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好味道 》讀書筆記

《設計好味道 》讀書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書籍:設計好味道

作者:梅原真

出版:行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03.19

類別:包裝設計、社會科學

閱讀日期:2022.12.


「設計始於發現價值的本質。」這句話,是貫穿全書所有案例的最佳註解。本書精選二十六個日本地方創生案例,從案例解析設計師梅原真如何發揮設計力,為沒沒無聞的地方開創新機。


本書提到,設計是溝通媒介,不是藝術品。能讓消費者聯想到商品的好滋味,甚至是商品的原料來源、風土故事,讓本質彰顯的設計才是好設計。「設計不是越繁複越好,而是著重如何刪減。設計的目的是緩緩呈現對方心中的光景,而不是得意洋洋地展現自己的作品。」否則儘管包裝華麗花俏,卻脫離了產品,將喧賓奪主,有失設計作為述說商品故事的角色。


梅原真的設計背後都有故事。連結到地方創生課堂上承毅老師曾提過,要說好故事,首先要找出「魅力」。梅原真在書裡不斷強調所謂「負X負=正」。鄉下人常常說自己的故鄉「什麼也沒有」,然而這樣「什麼也沒有」,正是地方的魅力所在。以山本的魚乾為例:「缺乏效率的手釣鰹魚 x 缺乏效率的稻草燻製 = 漁師手釣、漁師稻草燻燒的鰹魚」。不應該一味的學習大都市、學習東京。

raw-image

我很喜歡梅原真這樣的思考──如果與潮流背道而馳,那就背到底,然後自己創造出新的潮流。更進一步地,有故事的設計,是到現場去。尤其本書裡的案例多為一級產業。回到現場去,才能看見產地的風景、看見生產者在夾縫中生存,卻依舊有所信仰的堅持和固執。「土味」和「打拚精神」,正是地方的魅力所在。


另一方面,我也在案例中看見「以使用者為本」的思維,有設計思考的概念在裏頭。例如生活捲的命名。

raw-image


梅原真說:「製造商與零售商總是想給材料取名字。我卻覺得名稱應該是由消費者根據自己用於何處而定」。回歸使用經驗,貼近使用者日常的設計,才能讓消費者有所聯想、打動人心。


在認識設計之前,我總以為設計即「為商品製作精緻」。直到閱讀梅原真的書,才更加理解,設計是溝通、是對話、是找出商品的獨特價值。抱持著「尋找商品本質」的態度去設計,在設計前所作的一切田野調查,才讓商品活了過來。



avatar-img
韌的沙龍
3會員
8內容數
用踏入社會前的自己,記20歲前後遇見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蝴蝶結離職隔天,傳給我一張濱海藍天照片。照片裡只有風景,可我凝視著風景,知道那刻的她一定過得無比美麗。       在這群正職中,蝴蝶結最給人軟綿綿的女孩感。她的聲音可愛又輕柔,像拉起粉色蝴蝶結。蝴蝶結從來不曾破口大罵。後來我發現她不是不會生氣
在成人世界談繪本,彷彿這個人是「不夠成熟、不可靠」的。童話就是「幼稚、低階、不真實的」嗎?繪本以日本知名繪本作家荒井良二的《搭公車》為例,敘事數種視角轉換。建議重新接觸繪本的成人從不只讀文字,觀察文字與圖像之間的關係,感受圖像裡的「不可言說」的經驗。
1.兒少文學作品一定要有教育性嗎? 2.我們常在講的教育性真的是教育嗎? 3.還是那其實只是規訓的偽裝? 4.這是個長年困擾大家的問題,甚至是困境。 5.而想像力和美,在教育中又扮演何種作用? 6.這次想從伯寧罕的《和甘伯伯一起去遊河》來探索跳脫此困境和了解美、想像力在教育中的基進力量。
    今天的任務是幫小一、小二生複習注音1.5小時。雖然主負責老師有事先提醒,但同樣的狀況:上多久、用什麼教材、有沒有作業,這群孩子(混齡)學到哪、以往老師都怎麼上,我竟然要到現場問小朋友才知道。「每一次來的老師都不一樣」、「老師我們可以玩上次那個老師的遊戲嗎」、「老師贏的人可以拿到獎品嗎」「老師
蝴蝶結離職隔天,傳給我一張濱海藍天照片。照片裡只有風景,可我凝視著風景,知道那刻的她一定過得無比美麗。       在這群正職中,蝴蝶結最給人軟綿綿的女孩感。她的聲音可愛又輕柔,像拉起粉色蝴蝶結。蝴蝶結從來不曾破口大罵。後來我發現她不是不會生氣
在成人世界談繪本,彷彿這個人是「不夠成熟、不可靠」的。童話就是「幼稚、低階、不真實的」嗎?繪本以日本知名繪本作家荒井良二的《搭公車》為例,敘事數種視角轉換。建議重新接觸繪本的成人從不只讀文字,觀察文字與圖像之間的關係,感受圖像裡的「不可言說」的經驗。
1.兒少文學作品一定要有教育性嗎? 2.我們常在講的教育性真的是教育嗎? 3.還是那其實只是規訓的偽裝? 4.這是個長年困擾大家的問題,甚至是困境。 5.而想像力和美,在教育中又扮演何種作用? 6.這次想從伯寧罕的《和甘伯伯一起去遊河》來探索跳脫此困境和了解美、想像力在教育中的基進力量。
    今天的任務是幫小一、小二生複習注音1.5小時。雖然主負責老師有事先提醒,但同樣的狀況:上多久、用什麼教材、有沒有作業,這群孩子(混齡)學到哪、以往老師都怎麼上,我竟然要到現場問小朋友才知道。「每一次來的老師都不一樣」、「老師我們可以玩上次那個老師的遊戲嗎」、「老師贏的人可以拿到獎品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