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荒野亂鬥》中的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讓我提醒一下你,我是7年級生,而這個正在手遊的孩子才11歲,雖然我是以老師的身份跟他交談,但儼然地,他成為了我的老師。

誰說,只會玩遊戲的孩子只會變壞?

當然,我並不是要來推薦《荒野亂鬥》這款遊戲,畢竟今天我才第一次聽見,所以壓根兒地談不上推薦,我都還沒下載呢!我想談談從這個玩遊戲的孩子身上,我學到了什麼?

腦海中的我,在11歲的時候,除了補習就是補習,並為了考私立中學而努力,在當時能考上私立中學,就好比升上建中、北一女或台清交成,如此熱門,無奈天資駑鈍,以2分之差徹底絕緣私立名校,然後成績開始一落千丈。

在時代更迭之下,現在我眼前這位11歲的男孩告訴我,他喜歡踢球,但平常花最多時間的活動是打手機遊戲,此時,就拿起身旁的手機打開《荒野亂鬥》,然後與我介紹他玩了多久?現在在什麼畫面?他的朋友怎麼玩?……等等。

我的教育告訴我,愛玩電動、打手遊的孩子會變壞,只有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然而,我看到的不是一個前途堪憂的孩子,正是一個認真、專注、大方、自信的孩子,這是很多人的11歲,辦不到的吧?!至少,當時的我做不到!一個從手遊教我專注、自信的孩子。

一個從手遊教我專注、自信的孩子。要知道,不是只有魔鬼會藏在細節裡,天使也是。

一個從手遊教我專注、自信的孩子。要知道,不是只有魔鬼會藏在細節裡,天使也是。

不夠認真?注意力不足?

時下,有很多不論年齡層的人,常常覺得自己不夠認真也常常注意力不足,有時更無法集中精神去做一件事,甚或常常在需要專注的時候分神,唯有自己有興趣、想做的事情上,才能達到所謂的注專力,對我而言,似乎只是「動機」的問題,當然我並非專業人士,無法分析關於生理、心理上的差異與不足,不過,如果真的有此方面問題,懇切建議尋求專業人士之協助。

排除非疾病上導致的不專注,如果能把每件事都找出「願意做」的「動機」,那麼會相對容易訓練出高度的專注力,以自身為例:我不愛讀書,但我愛閱讀,那就把教科書當故事書念,縱使非常乏味,成績也不太理想,但可以幫助睡眠?

而我也常常鼓勵自己:「不單只有魔鬼藏在細節裡,天使也是。」因此,當我面對無專注的時候,我會先從能使我專注的部分著手,再慢慢地往沒有興趣或無法專注的方向移動,直到把一件事完成,不妨你也試試。

不大方、不自信?

常常遇見朋友的小孩時,小孩都被要求要打招呼,要叫「阿姨」、「叔叔」的才有禮貌,不然除了不禮貌之外,有時還會莫名地被冠上「一點也不大方」的罪名,有時我在一旁就覺得,我自己在日常非正式的場合中,對於不認識或初次見面的人,也會很自然的叫出「對方」嗎?如果大人辦不到,況且是個也許不到5歲的孩子,如果大人辦得到,那也正是因為你是成熟的大人。

孩子的世界,應該是非常地單純,因為大人教我不要靠近陌生人,對於初次見面的大人,天曉得是誰的朋友?對嗎?所以,莫名地說孩子不大方,似乎有那麼一點點的不公平?我是大人,我看到陌生人站在我父母身邊,也不會主動叫「阿姨」、「叔叔」啊!

然而,有時倒楣地遇到一些大人,除了說我「不大方」之外,自己的長輩還會多加一條「沒自信」……,此時的我更是「啞吧吃黃蓮」,我只是沒有問候一個陌生人,不要這樣定我的罪名嘛!

曾經,我為了體現所謂的「有禮貌」與「大方」,還稱呼一位虛長我5歲的「姐姐」為「○○阿姨」……,熱情的打完招呼後,看到我媽與那位姐姐的臉後,你知道當時我有多想找洞鑽?

