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04:研究生到底在幹麻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經過冗長的學校申請,之後每天忐忑等待學校入學通知書,院所或是實驗室的獎學金,終於終於可以買機票準備簽證到新學校報到;但是,到底去美國當研究生,我們要幹麻,美國研究生的日常生活到底是怎樣?

再來,這篇文章討論以理工科目為主;再來,不同學歷的研究生,不同年級的研究生,都會有不同學年目標,我們就大致先從碩士(Master)講起,在這裏我以Master of Science (M.S.)為主—其他還有不需要繳交論文的M.E.或者M.A.之類的programs。碩士生通常為期兩到三年,第一年以修課為主,通常美國大學研究生一學期修課以三到四門為限,約為10-12學分左右,碩士學位通常會有必修3–4門選修3–4門,以我之前的學校修課學分約15,再加上5–10學分的研究課程,就達到畢業標準;研究學分就是指導教授給他研究室學生開的課程,沒有考試,或是制式的上課時間,通常多用於實驗室相關研究討論,或是與研究室相關性較低但是較難系統性教學的研究閱讀。所以大部分碩士生第一年會盡量將相關課程修完。

raw-image

但是根據不同學生狀況,要怎麼找出該選的課程差別也是很大。絕大多數的人會在剛入學的時候找好指導教授,這群人在修課的選擇上比較單純,通常就是與指導教授討論後,根據實驗室的方向加上你個人興趣,去選擇應當修習的課程,在米國,研究生修課理論上自由度很大,但是課業繁重程度大約是台灣一門課的三到四倍,所以不要以為每學期三門課看起來很輕鬆,你會花費大量時間在報告、分組討論中。碩士生一般來說比較少有rotation指導教授的情況,所謂的rotation是指你在還未選定指導教授之前可以每學期換一個指導教授,過二到四個學期再決定你最終指導教授的選擇。但是還是會有少部分學生在碩士第一年的時候沒有指導教授,這時候你修課的選擇可以跟program director討論;通常每個program下面都會有graduate student director,在沒有指導教授的情況下,你可以跟他討論修克的選擇跟論文研究的方向。過了第一年之後,通常要開始準備碩論,一般來說碩士論文要求得比較精簡,但是還是要包含發現問題,文獻回顧,尋找答案的這幾個部分,研究方向可以集中在很小的範圍;通常我之前待的實驗室碩班大概過了碩一下就要開始跟博班學生、指導教授討論研究題目,通過三到四個月的修改,確定題目,並開始文獻回顧。碩二上當然就是專注在實驗或是模型的建構,碩士班的論文實驗或模型通常都要幾個月左右的修正,才能產出比較具有意義的數據,碩二下當然就是撰寫論文,可能需要兩到三個月的時間,再幾個月的論文修改馬拉松。

raw-image

而博班的修習歷程會比較長,加上博班還有資格考的部分,使得整個過程比碩士班複雜。博士擬修學分根據不同學校、program大約是在60–90學分左右,但是大部分的學校除了必修課程都可以用研究學分補足,所以修課的時間約在兩到三年(30–50個學分),而資格考通常有一次fail機會,會在博二到博三這段時間舉行,這個時間開始資格考的好處是,你會對於你的研究領域基礎知識較為熟悉,同時也對你資格考或口試委員較為認識,這些會幫助你更有效有把握通過資格考;而不同program的資格考也不盡相同,理工科而言主要是一個星期無限制開卷筆試加上研究方向的proposal,也是有聽過不同必修科目(3–4課程)的閉卷兩小時考試,整個過程會是1–2天。

raw-image

通常博一生會在升博二那個暑假開始準備論文題目,並在資格考之前嘗試基本的實驗或模型的測試以證明論文題目是可行;修課時間大概會是從博一到博三,實驗或模型的實行大約是從博二到博四 ;因為博士生通常會有期刊文章發表的規定,所以除了畢業論文,期刊文章撰寫的規劃也是非常重要,通常博三開始撰寫期刊文章,到口試前至少有一篇發表,一篇投稿,一篇還接近完成。同常因為你的畢業論文就是將你的期刊文章統整,所以如果你將期刊論文準備好了,你的畢業論文相對會是較為輕鬆的部分。

