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立式前叉&倒立式前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正立式前叉(正叉)

  • 結構相對簡單、保養拆解較容易、造價低廉
  • 內管的直徑是設計的重點
  • 要增加剛性,便必須暴增內管的直徑,增加懸吊本身所負擔的重量

倒立式前叉(倒叉)

  • 多用於強調性能的車款
  • 內管設計到整體前叉的下方,除了內管本身直徑可以較小,相對於較為粗大的外管,質量也被視為較輕
  • 剛性較強、簧下重量較輕,利於車輛操控
  • 相同的內管直徑之下,倒立式前叉比傳統的正立式前叉增加剛性
  • 內管直徑可以較小,整體的前懸吊重量也可能來的更輕
  • 降低簧下質量,車輛搭載倒立式前叉的確能給予更靈敏的前懸吊反應
  • 皆屬於潛望鏡式的懸吊系統
  • 不論是正叉或倒叉,都必須要有幾個重要元件:上、下三角台、前叉內、外管、彈簧、阻尼器、油封、土封等
  • 三角台的三個角各自代表加速度、煞車、極速
上三角台
  • 前懸吊中的上三角台,兩端各夾持著前叉,並以珠碗(軸承)與車架相接
下三角台
  • 作用與上三角台設計相似,共同夾持著前叉,並與車架相接。
  • 下三角台會與轉向軸心垂直做結合,而軸心上方以螺帽與上三角台相鎖,將前叉固定於車架上。
前叉外管
  • 外管與內管可進行相對運動,搭配油封使阻尼油不至於外洩。
  • 正立式前叉的外管還必須設計卡鉗座或鎖點&輪軸鎖孔,才能將卡鉗與輪胎安裝上車。
前叉內管
  • 前叉內管通常會經過電鍍等表面處理,目的是增加表面硬度,以及達到防鏽的功能,還可以降低摩擦阻力,外觀上,會呈現閃亮亮的光澤
油封、土封(基本機械元件)
  • 油封用於軸的接合處,這裡則是內管與外管的接合,防止阻尼油外漏
  • 油封上另外還會安裝土封,以免灰塵或是泥土進入油封內,刮傷油封表面
前叉三角台為支點,越接近支點的地方,所受的力矩便會越大,因此將較粗的外管放置於靠近三角台,使其有更好的剛性表現。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8會員
476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atrick.Wo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離合器(Clutch): 在旋轉中的兩軸可以迅速聯接或分離的傳動機構, 維持等速率、等扭矩、限制動力與扭矩, 達到快速起動、超載釋除、反轉運動等特殊目的。 離合器的連接或分離須使用軸環與撥桿 離合器種類: 1.確動離合器:方形顎夾離合器、單向斜爪離合器 2.摩擦離合器:圓盤離合器、離心式離合器
電容放電式點火系統(Capacitor Discharge Ignition, CDI): 大多數的車輛是使用感應放電式點火系統(電晶體點火系統)。 根據CDI所接的電源不同: AC-CDI(電容放電式磁電機點火系統) DC-CDI(電容放電式蓄電池點火系統)
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FMEA)是一種用來確定潛在失效模式及其原因的分析方法。系統範圍內將潛在的失效模式加以分析,以便按照嚴重程度加以分類,或是確定失效對於系統的影響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Nokia(NOK)一代手機巨頭 1. Nokia 1865 ~ 1980:朝電子領域佈局  2. Nokia 1992~2011:一代手機巨頭的興衰 3. Nokia 2012~Now:二次轉型
後避震器:結構基本上與前避震的差異不大,主要是把彈簧外露,把油路做在裡面 1.中置單槍 2.雙槍避震 3.單置避震
FR suspension: Telescopic Fork(伸縮叉避震器) 油壓避震器構造分為:阻尼、彈簧、前叉油(避震器油)