教育很難,大人也不一定就會教育

往往長輩會說:「等你到了我的歲數,就會知道。」這句話;那麼,能不能轉換立場,以孩子的角度看這個世界呢?眼前這位自信滿滿說著英式中文的孩子,正在教我他拿手的遊戲,也讓我學習什麼是單純的自信與專注。

對我來說,這是最棒的教育。謝謝你,孩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EI不SAD的沙龍
5會員
20內容數
嚮往的生活是什麼?日本的錢有比較好賺嗎?我不知道,因為我還沒開始,不過關於在東京求職這件事,我想跟你分享,如果你也有一個夢但年齡已過而立,卻想在日本展開新的人生,那麼,我們應該很契合。
SEI不SAD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07
「現在台灣好像在走去年日本所發生的事,連假前,東京都知事拜託大家不要返鄉…」
2021/06/07
「現在台灣好像在走去年日本所發生的事,連假前,東京都知事拜託大家不要返鄉…」
2021/05/11
你覺得呢? 維基百科:社畜(日語:社畜/しゃちくShachiku)是日本企業底層上班族的自嘲用語,源於「會社」與「家畜」,意思為「公司的牲畜」,最早出現在1990年代的日本,隨後在東亞逐漸流行。 我覺得是這樣的…
2021/05/11
你覺得呢? 維基百科:社畜(日語:社畜/しゃちくShachiku)是日本企業底層上班族的自嘲用語,源於「會社」與「家畜」,意思為「公司的牲畜」,最早出現在1990年代的日本,隨後在東亞逐漸流行。 我覺得是這樣的…
2020/11/27
12月1日起實施秋冬防疫專案,旅客須出示COVID-19核酸檢驗報告…
2020/11/27
12月1日起實施秋冬防疫專案,旅客須出示COVID-19核酸檢驗報告…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之前沒有特別分享過《遊戲力》,但六年前閱讀完這本書,就榮登最愛與推薦書單之一!與其它直接從教育切入,談「遊戲如何幫助學習」的書籍不大一樣,《遊戲力》融合心理諮商與大量實務經驗,拉回生活與學習根源,談得既深入又生動。 這本書除了幫助我回溯童年與父親、手足玩遊戲對我性格的影響,也自然而然地被我帶入教養與
Thumbnail
之前沒有特別分享過《遊戲力》,但六年前閱讀完這本書,就榮登最愛與推薦書單之一!與其它直接從教育切入,談「遊戲如何幫助學習」的書籍不大一樣,《遊戲力》融合心理諮商與大量實務經驗,拉回生活與學習根源,談得既深入又生動。 這本書除了幫助我回溯童年與父親、手足玩遊戲對我性格的影響,也自然而然地被我帶入教養與
Thumbnail
這兩年有機會跟著貞屏老師一起學習有關癮的議題,從網路成癮、關係成癮、物質成癮等去了解所服務的案主,對我來說獲益頗多,有更多的反思與提醒!隨著科技的發展、載具的改變,深感反映在人際互動的現象是,當我們不在面對面對話的時候,有可能失去了一個學習傾聽、同理他人的機會,但這不代表我們無法改變。
Thumbnail
這兩年有機會跟著貞屏老師一起學習有關癮的議題,從網路成癮、關係成癮、物質成癮等去了解所服務的案主,對我來說獲益頗多,有更多的反思與提醒!隨著科技的發展、載具的改變,深感反映在人際互動的現象是,當我們不在面對面對話的時候,有可能失去了一個學習傾聽、同理他人的機會,但這不代表我們無法改變。
Thumbnail
以第一人稱,小孩子的視角帶入整篇故事 講述主角的成長過程、心理、壓力、懷疑 文字簡單,讀起來沒有負擔
Thumbnail
以第一人稱,小孩子的視角帶入整篇故事 講述主角的成長過程、心理、壓力、懷疑 文字簡單,讀起來沒有負擔
Thumbnail
作為新手,當我們全神貫注投入孩子的遊戲,孩子會逐漸覺得和人玩是有趣的;作為大人,我們本來就知道一些遊戲的規則、玩法,只要持續觀察與模仿,一定能加入孩子的遊戲,到這個時候,我們開始看懂了孩子的遊戲,孩子也很期待與家長玩樂的時光,讓孩子想動手示範,教我們怎麼進入他的遊戲。
