,中國的自給自足阻礙了農業社會進一步的發展。
西歐的土地上,因環境地理和歷史上的因素,很早就有了農牧混型的發展,亨利在一書「中世紀城市」更提到了畜牧業是「中世紀商業的基礎」
農牧混合形成了商品化的經濟生產,構成大農經濟,不受限於自然經濟,加上美洲的發現貿易,根本上,促進農業生產,大農經濟和農業混合型是相輔相成。大農經濟有一定的資金引進農業技術,改革技術等等,都能突破農業封建制度的限制,進而保住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其工業原物料。
封建農民的地位及其經濟發展
在西歐,農奴是依附於領主之下,領主將土地分給農奴耕作,這種世代的主佃關係係為「永佃權」,封建地主為了維持其在莊園經濟生產,強制把農奴綁在土地上,農奴世代都屬於地主的財產,對於國家就有較多的自由,農奴並非直接與國家服役,繳稅。西歐的農奴制伴隨著勞役地租和實物地租至貨幣地租,這個轉變使得農奴制逐漸瓦解
西歐農奴生產條件得到保障(因領主的剝削會造成農奴死亡或逃跑,使得領主財產重大損失),生產率高,加上上述地租的轉變,淨餘率相對提高,可發展其農業技術,生產再生產,隨著剩餘增加,而把農產品投入市場,形成商品化,脫離農奴身分轉而成生產者,加上農牧混合,出路廣,到了15、16世紀,西歐已經看不見無田農奴。
在中國佃農,因與地主是佃租關係,是占時的使用土地,地主無意把佃農長期制約在土地上,導致佃農需時常找地主,和西歐的「永佃權」實質不同,因佃租關係,佃農對地主自由度較大,但對於要繳納稅收國家的自由度較小,國家需執行中央集權超經濟強制,而佃農就必須履行封建義務
中國自古採實物地租,地主總是為利己而不斷剝削佃農,也因其地主和佃農的人身依附關係鬆散,所以地主幾乎不受其慣例約束
地主對佃農越剝削,佃農其淨餘率越低,佃農沒有剩餘經濟投資,難生產再生產,封建農業轉型無法有效發展,因經濟生產條件差,佃農離了土地也帶動不了資本勞動力,佃農最終還是得回到土地上。
(待續)
整理,參考資料:歷史起跑線上的反思:中西古代文明向近代文明轉型的比較/胡幸福/寧夏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