離合器(Clutch): 在旋轉中的兩軸可以迅速聯接或分離的傳動機構, 維持等速率、等扭矩、限制動力與扭矩, 達到快速起動、超載釋除、反轉運動等特殊目的。 離合器的連接或分離須使用軸環與撥桿 離合器種類: 1.確動離合器:方形顎夾離合器、單向斜爪離合器 2.摩擦離合器:圓盤離合器、離心式離合器
電容放電式點火系統(Capacitor Discharge Ignition, CDI): 大多數的車輛是使用感應放電式點火系統(電晶體點火系統)。 根據CDI所接的電源不同: AC-CDI(電容放電式磁電機點火系統) DC-CDI(電容放電式蓄電池點火系統)
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FMEA)是一種用來確定潛在失效模式及其原因的分析方法。系統範圍內將潛在的失效模式加以分析,以便按照嚴重程度加以分類,或是確定失效對於系統的影響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Nokia(NOK)一代手機巨頭 1. Nokia 1865 ~ 1980:朝電子領域佈局  2. Nokia 1992~2011:一代手機巨頭的興衰 3. Nokia 2012~Now:二次轉型
後避震器:結構基本上與前避震的差異不大,主要是把彈簧外露,把油路做在裡面 1.中置單槍 2.雙槍避震 3.單置避震
FR suspension: Telescopic Fork(伸縮叉避震器) 油壓避震器構造分為:阻尼、彈簧、前叉油(避震器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內轉子馬達的定子繞線加工,雖以馬達設計觀點理當如出一轍,皆屬槽開口向內之定子設計;然就馬達製造領域而言,卻還得再進一步分類。首先是集中繞與分佈繞的繞法差異,會將對應的馬達生產機台分為針嘴式與入線式兩種類型,本文將以集中繞針嘴式無刷馬達製造工藝介紹說明為主。 以針嘴式稱呼此馬達製程,顧名思義就是在定
Thumbnail
上期有介紹過,內繞式定子加工的生產設備有分為兩種型態,分別為針嘴式與入線式;主要的差異在於馬達繞線設計上是採用集中繞或分佈繞,可參考下圖說明,集中繞就是線圈僅繞於矽鋼片上的單一齒,而分佈繞則會跨越多齒進行遶線。傳統的感應馬達以及永磁無刷馬達大多使用分佈繞的設計,新式的無刷馬則改為採用為集中繞居多,除
Thumbnail
在有刷馬達的轉子生產案例當中,一直有個讓筆者覺得有趣但又雞肋的設計,此舉會讓生產難度大幅度地提升,但三不五時就會出現,那就是斜槽轉子。 斜槽的設計是為了降低馬達頓轉轉矩的存在,雖然名為轉矩,但卻是個不受歡迎的存在;一般人較常接觸的場合僅在嘗試用手去轉動馬達時,在剛要轉動的瞬間,會有種卡卡的感覺,那
Thumbnail
馬達結構當中,會旋轉移動的部分,就稱為轉子;而固定不動的部分,則稱為定子。在電機產業當中,"轉子代工"一詞是針對有刷馬達的繞線轉子而言,因其組成結構較為複雜,至少包括了軸心、矽鋼片、漆包線、整流子等零配件,且加工程序除了常見的組裝配合外,還有絕緣處理、馬達繞線、整流子電焊、整流子車削、動平衡等一系列
Thumbnail
解決了馬達設計上的難題,下一步就是馬達生產上的困擾,以下分為不同的部分一一說明之。 一、繞法變化 平角線若採用傳統馬達繞線法,首先會遇到進出口線的空間問題,導致平角線無法使用傳統馬達線圈的堆疊方式;如下圖所示,會有起繞線堆疊在線圈最內側,需要有額外的空間讓線材跑出來,但平角線缺乏任意成形的自由度
Thumbnail
雙A臂懸吊無疑是目前性能跑車的最佳選擇。它的優點包括側傾小、可調參數多、轉向靈活、避震效果好、輪胎接地面積大、抓地性能優異,以及過彎側傾時可獲得額外的camber gain,大幅提升輪胎的側向抓地力,提升過彎極限能力。
Thumbnail
腳輪不只是簡單的工具,更是提升效率和便利性的重要零件。從辦公椅子到重型工業設備,腳輪的選擇直接影響到使用者的體驗和設備的性能。本文將深入介紹腳輪,從腳輪材質、培林到如何挑選,幫助讀者根據需求找到最適合的腳輪。