Thumbnail
作為新手,當我們全神貫注投入孩子的遊戲,孩子會逐漸覺得和人玩是有趣的;作為大人,我們本來就知道一些遊戲的規則、玩法,只要持續觀察與模仿,一定能加入孩子的遊戲,到這個時候,我們開始看懂了孩子的遊戲,孩子也很期待與家長玩樂的時光,讓孩子想動手示範,教我們怎麼進入他的遊戲。
Thumbnail
如果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是「機會」來練習,你會如何創造機會呢? 我的累,一個六歲的男孩能懂嗎,能因著理解而有所成長嗎?
Thumbnail
如果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是「機會」來練習,你會如何創造機會呢? 我的累,一個六歲的男孩能懂嗎,能因著理解而有所成長嗎?
Thumbnail
…要來推薦《荒野亂鬥》這款遊戲,畢竟今天我才第一次聽見,所以壓根兒地談不上推薦,我都還沒下載呢!我想談談從這個玩遊戲的孩子身上,我學到…
Thumbnail
…要來推薦《荒野亂鬥》這款遊戲,畢竟今天我才第一次聽見,所以壓根兒地談不上推薦,我都還沒下載呢!我想談談從這個玩遊戲的孩子身上,我學到…
Thumbnail
這好像是現在家長必然要面對的:讓小孩打電動怕他沈迷,不讓他打,讓他成為班上的『古人』還是『恐龍』之類的,好像也不太好。這一代小孩生在網路時代,就好像我們生在電視年代一樣,現在終於體會當年上一代父母親擔心我們變成電視兒童的心情了!
Thumbnail
這好像是現在家長必然要面對的:讓小孩打電動怕他沈迷,不讓他打,讓他成為班上的『古人』還是『恐龍』之類的,好像也不太好。這一代小孩生在網路時代,就好像我們生在電視年代一樣,現在終於體會當年上一代父母親擔心我們變成電視兒童的心情了!
Thumbnail
我們那個時代的爸媽都很被「快樂學習」的口號打動,可是中文是出了名的難學,小孩子又正在愛玩的年紀,到底該怎麼學才會快樂?難道是用遊戲來包裝學習?那,一旦包裝遊戲的糖衣溶解後,學習還會是甜美的嗎?這種過於強調直觀的學習,容易到手的快樂,小孩真的能一邊玩一邊學嗎?我們甚至不能確定孩子真的是快樂的⋯
Thumbnail
我們那個時代的爸媽都很被「快樂學習」的口號打動,可是中文是出了名的難學,小孩子又正在愛玩的年紀,到底該怎麼學才會快樂?難道是用遊戲來包裝學習?那,一旦包裝遊戲的糖衣溶解後,學習還會是甜美的嗎?這種過於強調直觀的學習,容易到手的快樂,小孩真的能一邊玩一邊學嗎?我們甚至不能確定孩子真的是快樂的⋯
Thumbnail
這個社會對個人的選擇總是有很多不同的意見,無論這些意見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善意,基本上我們都會藉著這樣一個旁觀的角度,藉著這樣一面反省的鏡子,或多或少意識到我們在別人眼中的樣子,也許會採取微調修正,也許反而更加信心堅定,在穩定中保持自學的彈性
Thumbnail
這個社會對個人的選擇總是有很多不同的意見,無論這些意見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善意,基本上我們都會藉著這樣一個旁觀的角度,藉著這樣一面反省的鏡子,或多或少意識到我們在別人眼中的樣子,也許會採取微調修正,也許反而更加信心堅定,在穩定中保持自學的彈性
Thumbnail
圍棋比賽會場,最是充斥著激情與現實。成績公布的那一刻,殘酷地重複上演著拭淚小孩、狂嘯家長的大逃殺畫面,如落葉般狂烈翻飛,又失溫地無聲跌落,將學習的初衷重重埋葬。
Thumbnail
圍棋比賽會場,最是充斥著激情與現實。成績公布的那一刻,殘酷地重複上演著拭淚小孩、狂嘯家長的大逃殺畫面,如落葉般狂烈翻飛,又失溫地無聲跌落,將學習的初衷重重埋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