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人、大學生看過來!四步驟教你寫出專屬履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圖:flickr)

(圖:flickr)

標題說交履歷,但我不想談怎麼寫,因為網路有上太多範例,與其教,你直接花一個小時去Cakeresume上統整不同產業的履歷,你就大概會有一定的方向,那為什麼還要教你撰寫履歷?

就像每年學測、指考結束,補習班都會請上前三志願的學生分享,通常套路都是,「你只要跟著老師進度走,記得寫作業,學測滿級分不是夢,明年換你上台分享」!」

竟然大家的教材都是同一套,為什麼不是同一個班都是滿級分,也不是每個人都上台清交?

履歷也是一樣,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履歷作為一張展現你的證書,本來就沒有通用的寫法,所以「寫」這件事要你自己做,履歷的核心,「內容」,就是我想要探討的重點,我要跟你分享如何挖掘出你深藏內心的獨特故事。

同時我也會針對零經驗求職者,分享要如何向雇主證明你是真的能勝任?以及你該如何展開你的第一步累積作品集,最後的最後就是寫自傳,我並不是想教你寫家族歷史,除非你是什麼蔣家後代、又或是連戰家族,不然哪個人資會有興趣,再來假設你真的是某個知名家族後代,相信你應該也是一通電話就找到工作。

履歷撰寫技巧、自傳架構,並不用別人教,上網參考範例即可,但是內容卻不能夠靠模仿,我們從小被教導找正確答案,卻不是被去想背後的原因,履歷以及自傳的內容,就是幫助你去想為什麼想要這份工作背後的原因。

第一步:三問題認識你自己

不管你是新鮮人又或是初找實習的大學生,想必你最著急的應該是寫履歷,但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嗎?在你和雇主彼此不認識的情況下,履歷表達你是誰,所以如果你不認識自己的話,那你又要如何在履歷上清楚表達自己讓雇主認識。

所以以下兩個問題,我希望你先好好地回答清楚,用你最熟悉的方式回答,寫的、打字都可以,並且答案能多詳細就多詳細,列點、申論等自由發揮:

大學時期做過的任何事情(夜衝、打麻將不算,撇除一切玩樂)
你每天打開電腦花最多時間的事情,又或是你會主動去關心的事物

首先,第一個問題的目的是什麼?

你是新鮮人這件事大家都知道,因為看你年紀也知道,而雇主、人資也是從菜雞進化來的,同時他們也面試過很多人,一定也知道菜雞有多少能耐。新血對於一個組織來說不可或缺,這是組織進化前進的動力,從履歷、面試中,他們想要的不是你有多少實戰經驗,而是你有沒有塑造的可能性、你的特質符不符合這行業,而履歷就是認識你的第一步。

你要盡可能地把大學發生過的一切事寫出來,某堂課的報告作品、社團辦過的活動,又或是實習經驗,另外你修過的課程也可以寫出來,但要把握一個重點,雖然叫你什麼都寫,但跟工作沒關係的事真的不用寫,因為會變成湊版面,而這也很容易就看出來。

以我為例,總經課有專題報告、社團辦過營隊和兩份實習經驗,以上都可以寫,同時也要寫清楚你負責什麼工作,但像參加過系隊或只有參加半學期的Aiesec,同時指示社員身份的話,這就不用寫,但面試可以提到。

一個簡單的標準就是你是參與者還是主辦者,而如果是主辦方的話,再去分是負責人又或是協助者,接著列點寫下三項你負責的重要工作,三項剛剛好,過少感覺沒在做事,過多會太冗。

接著進入第二個問題,找到你會花額外時間關注的事物,因為你總不會想浪費時間在你沒興趣的事,所以先知道你對什麼事有興趣,以免你工作後,發現工作內容不是你有興趣的,如果你有簽合約的話,一定時間才能離開,如果沒有,初到職就離開也會有損你的信用。

假設你平時最常瀏覽的網頁是新聞媒體,想想你常點進去的類型是什麼,是國際新聞的話,可以想想有什麼工作會應用到外語,如果你與世隔絕,只有要交報告食才打開電腦的話,你可以蹺課跑圖書館看雜誌,像是天下、哈佛商業評論等等,因為裡面的內容包羅萬象,同時你也可以了解到最新趨勢,這個行為至少持續一個月,因為雜誌通常一個月更新一次,如果你也不知道要看什麼雜誌的話,就先拿你看起來順眼封面的那本雜誌。

