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孔夫子022: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小魚兒說:我父母是不是好人?我父母也有毛病。他們喜歡山水,喜歡遊戲人間,我得到他們全部遺傳,他們是好人,我也一樣?小國佛說:我也有毛病,我的毛病就是不會做佛。丫頭說:小國佛!這就是我憂愁的,我覺得你玷汙了佛?在我心裡的佛高大、慈悲、清淨、完美的人,不是小孩子。夢兒說:完美的人,我的思想產物也是一樣。小國佛說:有人請教孔子什麼是孝。孔子說:讓父母只為子女的疾病憂愁,子女各方面都表現良好時,才能使父母只為他們的疾病擔心,而不必再擔心其他問題,這樣就是表現孝的行為。疾病不是人可以控制的,所以子女更要多保重身體。丫頭說:你書讀得多這樣也不表示你是佛。小國佛說:不管眾生有多少毛病,佛也一定要盡心盡力愛護他們,這是你心裡的佛嗎?是你們的思想產物嗎?小魚兒聽了大笑,丫頭聽了生氣,夢兒聽了思考。小國佛說:延伸去想,你們會害怕,無量愛和無量罪能成對比嗎?我心裡的佛是;不成對比,你犯了罪,我可以不愛你。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1.9K內容數
果瓜成佛記是說果瓜(人名),十歲絕命模子國。模子國是阿彌陀佛攝化的國土,果瓜命終十念阿彌陀佛,第十念之後動了一個念頭,就是要挑戰阿彌陀佛。心生嗔恚而到了極樂世界,果瓜對彌陀說:為何只讓我活到十歲年華?彌陀說:就是要讓你來挑戰我。果瓜開始挑戰阿彌陀佛和成就佛道之路,果瓜最後成了阿彌陀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菩提樹下法露佛子聚集一堂,淨土四處凝聚著焚檀的清香。佛光普照微微清風吹進草原,逍遙自在池閣之間陣陣涼快。精神愉快身體自然輕松舒暢,心裡真想臨風飄舉奮力翺翔。但心裡疑問想法不能夠消散,佛子眾善重新聚集濟濟一堂。彌陀慚愧所處地位太過高貴,未能顧及佛子眾善心無疑慮。大家躬身飲下一杯清香好茶,天眼觀看蘇
  蘇軾一家人在吃飯,來了三個客人,第一個是小國佛,第二個叫丫頭,第三個和丫頭有八分相似的小女孩,名字夢兒。夢兒老是盯著小國佛。小魚兒說:我聽夢兒說,他老是夢見夢中情人,夢中人沒有頭髮,一定和小國佛很像,夢兒是不是?夢兒說:就是他。夢兒指著小國佛。小國佛捉捉頭說:我不吃魚。原來夢兒夾了一塊魚肉給他。
  夢兒自小一直在蓬萊島,在仙境中居住了整十年。清澈的海水就在家門口,洞穴山石橫臥在家門前。夢兒自小就常出海捕魚,早上常到樹林中採果子。婆婆年邁終離夢兒而去,帶著傷心離開蓬萊仙境。如今夢兒來到模子國縣,在小河偶遇小魚兒捉魚。魚兒遊來遊去總捉不著,夢兒笑笑拿小網捕著了。小魚兒問夢兒來自何方?夢兒說來自
  吾明潛入西山森林中,他去是父親無根。遠遠聽無根說: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就開悟,三十五歲就悟道,請問他的佛心從那裡來的?翠麗說:每個人都有佛性,從慈悲領悟中來的。我十五歲時,立志於學習:三十歲時,可以立身處世:四十歲時,可以免於迷惑:五十歲時,可以領悟天命:六十歲時,可以順從天命:七十歲時,可以隨心所
  小和尚十歲齡童接任了無根的大位成模子國佛,有人問小和尚:小國佛,請問什麽是佛?小和尚說:佛是人刻畫出來的,人們信佛,都是因為內心有事,各種事求得心安,等等,才刻畫成佛。又有人問:那我們心中有事,可以求你嗎?小國佛說:佛是人做的,因為沒有人願意做佛,所以如來和我父親簽契約,終使我父親做佛。到了我也
  小沙彌出關有如平地一聲雷,継任的模子國佛是十歲齡童。初登大位仿佛步了迷城之中,攀登高峰是千里之行始於足。雄心壯志似乎壓蓋模國大地,心細如發簡直勝過大智若愚。呼呼風聲有情眾生聞道而來,小和尚妙言妙語如春風化雨。細說往事如身入其境暗傷悲,棄嬰國佛不曾見過親生父母。心連著心好比波濤洶湧起伏,奔走如百川
  菩提樹下法露佛子聚集一堂,淨土四處凝聚著焚檀的清香。佛光普照微微清風吹進草原,逍遙自在池閣之間陣陣涼快。精神愉快身體自然輕松舒暢,心裡真想臨風飄舉奮力翺翔。但心裡疑問想法不能夠消散,佛子眾善重新聚集濟濟一堂。彌陀慚愧所處地位太過高貴,未能顧及佛子眾善心無疑慮。大家躬身飲下一杯清香好茶,天眼觀看蘇