Thumbnail
中置馬達作為目前電動自行車的主流,但筆者的直覺卻對這項產品不甚喜愛。一開始筆者只是單就自行車的造型來看,中置馬達就是硬是擠了一大坨東西在車架的下方,實在有礙觀瞻。當然輪轂馬達也是甚為突兀,但剛好變速飛輪的發展越來越多段,面積也就越來越大,擋住了裝在後輪的輪轂馬達,使得後驅的輪轂馬達開始不那麼難看,也
Thumbnail
本文主要針對電動自行車的動力源擺放位置,以及前輪驅動或後輪驅動時的優缺點進行分析比較,方便大家自行選擇理想的電動自行車。 目前市面上電動自行車的動力配置如上圖所示,可分為前輪驅動的前置前驅(FF),後輪驅動的後置後驅(RR)以及中置後驅(MR)共計三種型式,以下將依序各別介紹說明之。 ===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內轉子馬達的定子繞線加工,雖以馬達設計觀點理當如出一轍,皆屬槽開口向內之定子設計;然就馬達製造領域而言,卻還得再進一步分類。首先是集中繞與分佈繞的繞法差異,會將對應的馬達生產機台分為針嘴式與入線式兩種類型,本文將以集中繞針嘴式無刷馬達製造工藝介紹說明為主。 以針嘴式稱呼此馬達製程,顧名思義就是在定
Thumbnail
上期有介紹過,內繞式定子加工的生產設備有分為兩種型態,分別為針嘴式與入線式;主要的差異在於馬達繞線設計上是採用集中繞或分佈繞,可參考下圖說明,集中繞就是線圈僅繞於矽鋼片上的單一齒,而分佈繞則會跨越多齒進行遶線。傳統的感應馬達以及永磁無刷馬達大多使用分佈繞的設計,新式的無刷馬則改為採用為集中繞居多,除
Thumbnail
在有刷馬達的轉子生產案例當中,一直有個讓筆者覺得有趣但又雞肋的設計,此舉會讓生產難度大幅度地提升,但三不五時就會出現,那就是斜槽轉子。 斜槽的設計是為了降低馬達頓轉轉矩的存在,雖然名為轉矩,但卻是個不受歡迎的存在;一般人較常接觸的場合僅在嘗試用手去轉動馬達時,在剛要轉動的瞬間,會有種卡卡的感覺,那
Thumbnail
馬達結構當中,會旋轉移動的部分,就稱為轉子;而固定不動的部分,則稱為定子。在電機產業當中,"轉子代工"一詞是針對有刷馬達的繞線轉子而言,因其組成結構較為複雜,至少包括了軸心、矽鋼片、漆包線、整流子等零配件,且加工程序除了常見的組裝配合外,還有絕緣處理、馬達繞線、整流子電焊、整流子車削、動平衡等一系列
Thumbnail
解決了馬達設計上的難題,下一步就是馬達生產上的困擾,以下分為不同的部分一一說明之。 一、繞法變化 平角線若採用傳統馬達繞線法,首先會遇到進出口線的空間問題,導致平角線無法使用傳統馬達線圈的堆疊方式;如下圖所示,會有起繞線堆疊在線圈最內側,需要有額外的空間讓線材跑出來,但平角線缺乏任意成形的自由度
Thumbnail
雙A臂懸吊無疑是目前性能跑車的最佳選擇。它的優點包括側傾小、可調參數多、轉向靈活、避震效果好、輪胎接地面積大、抓地性能優異,以及過彎側傾時可獲得額外的camber gain,大幅提升輪胎的側向抓地力,提升過彎極限能力。
Thumbnail
腳輪不只是簡單的工具,更是提升效率和便利性的重要零件。從辦公椅子到重型工業設備,腳輪的選擇直接影響到使用者的體驗和設備的性能。本文將深入介紹腳輪,從腳輪材質、培林到如何挑選,幫助讀者根據需求找到最適合的腳輪。
Thumbnail
中置馬達作為目前電動自行車的主流,但筆者的直覺卻對這項產品不甚喜愛。一開始筆者只是單就自行車的造型來看,中置馬達就是硬是擠了一大坨東西在車架的下方,實在有礙觀瞻。當然輪轂馬達也是甚為突兀,但剛好變速飛輪的發展越來越多段,面積也就越來越大,擋住了裝在後輪的輪轂馬達,使得後驅的輪轂馬達開始不那麼難看,也
Thumbnail
本文主要針對電動自行車的動力源擺放位置,以及前輪驅動或後輪驅動時的優缺點進行分析比較,方便大家自行選擇理想的電動自行車。 目前市面上電動自行車的動力配置如上圖所示,可分為前輪驅動的前置前驅(FF),後輪驅動的後置後驅(RR)以及中置後驅(MR)共計三種型式,以下將依序各別介紹說明之。 ===