在兩個問題都耗盡你腦力寫出來後,接著就是統整列點,兩個問題中有重複的拿掉,寫出有實際經驗的事為主,只有參與的事又或是理論的課程可以先留著。

像是你有行銷實習應經驗同時你平常會瀏覽國內外最新行銷案例的話,後者拿掉,但可以在面試提到,這就是以實際經驗為主,因為你有實戰經驗,至於會瀏覽國內外案例,只能代表你有一定的mindset,除非你完全沒有相關經驗,不然有mindset只能證明你有興趣,又或是相比其他人更有sense。

第二步:充分瞭解市場目前趨勢

以上工作完成後,接著就是開啟職缺平台,104、518、Yourator、Cakeresume等等,線上有的職缺平台都開啟,接著依照關鍵字搜尋你有興趣的產業,然後把前三頁的職缺都看完,如果覺得三頁太多,兩頁也可以,接著就是把職缺描述、職缺條件做統整。

以行銷產業為例,當你用行銷做關鍵字搜尋後,你可以這樣做,寫下大大的職缺描述,接著列點寫出網路行銷企劃助理、開發新客戶並提案、數據分析產品優化,同時在職缺條件下,寫出熟悉網路廣吿工具、熟悉GA工具、一年以上等經驗,以上是我用Cakeresume中的行銷工作試做的。

以上是我的方法,如果你習慣用打字的,就用你舒服的方式,準則就是盡你所能把目前有開地的職缺內容和條件,盡量統整,因為這體現目前市場普遍的要求。

當你做完全部事項後,並且把重複的職缺描述、職缺條件也劃掉後,恭喜你,你跨出了很大的一步,因為現在市場上對於行銷產業的工作內容、要求條件,這些資訊你都寫出來了,雖然實際工作內容就不一定,但至少你對你未來可能的工作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同時你也知道你準備會做什麼工作內容。

接著就要進到關鍵的一步,就是找到第一步和第二部之中彼此有沒有關聯,譬如在第一步中寫到有行銷實習,你就可以看看你的行銷實習中寫下的工作內容,有沒有跟職缺描述、職缺條件下的任何一點,是有重複或是相似的,有的話做個紀錄。

之所以這樣做的意義,在做連接的效應,告訴人資中,你的某項經驗,跟現有的職缺內容職務有關,你是有即戰力的。

第三步:更接近職缺的方法,自我累積作品集

如果職缺要求繳交作品集的話?你該怎麼做?

因為這篇針對新鮮人、大三大四,所以如果你還是大學生的話,我非常推薦你從現在開始累積你的作品集,假設你想當攝影師,有了基礎設備後,就實際開拍!你可以參加攝影社、上攝影課程,摸熟設備、有基礎理論知識後,就開始你的第一張作品。

加入臉書社團也是一個選項,幫忙拍攝學校中的活動也可以,通常初期都是賺經驗為主,畢竟你還沒很強,再來在沒有獨特風格下,其實很多人都可以取代你,不管你未來有沒有要當攝影師,累積作品及初期的重點在於,盡你所能做出第一個作品,然後接下來的作品慢慢改善,也許是新加一個功能,又或是加入不同的元素。

如果你是新鮮人的話,我必須要跟你說你來不及,因為現階段的你已不像學生時間,有多餘的時間,但你還是可以累積作品級,就是靠工作,同時公司提供你舞台,雖然殘酷,但你會進步得很快,所以我推薦你初期找職缺時,可以找助理,或者是要求不強制膠作品集的職缺,這樣你才能靠其他優勢切入。

等拿到工作後,就是實戰,你可能會邊做邊學,雖然痛苦,但卻是進步最快的時候,你也會了解你會需要哪些真正的能力和技能。

第四部:自傳撰寫法則,簡歷的補充版本

最後的最後,自傳絕對不是寫你的家族歷史,自傳是用來補充,也就是履歷只是簡單的描述,相信你有許多的細節礙於版面需要刪除,這時你就可以拿到自傳中來寫,還記得前面五有跟你說,可以把修過的課程或者是平常喜歡瀏覽行銷案例的事放旁邊嗎?