raw-image

但是,很多人說畢業就是失業,所以到美國讀研究所,拿到學位是第一考量,除了拿到學位大家還要利用這兩到五年規劃你未來工作的方向,怎麼使用OPT或者H1B的時程,如果打算在美國就業,配合這兩個時程去申請綠卡,其實在時間上都是緊迫,必須要深思熟慮。通常會建議當你的實驗或是模型有了一定進度,就應該開始準備就業;首先要了解目前就業市場跟你研究專業的契合度,開始準備CV、resume等文件,因為還是學生,可以多利用學校的career中心幫你修改這些文件,也可以透過學校的資源幫你進行模擬面試,讓你在面試的時候更有把握,我會建議在準備口試前三到六個月就可以開始投履歷,算好你的口試時間,大概在畢業三個月前準備好OPT,減少畢業後的空窗期,至於申請H1B或是綠卡最好是拿到正式工作再來考慮(有些人會在F1期間申請綠卡,但是畢竟少數),這些東西我們之後再來討論。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iaoyan Huang的沙龍
15會員
33內容數
小黃在美國生活十幾年,累積累積一堆生活上,研究所修課,找工作,工作上相關的資訊,我盡我所能跟大家分享,也希望聽見大家的反饋,Little Yellow in USA (LYUSA)
Jiaoyan Hu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0/12
這篇文章其實不是單講環境科學,應該適用於大部分學術界Research Scientist的職位,之前魯叔有寫了兩篇相關的文章大致討論Research Scientist在幹嘛,但是在這裡我想詳細講一下Research Scientist週間的生活是怎樣,會分成學術界,政府機關,跟工程顧問界
Thumbnail
2020/10/12
這篇文章其實不是單講環境科學,應該適用於大部分學術界Research Scientist的職位,之前魯叔有寫了兩篇相關的文章大致討論Research Scientist在幹嘛,但是在這裡我想詳細講一下Research Scientist週間的生活是怎樣,會分成學術界,政府機關,跟工程顧問界
Thumbnail
2020/09/29
魯叔之前大略談過幾個買房子之前要注意的事情,那個主題還沒講完,只是最近爆幹忙,本來想把那個部分寫完再來寫買車的事情,雖然說今年好像台灣來米國的人變少了工作讀書的人變少了,但是還是在PTT上面看到不少發文詢問美國買車建議的文章,這個主題跟買房子相比我是有相對比較多經驗的,所以在文章撰寫的過程比較輕
Thumbnail
2020/09/29
魯叔之前大略談過幾個買房子之前要注意的事情,那個主題還沒講完,只是最近爆幹忙,本來想把那個部分寫完再來寫買車的事情,雖然說今年好像台灣來米國的人變少了工作讀書的人變少了,但是還是在PTT上面看到不少發文詢問美國買車建議的文章,這個主題跟買房子相比我是有相對比較多經驗的,所以在文章撰寫的過程比較輕
Thumbnail
2020/08/12
看了自己Medium的後台資訊,發現我的讀者對於學術研究相關文章有很大的興趣,其中有篇文章點閱率超高,我在猜測是不是大家比較喜歡閱讀跟美國讀書、學術研究過程的相關文章,雖然說今年也許只有極少部分的國際學生能來美國進修,但是正在讀文章的你,或許想知道更多,在美國攻讀研究所跟台灣的高等教育有什麼不
Thumbnail
2020/08/12
看了自己Medium的後台資訊,發現我的讀者對於學術研究相關文章有很大的興趣,其中有篇文章點閱率超高,我在猜測是不是大家比較喜歡閱讀跟美國讀書、學術研究過程的相關文章,雖然說今年也許只有極少部分的國際學生能來美國進修,但是正在讀文章的你,或許想知道更多,在美國攻讀研究所跟台灣的高等教育有什麼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之前我分享了申請到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生物醫學工程博士班的心路歷程。出國讀書的想法,存在心裡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因為不喜歡被太多框架綁住,也喜歡教學跟研究,成為教授不出所料得成為我的目標,為了這個理想,必須要讀博班,那要去哪裡讀博班呢?為何美國成為我的首選?
Thumbnail