  蘇軾一家人在吃飯,來了三個客人,第一個是小國佛,第二個叫丫頭,第三個和丫頭有八分相似的小女孩,名字夢兒。夢兒老是盯著小國佛。小魚兒說:我聽夢兒說,他老是夢見夢中情人,夢中人沒有頭髮,一定和小國佛很像,夢兒是不是?夢兒說:就是他。夢兒指著小國佛。小國佛捉捉頭說:我不吃魚。原來夢兒夾了一塊魚肉給他。
  夢兒自小一直在蓬萊島,在仙境中居住了整十年。清澈的海水就在家門口,洞穴山石橫臥在家門前。夢兒自小就常出海捕魚,早上常到樹林中採果子。婆婆年邁終離夢兒而去,帶著傷心離開蓬萊仙境。如今夢兒來到模子國縣,在小河偶遇小魚兒捉魚。魚兒遊來遊去總捉不著,夢兒笑笑拿小網捕著了。小魚兒問夢兒來自何方?夢兒說來自
  吾明潛入西山森林中,他去是父親無根。遠遠聽無根說: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就開悟,三十五歲就悟道,請問他的佛心從那裡來的?翠麗說:每個人都有佛性,從慈悲領悟中來的。我十五歲時,立志於學習:三十歲時,可以立身處世:四十歲時,可以免於迷惑:五十歲時,可以領悟天命:六十歲時,可以順從天命:七十歲時,可以隨心所
  小和尚十歲齡童接任了無根的大位成模子國佛,有人問小和尚:小國佛,請問什麽是佛?小和尚說:佛是人刻畫出來的,人們信佛,都是因為內心有事,各種事求得心安,等等,才刻畫成佛。又有人問:那我們心中有事,可以求你嗎?小國佛說:佛是人做的,因為沒有人願意做佛,所以如來和我父親簽契約,終使我父親做佛。到了我也
  小沙彌出關有如平地一聲雷,継任的模子國佛是十歲齡童。初登大位仿佛步了迷城之中,攀登高峰是千里之行始於足。雄心壯志似乎壓蓋模國大地,心細如發簡直勝過大智若愚。呼呼風聲有情眾生聞道而來,小和尚妙言妙語如春風化雨。細說往事如身入其境暗傷悲,棄嬰國佛不曾見過親生父母。心連著心好比波濤洶湧起伏,奔走如百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父母的修為對孩子來說就像一件稀世珍寶,孩子能從父母身上得到好的教養,他們的人生猶如套上一件金鐘罩,無懼貪瞋癡慢疑五毒的刀光劍影,總能遇難呈祥。 有一對夫妻,生了四個孩子,為了給孩子好的生活環境,每一個都能順利升學,太太在養雞場撿雞蛋,先生負責掃雞糞,兩人做得不眠不休,含莘茹苦。辛苦工作十來年,
Thumbnail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不知是誰編派出的?果真如此,兒女只能盡愚孝。可那絕不是孔教的心傳。曾參因為愚孝忍受父親痛打,幾至昏迷不醒,孔子氣到拒絕痊癒的曾參來見。
Thumbnail
左傳:疾指人在行為性格上缺陷毛病,如好勇、好貨、好色、驕侈。 譯文:父母對你的那些可能導致家族滅亡的危險行為煩惱。
Thumbnail
有一家人姓苦,這位苦爸爸正苦於不知如何替新降生的孩子取名字,沒想到奶奶馬上就取好了,全家人一致同意。這家人有信仰,尤其奶奶,虔誠信仰觀世音菩薩,所以《普門品》中的一句,「苦海度人舟」,正是孩子的名字出處。奶奶教大家,每個人都在苦海中,若能至誠念觀音,必得離苦。 除了上述苦奶奶的建議,我也有個建
Thumbnail
我們常常說,血濃於水、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等等字句來形容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但是這彷彿由天註定的緣份,到底有沒有個起始點?我認為是有的,剛好兒子出生在即,那就讓我們來藉由我朋友小孟來講一對親子要成為親子,是有多麼不容易,也是為何老玄對於那些不夠充分的墮胎理由為何總是那麼生氣。 小孟,一位時常關心老
Thumbnail
以佛法的觀點,小孩常受霸凌,想保護他,你自己要做一個常常愛護有情、利益有情的人,用這樣的功德來福蔭自己的子女。小孩子直接受到祖先、跟父母親的福蔭;祖先、父母親如果造業也會禍延子孫,形成共業。所以,你能結婚、能生小孩、能養他,也要能教他。讓子女求學能夠順利,多為他助印佛經、戒殺護生..