這兩件事情你就可以放到自傳中,你可以讓人資又或是面試官,了解到你對於工作展現熱情,同時也有一定的機會,你會被問到相關問題,這時你就有突破點,展現你的sence和mindset,讓資方了解到提供給你舞台市值得的。

自傳部分就不詳細說明,你就把你沒能在履歷中好好表達的事蹟,放在自傳即可,畢竟人資一天收到幾百封履歷,通常以簡歷為主,自傳太冗,反而會是面試時才看,所以要盡量在簡歷中表達你的優勢,以及要盡量的和你的夢想職缺做連結,祝大家求職順利。

另外,如果有任何想討論的地方,都可以一起討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len, the adventurer的沙龍
1會員
9內容數
2020/08/22
(圖:flickr) 學歷至上真的是世界中最醜陋的一個文化,尤其是在東亞。 評斷一個人的好壞竟然要靠學歷這項標籤,尤其是對學生,近期的沒考上建中,男子被父親逼迫當街發放榜單、放棄台大選擇亞洲貨360萬獎學金的事件,兩者的共通點就是,似乎只有世俗學術排名第一的學校才是學校,只有他們學校的學生才配當人。
Thumbnail
2020/08/22
(圖:flickr) 學歷至上真的是世界中最醜陋的一個文化,尤其是在東亞。 評斷一個人的好壞竟然要靠學歷這項標籤,尤其是對學生,近期的沒考上建中,男子被父親逼迫當街發放榜單、放棄台大選擇亞洲貨360萬獎學金的事件,兩者的共通點就是,似乎只有世俗學術排名第一的學校才是學校,只有他們學校的學生才配當人。
Thumbnail
2020/08/16
(圖:flickr) 心態問題好解決,就是轉念,但要轉念有賴於平常對於事物的觀察,所以我回想自己過去一年,兩個習慣外加三個局勢評估技巧,讓我疫情下依舊平常心生活。 兩習慣: 定期檢視自己 保持學習 局勢評估: 保持網絡聯繫 一切都來自近期和朋友的一個聚會,朋友分享的一個觀點大大打
Thumbnail
2020/08/16
(圖:flickr) 心態問題好解決,就是轉念,但要轉念有賴於平常對於事物的觀察,所以我回想自己過去一年,兩個習慣外加三個局勢評估技巧,讓我疫情下依舊平常心生活。 兩習慣: 定期檢視自己 保持學習 局勢評估: 保持網絡聯繫 一切都來自近期和朋友的一個聚會,朋友分享的一個觀點大大打
Thumbnail
2020/08/09
(圖:flickr) 第一次聽Podcast(以下稱音頻,這樣不用切換英文比較方便)是在2018年11月,從高中到現在都是Spotify的免費仔,當時無聊滑到音頻的介面,那時台灣音頻節目真的少得可憐,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科技導讀、佐編茶水間、百靈果,屈指可數。
Thumbnail
2020/08/09
(圖:flickr) 第一次聽Podcast(以下稱音頻,這樣不用切換英文比較方便)是在2018年11月,從高中到現在都是Spotify的免費仔,當時無聊滑到音頻的介面,那時台灣音頻節目真的少得可憐,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科技導讀、佐編茶水間、百靈果,屈指可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一階放榜,同學終於開始發覺迫在眉睫而焦慮了🙄 根據經驗,面對焦慮,最有效的解決方法,就是開始動作吧! 老師一直耳提面命的審查指引閱讀了嗎?校系想要的人才查詢了嗎?這些備審資料該從何開始「寫」呢? 在開始的過程中,來替大家解決幾個同學們最近常犯的誤區及遇到的問題
Thumbnail
一階放榜,同學終於開始發覺迫在眉睫而焦慮了🙄 根據經驗,面對焦慮,最有效的解決方法,就是開始動作吧! 老師一直耳提面命的審查指引閱讀了嗎?校系想要的人才查詢了嗎?這些備審資料該從何開始「寫」呢? 在開始的過程中,來替大家解決幾個同學們最近常犯的誤區及遇到的問題
