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會說,誰誰誰很擅長穿搭、某某某很懂吃、誰的家裡擺設很漂亮,但是如果問他們,他們是怎麼挑選的,很多時候聽到的答案都是:哦!我是用直覺選啊!所以一直以來我都認為「美感」是天生的,也會用剛好我就沒有這方面的基因來說服自己,直到某次聽了一場講座,老師說的一句話立刻打破我的迷思!
你以為那些設計師都是靠直覺嗎,其實,那都是有知識概念支撐的,只是他們不見得會說出來罷了!
品味,看不見也摸不著,無法量化但是卻會在一瞬間感覺出差別,那要怎麼評斷出好壞呢?或是該怎麼讓品味變好呢?為了增加我的美感知識,我開始會把跟設計相關的書籍放入我的書單裡,但因為我對這個領域並不熟悉,所以採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以作者為主題選書啦!
一、品味是什麼?
水野學認為品味就是把累積、學習到的知識最佳化的能力!磨練品味最佳的方法就是累積知識與保持客觀,把從五感所獲得的知識跟體驗,重新轉化為適合自己的風格。好跟壞都是比較出來的,所以重要的是我們心中度量的尺,當我們看的事情越多,眼界越開闊,那個用來判斷好跟不好的「普通」就會出現。
例如從吃飯狼吞虎嚥到細細品嘗,我們開始注重食材的挑選與烹調方法;又或是從以往出門隨意抓件T-shirt和牛仔褲就出門,到出門會根據場合選擇適宜的服裝,甚至出門倒垃圾也會把自己打理乾淨。
「品味的鍛鍊來自於生活細節的洞察」
品味好的人通常也代表更了解自己,她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以我來說,我並沒有特別喜歡穿裙子,高中甚至有段時間為了方便騎腳踏車不願意穿制服裙子,但品味,從知識開始這本書中提到,「外表會受到內在影響,所以挑選穿著時要考慮自己的個性,並且要思考不同場合所要達成的目標來決定要凸顯哪個特質,最後考慮要怎麼強化優點、淡化缺點~」所以我才開始嘗試不同的穿衣風格,學習善用女性的特質。每個人都是最獨特的品牌,打理好自己也是生活中的重要輸出!
二、提升品味的3大方法
1.解析「經典」
找出有興趣領域中大家公認的最佳品牌或長青品牌。透過尋找經典款的過程,就可以廣泛吸收同類商品的相關知識,如果還能分析出經典款在市場上長銷的原因和標準,更是商機的重要來源!
Q:你知道為什麼蘋果公司的Logo是一顆被咬一口的蘋果嗎?
2.了解流行趨勢
流行雖然短暫,但也有機會更為經典,流行具有週期性,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流行回來,如果同時掌握經典和流行,就能迅速擴展知識的觸角,而且人們其實很難接受突破性創新,能夠順應潮流的溫和創新,反而容易被接受!
3.嘗試找出上述兩者的「共同點」或「固定的規則」
分析案例是一個精煉自己知識的好方法!有時候跟朋友出去逛街,我也很喜歡跟朋友討論相鄰兩間店哪間會比較吸引人,又是為什麼?這間店的目標客群可能是什麼樣的人?
在《從賣到大賣》書中提到,生意好的店家通常「地板偏向暗色系」、(太白大家怕會弄髒不敢進去)、「如果是雜貨飾品店,感覺要有點擁擠」(例如很多百元商店走道都比較窄XDD)
有些人喝了一輩子的茶跟咖啡,但是如果沒有仔細品嘗跟感受,可能到老都不會發現其中的區別,所以如果想要避免自己落入麻木與無感的狀態,可以在生活中多多嘗試一些跟平常不一樣的事情,可能是翻開一本從來不會看的男性/女性雜誌或是與不同行業的人聊天、搭公車時選一個沒去過的站下車等等,這些都能讓我們即使不能出國,也能有逃離日常的冒險體驗,讓自己隨時享受生活中的不確定性,打開感官的敏感神經讓品味的觸角開展出來!
其實阿,我覺得培養品味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多接觸美的人事物,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把自己獨有的味道呈現出來,不需要什麼華麗的服裝就會是一個最好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