Thumbnail
孝順為齊家之本,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必須孝順父母,因為是父母把我們辛苦撫養大的。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子女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一定要培養或讓他們能先孝順父母。但子女長大後,有了自己家庭,是否還會孝順父母?亦即未來是否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是許多父母會好奇的問題。
Thumbnail
目犍連尊者是佛陀座下神通第一,可以瞬行千里,一個腳拇趾的力量,便足以搖撼尊勝天宮,可是當業力現前時,竟被裸形外道打得粉身碎骨。曾經,有一對婆羅門夫婦的兒子娶了媳婦,媳婦時常挑撥丈夫,使得兒子對自己的父母異常的冷淡。有一次,這兒子看到自己的父母坐在一起,當下非常生氣地口出惡言說:「真該將你們粉身碎骨。
Thumbnail
吳女士:「聆聽上師開示,開始為自己水兒、冤親債主懺悔迴向,因緣際會下得到《劉有生善人講病》,並勤修懺悔特別相應。每日在佛前懺悔半小時至一小時會出現打嗝、排氣,每每懺悔後身心感覺輕鬆許多......希望兒子能夠改善心性,遠離邪師惡友。現在已經開始做專案迴向兒子,感覺兒子與吳女士互動態度有轉變。
Thumbnail
老師父說心好但是嘴巴不好,不能算好人,因為惡語傷人六月寒。老一輩的人明明很關心對方,說出來的話卻像在詛咒,這樣子說話一點意義都沒有,反而加深怨親仇恨。 不說別人,我們自己也常犯這樣的錯誤,明明很關心父母的健康,希望父母多吃一點、多運動、多曬太陽,偏偏他們不依我們的話,固執的吃喝睡,我們就會生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父母的修為對孩子來說就像一件稀世珍寶,孩子能從父母身上得到好的教養,他們的人生猶如套上一件金鐘罩,無懼貪瞋癡慢疑五毒的刀光劍影,總能遇難呈祥。 有一對夫妻,生了四個孩子,為了給孩子好的生活環境,每一個都能順利升學,太太在養雞場撿雞蛋,先生負責掃雞糞,兩人做得不眠不休,含莘茹苦。辛苦工作十來年,
Thumbnail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不知是誰編派出的?果真如此,兒女只能盡愚孝。可那絕不是孔教的心傳。曾參因為愚孝忍受父親痛打,幾至昏迷不醒,孔子氣到拒絕痊癒的曾參來見。
Thumbnail
左傳:疾指人在行為性格上缺陷毛病,如好勇、好貨、好色、驕侈。 譯文:父母對你的那些可能導致家族滅亡的危險行為煩惱。
Thumbnail
有一家人姓苦,這位苦爸爸正苦於不知如何替新降生的孩子取名字,沒想到奶奶馬上就取好了,全家人一致同意。這家人有信仰,尤其奶奶,虔誠信仰觀世音菩薩,所以《普門品》中的一句,「苦海度人舟」,正是孩子的名字出處。奶奶教大家,每個人都在苦海中,若能至誠念觀音,必得離苦。 除了上述苦奶奶的建議,我也有個建
Thumbnail
我們常常說,血濃於水、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等等字句來形容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但是這彷彿由天註定的緣份,到底有沒有個起始點?我認為是有的,剛好兒子出生在即,那就讓我們來藉由我朋友小孟來講一對親子要成為親子,是有多麼不容易,也是為何老玄對於那些不夠充分的墮胎理由為何總是那麼生氣。 小孟,一位時常關心老
Thumbnail
以佛法的觀點,小孩常受霸凌,想保護他,你自己要做一個常常愛護有情、利益有情的人,用這樣的功德來福蔭自己的子女。小孩子直接受到祖先、跟父母親的福蔭;祖先、父母親如果造業也會禍延子孫,形成共業。所以,你能結婚、能生小孩、能養他,也要能教他。讓子女求學能夠順利,多為他助印佛經、戒殺護生..
Thumbnail
孝順為齊家之本,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必須孝順父母,因為是父母把我們辛苦撫養大的。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子女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一定要培養或讓他們能先孝順父母。但子女長大後,有了自己家庭,是否還會孝順父母?亦即未來是否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是許多父母會好奇的問題。
Thumbnail
目犍連尊者是佛陀座下神通第一,可以瞬行千里,一個腳拇趾的力量,便足以搖撼尊勝天宮,可是當業力現前時,竟被裸形外道打得粉身碎骨。曾經,有一對婆羅門夫婦的兒子娶了媳婦,媳婦時常挑撥丈夫,使得兒子對自己的父母異常的冷淡。有一次,這兒子看到自己的父母坐在一起,當下非常生氣地口出惡言說:「真該將你們粉身碎骨。
Thumbnail
吳女士:「聆聽上師開示,開始為自己水兒、冤親債主懺悔迴向,因緣際會下得到《劉有生善人講病》,並勤修懺悔特別相應。每日在佛前懺悔半小時至一小時會出現打嗝、排氣,每每懺悔後身心感覺輕鬆許多......希望兒子能夠改善心性,遠離邪師惡友。現在已經開始做專案迴向兒子,感覺兒子與吳女士互動態度有轉變。
Thumbnail
老師父說心好但是嘴巴不好,不能算好人,因為惡語傷人六月寒。老一輩的人明明很關心對方,說出來的話卻像在詛咒,這樣子說話一點意義都沒有,反而加深怨親仇恨。 不說別人,我們自己也常犯這樣的錯誤,明明很關心父母的健康,希望父母多吃一點、多運動、多曬太陽,偏偏他們不依我們的話,固執的吃喝睡,我們就會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