之前我分享了申請到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生物醫學工程博士班的心路歷程。出國讀書的想法,存在心裡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因為不喜歡被太多框架綁住,也喜歡教學跟研究,成為教授不出所料得成為我的目標,為了這個理想,必須要讀博班,那要去哪裡讀博班呢?為何美國成為我的首選?
Thumbnail
美國留學系列文之第三篇將分為三部分,其一,如何選擇學程(如果已確定要唸哪個學程可跳過,但建議可以再看看思考一下),其二,選校採納指標;其三,個人當時選校清單,以及相關資訊分享。本篇篇幅較長,拆為上下篇,上篇包含前兩部分;下篇則另有總結懶人包。
Thumbnail
美國留學系列文之第三篇將分為三部分,其一,如何選擇學程(如果已確定要唸哪個學程可跳過,但建議可以再看看思考一下),其二,選校採納指標;其三,個人當時選校清單,以及相關資訊分享。本篇篇幅較長,拆為上下篇,上篇包含前兩部分;下篇則另有總結懶人包。
Thumbnail
美國留學系列第一篇。本系列將涵蓋如何申請美國碩士,包含前置作業(GRE/TOEFL、推薦信)、三圍分數疑問;選校、網申流程,到 SOP/PS/Essay文件;最後的面試(真人面/Kira/Video interview),以及簽證、入學前須知、相關費用等各階段過程、資源、方法。
Thumbnail
美國留學系列第一篇。本系列將涵蓋如何申請美國碩士,包含前置作業(GRE/TOEFL、推薦信)、三圍分數疑問;選校、網申流程,到 SOP/PS/Essay文件;最後的面試(真人面/Kira/Video interview),以及簽證、入學前須知、相關費用等各階段過程、資源、方法。
Thumbnail
這幾天的新聞話題討論到台灣是否應該像是歐美開放修課型碩士的學程,也就是說讓碩士生不用寫論文甚至也不需要做專題或者實驗就能拿到畢業證書,我在去年剛從美國化學工程的博士班畢業並且工作將滿一年,我想試著用自身的經驗來探討這個話題。
Thumbnail
這幾天的新聞話題討論到台灣是否應該像是歐美開放修課型碩士的學程,也就是說讓碩士生不用寫論文甚至也不需要做專題或者實驗就能拿到畢業證書,我在去年剛從美國化學工程的博士班畢業並且工作將滿一年,我想試著用自身的經驗來探討這個話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會講述大專生研究計畫的基本介紹,不涉及科系和專業。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會講述大專生研究計畫的基本介紹,不涉及科系和專業。
Thumbnail
大多數臺灣學生從國小開始,一直到高中,受的教育富含「正確答案」,求學跟遊戲破關沒兩樣,一個步驟接著一個步驟,時間到了考會考、學測或指考,多少人會提早進到下個階段前要做什麼準備?今天分享的這本書,將從申請研究所到畢業後謀職,鉅細靡遺的講述生存心法,是一本很棒的「工具書」。
Thumbnail
大多數臺灣學生從國小開始,一直到高中,受的教育富含「正確答案」,求學跟遊戲破關沒兩樣,一個步驟接著一個步驟,時間到了考會考、學測或指考,多少人會提早進到下個階段前要做什麼準備?今天分享的這本書,將從申請研究所到畢業後謀職,鉅細靡遺的講述生存心法,是一本很棒的「工具書」。
Thumbnail
多數人認為,大學是通才教育,研究所是菁英教育,可惜那是歐美的情況。
Thumbnail
多數人認為,大學是通才教育,研究所是菁英教育,可惜那是歐美的情況。
Thumbnail
本來是打算在這個假期寫一下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台美高等教育修課不同之處,但是有些東西不好整理,加上最近因為COVID有些朋友找研究相關遇到一些瓶頸,大概梳理了一下頭緒,覺得研究職位的整理文章比較好寫,就先著手進行,如果期待修課不同跟怎麼準備的部分,請拭目以待盡量在七月以前完成,之前在其他文章中大概提
Thumbnail
本來是打算在這個假期寫一下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台美高等教育修課不同之處,但是有些東西不好整理,加上最近因為COVID有些朋友找研究相關遇到一些瓶頸,大概梳理了一下頭緒,覺得研究職位的整理文章比較好寫,就先著手進行,如果期待修課不同跟怎麼準備的部分,請拭目以待盡量在七月以前完成,之前在其他文章中大概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