Thumbnail
自傳,是把你的履歷表挖深,用故事性的方式敘述你的戰功與成就。 自傳,代表你這個求職者的份量、底蘊、邏輯、文字功力、敘述能力以及組織能力,重要性不言可喻。 如何寫自傳?以下是我的幾點心得: 1. 環繞 SKII 2. 架構 3. 開頭
Thumbnail
自傳,是把你的履歷表挖深,用故事性的方式敘述你的戰功與成就。 自傳,代表你這個求職者的份量、底蘊、邏輯、文字功力、敘述能力以及組織能力,重要性不言可喻。 如何寫自傳?以下是我的幾點心得: 1. 環繞 SKII 2. 架構 3. 開頭
Thumbnail
說到履歷表,你想到的是西方文化裡強調精簡、重視技能展現的條列式履歷,還是華人文化中重視前因後果描述的自傳式文章呢? 如果我們需要寫的是長篇幅的「自傳」,遵循以下幾個撰寫要點能讓你的履歷表脫穎而出! 以「重要影響」而非「時間序列」撰寫 例如以下這個例子: 為各段落下一個清楚的標題 家庭背景 人格特質
Thumbnail
說到履歷表,你想到的是西方文化裡強調精簡、重視技能展現的條列式履歷,還是華人文化中重視前因後果描述的自傳式文章呢? 如果我們需要寫的是長篇幅的「自傳」,遵循以下幾個撰寫要點能讓你的履歷表脫穎而出! 以「重要影響」而非「時間序列」撰寫 例如以下這個例子: 為各段落下一個清楚的標題 家庭背景 人格特質
Thumbnail
經驗如果沒有經過本人撰寫,再多「美化」也只是徒勞,包裝漂亮的空心球。備審資料需要「串連」,經歷先後次序如何影響你?它們在你生命歷程中扮演什麼角色?這些資料如同生命經歷,看似繁複,卻也可以用同一脈絡相承,甚至於「岔路」也具有意義。
Thumbnail
經驗如果沒有經過本人撰寫,再多「美化」也只是徒勞,包裝漂亮的空心球。備審資料需要「串連」,經歷先後次序如何影響你?它們在你生命歷程中扮演什麼角色?這些資料如同生命經歷,看似繁複,卻也可以用同一脈絡相承,甚至於「岔路」也具有意義。
Thumbnail
自傳,其實就是包裝自己。這不是鼓吹誇大其辭,當然得要先有「實質內容」才能考量如何推出去,過度美化或缺乏自信,都不符合包裝原則。自傳要說的是「我是怎樣的/為什麼」,也就是包含著定義自己特色和佐證的過程。
Thumbnail
自傳,其實就是包裝自己。這不是鼓吹誇大其辭,當然得要先有「實質內容」才能考量如何推出去,過度美化或缺乏自信,都不符合包裝原則。自傳要說的是「我是怎樣的/為什麼」,也就是包含著定義自己特色和佐證的過程。
Thumbnail
學測過後,是各大學校系申請的黃金準備期,考生們想必都為了備審資料忙碌著。自傳,就是包裝自己,當然得要先有「實質內容」才能考量如何推出去,包含著「你是誰/怎麼樣」,也就是定義自己特色和佐證的過程。寫作時,可以先想好「想呈現的特色」,依據目標列出哪些資訊可以作為佐證,最後串連成段......
Thumbnail
學測過後,是各大學校系申請的黃金準備期,考生們想必都為了備審資料忙碌著。自傳,就是包裝自己,當然得要先有「實質內容」才能考量如何推出去,包含著「你是誰/怎麼樣」,也就是定義自己特色和佐證的過程。寫作時,可以先想好「想呈現的特色」,依據目標列出哪些資訊可以作為佐證,最後串連成段......
Thumbnail
我其實一直以來都有在指導考大學以及考研究所的考生們如何寫自傳,當然網路上也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會寫自傳,你上google搜索一定也會找到很多老師與教授的建議,可以做寫自傳的參考。
Thumbnail
我其實一直以來都有在指導考大學以及考研究所的考生們如何寫自傳,當然網路上也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會寫自傳,你上google搜索一定也會找到很多老師與教授的建議,可以做寫自傳的參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